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文平教授:畅谈肿瘤整合理念赋能基层肝胆肿瘤诊疗——挑战与机遇 | 2025 肿瘤周

医学论坛网

5小时前

肝胆肿瘤的治疗涉及多种手段,包括外科切除、肝移植、射频消融、介入治疗以及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疗等。...基层医生需要对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腺肌症、胆囊壁增厚等高危人群进行重点关注,并结合肿瘤标志物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进行综合评估。

导语

肝胆肿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对公共卫生构成了严重威胁。基层医疗机构作为肿瘤防治的前沿阵地,承担着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及康复管理的重要职责。然而,基层医院在肝胆肿瘤诊疗中面临着多学科协作困难、设备技术不足、经验匮乏等诸多挑战。近年来,肿瘤整合理念的提出为基层肝胆肿瘤诊疗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在近期开展的第31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中国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吕文平教授接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百姓健康频道(CHTV)及医学论坛网的采访,深入探讨肿瘤整合理念如何为基层肝胆肿瘤的规范诊疗和技术提升提供宏观指导,优化诊断流程,推动治疗方案的规范化与精准化,并助力患者的长期管理。

1

肿瘤整合理念:

基层肝胆肿瘤诊疗的破局之道

吕文平教授:肝胆肿瘤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诊疗需要多学科的紧密协作。肿瘤整合理念不仅涵盖了基础与临床、内外科、中西医的整合,还涉及基层与上级医院医疗资源的整合。这一理念的核心在于打破学科壁垒,建立真正的多学科协作模式。基层医院通过固定的多学科团队(MDT)讨论,能够有效提升疑难病例的诊疗水平。

肝癌是我国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与乙肝感染密切相关。肝胆肿瘤的治疗涉及多种手段,包括外科切除、肝移植、射频消融、介入治疗以及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疗等。这些治疗手段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包括病理科、营养科甚至心理科的参与。需要强调的是,多学科诊疗对于攻克肝胆肿瘤至关重要。例如,术后患者可能需要介入科进行预防性治疗,部分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则需要内科进行保肝支持治疗,以提升预后。

医疗资源的整合也是肿瘤整合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医院的技术水平提升离不开上级医院的支持。国家卫生部门提出的“技术下沉”政策,鼓励三甲医院的专家到基层医院进行会诊、手术指导甚至远程会诊,这对于提升基层医院的整体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整合理念在提升基层医院的规范诊疗和技术水平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

优化基层肝胆肿瘤诊断流程

吕文平教授:基层医院在肝胆肿瘤诊断中常常面临设备技术不足和经验匮乏的问题,导致误诊和漏诊的情况时有发生。优化诊断流程、提升诊断准确率是基层医院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基层医院需要建立筛查预警和多学科协作的整合机制。以胆囊癌为例,这是一种发病率相对较低但预后极差的肿瘤,其五年生存率仅为5%。胆囊癌的漏诊率较高,尤其是在胆囊切除术后病理检查中意外发现胆囊癌的情况较为常见。基层医生需要对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腺肌症、胆囊壁增厚等高危人群进行重点关注,并结合肿瘤标志物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进行综合评估。对于可疑病例,应通过多学科协作进行讨论,以确定是否为胆囊癌。

其次,基层医院需要加强手术科室与病理科的协作。病理诊断是肿瘤确诊的金标准,基层医院应规范胆囊切除术后的病理检查流程,对切除标本进行仔细检查,必要时进行术中冰冻检查,以及时发现胆囊癌。术中冰冻检查对于减少胆囊癌的漏诊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基层医院可以借助远程会诊和上级医院的专家资源,提升诊断水平。通过与上级医院的合作,基层医生可以获取更多的专业指导,提升对少见疾病和疑难病例的诊断能力。基层医院的诊断能力提升不仅需要设备和技术的支持,更需要专业理念的更新和多学科协作的加强。

3

助力基层肝胆肿瘤患者长期管理

吕文平教授:肝胆肿瘤患者的长期管理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然而,基层医生在患者的随访和康复指导方面往往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肿瘤整合理念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助力基层医院做好肝胆肿瘤患者的长期管理。

首先,基层医院需要建立规范的随访制度。随访是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发现复发和转移的迹象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基层医院可以通过建立患者档案、定期电话随访和门诊复查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全程管理。对于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如胰腺癌、胆管癌和胆囊癌,随访周期应相对较短,通常为3到4个月。通过规范的随访制度,基层医院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其次,基层医院需要加强康复指导。肿瘤患者的康复不仅包括身体的康复,还包括心理的康复。基层医院可以通过开展康复讲座、心理辅导和营养指导等方式,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支持。康复指导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参与,包括心理医生、营养科医生和康复治疗师等,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康复方案。

最后,基层医院需要借助数字化工具提升患者管理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工具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基层医院可以通过微信、AI技术等手段,定期提醒患者进行随访检查,提供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数字化工具的赋能将为基层医院的患者管理带来巨大的便利。

4

搭建基层肝胆肿瘤诊疗培训体系

吕文平教授:基层医生在学习和应用肿瘤整合理念时常常面临培训资源不足和实践指导缺乏的问题。通过整合理念搭建有效的培训体系,可以提升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

首先,基层医生需要加强对指南的学习和应用。国内外的肿瘤指南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然而,基层医生不能盲目跟从指南,而应结合临床实践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应用指南。例如,对于肝胆管癌的术后辅助治疗,国际指南推荐的某些药物可能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患者。因此,基层医生需要在指南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和患者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其次,基层医院需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建立转诊标准。对于一些复杂的手术和治疗,如肝移植、复杂的肝切除等,基层医院应将患者及时转诊至上级医院。同时,基层医院可以承担一些相对简单的治疗任务,如肝动脉栓塞化疗、射频消融等。明确基层医院的适宜技术,建立合理的转诊机制,是提升基层肝胆肿瘤治疗水平的关键。

此外,基层医院需要加强与上级医院的合作,通过技术下沉和远程会诊等方式,提升自身的治疗能力。上级医院的专家可以通过定期到基层医院进行会诊、手术指导和学术讲座,帮助基层医生提升专业水平。同时,基层医生也可以通过远程会诊平台,获取上级医院的专家意见,优化治疗方案。

最后,基层医院需要借助数字化工具提升培训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工具在医疗培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基层医院可以通过在线课程、手术录像传输、AI模拟手术等方式,提升医生的临床决策能力和技术水平。数字化工具的赋能将为基层医院的培训工作带来巨大的便利。

肝胆肿瘤的治疗涉及多种手段,包括外科切除、肝移植、射频消融、介入治疗以及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疗等。...基层医生需要对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腺肌症、胆囊壁增厚等高危人群进行重点关注,并结合肿瘤标志物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进行综合评估。

导语

肝胆肿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对公共卫生构成了严重威胁。基层医疗机构作为肿瘤防治的前沿阵地,承担着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及康复管理的重要职责。然而,基层医院在肝胆肿瘤诊疗中面临着多学科协作困难、设备技术不足、经验匮乏等诸多挑战。近年来,肿瘤整合理念的提出为基层肝胆肿瘤诊疗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在近期开展的第31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中国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吕文平教授接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百姓健康频道(CHTV)及医学论坛网的采访,深入探讨肿瘤整合理念如何为基层肝胆肿瘤的规范诊疗和技术提升提供宏观指导,优化诊断流程,推动治疗方案的规范化与精准化,并助力患者的长期管理。

1

肿瘤整合理念:

基层肝胆肿瘤诊疗的破局之道

吕文平教授:肝胆肿瘤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诊疗需要多学科的紧密协作。肿瘤整合理念不仅涵盖了基础与临床、内外科、中西医的整合,还涉及基层与上级医院医疗资源的整合。这一理念的核心在于打破学科壁垒,建立真正的多学科协作模式。基层医院通过固定的多学科团队(MDT)讨论,能够有效提升疑难病例的诊疗水平。

肝癌是我国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与乙肝感染密切相关。肝胆肿瘤的治疗涉及多种手段,包括外科切除、肝移植、射频消融、介入治疗以及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疗等。这些治疗手段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包括病理科、营养科甚至心理科的参与。需要强调的是,多学科诊疗对于攻克肝胆肿瘤至关重要。例如,术后患者可能需要介入科进行预防性治疗,部分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则需要内科进行保肝支持治疗,以提升预后。

医疗资源的整合也是肿瘤整合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医院的技术水平提升离不开上级医院的支持。国家卫生部门提出的“技术下沉”政策,鼓励三甲医院的专家到基层医院进行会诊、手术指导甚至远程会诊,这对于提升基层医院的整体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整合理念在提升基层医院的规范诊疗和技术水平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

优化基层肝胆肿瘤诊断流程

吕文平教授:基层医院在肝胆肿瘤诊断中常常面临设备技术不足和经验匮乏的问题,导致误诊和漏诊的情况时有发生。优化诊断流程、提升诊断准确率是基层医院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基层医院需要建立筛查预警和多学科协作的整合机制。以胆囊癌为例,这是一种发病率相对较低但预后极差的肿瘤,其五年生存率仅为5%。胆囊癌的漏诊率较高,尤其是在胆囊切除术后病理检查中意外发现胆囊癌的情况较为常见。基层医生需要对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腺肌症、胆囊壁增厚等高危人群进行重点关注,并结合肿瘤标志物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进行综合评估。对于可疑病例,应通过多学科协作进行讨论,以确定是否为胆囊癌。

其次,基层医院需要加强手术科室与病理科的协作。病理诊断是肿瘤确诊的金标准,基层医院应规范胆囊切除术后的病理检查流程,对切除标本进行仔细检查,必要时进行术中冰冻检查,以及时发现胆囊癌。术中冰冻检查对于减少胆囊癌的漏诊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基层医院可以借助远程会诊和上级医院的专家资源,提升诊断水平。通过与上级医院的合作,基层医生可以获取更多的专业指导,提升对少见疾病和疑难病例的诊断能力。基层医院的诊断能力提升不仅需要设备和技术的支持,更需要专业理念的更新和多学科协作的加强。

3

助力基层肝胆肿瘤患者长期管理

吕文平教授:肝胆肿瘤患者的长期管理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然而,基层医生在患者的随访和康复指导方面往往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肿瘤整合理念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助力基层医院做好肝胆肿瘤患者的长期管理。

首先,基层医院需要建立规范的随访制度。随访是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发现复发和转移的迹象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基层医院可以通过建立患者档案、定期电话随访和门诊复查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全程管理。对于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如胰腺癌、胆管癌和胆囊癌,随访周期应相对较短,通常为3到4个月。通过规范的随访制度,基层医院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其次,基层医院需要加强康复指导。肿瘤患者的康复不仅包括身体的康复,还包括心理的康复。基层医院可以通过开展康复讲座、心理辅导和营养指导等方式,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支持。康复指导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参与,包括心理医生、营养科医生和康复治疗师等,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康复方案。

最后,基层医院需要借助数字化工具提升患者管理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工具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基层医院可以通过微信、AI技术等手段,定期提醒患者进行随访检查,提供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数字化工具的赋能将为基层医院的患者管理带来巨大的便利。

4

搭建基层肝胆肿瘤诊疗培训体系

吕文平教授:基层医生在学习和应用肿瘤整合理念时常常面临培训资源不足和实践指导缺乏的问题。通过整合理念搭建有效的培训体系,可以提升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

首先,基层医生需要加强对指南的学习和应用。国内外的肿瘤指南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然而,基层医生不能盲目跟从指南,而应结合临床实践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应用指南。例如,对于肝胆管癌的术后辅助治疗,国际指南推荐的某些药物可能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患者。因此,基层医生需要在指南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和患者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其次,基层医院需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建立转诊标准。对于一些复杂的手术和治疗,如肝移植、复杂的肝切除等,基层医院应将患者及时转诊至上级医院。同时,基层医院可以承担一些相对简单的治疗任务,如肝动脉栓塞化疗、射频消融等。明确基层医院的适宜技术,建立合理的转诊机制,是提升基层肝胆肿瘤治疗水平的关键。

此外,基层医院需要加强与上级医院的合作,通过技术下沉和远程会诊等方式,提升自身的治疗能力。上级医院的专家可以通过定期到基层医院进行会诊、手术指导和学术讲座,帮助基层医生提升专业水平。同时,基层医生也可以通过远程会诊平台,获取上级医院的专家意见,优化治疗方案。

最后,基层医院需要借助数字化工具提升培训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工具在医疗培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基层医院可以通过在线课程、手术录像传输、AI模拟手术等方式,提升医生的临床决策能力和技术水平。数字化工具的赋能将为基层医院的培训工作带来巨大的便利。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