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国出口(以美元计价)同比增长8.1%,表现出明显的“抢转口”特征。
按照美国豁免清单9903.01.25,在美东时间4月9日凌晨12时之前装船运输的商品可以申请10%的附加关税,而不用面临对等关税,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对美直接出口商品在4月初加速出货。
随着在途商品豁免期结束,在高额关税下,中国对美直接贸易快速下滑。4月对美出口同比增速从9.1%快速下滑至-21%,拖累中国出口增速3个百分点。预计5月中国对美出口将进一步回落。
4月中国对非美出口增速显著上行。4月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长20.8%,前值11.6%,拉动中国出口增速3.6个百分点。4月中国对越南出口增长23%,越南对美国出口增长34%,越南对中国的进口额和对美国的出口额均创下2020年以来的新高,中国借道越南转口可能明显上升。
除越南外,4月中国对非洲、德国、印度、拉丁美洲、中国台湾省等地区的出口增速均维持两位数以上高增。对德国、荷兰、澳大利亚出口增速比3月上升了8.8、8、10.3个百分点。
4月已公布重点商品中,出口增速最高的是中间品和资本品,分别为8.5%、8.2%,显著高于消费品的出口增速-4.1%。这也与2018-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的经验相符,2019年中国资本品、中间品、消费品的出口份额相比2017年分别变动-0.1、+1.3、-1.1个百分点。
把终端环节转移到海外去避税,也符合中国企业在关税压力下加大出海力度的特征。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中国持续加大在东盟等地的投资,中国对东盟对外直接投资金额从2016年的102.8亿美元升至2023年的251.2亿美元。
在出海和转口的带动下,4月中间品和资本品比如集成电路、通用机械的出口同比增长了20.2%、17%,在各类商品中表现亮眼。
5月6日美国海关公布的贸易数据显示,美国继续从全球“抢进口”。3月美国进口增速升至31.2%,其中消费品、工业用料和材料、除汽车外的资本品进口增速分别达到56.6%、39.8%、23%。
分国别看,3月美国自欧盟、东盟、中国的进口增速分别为61.2%、34.4%、11.1%;美国自澳大利亚、非洲这些非传统贸易国的进口增速达到了354.7%、65.9%(总进口金额103亿美元,占比美国进口金额比重仅3%)。
中国近2个月对东盟和欧盟出口加速,对澳大利亚、非洲出口增速也从年初的-4.8%、3%大幅提升至4月的5.8%、25%,中国贸易商可能正在寻找新的中转贸易地。
预计在90天的关税豁免期内,美国企业会继续从其他国家“抢进口”,而中国企业的“抢转口”和“抢出海”会继续适度支撑二季度出口。
出口增速的压力可能从6-7月开始显现。一是从美国企业下订单到商品出口存在2个月左右的时间差,4月PMI新出口订单大幅下滑4.3个百分点至44.7%,创2023年以来新低,预计从6月初开始出口增速可能开始减弱。二是90天豁免期结束(7月9日),前期的“抢进口”也透支了需求,美国经济下行压力逐渐显现导致的需求不足也会成为后续出口的核心拖累之一。
风险提示
中美之间贸易谈判不确定性高;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不确定性高;中国出口在后续或面临大幅下行压力,并对中国经济造成明显冲击。
4月中国出口(以美元计价)同比增长8.1%,表现出明显的“抢转口”特征。
按照美国豁免清单9903.01.25,在美东时间4月9日凌晨12时之前装船运输的商品可以申请10%的附加关税,而不用面临对等关税,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对美直接出口商品在4月初加速出货。
随着在途商品豁免期结束,在高额关税下,中国对美直接贸易快速下滑。4月对美出口同比增速从9.1%快速下滑至-21%,拖累中国出口增速3个百分点。预计5月中国对美出口将进一步回落。
4月中国对非美出口增速显著上行。4月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长20.8%,前值11.6%,拉动中国出口增速3.6个百分点。4月中国对越南出口增长23%,越南对美国出口增长34%,越南对中国的进口额和对美国的出口额均创下2020年以来的新高,中国借道越南转口可能明显上升。
除越南外,4月中国对非洲、德国、印度、拉丁美洲、中国台湾省等地区的出口增速均维持两位数以上高增。对德国、荷兰、澳大利亚出口增速比3月上升了8.8、8、10.3个百分点。
4月已公布重点商品中,出口增速最高的是中间品和资本品,分别为8.5%、8.2%,显著高于消费品的出口增速-4.1%。这也与2018-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的经验相符,2019年中国资本品、中间品、消费品的出口份额相比2017年分别变动-0.1、+1.3、-1.1个百分点。
把终端环节转移到海外去避税,也符合中国企业在关税压力下加大出海力度的特征。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中国持续加大在东盟等地的投资,中国对东盟对外直接投资金额从2016年的102.8亿美元升至2023年的251.2亿美元。
在出海和转口的带动下,4月中间品和资本品比如集成电路、通用机械的出口同比增长了20.2%、17%,在各类商品中表现亮眼。
5月6日美国海关公布的贸易数据显示,美国继续从全球“抢进口”。3月美国进口增速升至31.2%,其中消费品、工业用料和材料、除汽车外的资本品进口增速分别达到56.6%、39.8%、23%。
分国别看,3月美国自欧盟、东盟、中国的进口增速分别为61.2%、34.4%、11.1%;美国自澳大利亚、非洲这些非传统贸易国的进口增速达到了354.7%、65.9%(总进口金额103亿美元,占比美国进口金额比重仅3%)。
中国近2个月对东盟和欧盟出口加速,对澳大利亚、非洲出口增速也从年初的-4.8%、3%大幅提升至4月的5.8%、25%,中国贸易商可能正在寻找新的中转贸易地。
预计在90天的关税豁免期内,美国企业会继续从其他国家“抢进口”,而中国企业的“抢转口”和“抢出海”会继续适度支撑二季度出口。
出口增速的压力可能从6-7月开始显现。一是从美国企业下订单到商品出口存在2个月左右的时间差,4月PMI新出口订单大幅下滑4.3个百分点至44.7%,创2023年以来新低,预计从6月初开始出口增速可能开始减弱。二是90天豁免期结束(7月9日),前期的“抢进口”也透支了需求,美国经济下行压力逐渐显现导致的需求不足也会成为后续出口的核心拖累之一。
风险提示
中美之间贸易谈判不确定性高;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不确定性高;中国出口在后续或面临大幅下行压力,并对中国经济造成明显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