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上市关键期 迈威生物董事长遭立案

北京商报

21小时前

2020年6月至今,任公司董事、总经理;2023年6月起,刘大涛担任公司董事长。

正在筹划赴港上市的创新药企迈威生物(688062),突然公告了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大涛被立案的消息。5月10日,迈威生物公告称,收到刘大涛通知,其于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短线交易,中国证监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决定对其立案。

尚未实现盈利

据了解,刘大涛是迈威生物的灵魂人物之一。刘大涛简历显示,其于1972年4月出生,药物化学专业博士,高级工程师。早在2017年,刘大涛就担任迈威生物前身迈威有限的总裁;2019年7月—2020年6月,刘大涛任迈威有限董事、总经理。2020年6月至今,任公司董事、总经理;2023年6月起,刘大涛担任公司董事长。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刘大涛持有1510万股迈威生物股份,占总股本的3.78%,系迈威生物的第三大股东。从薪酬来看,2024年,刘大涛从迈威生物处获取的年薪达270.5万元。

迈威生物表示,本次事项系对刘大涛个人的调查,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立案调查期间,刘大涛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开展调查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家创新药企,迈威生物目前尚未实现盈利。

资料显示,迈威生物自2022年1月18日登陆科创板。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4年,迈威生物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2773万元、1.28亿元、2亿元;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9.55亿元、-10.53亿元、-10.44亿元。

迈威生物表示,尽管公司已有3款产品上市销售,但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主要原因是君迈康、迈利舒、迈卫健上市时间较短,且公司作为一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随着新药研发管线持续推进,多个创新药物处于关键临床试验研究阶段,整体研发投入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今年一季度,迈威生物实现的营业收入约为4478.85万元,同比下降33.7%;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2.92亿元,同比出现增亏。

资产负债率大幅增加

由于尚未实现盈利,公司营运资金依赖外部融资,目前迈威生物的资产负债率已出现大幅增加,从2022年底的24%提升至今年一季度末的69.86%。

在此背景下,迈威生物筹划赴港上市。2024年12月,迈威生物公告称,为满足公司经营发展的资金需求,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提升公司国际化水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公司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今年初,迈威生物已递交上市申请。

在赴港上市期间,公司董事长遭到立案,许多投资者关心这一事项是否将影响公司港股IPO进程。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卢鼎亮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董事长作为公司的董监高,其涉嫌短线交易的行为可能会引发监管机构对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等方面的担忧,特别是可能触发针对高管是否适格的“不适合性审查”。监管机构可能会因事件延长问询周期,要求公司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解释,以证明公司具备良好的治理结构和合规运营能力。

卢鼎亮进一步表示,公司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及时披露相关信息,向监管部门提供材料有效说明“所涉高管是否仍适合履职”“公司内控措施是否有效”等关键问题。

(责任编辑:王擎宇)
2020年6月至今,任公司董事、总经理;2023年6月起,刘大涛担任公司董事长。

正在筹划赴港上市的创新药企迈威生物(688062),突然公告了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大涛被立案的消息。5月10日,迈威生物公告称,收到刘大涛通知,其于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短线交易,中国证监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决定对其立案。

尚未实现盈利

据了解,刘大涛是迈威生物的灵魂人物之一。刘大涛简历显示,其于1972年4月出生,药物化学专业博士,高级工程师。早在2017年,刘大涛就担任迈威生物前身迈威有限的总裁;2019年7月—2020年6月,刘大涛任迈威有限董事、总经理。2020年6月至今,任公司董事、总经理;2023年6月起,刘大涛担任公司董事长。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刘大涛持有1510万股迈威生物股份,占总股本的3.78%,系迈威生物的第三大股东。从薪酬来看,2024年,刘大涛从迈威生物处获取的年薪达270.5万元。

迈威生物表示,本次事项系对刘大涛个人的调查,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立案调查期间,刘大涛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开展调查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家创新药企,迈威生物目前尚未实现盈利。

资料显示,迈威生物自2022年1月18日登陆科创板。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4年,迈威生物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2773万元、1.28亿元、2亿元;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9.55亿元、-10.53亿元、-10.44亿元。

迈威生物表示,尽管公司已有3款产品上市销售,但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主要原因是君迈康、迈利舒、迈卫健上市时间较短,且公司作为一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随着新药研发管线持续推进,多个创新药物处于关键临床试验研究阶段,整体研发投入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今年一季度,迈威生物实现的营业收入约为4478.85万元,同比下降33.7%;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2.92亿元,同比出现增亏。

资产负债率大幅增加

由于尚未实现盈利,公司营运资金依赖外部融资,目前迈威生物的资产负债率已出现大幅增加,从2022年底的24%提升至今年一季度末的69.86%。

在此背景下,迈威生物筹划赴港上市。2024年12月,迈威生物公告称,为满足公司经营发展的资金需求,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提升公司国际化水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公司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今年初,迈威生物已递交上市申请。

在赴港上市期间,公司董事长遭到立案,许多投资者关心这一事项是否将影响公司港股IPO进程。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卢鼎亮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董事长作为公司的董监高,其涉嫌短线交易的行为可能会引发监管机构对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等方面的担忧,特别是可能触发针对高管是否适格的“不适合性审查”。监管机构可能会因事件延长问询周期,要求公司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解释,以证明公司具备良好的治理结构和合规运营能力。

卢鼎亮进一步表示,公司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及时披露相关信息,向监管部门提供材料有效说明“所涉高管是否仍适合履职”“公司内控措施是否有效”等关键问题。

(责任编辑:王擎宇)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