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行业交流进步,便于行业同侪互学互促,推动中国环境产业转型升级。E20环境产业圈层特推出《水务行业优秀案例汇编》,汇集了近150例案例,涉及村镇污水治理、工业废水治理、工业园区废水治理、水环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网、再生水回用、污泥处理处置等领域。
项目名称:四涌西污水处理厂项目
推荐单位:广东省广业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参与环节:投资、建设、运营
项目所在地: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
项目概况
广州南沙四涌西污水处理厂是《广州市南沙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21-2025)》明确新建的10座污水处理厂之一,是南沙区积极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部署和广东省“绿美广东”战略的重要实践。项目总投资2.4亿元,设计规模为3万立方米/天,规划服务人口25万人,服务范围包括珠江工业园、横沥工业园及同兴工业园,规划服务面积为50.62平方公里,实际服务面积32.60平方公里。
示范意义
1. 显著提升污水处理能力
四涌西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3万立方米/天,目前每日可处理1.5万立方米污水,服务范围覆盖周边50.62平方公里,服务人口达25万。项目采用“CASS池+高效沉淀池+深床滤池+现场制备电解食盐消毒”的先进工艺,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及地表V类水标准。这不仅有效解决了周边园区企业的工业废水和村居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还实现了污水零排放。
2. 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
项目的建成显著提升了南沙区的污水处理能力,有效改善了流域水环境质量。通过集中处理污水,减少了污染物排放,保护了当地河涌水质和生态平衡。此外,项目还通过生物除臭滤池系统统一收集臭气,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 助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四涌西污水处理厂的运营进一步完善了市政污水管理系统,优化了片区的营商环境。通过污染减排,项目为周边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推动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4. 高效建设与管理创新
项目建设过程中,采用“智慧+协同”的现代管理理念,实施精细化、智慧化管理,克服了施工空间狭小、交叉作业等困难。项目提前7个月完成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完工验收和环保验收。这种高效的建设模式为大湾区同类项目提供了宝贵经验。
5. 党建引领与廉洁工程
项目团队联合成立临时党支部,开展廉洁共建工程活动,推进项目建设“党建、进度、质量、安全、廉洁、效果”六位一体目标的实现。这种党建引领的模式不仅确保了项目的高质量建设,还为其他项目提供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示范。
6. 生态建设与社会和谐
四涌西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显著改善了周边河涌水质,为南沙区打造和谐共生的美丽样板提供了有力支持。项目通过高标准的环保设计和运营,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亮点介绍
(1)实施效果
降低药剂消耗与运行成本,通过智能加药系统,四涌西污水处理厂在保证出水质量的前提下,显著降低了除磷药剂的使用量。相比传统加药方式,该系统可节约30%-50%的药剂投加量,同时减少了人工干预,降低了运行成本。
(2)社会效益
通过高效除磷和稳定运行,四涌西污水处理厂的智慧加药系统为区域水环境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出水总磷的稳定达标有助于改善流域水质,总磷削减量对比未使用前增加了约42%。此外,该系统还为其他污水处理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推动了污水处理行业的智能化和生态化发展。
(3)生态效益
智慧加药除磷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污水中的磷含量,并根据监测数据智能调节药剂投加量,吨水成本降低了50%,确保出水总磷浓度稳定达标。这不仅有效降低了污水中磷的排放,减少了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还保护了当地流域的水质和生态平衡。
项目技术工艺/装备简介
(1)技术工艺/装备名称
改良型周期循环活性污泥系统、污泥低温干化。
(2)工艺/装备原理
改良CASS池沿池长方向分为生物选择区(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生物选择区通过快速吸附和降解污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起到缓冲水质水量变化的作用,同时抑制丝状菌生长,防止污泥膨胀。主反应区则负责完成主要的有机物降解、硝化和反硝化过程。
改良CASS池通过周期性变化的曝气和缺氧状态,实现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同时利用生物选择区的厌氧环境促进磷的释放和吸收,从而达到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并且该工艺可根据进水水质和水量的变化调整运行周期和曝气时间,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适合处理水质波动较大的污水。
污泥经带式脱水后的污泥进入低温干化系统。低温干化通常采用热风或热媒(如蒸汽、热水)作为热源,通过传导、对流等方式将污泥中的水分进一步蒸发。低温干化的温度一般控制在60℃-80℃,可将污泥含水率进一步降低至30%-40%。
低温干化的优势在于能耗较低,同时避免了高温干化可能带来的臭气和粉尘问。
(3)工艺/装备特点
改良CASS池集反应、沉淀、排水等功能于一体,省去了传统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减少了设备数量和占地面积。
该装置可根据水面高度自动调节滗水深度,均匀排出上清液,减少对沉淀污泥的扰动,确保良好的出水水质。
配备高度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可实时监测和调整曝气、滗水等运行参数,减少人工干预,提高运行效率。
通过间歇曝气和优化的曝气策略,减少不必要的能耗,降低运行成本。
改良CASS池产生的剩余污泥量少,且稳定性好,脱水性能佳,通常不需要额外的稳定化处理。
低温干化技术相比高温干化能耗显著降低,整个干化过程在低温和微负压条件下进行,减少了粉尘和臭气的产生,通过调整进泥量、热媒温度等参数,可适应不同含水率的污泥,尾气处理系统确保了干化过程的环境友好性。
(4)工艺/装备流程图
(5)项目部分案列照片
编辑:黄延丽
为促进行业交流进步,便于行业同侪互学互促,推动中国环境产业转型升级。E20环境产业圈层特推出《水务行业优秀案例汇编》,汇集了近150例案例,涉及村镇污水治理、工业废水治理、工业园区废水治理、水环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网、再生水回用、污泥处理处置等领域。
项目名称:四涌西污水处理厂项目
推荐单位:广东省广业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参与环节:投资、建设、运营
项目所在地: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
项目概况
广州南沙四涌西污水处理厂是《广州市南沙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21-2025)》明确新建的10座污水处理厂之一,是南沙区积极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部署和广东省“绿美广东”战略的重要实践。项目总投资2.4亿元,设计规模为3万立方米/天,规划服务人口25万人,服务范围包括珠江工业园、横沥工业园及同兴工业园,规划服务面积为50.62平方公里,实际服务面积32.60平方公里。
示范意义
1. 显著提升污水处理能力
四涌西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3万立方米/天,目前每日可处理1.5万立方米污水,服务范围覆盖周边50.62平方公里,服务人口达25万。项目采用“CASS池+高效沉淀池+深床滤池+现场制备电解食盐消毒”的先进工艺,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及地表V类水标准。这不仅有效解决了周边园区企业的工业废水和村居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还实现了污水零排放。
2. 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
项目的建成显著提升了南沙区的污水处理能力,有效改善了流域水环境质量。通过集中处理污水,减少了污染物排放,保护了当地河涌水质和生态平衡。此外,项目还通过生物除臭滤池系统统一收集臭气,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 助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四涌西污水处理厂的运营进一步完善了市政污水管理系统,优化了片区的营商环境。通过污染减排,项目为周边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推动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4. 高效建设与管理创新
项目建设过程中,采用“智慧+协同”的现代管理理念,实施精细化、智慧化管理,克服了施工空间狭小、交叉作业等困难。项目提前7个月完成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完工验收和环保验收。这种高效的建设模式为大湾区同类项目提供了宝贵经验。
5. 党建引领与廉洁工程
项目团队联合成立临时党支部,开展廉洁共建工程活动,推进项目建设“党建、进度、质量、安全、廉洁、效果”六位一体目标的实现。这种党建引领的模式不仅确保了项目的高质量建设,还为其他项目提供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示范。
6. 生态建设与社会和谐
四涌西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显著改善了周边河涌水质,为南沙区打造和谐共生的美丽样板提供了有力支持。项目通过高标准的环保设计和运营,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亮点介绍
(1)实施效果
降低药剂消耗与运行成本,通过智能加药系统,四涌西污水处理厂在保证出水质量的前提下,显著降低了除磷药剂的使用量。相比传统加药方式,该系统可节约30%-50%的药剂投加量,同时减少了人工干预,降低了运行成本。
(2)社会效益
通过高效除磷和稳定运行,四涌西污水处理厂的智慧加药系统为区域水环境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出水总磷的稳定达标有助于改善流域水质,总磷削减量对比未使用前增加了约42%。此外,该系统还为其他污水处理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推动了污水处理行业的智能化和生态化发展。
(3)生态效益
智慧加药除磷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污水中的磷含量,并根据监测数据智能调节药剂投加量,吨水成本降低了50%,确保出水总磷浓度稳定达标。这不仅有效降低了污水中磷的排放,减少了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还保护了当地流域的水质和生态平衡。
项目技术工艺/装备简介
(1)技术工艺/装备名称
改良型周期循环活性污泥系统、污泥低温干化。
(2)工艺/装备原理
改良CASS池沿池长方向分为生物选择区(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生物选择区通过快速吸附和降解污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起到缓冲水质水量变化的作用,同时抑制丝状菌生长,防止污泥膨胀。主反应区则负责完成主要的有机物降解、硝化和反硝化过程。
改良CASS池通过周期性变化的曝气和缺氧状态,实现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同时利用生物选择区的厌氧环境促进磷的释放和吸收,从而达到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并且该工艺可根据进水水质和水量的变化调整运行周期和曝气时间,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适合处理水质波动较大的污水。
污泥经带式脱水后的污泥进入低温干化系统。低温干化通常采用热风或热媒(如蒸汽、热水)作为热源,通过传导、对流等方式将污泥中的水分进一步蒸发。低温干化的温度一般控制在60℃-80℃,可将污泥含水率进一步降低至30%-40%。
低温干化的优势在于能耗较低,同时避免了高温干化可能带来的臭气和粉尘问。
(3)工艺/装备特点
改良CASS池集反应、沉淀、排水等功能于一体,省去了传统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减少了设备数量和占地面积。
该装置可根据水面高度自动调节滗水深度,均匀排出上清液,减少对沉淀污泥的扰动,确保良好的出水水质。
配备高度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可实时监测和调整曝气、滗水等运行参数,减少人工干预,提高运行效率。
通过间歇曝气和优化的曝气策略,减少不必要的能耗,降低运行成本。
改良CASS池产生的剩余污泥量少,且稳定性好,脱水性能佳,通常不需要额外的稳定化处理。
低温干化技术相比高温干化能耗显著降低,整个干化过程在低温和微负压条件下进行,减少了粉尘和臭气的产生,通过调整进泥量、热媒温度等参数,可适应不同含水率的污泥,尾气处理系统确保了干化过程的环境友好性。
(4)工艺/装备流程图
(5)项目部分案列照片
编辑:黄延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