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ETF,连续27周资金净流入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1天前

A股科技主线行情热度不减,其中,机器人板块表现亮眼,从资金流向来看,机器人ETF连续27周吸引资金净流入。...随着机器人板块的走强,各路资金加速涌入,跟踪机器人指数的ETF规模迅速扩大。

近期,A股科技主线行情热度不减,其中,机器人板块表现亮眼,从资金流向来看,机器人ETF连续27周吸引资金净流入。

截至5月9日,中证机器人指数(H30590.CSI)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2.24%,而同期沪深300、中证800等宽基指数收益率均为负数。

机器人板块在提供高收益的同时波动率并不高,风险调整后收益较为突出,今年以来年化夏普比率(超额收益除以波动率)达到1.78。

ETF已成为投资者布局机器人产业链的高效工具。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2025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7%。分析人士认为,机器人产业正处在从主题投资向业绩兑现过渡的关键时期,政策支持、技术突破与资本涌入形成正向循环。

编制方法优化 

机器人“纯度”升高

A股上市的机器人ETF主要跟踪两个指数——中证机器人指数(简称“机器人指数”,代码:H30590.CSI)和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简称“机器人产业指数”,代码:980022.CNI)。目前,从产品数量、规模上来看,跟踪机器人指数的ETF占据优势,9只机器人ETF中有7只跟踪机器人指数,合计规模218.07亿元;另外2只机器人ETF跟踪机器人产业指数,合计规模16.69亿元(见下表)。

这两个指数在发布之初,成分股高度重合。今年4月10日,机器人产业指数调整编制方案。新的方案主要有三点变化:

1.成分股数量从100只降至50只,剔除了多只与机器人行业相关性较小的公司。

2.机器人本体、核心零部件领域对应样本的自由流通市值调整系数为1;其他领域对应样本的自由流通市值调整系数为0.5。调整后,指数的机器人“纯度”更高,核心机器人公司的权重上升,而不以机器人作为主业的公司权重大为下降。

3.成分股最高权重为5%。指数成分股集中度下降,风险有效分散,单只股票波动对指数走势的影响变小。

编制方案修改后,机器人产业指数的前十大重仓股发生明显变化。此前第一大重仓股汇川技术(300124)由于机器人并非其最核心的业务板块,权重由10.12%降至3.29%。情况相似的还有科大讯飞(002230),权重由8.39%降至4.26%。而以生产机器人核心部件减速器为主要业务的双环传动(002472)和绿的谐波(688017)权重明显上升,分别列十大重仓股前两位。

从调整后的指数表现来看,2025年4月10日至2025年5月9日,机器人产业指数累计上涨11.9%,超越机器人指数2.87个百分点。而年初至指数调整前,机器人产业指数的表现一直弱于机器人指数。

规模分化

仅一只产品过百亿元

随着机器人板块的走强,各路资金加速涌入,跟踪机器人指数的ETF规模迅速扩大。2024年5月9日至2025年5月9日,跟踪机器人相关指数的ETF总规模增长1177.95%,由18.37亿元猛增至234.76亿元。

从具体产品来看,9只机器人ETF中,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159530)势头最猛,近一年规模增幅达到3545.71%。嘉实中证机器人ETF(159526)表现也不俗,最近半年时间规模增幅达1121.81%。

虽然机器人ETF总规模在增长,但分化严重,除少数几只产品规模较大以外,多数机器人ETF最新规模不足10亿元。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562500)一枝独秀,最新规模已接近140亿元。上周日均成交额达到10.67亿元,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天弘中证机器人ETF(159770)以58.65亿元的规模位居第二,上周日均成交额达到2.87亿元,较前一周环比增长近30%。其余规模不足10亿元的机器人ETF上周日均成交额均未过亿元,流动性相对较差。

估值方面,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上涨,机器人指数(H30590.CSI)最新市盈率为70.31倍,处于过去10年94.5%分位点,应注意高估风险。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对于机器人这类高成长行业,应看产业趋势,而非静态估值。与其他高科技指数相比,机器人指数绝对市盈率并不高,科创50指数(000688)最新市盈率达到142.39倍。

———上周ETF行情概览———

责任编辑:何俊熹

A股科技主线行情热度不减,其中,机器人板块表现亮眼,从资金流向来看,机器人ETF连续27周吸引资金净流入。...随着机器人板块的走强,各路资金加速涌入,跟踪机器人指数的ETF规模迅速扩大。

近期,A股科技主线行情热度不减,其中,机器人板块表现亮眼,从资金流向来看,机器人ETF连续27周吸引资金净流入。

截至5月9日,中证机器人指数(H30590.CSI)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2.24%,而同期沪深300、中证800等宽基指数收益率均为负数。

机器人板块在提供高收益的同时波动率并不高,风险调整后收益较为突出,今年以来年化夏普比率(超额收益除以波动率)达到1.78。

ETF已成为投资者布局机器人产业链的高效工具。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2025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7%。分析人士认为,机器人产业正处在从主题投资向业绩兑现过渡的关键时期,政策支持、技术突破与资本涌入形成正向循环。

编制方法优化 

机器人“纯度”升高

A股上市的机器人ETF主要跟踪两个指数——中证机器人指数(简称“机器人指数”,代码:H30590.CSI)和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简称“机器人产业指数”,代码:980022.CNI)。目前,从产品数量、规模上来看,跟踪机器人指数的ETF占据优势,9只机器人ETF中有7只跟踪机器人指数,合计规模218.07亿元;另外2只机器人ETF跟踪机器人产业指数,合计规模16.69亿元(见下表)。

这两个指数在发布之初,成分股高度重合。今年4月10日,机器人产业指数调整编制方案。新的方案主要有三点变化:

1.成分股数量从100只降至50只,剔除了多只与机器人行业相关性较小的公司。

2.机器人本体、核心零部件领域对应样本的自由流通市值调整系数为1;其他领域对应样本的自由流通市值调整系数为0.5。调整后,指数的机器人“纯度”更高,核心机器人公司的权重上升,而不以机器人作为主业的公司权重大为下降。

3.成分股最高权重为5%。指数成分股集中度下降,风险有效分散,单只股票波动对指数走势的影响变小。

编制方案修改后,机器人产业指数的前十大重仓股发生明显变化。此前第一大重仓股汇川技术(300124)由于机器人并非其最核心的业务板块,权重由10.12%降至3.29%。情况相似的还有科大讯飞(002230),权重由8.39%降至4.26%。而以生产机器人核心部件减速器为主要业务的双环传动(002472)和绿的谐波(688017)权重明显上升,分别列十大重仓股前两位。

从调整后的指数表现来看,2025年4月10日至2025年5月9日,机器人产业指数累计上涨11.9%,超越机器人指数2.87个百分点。而年初至指数调整前,机器人产业指数的表现一直弱于机器人指数。

规模分化

仅一只产品过百亿元

随着机器人板块的走强,各路资金加速涌入,跟踪机器人指数的ETF规模迅速扩大。2024年5月9日至2025年5月9日,跟踪机器人相关指数的ETF总规模增长1177.95%,由18.37亿元猛增至234.76亿元。

从具体产品来看,9只机器人ETF中,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159530)势头最猛,近一年规模增幅达到3545.71%。嘉实中证机器人ETF(159526)表现也不俗,最近半年时间规模增幅达1121.81%。

虽然机器人ETF总规模在增长,但分化严重,除少数几只产品规模较大以外,多数机器人ETF最新规模不足10亿元。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562500)一枝独秀,最新规模已接近140亿元。上周日均成交额达到10.67亿元,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天弘中证机器人ETF(159770)以58.65亿元的规模位居第二,上周日均成交额达到2.87亿元,较前一周环比增长近30%。其余规模不足10亿元的机器人ETF上周日均成交额均未过亿元,流动性相对较差。

估值方面,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上涨,机器人指数(H30590.CSI)最新市盈率为70.31倍,处于过去10年94.5%分位点,应注意高估风险。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对于机器人这类高成长行业,应看产业趋势,而非静态估值。与其他高科技指数相比,机器人指数绝对市盈率并不高,科创50指数(000688)最新市盈率达到142.39倍。

———上周ETF行情概览———

责任编辑:何俊熹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