(网经社讯)5月12日消息,天眼查财产线索信息显示,近日,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申请注册多枚“永辉线上超市”商标,国际分类涉及食品、广告销售、金融物管、网站服务等,当前商标状态均为等待实质审查。
一、行业背景:线上零售已成必争之地
网经社数字零售台(DR.100EC.CN)查询DeepSeek后获悉,近年来,中国零售行业经历了深刻变革,线上零售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5.4万亿元,同比增长1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30%。特别是在生鲜食品、快消品等领域,消费者对即时配送、线上选购的需求大幅增长,促使传统商超加速数字化转型。
永辉超市作为国内领先的连锁零售企业,近年来在线上业务上动作频频。2020年,永辉推出“永辉生活”APP,并接入京东到家、美团等第三方平台;2022年,其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21%,但仍面临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等垂直电商的竞争压力。此次注册“永辉线上超市”商标,可能是其进一步整合线上资源、强化品牌独立性的关键一步。
二、战略意义:从“线下巨头”到“全渠道零售商”
永辉超市此次申请“永辉线上超市”商标,涵盖食品、广告、金融、网站服务等多个类别,透露出以下几个战略意图:
1. 强化品牌辨识度,打造独立线上入口
目前,永辉的线上业务主要通过“永辉生活”APP及第三方平台运营,但品牌认知度相对分散。注册“永辉线上超市”商标,可能意味着未来将推出独立的线上超市品牌,类似于沃尔玛的“山姆会员店”或大润发的“淘鲜达”,以增强消费者对永辉线上业务的认知。
2. 拓展服务生态,探索“零售+金融”模式
此次商标申请涉及金融物管类别,可能预示着永辉计划在支付、会员积分、供应链金融等方面进行布局。例如,结合超市消费场景推出“永辉支付”或“永辉信用购”,以提升用户粘性和消费频次。
3. 优化供应链,提升履约能力
线上超市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高效的供应链和物流体系。永辉近年来在仓储自动化、冷链配送等领域持续投入,此次商标注册可能为其未来的自营物流或即时零售业务(如30分钟达)奠定品牌基础。
三、挑战与不确定性
尽管永辉超市的线上化战略方向明确,但仍面临多重挑战:
1. 竞争激烈,差异化难度大
目前,线上生鲜和快消品市场已有盒马、叮咚买菜、美团买菜等多个强势玩家,永辉需在价格、品类、配送速度等方面找到独特优势,否则可能陷入同质化竞争。
2. 线下业务承压,资源如何平衡?
永辉的核心优势仍在线下门店,2023年其净利润受门店调整影响有所波动。若过度向线上倾斜,可能导致线下体验下滑,如何平衡双线发展是管理层需解决的问题。
3. 消费者习惯培养需时间
尽管线上购物普及,但中老年群体对传统商超仍有较强依赖。永辉需通过补贴、营销等方式培养用户习惯,短期内可能面临较高的获客成本。
永辉超市申请“永辉线上超市”商标,是其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步,既是对市场趋势的顺应,也是应对竞争压力的主动求变。未来,若能在供应链、品牌独立性和用户体验上实现突破,永辉有望在线上零售市场占据更重要的位置。然而,如何平衡线上线下资源、应对激烈竞争,仍是其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
此次商标注册或许只是开始,后续是否会有更大的战略动作,值得业界持续关注。
(网经社讯)5月12日消息,天眼查财产线索信息显示,近日,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申请注册多枚“永辉线上超市”商标,国际分类涉及食品、广告销售、金融物管、网站服务等,当前商标状态均为等待实质审查。
一、行业背景:线上零售已成必争之地
网经社数字零售台(DR.100EC.CN)查询DeepSeek后获悉,近年来,中国零售行业经历了深刻变革,线上零售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5.4万亿元,同比增长1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30%。特别是在生鲜食品、快消品等领域,消费者对即时配送、线上选购的需求大幅增长,促使传统商超加速数字化转型。
永辉超市作为国内领先的连锁零售企业,近年来在线上业务上动作频频。2020年,永辉推出“永辉生活”APP,并接入京东到家、美团等第三方平台;2022年,其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21%,但仍面临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等垂直电商的竞争压力。此次注册“永辉线上超市”商标,可能是其进一步整合线上资源、强化品牌独立性的关键一步。
二、战略意义:从“线下巨头”到“全渠道零售商”
永辉超市此次申请“永辉线上超市”商标,涵盖食品、广告、金融、网站服务等多个类别,透露出以下几个战略意图:
1. 强化品牌辨识度,打造独立线上入口
目前,永辉的线上业务主要通过“永辉生活”APP及第三方平台运营,但品牌认知度相对分散。注册“永辉线上超市”商标,可能意味着未来将推出独立的线上超市品牌,类似于沃尔玛的“山姆会员店”或大润发的“淘鲜达”,以增强消费者对永辉线上业务的认知。
2. 拓展服务生态,探索“零售+金融”模式
此次商标申请涉及金融物管类别,可能预示着永辉计划在支付、会员积分、供应链金融等方面进行布局。例如,结合超市消费场景推出“永辉支付”或“永辉信用购”,以提升用户粘性和消费频次。
3. 优化供应链,提升履约能力
线上超市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高效的供应链和物流体系。永辉近年来在仓储自动化、冷链配送等领域持续投入,此次商标注册可能为其未来的自营物流或即时零售业务(如30分钟达)奠定品牌基础。
三、挑战与不确定性
尽管永辉超市的线上化战略方向明确,但仍面临多重挑战:
1. 竞争激烈,差异化难度大
目前,线上生鲜和快消品市场已有盒马、叮咚买菜、美团买菜等多个强势玩家,永辉需在价格、品类、配送速度等方面找到独特优势,否则可能陷入同质化竞争。
2. 线下业务承压,资源如何平衡?
永辉的核心优势仍在线下门店,2023年其净利润受门店调整影响有所波动。若过度向线上倾斜,可能导致线下体验下滑,如何平衡双线发展是管理层需解决的问题。
3. 消费者习惯培养需时间
尽管线上购物普及,但中老年群体对传统商超仍有较强依赖。永辉需通过补贴、营销等方式培养用户习惯,短期内可能面临较高的获客成本。
永辉超市申请“永辉线上超市”商标,是其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步,既是对市场趋势的顺应,也是应对竞争压力的主动求变。未来,若能在供应链、品牌独立性和用户体验上实现突破,永辉有望在线上零售市场占据更重要的位置。然而,如何平衡线上线下资源、应对激烈竞争,仍是其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
此次商标注册或许只是开始,后续是否会有更大的战略动作,值得业界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