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5月9日

新华财经

21小时前

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以及多家证券公司纷纷公告发行计划。...”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记者表示,展望未来,随着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汇金”)进一步发挥好类“平准基金”作用,政策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转型升级,A股市场将展现出更强韧性。

新华财经北京5月9日电 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降息落地 引导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5月8日,人民银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1586亿元逆回购操作,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即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目前的1.5%调降至1.4%。因当日无逆回购到期,因此实现净投放1586亿元。同日,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的通知》,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专家表示,此次降息,不仅有利于提振市场情绪,还有利于保持商业银行净息差稳定,同时通过利率传导,有效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巩固经济基本面。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将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支持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一季报数据显示 4084家公司实现盈利 回升向好态势巩固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5月8日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2024年经营业绩报告显示,截至5月7日,除公告延迟披露公司外,沪深北三家证券交易所共5412家上市公司公布2024年年度报告。全市场已有3751家上市公司公布或实施2024年经营年度现金分红方案,分红总额近2.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场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98万亿元,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46%,环比增长8.11%,上市公司业绩边际向好,近六成公司实现营收正增长。

此外,2025年上市公司一季报数据显示,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发展动能逐步释放。全市场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1.49万亿元,同比增长3.55%,环比增长89.71%。4084家公司一季度实现盈利,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

•‍人形机器人板块再度走强 私募掘金热情高涨

近期A股市场人形机器人板块再度成为焦点。自4月中旬以来,该板块涨幅居前,再度成为资金追逐的热门赛道。记者近日从多家私募机构了解到,尽管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技术成熟度与商业化路径仍存分歧,但私募业内的投研热情居高不下,核心零部件、人工智能(AI)大模型赋能、场景落地等细分方向成为多家私募的布局重点。

私募机构普遍认为,随着AI技术突破和产业链配套完善,人形机器人产业正从“概念期”迈向“落地期”,2025年或迎来量产元年,长期投资价值值得看好。另外,有私募人士提示,人形机器人进入消费者市场和更多应用场景的方向仍有待探索,投资者应当仔细甄别其中的投资机会。

上海证券报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解读民营经济促进法 新法如何护航民营企业发展 多部门划重点

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将正式实施。在国新办5月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多部门相关负责人全面介绍制定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的背景、意义,以及在推动该法落地实施、助力民营企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方面将采取的举措。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瑞贺在发布会上表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把党和国家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和实践中的一些有效做法用法律形式确立下来,将支持和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创新意义。

•‍系统性改革拉开帷幕 头部公募响应落实

5月7日,《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拉开了公募基金行业系统性改革的帷幕。多家头部公募表示,《方案》提出25条措施,聚焦行业发展痛点、堵点,聚焦投资者回报,聚焦行业未来发展,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公募基金将更加突出投资人最佳利益导向,行业生态格局或将重塑。

•‍一个月370家A股公司推出回购增持计划

数据显示,近一个月内,370家A股公司推出回购增持计划。其中,252家公司推出回购股份计划,回购金额上限合计达681.94亿元;118家公司的重要股东拟增持,增持金额上限合计约456.10亿元。

针对A股公司回购增持火热的现象,中国市场学会金融委员付立春表示,这背后主要有三大因素:政策方面,监管层一直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回购增持来稳股价、稳信心;市场角度,当前A股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使得公司或股东认为自家股价值被低估;企业层面,部分公司盈利与现金流明显改善,希望通过回购增持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进一步增强投资者信心。

证券时报

•‍稳市场举措持续加码 资本市场后续改革值得期待

证监会主席吴清近日在参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时表示,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突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个重要着力点,近期将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抓紧发布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组管理办法,稳步推出一系列对外开放的务实举措。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认为,这一系列即将出台的改革举措,既回应了资本市场如何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诉求,又前瞻性地布局了资本市场的改革路径,是对“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的落实,能够在强化市场信心的同时,实现资本市场本身功能的拓展,实现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科创债“扩容”热潮涌动 机构企业抢滩发行总额超百亿

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以及多家证券公司纷纷公告发行计划。另据交易商协会数据,截至5月8日,已有36家企业公告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合计210亿元;14家企业开展注册申报,注册规模合计180亿元。24家股权投资机构注册发行科技创新债券,预计总体规模近100亿元。

据记者了解,7日下午,市场机构纷纷通过邮件、电话、线上渠道咨询科创债业务,上交所“三开门”服务热线十分火爆。在上交所政策解读下,不少市场机构表示,最新政策进一步提高了科创债融资吸引力,将着手准备新制度下科创债发行工作。

•‍政策、市场、技术、业绩四重共振 国产算力价值奇点已至

近年来,市场对算力产业链高度关注,特别是深度求索(DeepSeek)横空出世之后,相关题材的股票涨势凶猛,算力租赁、云计算、服务器、AI算力等概念板块2月至4月底累计涨幅均超10%,大幅跑赢同期大盘指数。

2025年一季报业绩进一步印证了算力产业链的高景气程度,特别是国产算力核心企业,净利润普遍大幅增长,这反映了算力市场的旺盛需求。在业界人士看来,国产算力正处于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市场需求爆发、技术创新突破、业绩开始兑现四重共振的关键节点,其价值实现的奇点正加速到来。

证券日报

•‍一揽子举措迅速落地 中国股市稳定健康发展获得强支撑

此次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一揽子金融政策,其中部分政策当日即落地。在市场人士看来,相关政策既回应了当前市场关切,也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资本市场投融资改革、稳市机制建设进一步推进,有助于稳市场稳预期稳信心。

“在全球市场面临不稳定因素增多的环境下,受益于上市公司盈利修复、政策支持等多重因素,A股已具备中长期战略配置价值。”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记者表示,展望未来,随着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汇金”)进一步发挥好类“平准基金”作用,政策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转型升级,A股市场将展现出更强韧性。

•‍首款鸿蒙电脑正式亮相 国产操作系统再迎重大突破

5月8日,在鸿蒙电脑技术与生态沟通会上,首款鸿蒙电脑亮相。这也代表国产操作系统在个人电脑(PC)领域实现重要突破。据了解,鸿蒙电脑从内核开始重构操作系统,搭载了HarmonyOS 5,采用鸿蒙内核,历经华为五年布局,积累超2700项核心专利。

“鸿蒙电脑从内核层全栈自主研发,不仅在智能、互联、安全等方面实现诸多技术创新,更为国产电脑生态带来了新的发展土壤和机遇。”首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理事肖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私募证券产品备案量连续两个月破千只 中证A500指数增强产品成年内“新宠”

4月份,私募证券产品备案数量延续增长态势。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共有638家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合计备案产品1170只,环比增长12.18%。这一数据不仅创下近两年单月新高,也是市场2024年以来首次连续两个月备案量突破千只,反映出投资者信心显著回升。

此外,中证A500指数增强(以下简称“中证A500指增”)产品成为了2025年以来最受瞩目的创新品类,4月份备案量为50只,环比增长6.38%,年内累计备案量已达165只。其中,量化私募机构备案此类产品最积极。

对于中证A500指增产品成量化私募机构“新宠”的原因,上海蒙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玺投资”)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中证A500指增策略的因子来源多元(如一致预期因子、动量因子、质量因子、技术因子、价值因子等),超额收益也更加分散(指数行业分布均衡),使得产品超额收益偏稳健。

编辑:王媛媛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以及多家证券公司纷纷公告发行计划。...”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记者表示,展望未来,随着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汇金”)进一步发挥好类“平准基金”作用,政策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转型升级,A股市场将展现出更强韧性。

新华财经北京5月9日电 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降息落地 引导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5月8日,人民银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1586亿元逆回购操作,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即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目前的1.5%调降至1.4%。因当日无逆回购到期,因此实现净投放1586亿元。同日,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的通知》,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专家表示,此次降息,不仅有利于提振市场情绪,还有利于保持商业银行净息差稳定,同时通过利率传导,有效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巩固经济基本面。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将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支持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一季报数据显示 4084家公司实现盈利 回升向好态势巩固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5月8日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2024年经营业绩报告显示,截至5月7日,除公告延迟披露公司外,沪深北三家证券交易所共5412家上市公司公布2024年年度报告。全市场已有3751家上市公司公布或实施2024年经营年度现金分红方案,分红总额近2.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场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98万亿元,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46%,环比增长8.11%,上市公司业绩边际向好,近六成公司实现营收正增长。

此外,2025年上市公司一季报数据显示,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发展动能逐步释放。全市场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1.49万亿元,同比增长3.55%,环比增长89.71%。4084家公司一季度实现盈利,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

•‍人形机器人板块再度走强 私募掘金热情高涨

近期A股市场人形机器人板块再度成为焦点。自4月中旬以来,该板块涨幅居前,再度成为资金追逐的热门赛道。记者近日从多家私募机构了解到,尽管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技术成熟度与商业化路径仍存分歧,但私募业内的投研热情居高不下,核心零部件、人工智能(AI)大模型赋能、场景落地等细分方向成为多家私募的布局重点。

私募机构普遍认为,随着AI技术突破和产业链配套完善,人形机器人产业正从“概念期”迈向“落地期”,2025年或迎来量产元年,长期投资价值值得看好。另外,有私募人士提示,人形机器人进入消费者市场和更多应用场景的方向仍有待探索,投资者应当仔细甄别其中的投资机会。

上海证券报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解读民营经济促进法 新法如何护航民营企业发展 多部门划重点

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将正式实施。在国新办5月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多部门相关负责人全面介绍制定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的背景、意义,以及在推动该法落地实施、助力民营企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方面将采取的举措。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瑞贺在发布会上表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把党和国家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和实践中的一些有效做法用法律形式确立下来,将支持和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创新意义。

•‍系统性改革拉开帷幕 头部公募响应落实

5月7日,《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拉开了公募基金行业系统性改革的帷幕。多家头部公募表示,《方案》提出25条措施,聚焦行业发展痛点、堵点,聚焦投资者回报,聚焦行业未来发展,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公募基金将更加突出投资人最佳利益导向,行业生态格局或将重塑。

•‍一个月370家A股公司推出回购增持计划

数据显示,近一个月内,370家A股公司推出回购增持计划。其中,252家公司推出回购股份计划,回购金额上限合计达681.94亿元;118家公司的重要股东拟增持,增持金额上限合计约456.10亿元。

针对A股公司回购增持火热的现象,中国市场学会金融委员付立春表示,这背后主要有三大因素:政策方面,监管层一直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回购增持来稳股价、稳信心;市场角度,当前A股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使得公司或股东认为自家股价值被低估;企业层面,部分公司盈利与现金流明显改善,希望通过回购增持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进一步增强投资者信心。

证券时报

•‍稳市场举措持续加码 资本市场后续改革值得期待

证监会主席吴清近日在参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时表示,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突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个重要着力点,近期将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抓紧发布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组管理办法,稳步推出一系列对外开放的务实举措。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认为,这一系列即将出台的改革举措,既回应了资本市场如何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诉求,又前瞻性地布局了资本市场的改革路径,是对“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的落实,能够在强化市场信心的同时,实现资本市场本身功能的拓展,实现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科创债“扩容”热潮涌动 机构企业抢滩发行总额超百亿

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以及多家证券公司纷纷公告发行计划。另据交易商协会数据,截至5月8日,已有36家企业公告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合计210亿元;14家企业开展注册申报,注册规模合计180亿元。24家股权投资机构注册发行科技创新债券,预计总体规模近100亿元。

据记者了解,7日下午,市场机构纷纷通过邮件、电话、线上渠道咨询科创债业务,上交所“三开门”服务热线十分火爆。在上交所政策解读下,不少市场机构表示,最新政策进一步提高了科创债融资吸引力,将着手准备新制度下科创债发行工作。

•‍政策、市场、技术、业绩四重共振 国产算力价值奇点已至

近年来,市场对算力产业链高度关注,特别是深度求索(DeepSeek)横空出世之后,相关题材的股票涨势凶猛,算力租赁、云计算、服务器、AI算力等概念板块2月至4月底累计涨幅均超10%,大幅跑赢同期大盘指数。

2025年一季报业绩进一步印证了算力产业链的高景气程度,特别是国产算力核心企业,净利润普遍大幅增长,这反映了算力市场的旺盛需求。在业界人士看来,国产算力正处于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市场需求爆发、技术创新突破、业绩开始兑现四重共振的关键节点,其价值实现的奇点正加速到来。

证券日报

•‍一揽子举措迅速落地 中国股市稳定健康发展获得强支撑

此次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一揽子金融政策,其中部分政策当日即落地。在市场人士看来,相关政策既回应了当前市场关切,也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资本市场投融资改革、稳市机制建设进一步推进,有助于稳市场稳预期稳信心。

“在全球市场面临不稳定因素增多的环境下,受益于上市公司盈利修复、政策支持等多重因素,A股已具备中长期战略配置价值。”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记者表示,展望未来,随着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汇金”)进一步发挥好类“平准基金”作用,政策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转型升级,A股市场将展现出更强韧性。

•‍首款鸿蒙电脑正式亮相 国产操作系统再迎重大突破

5月8日,在鸿蒙电脑技术与生态沟通会上,首款鸿蒙电脑亮相。这也代表国产操作系统在个人电脑(PC)领域实现重要突破。据了解,鸿蒙电脑从内核开始重构操作系统,搭载了HarmonyOS 5,采用鸿蒙内核,历经华为五年布局,积累超2700项核心专利。

“鸿蒙电脑从内核层全栈自主研发,不仅在智能、互联、安全等方面实现诸多技术创新,更为国产电脑生态带来了新的发展土壤和机遇。”首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理事肖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私募证券产品备案量连续两个月破千只 中证A500指数增强产品成年内“新宠”

4月份,私募证券产品备案数量延续增长态势。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共有638家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合计备案产品1170只,环比增长12.18%。这一数据不仅创下近两年单月新高,也是市场2024年以来首次连续两个月备案量突破千只,反映出投资者信心显著回升。

此外,中证A500指数增强(以下简称“中证A500指增”)产品成为了2025年以来最受瞩目的创新品类,4月份备案量为50只,环比增长6.38%,年内累计备案量已达165只。其中,量化私募机构备案此类产品最积极。

对于中证A500指增产品成量化私募机构“新宠”的原因,上海蒙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玺投资”)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中证A500指增策略的因子来源多元(如一致预期因子、动量因子、质量因子、技术因子、价值因子等),超额收益也更加分散(指数行业分布均衡),使得产品超额收益偏稳健。

编辑:王媛媛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