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得益于中美达成重要共识,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沪深两市双双跳空高开,且全天高开高走,再创近期反弹新高。与此同时,海外地缘政治风险缓和,为全球市场带来提振,A股市场情绪也在市场风险偏好整体回升的背景下得到极大提振。然而,经历国家队救市、重磅组合拳落地以及关税会谈取得进展等阶段性利好提振之后,我们认为此轮自3040点以来的上行已逐步接近尾声,投资者需适当留意相关冲高风险。
首先,中美会谈虽有阶段性成果,但隐忧仍存。媒体报道显示,5月10日至11日的中美经贸会谈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同意建立常态化磋商机制,并将于5月12日发布联合声明。尽管市场对关税下调预期升温,可中方明确要求全面取消单边关税,稀土管制等核心议题依旧存在分歧。一旦谈判仅停留在口头层面,市场情绪很可能出现反转。此外,特朗普政府此前推行的对等关税政策仍构成长期压力,半导体等关键领域仍面临调查风险,这无疑给市场的后续发展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其次,公募基金政策正重塑市场风格,导致市场结构分化加剧。上周印发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通过强化业绩基准约束与长周期考核,引导资金从中小市值、细分赛道向业绩确定性更高的领域回流。在此政策导向下,新规可能倒逼机构减持高波动资产,比如微盘股、题材股等,资金会向低估值蓝筹与业绩确定性板块迁移。这一过程使得市场结构性分化进一步加剧,前期领涨的AI、低空经济等板块已出现高位松动迹象。实际上,近期金融股整体走强,而题材股分化加剧,或许正是结构性行情转变的前兆,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市场风格切换带来的影响。
第三、技术面与资金面也呈现出潜在压力。自3040点反弹以来,沪指成功回补此前下行缺口,但深成指和创业板指仍未能回补,当前上方依旧存在压制。此外,随着反弹的持续,深成指、创业板指连续出现三个向上跳空缺口,一般而言,这三个缺口依次为突破缺口、中继缺口、衰竭缺口。并且,第三个缺口出现时,整体成交量萎缩,显示市场反弹动能有衰减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很可能因反弹动能不足而出现重心回落,投资者需警惕相关风险。
除此之外,影响市场上行的核心因素还在于内部基本面以及海外货币政策的束缚:
以史为鉴,综合当前环境,市场的核心变量或许在于美联储政策与国内基本面。目前市场预期美联储可能在7月开启降息周期,全年或降息50个基点,若这一预期落地,将改善全球流动性环境,对A股形成外部支撑。但需要警惕的是,降息预期反复可能引发市场波动,尤其是外资重仓股可能受到较大冲击。国内方面,4月官方制造业PMI回落至49%,出口受关税压制,可能拖累二季度经济表现。当前,国内基本面修复力度不强,二三季度又是传统的弱势周期,叠加当前关税影响或在二三季度集中体现,市场基本面或承受较大压力。国内虽释放流动性,但在美联储未能降息的情况下,全球流动性状况仍值得观望。从这点来看,市场并不具备新的持续上攻动能,更多呈现为反弹以及补涨性行情。如果接下来市场预期不佳,不排除市场还有逢高兑现以及阶段重心回落的可能。
因此,尽管短期市场再度上行,但多方可能的影响下,随着成交整体的萎缩以及上方技术压力的显现,当前A股或处于反弹的冲顶阶段,中美谈判进展与国内政策落地效果是决定反弹持续性的核心变量。短期市场需消化技术面压力与资金获利了结情绪,中期则需等待经济数据验证与美联储政策明朗化。操作上,短期投资者不宜追高,应回避短期涨幅过大的题材股,优先配置低波动、高股息的红利资产。与此同时,需紧盯港股与汇率信号,若港股持续走弱或人民币汇率再度承压,需警惕外资流出对A股的传导效应。中期来看,可布局科技自主可控领域,如半导体、人形机器人等,以及内需消费板块,像家电、汽车等,等待关税谈判明朗化后的估值修复行情。
作者:郭一鸣 执业证书:A0680612120002
今日,得益于中美达成重要共识,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沪深两市双双跳空高开,且全天高开高走,再创近期反弹新高。与此同时,海外地缘政治风险缓和,为全球市场带来提振,A股市场情绪也在市场风险偏好整体回升的背景下得到极大提振。然而,经历国家队救市、重磅组合拳落地以及关税会谈取得进展等阶段性利好提振之后,我们认为此轮自3040点以来的上行已逐步接近尾声,投资者需适当留意相关冲高风险。
首先,中美会谈虽有阶段性成果,但隐忧仍存。媒体报道显示,5月10日至11日的中美经贸会谈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同意建立常态化磋商机制,并将于5月12日发布联合声明。尽管市场对关税下调预期升温,可中方明确要求全面取消单边关税,稀土管制等核心议题依旧存在分歧。一旦谈判仅停留在口头层面,市场情绪很可能出现反转。此外,特朗普政府此前推行的对等关税政策仍构成长期压力,半导体等关键领域仍面临调查风险,这无疑给市场的后续发展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其次,公募基金政策正重塑市场风格,导致市场结构分化加剧。上周印发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通过强化业绩基准约束与长周期考核,引导资金从中小市值、细分赛道向业绩确定性更高的领域回流。在此政策导向下,新规可能倒逼机构减持高波动资产,比如微盘股、题材股等,资金会向低估值蓝筹与业绩确定性板块迁移。这一过程使得市场结构性分化进一步加剧,前期领涨的AI、低空经济等板块已出现高位松动迹象。实际上,近期金融股整体走强,而题材股分化加剧,或许正是结构性行情转变的前兆,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市场风格切换带来的影响。
第三、技术面与资金面也呈现出潜在压力。自3040点反弹以来,沪指成功回补此前下行缺口,但深成指和创业板指仍未能回补,当前上方依旧存在压制。此外,随着反弹的持续,深成指、创业板指连续出现三个向上跳空缺口,一般而言,这三个缺口依次为突破缺口、中继缺口、衰竭缺口。并且,第三个缺口出现时,整体成交量萎缩,显示市场反弹动能有衰减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很可能因反弹动能不足而出现重心回落,投资者需警惕相关风险。
除此之外,影响市场上行的核心因素还在于内部基本面以及海外货币政策的束缚:
以史为鉴,综合当前环境,市场的核心变量或许在于美联储政策与国内基本面。目前市场预期美联储可能在7月开启降息周期,全年或降息50个基点,若这一预期落地,将改善全球流动性环境,对A股形成外部支撑。但需要警惕的是,降息预期反复可能引发市场波动,尤其是外资重仓股可能受到较大冲击。国内方面,4月官方制造业PMI回落至49%,出口受关税压制,可能拖累二季度经济表现。当前,国内基本面修复力度不强,二三季度又是传统的弱势周期,叠加当前关税影响或在二三季度集中体现,市场基本面或承受较大压力。国内虽释放流动性,但在美联储未能降息的情况下,全球流动性状况仍值得观望。从这点来看,市场并不具备新的持续上攻动能,更多呈现为反弹以及补涨性行情。如果接下来市场预期不佳,不排除市场还有逢高兑现以及阶段重心回落的可能。
因此,尽管短期市场再度上行,但多方可能的影响下,随着成交整体的萎缩以及上方技术压力的显现,当前A股或处于反弹的冲顶阶段,中美谈判进展与国内政策落地效果是决定反弹持续性的核心变量。短期市场需消化技术面压力与资金获利了结情绪,中期则需等待经济数据验证与美联储政策明朗化。操作上,短期投资者不宜追高,应回避短期涨幅过大的题材股,优先配置低波动、高股息的红利资产。与此同时,需紧盯港股与汇率信号,若港股持续走弱或人民币汇率再度承压,需警惕外资流出对A股的传导效应。中期来看,可布局科技自主可控领域,如半导体、人形机器人等,以及内需消费板块,像家电、汽车等,等待关税谈判明朗化后的估值修复行情。
作者:郭一鸣 执业证书:A06806121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