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与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股权信托财产登记工作的通知(试行)》(以下简称《通知》),标志着困扰信托行业22年的非上市公司股权信托登记难题终获破解。新规落地首月,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外贸信托”)、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信信托”)等机构迅速响应,三单项目相继落地,以创新实践成果彰显“信托速度”。
作为全国首份股权信托财产登记专项指引,《通知》的发布切实解决了行业痛点。不仅在行政管理和法律层面有效强化了信托财产的独立性,更为信托公司开展股权信托业务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操作指引和坚实的制度保障。
新政发布后仅6天,4月16日,中国外贸信托为生物医药企业家徐先生量身定制的股权信托在北京市昌平区完成财产登记,旨在解决家族企业在传承中通常会遇到的“创二代”经验不足、多子女利益平衡、精神传承断层等难题,通过信托架构设计实现控制权平稳过渡、债务风险隔离与慈善精神传承三重目标。
中国外贸信托家族财富事业部总经理李珊表示:“我们不仅要防止股权分散导致家族内耗,更要用制度守护企业家精神。方案特别约定第三代继承人需完成公益实践等‘通关任务’后方可解锁受益权,将财富传承从‘被动分配’升级为‘主动培育’。此单生物医药企业股权信托的落地,不仅是中国外贸信托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有益实践,更为非上市公司股权的纳入提供‘信托样本’。”
事实上,虽然信托法赋予信托财产独立性,但是非上市公司股权作为信托财产时,因缺乏明确登记规则,始终存在权属认定模糊、流转程序复杂等问题。《通知》首次明确股权信托的工商登记与金融监管备案细则,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明确区分受托人的固有财产与信托财产,还消除了信托公司开展非上市公司股权业务时对声誉风险传导的担忧,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这不仅推动金融服务普惠化,也践行了金融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为更多企业主提供公平、透明的金融服务。
新政首月的实践绝非简单“跑通流程”,而是通过差异化场景设计展现了股权信托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与广度。
此外,中国外贸信托、中信信托还完成两单标志性股权信托项目。
在北京市通州区,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难题,中国外贸信托通过设立服务信托为企业提供股权管理、风险隔离、资产运营等综合服务,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新能源领域。该项目负责人称:“这不仅强化了信托财产独立性,保障了受益人权益,更为信托服务实体经济领域开辟了新路径。此外,该模式将在后续系列项目中得到更多应用。”
在北京市朝阳区,中国外贸信托与中信信托作为双受托人设立的系列风险处置服务信托,旨在帮助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破产重整,开创了司法重整与金融服务融合的新范式。据悉,将列入破产重整计划的股权资产装入服务信托架构,有三重意义:其一,依靠信托制度优势,避免企业资产因无序清算而贬值,防止风险向金融系统扩散,为“精准拆弹”提供市场化、法治化工具,助力维护经济金融稳定;其二,通过专业化管理盘活存量股权资产,保障员工就业与产业链上下游稳定,同时预留信托收益用于清偿债权人权益,缓解社会矛盾;其三,突破传统资金信托局限,推动服务信托在风险处置领域的应用,为行业探索“财产独立+受托运营”模式提供实践样本,加速信托业回归本源。
新规落地首月的实践成果犹如一粒种子,孕育着改变行业生态的基因。当信托工具与实体经济需求深度耦合,当制度创新与市场智慧相互激发,中国信托行业也迎来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时代。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4月1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与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股权信托财产登记工作的通知(试行)》(以下简称《通知》),标志着困扰信托行业22年的非上市公司股权信托登记难题终获破解。新规落地首月,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外贸信托”)、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信信托”)等机构迅速响应,三单项目相继落地,以创新实践成果彰显“信托速度”。
作为全国首份股权信托财产登记专项指引,《通知》的发布切实解决了行业痛点。不仅在行政管理和法律层面有效强化了信托财产的独立性,更为信托公司开展股权信托业务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操作指引和坚实的制度保障。
新政发布后仅6天,4月16日,中国外贸信托为生物医药企业家徐先生量身定制的股权信托在北京市昌平区完成财产登记,旨在解决家族企业在传承中通常会遇到的“创二代”经验不足、多子女利益平衡、精神传承断层等难题,通过信托架构设计实现控制权平稳过渡、债务风险隔离与慈善精神传承三重目标。
中国外贸信托家族财富事业部总经理李珊表示:“我们不仅要防止股权分散导致家族内耗,更要用制度守护企业家精神。方案特别约定第三代继承人需完成公益实践等‘通关任务’后方可解锁受益权,将财富传承从‘被动分配’升级为‘主动培育’。此单生物医药企业股权信托的落地,不仅是中国外贸信托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有益实践,更为非上市公司股权的纳入提供‘信托样本’。”
事实上,虽然信托法赋予信托财产独立性,但是非上市公司股权作为信托财产时,因缺乏明确登记规则,始终存在权属认定模糊、流转程序复杂等问题。《通知》首次明确股权信托的工商登记与金融监管备案细则,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明确区分受托人的固有财产与信托财产,还消除了信托公司开展非上市公司股权业务时对声誉风险传导的担忧,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这不仅推动金融服务普惠化,也践行了金融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为更多企业主提供公平、透明的金融服务。
新政首月的实践绝非简单“跑通流程”,而是通过差异化场景设计展现了股权信托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与广度。
此外,中国外贸信托、中信信托还完成两单标志性股权信托项目。
在北京市通州区,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难题,中国外贸信托通过设立服务信托为企业提供股权管理、风险隔离、资产运营等综合服务,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新能源领域。该项目负责人称:“这不仅强化了信托财产独立性,保障了受益人权益,更为信托服务实体经济领域开辟了新路径。此外,该模式将在后续系列项目中得到更多应用。”
在北京市朝阳区,中国外贸信托与中信信托作为双受托人设立的系列风险处置服务信托,旨在帮助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破产重整,开创了司法重整与金融服务融合的新范式。据悉,将列入破产重整计划的股权资产装入服务信托架构,有三重意义:其一,依靠信托制度优势,避免企业资产因无序清算而贬值,防止风险向金融系统扩散,为“精准拆弹”提供市场化、法治化工具,助力维护经济金融稳定;其二,通过专业化管理盘活存量股权资产,保障员工就业与产业链上下游稳定,同时预留信托收益用于清偿债权人权益,缓解社会矛盾;其三,突破传统资金信托局限,推动服务信托在风险处置领域的应用,为行业探索“财产独立+受托运营”模式提供实践样本,加速信托业回归本源。
新规落地首月的实践成果犹如一粒种子,孕育着改变行业生态的基因。当信托工具与实体经济需求深度耦合,当制度创新与市场智慧相互激发,中国信托行业也迎来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时代。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