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工行买到“掺假黄金”?业内人士:这几个环节可能有纰漏

腾讯新闻《一线》

8小时前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称朋友在工行买金条,熔出来的物质疑似并非纯金。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称朋友在工行买金条,熔出来的物质疑似并非纯金。

5月8日,该行网点工作人员回应称:“相关事件正在调查中,没有相关讯息可以同步。”当问及此金条是否为该行发售的官方金条?上述银行人士称:不太清楚。若有进展会及时与消费者、媒体沟通。

该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网点金条没有存货了。

图片

图源:网络

据网友爆料称,该金条是在金店当场操作熔的,在此之前去银行提货,打算熔掉换首饰。“好在没有开封,也问金店要了录像”,该网友表示,金条的编号、logo俱全,编号和银行单子是对得上。

此前,工行在2012年时也发生过一次疑似案例,当时工行回应表示原料、生产加工、售前、售中各环节都严控产品质量,不会掺假,每根金条都有质量证书,并承诺工行会回购自家售出的金条。

据工行方面介绍,在原料环节,工行的黄金原料符合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交仓标准,并从上海黄金交易所统一出库;

在生产加工环节,工行从上海黄金交易所指定的可提供标准金条的生产企业中选择信誉度高、质量控制良好的大型精炼加工企业进行生产,加工企业均获伦敦金银市场协会“可提供标准金锭企业”合格证书,具有良好的信用标准。工行也责成加工企业对整个生产环节执行最为严格的质量控制;

在售前、售中环节,工行对每个批次的生产金条进行随机抽检,抽样产品全部送经国家计量认证、国家审查认可、国家实验室认可的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历年检测结果均符合标准。

银行没必要,若是某个地方某个人用假换真的行为是有可能存在的。”一业内人士表示。

其它银行出现过类似金条质量问题吗?某银行贵金属部门负责人对腾讯新闻《一线》表示,自家银行的金条来源与上文工行的“从上海黄金交易所统一出库”不同,该行金条来源于供应商,合作的投资金条供应商有两家,目前总行每年抽检情况均没有问题,只在2023年出现过一例质量投诉,是“有点生锈”。

“当时我们马上让供应商给客户置换了金条。供应商解释说9999的金条因为纯度问题如果保管不当,不排除会有锈迹的可能。”上述银行贵金属部门负责人表示。

分析有可能出现纰漏的环节,该银行负责人分析有三个方面:

一是金条国检环节,虽然都有检验证明,但基本都是按批次抽检的,银行每年的抽检也都是在仓库随机挑选部分金条去三方机构检验,所以如果供应商有以次充好的情况,确实可能会存在漏损;

二是物流环节,不排除可能掉包的情况;

三是客户环节,有些金条是回购以后再二次销售,因为黄金公司回收以后一般不做破坏性检测,所以也不排除是被之前的客户掉包。

该银行人士进一步分析指出:“工行相当于是自费出钱委托黄金公司采购生产,而大部分银行是直接向黄金公司要成品,这两种模式虽然不同,但对金条的质量把控影响不大,核心环节在于生产和抽检。”

他认为,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在生产和包装环节掺了假,而质检又是抽检形式,中间可能会有漏损。

谈及银行方面的责任,上述人士认为:“从金融角度来看,银行虽有严格流程,但不能完全排除个别漏洞。不过整体概率极低,毕竟声誉成本高。此事若真,涉事者将面临严重处罚。”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称朋友在工行买金条,熔出来的物质疑似并非纯金。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称朋友在工行买金条,熔出来的物质疑似并非纯金。

5月8日,该行网点工作人员回应称:“相关事件正在调查中,没有相关讯息可以同步。”当问及此金条是否为该行发售的官方金条?上述银行人士称:不太清楚。若有进展会及时与消费者、媒体沟通。

该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网点金条没有存货了。

图片

图源:网络

据网友爆料称,该金条是在金店当场操作熔的,在此之前去银行提货,打算熔掉换首饰。“好在没有开封,也问金店要了录像”,该网友表示,金条的编号、logo俱全,编号和银行单子是对得上。

此前,工行在2012年时也发生过一次疑似案例,当时工行回应表示原料、生产加工、售前、售中各环节都严控产品质量,不会掺假,每根金条都有质量证书,并承诺工行会回购自家售出的金条。

据工行方面介绍,在原料环节,工行的黄金原料符合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交仓标准,并从上海黄金交易所统一出库;

在生产加工环节,工行从上海黄金交易所指定的可提供标准金条的生产企业中选择信誉度高、质量控制良好的大型精炼加工企业进行生产,加工企业均获伦敦金银市场协会“可提供标准金锭企业”合格证书,具有良好的信用标准。工行也责成加工企业对整个生产环节执行最为严格的质量控制;

在售前、售中环节,工行对每个批次的生产金条进行随机抽检,抽样产品全部送经国家计量认证、国家审查认可、国家实验室认可的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历年检测结果均符合标准。

银行没必要,若是某个地方某个人用假换真的行为是有可能存在的。”一业内人士表示。

其它银行出现过类似金条质量问题吗?某银行贵金属部门负责人对腾讯新闻《一线》表示,自家银行的金条来源与上文工行的“从上海黄金交易所统一出库”不同,该行金条来源于供应商,合作的投资金条供应商有两家,目前总行每年抽检情况均没有问题,只在2023年出现过一例质量投诉,是“有点生锈”。

“当时我们马上让供应商给客户置换了金条。供应商解释说9999的金条因为纯度问题如果保管不当,不排除会有锈迹的可能。”上述银行贵金属部门负责人表示。

分析有可能出现纰漏的环节,该银行负责人分析有三个方面:

一是金条国检环节,虽然都有检验证明,但基本都是按批次抽检的,银行每年的抽检也都是在仓库随机挑选部分金条去三方机构检验,所以如果供应商有以次充好的情况,确实可能会存在漏损;

二是物流环节,不排除可能掉包的情况;

三是客户环节,有些金条是回购以后再二次销售,因为黄金公司回收以后一般不做破坏性检测,所以也不排除是被之前的客户掉包。

该银行人士进一步分析指出:“工行相当于是自费出钱委托黄金公司采购生产,而大部分银行是直接向黄金公司要成品,这两种模式虽然不同,但对金条的质量把控影响不大,核心环节在于生产和抽检。”

他认为,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在生产和包装环节掺了假,而质检又是抽检形式,中间可能会有漏损。

谈及银行方面的责任,上述人士认为:“从金融角度来看,银行虽有严格流程,但不能完全排除个别漏洞。不过整体概率极低,毕竟声誉成本高。此事若真,涉事者将面临严重处罚。”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