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全线上行,CFETS按周涨0.33

新华财经

1周前

从外部因素看,5月以来,尽管美元指数回升至100以上,但关税政策出现缓和预期,亚系货币普遍升值,外部环境对人民币汇率的压力有限。

新华财经上海5月12日电(葛佳明)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数据显示,5月9日当周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全线上涨,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6.53,按周涨0.33;BIS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报102.16,按周涨0.07;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1.11,按周涨0.67。

e0462a8e21b940aaa76aa0b5f5bb773e.png

图片来源: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上周(5月5日-5月9日)美元延续了4月末的反弹趋势,美元指数全周涨幅达0.38%,收报100.4218,为其自4月初以来首次收复了100附近的关键位置;非美货币对美元多数走弱,澳元和新元上周分别累计跌0.31%和0.64%;欧元则受限于经济数据走弱累计跌0.46%。

人民币上周在美元整体走高的背景下走低,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2095,全周累计调降81点;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收盘报7.2402,全周累计跌289点;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夜盘收盘报7.2399,全周累计跌239点。

从外部因素看,5月以来,尽管美元指数回升至100以上,但关税政策出现缓和预期,亚系货币普遍升值,外部环境对人民币汇率的压力有限。 中金公司认为,近期美元持续偏弱的预期引发了一些外汇市场的非线性变化,例如部分亚洲国家外汇对冲需求的增加,加之中美关税预期整体偏向温和,这对人民币汇率表现提供了一些支持。

从内部因素看,中金公司表示,中国人民银行5月7日宣布,自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下调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5个百分点。货币政策宽松的预期对人民币汇率形成一定压力。

此外,上周人民币中间价整体维持在7.20以上的水平,调整方向及幅度弱于市场预期,带动逆周期因子调节规模收窄,料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后续将维持温和偏弱的态势,对出口企业提供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党委常务副书记兼副院长王晋斌表示,保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稳定是应对之策的关键一环。在贸易顺差预期调整的背景下,稳定金融汇率,既能稳住跨境资本流动,又能借助一篮子贸易货币贬值利好出口,持续为经济增长注入动能。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分析称,人民币汇率实现双向波动“有基础,也有条件”。中美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的分化趋于收敛,美国经济可能转入负产出缺口,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这将支持人民币汇率。近年来外贸企业普遍增加了外汇资产配置,一旦人民币汇率出现双向波动,企业可能会减少外汇资产持有,也会提振人民币汇率。

国际方面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7日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0%之间不变。这是自1月和3月会议以来,美联储再次决定维持利率不变。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特朗普政府的新政策仍在不断演变中,其对经济的影响仍然“高度不确定”。美国关税政策可能会导致通胀上升、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失业率上升。

•美国总统特朗普8日在白宫宣布,美国与英国达成一项新的贸易协议,部分撤回特定领域的关税,进一步扩大双方产品的市场准入。然而,协议的诸多细节尚待敲定,美方此前加征的10%所谓“对等关税”也未取消。

•由于特朗普政府即将实施全面关税政策,企业争相提前进口商品,3月美国贸易逆差创下历史纪录。美国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3月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环比扩大14%,达到1405亿美元,远超经济学家调查预测的1372亿美元中值。经通胀调整后,3月美国商品贸易逆差总额扩大至创纪录的1509亿美元。

•日本央行全票通过利率决议,决定维持利率在0.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

•英国央行8日将基准利率从4.5%下调至4.25%。英国央行指出,需要确信通胀持续保持在低位且稳定,才能谨慎决定下次降息的幅度和时间。市场预期,英国央行可能在6月继续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

•马来西亚央行8日宣布,下调法定准备金率100个基点至1%。声明说,这一决定将于16日生效,预计会向银行系统释放约190亿林吉特(1美元约合4.28林吉特)的流动性,这将有助于银行在市场波动环境下具备更灵活的政策空间。

•德国联邦统计局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季节和工作日调整后,德国3月工业产出环比增长3%。今年第一季度工业产出环比增长1.4%,这是自2022年初以来单季最高环比增幅。

国内方面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5月7日上午9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将推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等十项措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将推出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等八项增量政策;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将全力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等。

•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25条举措,包括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稳步降低基金投资者成本、改革基金公司绩效考核机制、重塑行业评价评奖业态、督促行业加大薪酬管理力度、推动权益类基金产品创新发展、优化权益类基金注册安排、建立基金销售机构分类评价机制、强化对基金长期投资行为的引导等。

•5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年利率1.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最长使用期限不超过3年。发放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等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和北京银行等5家属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城市商业银行。

•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消费市场繁荣活跃。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假期期间,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家电、汽车、通讯器材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5.5%、13.7%和10.5%。商务部重点监测电商平台智能家居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0%。

编辑:李一帆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从外部因素看,5月以来,尽管美元指数回升至100以上,但关税政策出现缓和预期,亚系货币普遍升值,外部环境对人民币汇率的压力有限。

新华财经上海5月12日电(葛佳明)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数据显示,5月9日当周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全线上涨,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6.53,按周涨0.33;BIS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报102.16,按周涨0.07;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1.11,按周涨0.67。

e0462a8e21b940aaa76aa0b5f5bb773e.png

图片来源: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上周(5月5日-5月9日)美元延续了4月末的反弹趋势,美元指数全周涨幅达0.38%,收报100.4218,为其自4月初以来首次收复了100附近的关键位置;非美货币对美元多数走弱,澳元和新元上周分别累计跌0.31%和0.64%;欧元则受限于经济数据走弱累计跌0.46%。

人民币上周在美元整体走高的背景下走低,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2095,全周累计调降81点;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收盘报7.2402,全周累计跌289点;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夜盘收盘报7.2399,全周累计跌239点。

从外部因素看,5月以来,尽管美元指数回升至100以上,但关税政策出现缓和预期,亚系货币普遍升值,外部环境对人民币汇率的压力有限。 中金公司认为,近期美元持续偏弱的预期引发了一些外汇市场的非线性变化,例如部分亚洲国家外汇对冲需求的增加,加之中美关税预期整体偏向温和,这对人民币汇率表现提供了一些支持。

从内部因素看,中金公司表示,中国人民银行5月7日宣布,自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下调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5个百分点。货币政策宽松的预期对人民币汇率形成一定压力。

此外,上周人民币中间价整体维持在7.20以上的水平,调整方向及幅度弱于市场预期,带动逆周期因子调节规模收窄,料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后续将维持温和偏弱的态势,对出口企业提供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党委常务副书记兼副院长王晋斌表示,保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稳定是应对之策的关键一环。在贸易顺差预期调整的背景下,稳定金融汇率,既能稳住跨境资本流动,又能借助一篮子贸易货币贬值利好出口,持续为经济增长注入动能。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分析称,人民币汇率实现双向波动“有基础,也有条件”。中美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的分化趋于收敛,美国经济可能转入负产出缺口,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这将支持人民币汇率。近年来外贸企业普遍增加了外汇资产配置,一旦人民币汇率出现双向波动,企业可能会减少外汇资产持有,也会提振人民币汇率。

国际方面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7日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0%之间不变。这是自1月和3月会议以来,美联储再次决定维持利率不变。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特朗普政府的新政策仍在不断演变中,其对经济的影响仍然“高度不确定”。美国关税政策可能会导致通胀上升、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失业率上升。

•美国总统特朗普8日在白宫宣布,美国与英国达成一项新的贸易协议,部分撤回特定领域的关税,进一步扩大双方产品的市场准入。然而,协议的诸多细节尚待敲定,美方此前加征的10%所谓“对等关税”也未取消。

•由于特朗普政府即将实施全面关税政策,企业争相提前进口商品,3月美国贸易逆差创下历史纪录。美国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3月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环比扩大14%,达到1405亿美元,远超经济学家调查预测的1372亿美元中值。经通胀调整后,3月美国商品贸易逆差总额扩大至创纪录的1509亿美元。

•日本央行全票通过利率决议,决定维持利率在0.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

•英国央行8日将基准利率从4.5%下调至4.25%。英国央行指出,需要确信通胀持续保持在低位且稳定,才能谨慎决定下次降息的幅度和时间。市场预期,英国央行可能在6月继续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

•马来西亚央行8日宣布,下调法定准备金率100个基点至1%。声明说,这一决定将于16日生效,预计会向银行系统释放约190亿林吉特(1美元约合4.28林吉特)的流动性,这将有助于银行在市场波动环境下具备更灵活的政策空间。

•德国联邦统计局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季节和工作日调整后,德国3月工业产出环比增长3%。今年第一季度工业产出环比增长1.4%,这是自2022年初以来单季最高环比增幅。

国内方面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5月7日上午9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将推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等十项措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将推出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等八项增量政策;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将全力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等。

•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25条举措,包括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稳步降低基金投资者成本、改革基金公司绩效考核机制、重塑行业评价评奖业态、督促行业加大薪酬管理力度、推动权益类基金产品创新发展、优化权益类基金注册安排、建立基金销售机构分类评价机制、强化对基金长期投资行为的引导等。

•5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年利率1.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最长使用期限不超过3年。发放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等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和北京银行等5家属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城市商业银行。

•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消费市场繁荣活跃。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假期期间,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家电、汽车、通讯器材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5.5%、13.7%和10.5%。商务部重点监测电商平台智能家居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0%。

编辑:李一帆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