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5月议息会议前瞻:美联储进退两难,鲍威尔会如何“稳住市场”?

新华财经

1天前

如果5月劳动力市场数据出现明显疲软,美联储可能在6月启动降息,全年累计降息125个基点,远超当前市场预期。...高盛预计,在5月FOMC会议上,鲍威尔预计将重申“观望”态度,并用中性表态强调美联储“以数据为依据”的政策路径。

新华财经上海5月7日电(葛佳明) 北京时间5月8日(周四)凌晨02:00,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将公布5月议息会议决定。受通胀预期升温及消费者信心数据等“软数据”恶化因素影响,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此次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相比利率决议,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美国当前经济状况及后续降息前景的表态成为关注焦点。

美联储官员近期反复强调,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对其实现最大就业并稳定物价这一双重使命的影响,表示他们仍有足够空间暂缓行动,等待更多数据来决定后续利率决议。高盛预计,在5月FOMC会议上,鲍威尔预计将重申“观望”态度,并用中性表态强调美联储“以数据为依据”的政策路径。

美联储陷两难困境

巴克莱银行首席美国经济学家马尔克·贾诺尼(Marc Giannoni)认为,考虑到政策的不确定性上升、短期通胀预期上升以及家庭和企业信心恶化,美联储将在5月维持利率不变。目前美国经济数据呈现出“喜忧参半”的信号,通胀趋势和预期分化,美联储将继续维持观望态度,鲍威尔也将继续释放“不急于降息”的信号。

美联储议息会议召开前夕,知名财经记者尼克·蒂米劳斯(Nick Timiraos)发文称,美联储正面临两难境地,暗示美联储可能会暂缓降息。

美国经济已经开始显现出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一方面,“软数据”(预期类调查数据)出现恶化,“硬数据”(消费、就业等指标)背后风险正在积累;另一方面,美国第一季度GDP出现萎缩,由于企业“抢进口”导致贸易逆差创纪录扩大。

总体看,美国4月就业增长依旧较为强劲,失业率保持稳定,显示出关税政策尚未对公司的招聘计划产生实质影响,而在关税加剧和金融市场动荡的不确定性影响下,企业似乎也并未大幅调整其招聘计划。

此前公布的3月美国零售销售同比增长了1.4%,明显高于前值0.2%,剔除汽车和汽油之后,零售销售同比增速为0.8%,高于市场预期的0.6%,显示出消费仍具有一定韧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美国4月非农就业的增长亮点来源于运输和仓储行业,主要受到关税政策引发的企业“抢进口”推动,且美国消费的增长完全依赖必需品(医疗、住房、药品),可选消费已大幅萎缩。

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BEA)发布的数据,经通胀调整后,美国2025年一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化季环比初值为-0.3%,不仅低于市场预期的-0.2%,也较2024年四季度的2.4%大幅回落。

消费疲软之际,美国通胀呈现加速趋势。报告显示,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影响的美国核心PCE价格指数年化季环比增速在2025年第一季度飙升至 3.5%,较2024年第四季度的2.6%显著上升,达到一年来最高水平。

密歇根大学的最新民调数据显示,4月消费者对未来一年美国国内通胀的预期已升至6.5%,创下自1981年以来的历史新高;对未来五年至十年价格涨幅的预期也升至4.4%,达到199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与此同时,美国消费者信心下滑,4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52.2,处于历史最低点的前1%位置,表明消费者情绪已跌入极度悲观区间。

瑞士百达财富管理美国高级经济师崔晓认为,美联储可能在5月的政策声明中下调对美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并可能提到经济调查数据中消费者情绪变化及经济不确定性上升。“如果在利率声明中美联储强调部分消费者调查显示短期通胀预期上升,或被市场解读为略偏‘鹰派’的信号。”

美联储后续降息节奏不确定性加剧

崔晓对新华财经表示,在通胀存在上行风险的背景下,美联储会在降息路径上面保持耐心,但如果后续劳动力市场出现明显恶化,美联储会果断采取行动。因此,降息时点的关键在于何时“硬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出现放缓的迹象。

“我们预计‘软数据’会继续恶化,‘硬数据’将在夏季走弱。” 崔晓预期美联储将于7月开始降息,全年累计降息4次,降息幅度为100个基点,使联邦基金利率2025年年底降至3.25-3.50%。

马尔克·贾诺尼则认为,今年下半年美国通胀与失业率的上升或使FOMC后续利率决议面临艰难局面。“我们预计未来几个月美国通胀将显著上升,经济将在下半年陷入轻度衰退,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经济活动与就业人数预计将出现收缩。”

为了进一步平衡通胀与失业率攀升的风险,马尔克·贾诺尼预计美联储2025年将分别在 7月和9月降息两次,每次25个基点,使年末的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降至 3.75-4.00%。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哈祖斯(Jan Hatzius)则认为,与2019年的宏观环境相比,FOMC进一步降息的门槛变高,美联储需要看到经济出现实质性放缓的证据后才会采取行动。

高盛认为,到7月FOMC会议时,美国经济“硬数据”将进一步降温,使美联储可以进一步降息25个基点,此后9月和10月将分别再降息一次,每次25个基点,使联邦基金利率在年底降至3.5-3.75%。

花旗预测,若关税维持现有水平,美国经济将经历三个阶段:初期“抢进口”短暂提振数据,中期不确定性抑制投资与雇佣,后期供应受限引发裁员和涨价。花旗认为,如果5月劳动力市场数据出现明显疲软,美联储可能在6月启动降息,全年累计降息125个基点,远超当前市场预期。

根据芝商所(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数据显示,目前市场预期,美联储在7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55.3%,预计2025年全年有望降息3次,较4月中旬预期减少1次,联邦基金利率将在2025年底降至3.5-3.75%。

cc2546ef8c4e4b42a01415d95181b005.png

图为:芝商所(CME)截图

市场过于乐观?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认为,美国市场并未对经济或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定价,而美联储的两难困境,或导致其政策反应偏慢。目前,标普500指数的远期市盈率仍为21倍,预计今年每股收益增长10%,明年增长14%,并未对可能到来的衰退定价。“美国经济衰退仍然可以避免,但如果真的出现衰退,市场仍未对此定价。”

高盛分析师也表示,市场当前并未反映出衰退的风险,美国经济“高通胀+低增长”的组合,对股市而言是明显利空。“我们仍认为美国衰退概率为45%, 如果没有负面消息催化,短期看美股有可能继续上涨,波动率将下跌,但从中期来看,我们认为股市仍有较大的下行风险。”

高盛分析师皮特·奥本海默(Peter Oppenheimer)指出,美股已收复4月以来的全部跌幅,但这可能是熊市中的典型“急涨”反弹,而非新一轮牛市开启的信号。

皮特·奥本海默解释称,美股投资的风险回报呈现出一定的“不对称性”,由于估值水平仍位于高位,就算负面风险消退,股市的上行空间也较为有限。

从美元走势看,短期内美元有一定的上行动力,但分析师普遍认为,从中期基本面视角看,美国经济增长前景依旧低迷,其黯淡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性扭转,这对美元持续走强构成了实质性约束。

编辑:林郑宏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如果5月劳动力市场数据出现明显疲软,美联储可能在6月启动降息,全年累计降息125个基点,远超当前市场预期。...高盛预计,在5月FOMC会议上,鲍威尔预计将重申“观望”态度,并用中性表态强调美联储“以数据为依据”的政策路径。

新华财经上海5月7日电(葛佳明) 北京时间5月8日(周四)凌晨02:00,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将公布5月议息会议决定。受通胀预期升温及消费者信心数据等“软数据”恶化因素影响,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此次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相比利率决议,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美国当前经济状况及后续降息前景的表态成为关注焦点。

美联储官员近期反复强调,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对其实现最大就业并稳定物价这一双重使命的影响,表示他们仍有足够空间暂缓行动,等待更多数据来决定后续利率决议。高盛预计,在5月FOMC会议上,鲍威尔预计将重申“观望”态度,并用中性表态强调美联储“以数据为依据”的政策路径。

美联储陷两难困境

巴克莱银行首席美国经济学家马尔克·贾诺尼(Marc Giannoni)认为,考虑到政策的不确定性上升、短期通胀预期上升以及家庭和企业信心恶化,美联储将在5月维持利率不变。目前美国经济数据呈现出“喜忧参半”的信号,通胀趋势和预期分化,美联储将继续维持观望态度,鲍威尔也将继续释放“不急于降息”的信号。

美联储议息会议召开前夕,知名财经记者尼克·蒂米劳斯(Nick Timiraos)发文称,美联储正面临两难境地,暗示美联储可能会暂缓降息。

美国经济已经开始显现出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一方面,“软数据”(预期类调查数据)出现恶化,“硬数据”(消费、就业等指标)背后风险正在积累;另一方面,美国第一季度GDP出现萎缩,由于企业“抢进口”导致贸易逆差创纪录扩大。

总体看,美国4月就业增长依旧较为强劲,失业率保持稳定,显示出关税政策尚未对公司的招聘计划产生实质影响,而在关税加剧和金融市场动荡的不确定性影响下,企业似乎也并未大幅调整其招聘计划。

此前公布的3月美国零售销售同比增长了1.4%,明显高于前值0.2%,剔除汽车和汽油之后,零售销售同比增速为0.8%,高于市场预期的0.6%,显示出消费仍具有一定韧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美国4月非农就业的增长亮点来源于运输和仓储行业,主要受到关税政策引发的企业“抢进口”推动,且美国消费的增长完全依赖必需品(医疗、住房、药品),可选消费已大幅萎缩。

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BEA)发布的数据,经通胀调整后,美国2025年一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化季环比初值为-0.3%,不仅低于市场预期的-0.2%,也较2024年四季度的2.4%大幅回落。

消费疲软之际,美国通胀呈现加速趋势。报告显示,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影响的美国核心PCE价格指数年化季环比增速在2025年第一季度飙升至 3.5%,较2024年第四季度的2.6%显著上升,达到一年来最高水平。

密歇根大学的最新民调数据显示,4月消费者对未来一年美国国内通胀的预期已升至6.5%,创下自1981年以来的历史新高;对未来五年至十年价格涨幅的预期也升至4.4%,达到199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与此同时,美国消费者信心下滑,4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52.2,处于历史最低点的前1%位置,表明消费者情绪已跌入极度悲观区间。

瑞士百达财富管理美国高级经济师崔晓认为,美联储可能在5月的政策声明中下调对美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并可能提到经济调查数据中消费者情绪变化及经济不确定性上升。“如果在利率声明中美联储强调部分消费者调查显示短期通胀预期上升,或被市场解读为略偏‘鹰派’的信号。”

美联储后续降息节奏不确定性加剧

崔晓对新华财经表示,在通胀存在上行风险的背景下,美联储会在降息路径上面保持耐心,但如果后续劳动力市场出现明显恶化,美联储会果断采取行动。因此,降息时点的关键在于何时“硬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出现放缓的迹象。

“我们预计‘软数据’会继续恶化,‘硬数据’将在夏季走弱。” 崔晓预期美联储将于7月开始降息,全年累计降息4次,降息幅度为100个基点,使联邦基金利率2025年年底降至3.25-3.50%。

马尔克·贾诺尼则认为,今年下半年美国通胀与失业率的上升或使FOMC后续利率决议面临艰难局面。“我们预计未来几个月美国通胀将显著上升,经济将在下半年陷入轻度衰退,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经济活动与就业人数预计将出现收缩。”

为了进一步平衡通胀与失业率攀升的风险,马尔克·贾诺尼预计美联储2025年将分别在 7月和9月降息两次,每次25个基点,使年末的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降至 3.75-4.00%。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哈祖斯(Jan Hatzius)则认为,与2019年的宏观环境相比,FOMC进一步降息的门槛变高,美联储需要看到经济出现实质性放缓的证据后才会采取行动。

高盛认为,到7月FOMC会议时,美国经济“硬数据”将进一步降温,使美联储可以进一步降息25个基点,此后9月和10月将分别再降息一次,每次25个基点,使联邦基金利率在年底降至3.5-3.75%。

花旗预测,若关税维持现有水平,美国经济将经历三个阶段:初期“抢进口”短暂提振数据,中期不确定性抑制投资与雇佣,后期供应受限引发裁员和涨价。花旗认为,如果5月劳动力市场数据出现明显疲软,美联储可能在6月启动降息,全年累计降息125个基点,远超当前市场预期。

根据芝商所(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数据显示,目前市场预期,美联储在7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55.3%,预计2025年全年有望降息3次,较4月中旬预期减少1次,联邦基金利率将在2025年底降至3.5-3.75%。

cc2546ef8c4e4b42a01415d95181b005.png

图为:芝商所(CME)截图

市场过于乐观?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认为,美国市场并未对经济或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定价,而美联储的两难困境,或导致其政策反应偏慢。目前,标普500指数的远期市盈率仍为21倍,预计今年每股收益增长10%,明年增长14%,并未对可能到来的衰退定价。“美国经济衰退仍然可以避免,但如果真的出现衰退,市场仍未对此定价。”

高盛分析师也表示,市场当前并未反映出衰退的风险,美国经济“高通胀+低增长”的组合,对股市而言是明显利空。“我们仍认为美国衰退概率为45%, 如果没有负面消息催化,短期看美股有可能继续上涨,波动率将下跌,但从中期来看,我们认为股市仍有较大的下行风险。”

高盛分析师皮特·奥本海默(Peter Oppenheimer)指出,美股已收复4月以来的全部跌幅,但这可能是熊市中的典型“急涨”反弹,而非新一轮牛市开启的信号。

皮特·奥本海默解释称,美股投资的风险回报呈现出一定的“不对称性”,由于估值水平仍位于高位,就算负面风险消退,股市的上行空间也较为有限。

从美元走势看,短期内美元有一定的上行动力,但分析师普遍认为,从中期基本面视角看,美国经济增长前景依旧低迷,其黯淡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性扭转,这对美元持续走强构成了实质性约束。

编辑:林郑宏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