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款金条掺假?工行回应

南方日报

15小时前

近日

有网友爆料称

其朋友在工商银行上海市南翔支行购买的金条

在熔后含有杂质,疑似非纯金

此事随即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5月9日

工商银行上海市嘉定支行

针对网传金条“掺假”传闻发布公告称

一位客户在该支行辖属南翔支行购买了两款金条

5月7日

网传在上述金条剪开加工过程中发现疑似杂质

经核实,该情况不属实


微信图片_20250510060830.jpg


工商银行上海市嘉定支行表示,该行高度重视此事,已与客户取得联系,安排相关金条生产厂家进行了现场核实,未发现明显异常情况。此后,经与客户协商一致,上述两款金条送至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国家金银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上海)进行质量检测。送检、领取检测报告环节,均由上海市嘉定公证处办理证据保全公证。


经检测,两款金条检测报告均记载“检测结论:金含量为 99.99%”,无质量问题。经上述质检机构以专业方式清洗,疑似杂质已脱落,应为金条售出后的外部附着物。以上结论均获客户认可。


工行方面表示,对所销售的金条都提供回购服务,请大家放心。同时,也诚恳希望大家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良好网络生态。


瑞士美泰乐贵金属苏州公司总经理陈标介绍称,目前国有大行销售的投资金条通常由具有上海黄金交易所认证的交割品牌精炼厂供应或代工。这些金条在销售前需要经过严格的认证程序,确保其纯度和重量符合标准。尽管市场上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但国有大行销售的投资金条通常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炒金热催生“掺假镀金”新骗局


尽管银行对供货商有严格的标准,但市场上仍存在一些乱象。


今年以来国际金价持续上涨,COMEX黄金期货年内累计涨幅约26%,炒金热下,市场上弄虚作假的行为也越来越多。


陈标指出,黄金市场的复杂性在于其原料来源广泛,除了交易所外,场外市场也流通着大量黄金。所以仍存在一些小作坊或不正规工厂生产的金条流入市场。消费者在购买时往往只能依赖销售方的品牌和检测证书,但检测机构也良莠不齐,市场上存在数量不少的不合格检测证书。


据陈标观察,当前金价高企,越来越多的“问题金条”进入市场,这些所谓“问题金条”并非完全不含黄金,而是纯度或重量未达到检测标准,例如标称Au999.9纯度的金条可能实际纯度不足,或者重量存在负公差。更有甚者,一些“金包金”的金条,表面一层是Au999.9的黄金,内部夹杂低纯度黄金,以次充好,牟取高额利润。


“总之,黄金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要求消费者在购买和投资黄金时必须认准品牌和销售渠道,同时关注检测机构的专业性及证书的真实性。”陈标建议,只有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品牌黄金,具备有效证书或防伪技术,才能有效避免购买到伪劣黄金产品。


此外,面对近期国际市场贵金属价格大幅波动,5月8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再度发布风险提示,要求其各会员单位做好风险应急预案,维护市场平稳运行,并及时采取相应风控措施,同时也提示投资者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合理控制仓位,理性投资。近一个月,上海黄金交易所已经5次提示风险。

近日

有网友爆料称

其朋友在工商银行上海市南翔支行购买的金条

在熔后含有杂质,疑似非纯金

此事随即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5月9日

工商银行上海市嘉定支行

针对网传金条“掺假”传闻发布公告称

一位客户在该支行辖属南翔支行购买了两款金条

5月7日

网传在上述金条剪开加工过程中发现疑似杂质

经核实,该情况不属实


微信图片_20250510060830.jpg


工商银行上海市嘉定支行表示,该行高度重视此事,已与客户取得联系,安排相关金条生产厂家进行了现场核实,未发现明显异常情况。此后,经与客户协商一致,上述两款金条送至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国家金银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上海)进行质量检测。送检、领取检测报告环节,均由上海市嘉定公证处办理证据保全公证。


经检测,两款金条检测报告均记载“检测结论:金含量为 99.99%”,无质量问题。经上述质检机构以专业方式清洗,疑似杂质已脱落,应为金条售出后的外部附着物。以上结论均获客户认可。


工行方面表示,对所销售的金条都提供回购服务,请大家放心。同时,也诚恳希望大家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良好网络生态。


瑞士美泰乐贵金属苏州公司总经理陈标介绍称,目前国有大行销售的投资金条通常由具有上海黄金交易所认证的交割品牌精炼厂供应或代工。这些金条在销售前需要经过严格的认证程序,确保其纯度和重量符合标准。尽管市场上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但国有大行销售的投资金条通常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炒金热催生“掺假镀金”新骗局


尽管银行对供货商有严格的标准,但市场上仍存在一些乱象。


今年以来国际金价持续上涨,COMEX黄金期货年内累计涨幅约26%,炒金热下,市场上弄虚作假的行为也越来越多。


陈标指出,黄金市场的复杂性在于其原料来源广泛,除了交易所外,场外市场也流通着大量黄金。所以仍存在一些小作坊或不正规工厂生产的金条流入市场。消费者在购买时往往只能依赖销售方的品牌和检测证书,但检测机构也良莠不齐,市场上存在数量不少的不合格检测证书。


据陈标观察,当前金价高企,越来越多的“问题金条”进入市场,这些所谓“问题金条”并非完全不含黄金,而是纯度或重量未达到检测标准,例如标称Au999.9纯度的金条可能实际纯度不足,或者重量存在负公差。更有甚者,一些“金包金”的金条,表面一层是Au999.9的黄金,内部夹杂低纯度黄金,以次充好,牟取高额利润。


“总之,黄金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要求消费者在购买和投资黄金时必须认准品牌和销售渠道,同时关注检测机构的专业性及证书的真实性。”陈标建议,只有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品牌黄金,具备有效证书或防伪技术,才能有效避免购买到伪劣黄金产品。


此外,面对近期国际市场贵金属价格大幅波动,5月8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再度发布风险提示,要求其各会员单位做好风险应急预案,维护市场平稳运行,并及时采取相应风控措施,同时也提示投资者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合理控制仓位,理性投资。近一个月,上海黄金交易所已经5次提示风险。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财经头条||许征宇 2小时前 一根金条惹出的风波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