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至11日,以“品牌,让世界更美好”为主题的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将于浙江德清举办。届时稷山鸡蛋将亮相活动,通过产业推介、现场品尝等方式向公众展示稷山蛋鸡产业的最新发展成果。
从传统散养到现代化规模养殖,从单一产品到全产业链布局,从地方特产到全国知名品牌,山西省稷山县通过科技创新、品牌塑造、全产业链构建,将一枚小小的鸡蛋打造成为年产值超33亿元的富民产业,以其独特的“蛋鸡经济”书写出传统产业创新答卷。
一枚鸡蛋背后的产业奇迹
走进晋龙集团的佛峪口蛋鸡养殖基地,先进的大型加工设备组成了一条“鸡蛋流水线”,随着传送带缓缓移动,一枚枚新鲜的鸡蛋经过消毒、光检、清洗、烘干、喷蜡、称重、喷码、分级、落盘等十余道工序后,被分拣包装等待装车运输。
图为晋龙集团的鸡蛋生产线
在山西省西南部的稷山县,每天有超过1400万枚新鲜鸡蛋从这里出发,通过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奔赴全国23个省市千家万户的餐桌。
稷山县位于北纬35°的黄土高原地理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历史悠久,麻花、饼子、鸡蛋、枣被称为稷山“四宝”。近年来,围绕鸡蛋产业高质量发展,稷山县委、县政府着力打造“全国蛋鸡养殖示范基地”,出台多项政策,全力推动产业提质增效,2021年成功申报获批建设以蛋鸡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逐步形成了养殖规模化、加工集群化、科技集成化、营销品牌化的全产业链现代化格局。
“稷山鸡蛋”的崛起并非偶然。回溯上世纪八十年代,稷山县蛋鸡规模化养殖刚刚起步。四十年后的今天,稷山鸡蛋已拥有“中国鸡蛋十大品牌”“中国国际农交会金奖”等20余项荣誉。在全国大中城市建立800余家蛋品超市门店,并在京东、天猫、苏宁等电商平台开辟了销售渠道。这枚小小鸡蛋的蜕变之路,正是稷山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缩影。
从传统养殖到现代化生产的跨越
在稷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凤歌蛋鸡养殖合作社,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现代化鸡舍。与以往低矮拥挤的传统养鸡场截然不同,先进的10层重叠式“高层鸡舍”实现了蛋鸡“住楼房”的养殖场景。
鸡舍内温度、湿度、光照、粉尘等全部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从供料、供水、控温、通风、换气到清粪,全部自动化操作,10万只蛋鸡养殖仅需2人管理,改变了传统养鸡业“脏乱差”的印象。
科技创新在稷山蛋鸡产业发展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截至目前,稷山蛋鸡产业已获得40多项国家专利,涵盖了饲料配置技术、环境控制技术、鸡舍建造技术、饲养管理技术、疫病防控技术等多个领域。构建了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质量追溯系统,成立了专业检测队伍,建立了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并严格实施无抗养殖标准。晋龙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均在4000万元以上,每天的对比试验组均在2500个以上,参与科学研究与试验的晋龙员工有300多人,客户达2000多人。
同时,稷山在功能性鸡蛋研发方面也走在行业前列,已开发出富硒蛋、卵磷脂蛋、叶酸蛋、虾青素蛋等多种高附加值产品,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健康需求。
从单一养殖到产业集群的扩张
近年来,稷山县在规模化蛋鸡养殖上,加强产业全链条发展,通过培育、引进等方式,延伸禽蛋产业链,形成蛋饲料加工、种鸡育雏、设备制造、有机肥生产、淘鸡屠宰、冷链物流等12个关联产业,形成了以蛋鸡养殖为主导的全产业链格局。
上游产业链以饲料加工为核心,有山西省最大的饲料生产企业晋龙公司年消耗蛋鸡饲料66万吨、玉米39.6万吨,不仅满足了本地养殖需求,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玉米种植业的发展。在中游养殖环节,稷山县通过鼓励散小养殖户进入养殖小区,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使全县蛋鸡规模化存栏占比达75%。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尤为重要,在鸡蛋精深加工领域,稷山开发了多种功能性鸡蛋产品;在废弃物利用方面,年生产有机肥26万吨,实现了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在淘汰鸡处理上,培育了集福食品和阳润宝兴两家省级龙头企业;在物流销售环节,建立了专业的冷链物流体系和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
产业链的完善带来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目前,稷山蛋鸡存栏量2300万只,年产鸡蛋2.7亿公斤,总产值33亿元。“稷山鸡蛋”已成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中国鸡蛋十大品牌,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李新苗)
5月9日至11日,以“品牌,让世界更美好”为主题的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将于浙江德清举办。届时稷山鸡蛋将亮相活动,通过产业推介、现场品尝等方式向公众展示稷山蛋鸡产业的最新发展成果。
从传统散养到现代化规模养殖,从单一产品到全产业链布局,从地方特产到全国知名品牌,山西省稷山县通过科技创新、品牌塑造、全产业链构建,将一枚小小的鸡蛋打造成为年产值超33亿元的富民产业,以其独特的“蛋鸡经济”书写出传统产业创新答卷。
一枚鸡蛋背后的产业奇迹
走进晋龙集团的佛峪口蛋鸡养殖基地,先进的大型加工设备组成了一条“鸡蛋流水线”,随着传送带缓缓移动,一枚枚新鲜的鸡蛋经过消毒、光检、清洗、烘干、喷蜡、称重、喷码、分级、落盘等十余道工序后,被分拣包装等待装车运输。
图为晋龙集团的鸡蛋生产线
在山西省西南部的稷山县,每天有超过1400万枚新鲜鸡蛋从这里出发,通过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奔赴全国23个省市千家万户的餐桌。
稷山县位于北纬35°的黄土高原地理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历史悠久,麻花、饼子、鸡蛋、枣被称为稷山“四宝”。近年来,围绕鸡蛋产业高质量发展,稷山县委、县政府着力打造“全国蛋鸡养殖示范基地”,出台多项政策,全力推动产业提质增效,2021年成功申报获批建设以蛋鸡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逐步形成了养殖规模化、加工集群化、科技集成化、营销品牌化的全产业链现代化格局。
“稷山鸡蛋”的崛起并非偶然。回溯上世纪八十年代,稷山县蛋鸡规模化养殖刚刚起步。四十年后的今天,稷山鸡蛋已拥有“中国鸡蛋十大品牌”“中国国际农交会金奖”等20余项荣誉。在全国大中城市建立800余家蛋品超市门店,并在京东、天猫、苏宁等电商平台开辟了销售渠道。这枚小小鸡蛋的蜕变之路,正是稷山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缩影。
从传统养殖到现代化生产的跨越
在稷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凤歌蛋鸡养殖合作社,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现代化鸡舍。与以往低矮拥挤的传统养鸡场截然不同,先进的10层重叠式“高层鸡舍”实现了蛋鸡“住楼房”的养殖场景。
鸡舍内温度、湿度、光照、粉尘等全部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从供料、供水、控温、通风、换气到清粪,全部自动化操作,10万只蛋鸡养殖仅需2人管理,改变了传统养鸡业“脏乱差”的印象。
科技创新在稷山蛋鸡产业发展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截至目前,稷山蛋鸡产业已获得40多项国家专利,涵盖了饲料配置技术、环境控制技术、鸡舍建造技术、饲养管理技术、疫病防控技术等多个领域。构建了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质量追溯系统,成立了专业检测队伍,建立了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并严格实施无抗养殖标准。晋龙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均在4000万元以上,每天的对比试验组均在2500个以上,参与科学研究与试验的晋龙员工有300多人,客户达2000多人。
同时,稷山在功能性鸡蛋研发方面也走在行业前列,已开发出富硒蛋、卵磷脂蛋、叶酸蛋、虾青素蛋等多种高附加值产品,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健康需求。
从单一养殖到产业集群的扩张
近年来,稷山县在规模化蛋鸡养殖上,加强产业全链条发展,通过培育、引进等方式,延伸禽蛋产业链,形成蛋饲料加工、种鸡育雏、设备制造、有机肥生产、淘鸡屠宰、冷链物流等12个关联产业,形成了以蛋鸡养殖为主导的全产业链格局。
上游产业链以饲料加工为核心,有山西省最大的饲料生产企业晋龙公司年消耗蛋鸡饲料66万吨、玉米39.6万吨,不仅满足了本地养殖需求,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玉米种植业的发展。在中游养殖环节,稷山县通过鼓励散小养殖户进入养殖小区,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使全县蛋鸡规模化存栏占比达75%。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尤为重要,在鸡蛋精深加工领域,稷山开发了多种功能性鸡蛋产品;在废弃物利用方面,年生产有机肥26万吨,实现了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在淘汰鸡处理上,培育了集福食品和阳润宝兴两家省级龙头企业;在物流销售环节,建立了专业的冷链物流体系和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
产业链的完善带来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目前,稷山蛋鸡存栏量2300万只,年产鸡蛋2.7亿公斤,总产值33亿元。“稷山鸡蛋”已成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中国鸡蛋十大品牌,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李新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