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金科胡健:中国太平推进大模型应用的一大特色在于建立金融科技生态联盟行业动态

慧保天下—专业保险信息服务商(燕梳新青年信息科技)

1天前

前面的同业领导和专家都谈到人工智能、大模型仅靠技术团队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需要业务的全力推进,另一方面内外资源的协调、统筹、共享也非常重要,所以中国太平推进大模型的应用还有一个特色,就是中国太平金融科技生态联盟,联盟内既包括集团内的企业,也包括业界、科技界大厂、专业科技公司,在推进大模型的应用的过程中,内外部科技和业务专家做了大量的助力。

编者按

4月25日,在深圳市南山区政府指导下,由『慧保天下』主办、众安信科独家战略合作、律商联讯风险信息协办的题为“从互联网时代到AI时代,AI+保险的战略推进与应用创新”的“2025保险科技峰会暨专题研讨会”在深圳市南山区档案服务大厦举行。太平金科总经理胡健出席活动并发表了题为《AI时代的创新探索——中国太平大模型建设与应用》的主题演讲。

胡健分享了AI时代中国太平对于大模型的观察与思考、中国太平大模型建设与应用情况以及后续建设规划。他指出,中国太平推进大模型应用的一大特色在于金融科技生态联盟,该联盟汇聚集团内企业、众多科技大厂和特色专业科技公司、内外部专家为大模型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大模型建设与应用方面,中国太平积极营造全员大模型文化、组织开展大模型应用推广、沉淀多种大模型能力。

展望未来,胡健提出五个重点关注方向。安全层面,建设安全围栏,从输入和输出端进行内容安全管控,保障大模型应用安全;能力提升上,结合新技术优化现有应用与智能体;算力建设方面,建立集团算力共享资源池,实现精细化调度与矩阵化调配;还将强化集团能力共享,统筹资源、孵化创新;同时,在监管指导下开展AI治理,从技术、制度、执行层面应对算法歧视、模型幻觉、数据安全等问题。

以下即为胡健演讲全文:

胡健 太平金科总经理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

我来自中国太平旗下的保险科技公司太平金科,今天代表中国太平的科技条线和科技团队做汇报和分享。2024年,我们针对如何将大模型高效、安全、稳妥地在中国太平的业务场景落地应用进行了详尽的规划,并于2025年按照规划,加快推进集团大模型大模型的应用。

前面的同业领导和专家都谈到人工智能、大模型仅靠技术团队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需要业务的全力推进,另一方面内外资源的协调、统筹、共享也非常重要,所以中国太平推进大模型的应用还有一个特色,就是中国太平金融科技生态联盟,联盟内既包括集团内的企业,也包括业界、科技界大厂、专业科技公司,在推进大模型的应用的过程中,内外部科技和业务专家做了大量的助力。

今天汇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汇报作为中国太平的科技团队,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进展,特别是对保险行业如何推进应用的观察;二是我们做了哪些努力,三是未来有哪些工作需要关注。

01

中国太平对大模型技术特点、应用及企业影响的深入观察与思考

今年春节期间,新一代大模型技术的出现在保险业引发应用热潮,其技术从稚嫩走向应用,历经文字、图片、视频到多模态的阶段。新一代大模型引入创新MoE(混合专家)架构的特点与国产自主可控相关,其新架构在国产算力基础设施应用中,调度资源机制有利于更大发挥国产自主可控算力的作用,对国企和央企的算力自主可控意义重大,这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方面。

最新的AI Agent带来更多可能性,在任务规划、执行、结果反馈等环节更智能,如Manus更智能,甚至实现一定程度自动化地处理流程编排、知识及人机互动等问题。经对比,新一代大模型的开源模式与底层算法优化使门槛降低,让之前买不起板卡、建不起复杂大模型训练能力的企业,能以较低成本切入行业和企业实践场景。

我们希望技术演进与应用齐头并进,关注的要点如下:

一是应用推动。技术迭代应更快响应业务和需求创新,最初或在效率提升如降本增效方面着手,但更重要的是借助技术在业务上实现创新。

二是算力自主可控。作为国企和央企,“自主可控”是核心关键词,这也是推进中国太平人工智能大模型时的最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三是高质量数据。数据质量关乎模型在企业内的上线效果,这是行业共识。

同样,我们仍面临诸多挑战和局限。相比大厂和顶尖科技公司,我们在应用场景和载体容量、算力规模、数据规范化可用性等方面存在不足,需不同切入点和做法,包括建立生态联盟,制定切入规划,以安全、稳妥、有效的方式推进中国太平大模型应用。

02

中国太平在大模型建设中的文化宣介、场景应用与能力沉淀实践

当下,我们开展了以下工作:制定规划,涵盖算力、中台、安全与治理、场景应用等,核心为AI文化宣介与宣导。

一是营造全员大模型文化。组织和文化创新配合大模型应用至关重要,2024年起,我们通过金融科技生态联盟组织开展多场人工智能大模型宣介与应用活动;到2025年,越来越多的业务团队加入宣介。业务参与对科技团队推进创新应用帮助巨大。

二是开展场景应用。我们从7个领域对大模型应用进行规划,包括客服、后台办公运营等,进行了典型场景探索,如集团通用办公助手、科技团队代码助手,寿险、产险、投资、资管等领域的规划,部分基于知识库和RAG,部分基于智能体技术,助力后台运营管理及前台客服运营服务。

三是科技团队沉淀平台或基础能力。中国太平旗下各子公司保险业态、投资和科技团队实力参差不齐,算力、模型、开发、RAG检索增强技术和智能体技术共享机制与平台的建立,有助于中国太平科技实力的整体提升。

03

中国太平未来大模型建设聚焦安全、应用能力、算力建设、能力共享及AI治理

未来,在现有基础上,结合大模型技术进展,我们将重点关注关注以下五个方面:安全、能力提升、算力、能力共享和AI治理。

一是安全。推进大模型在保险行业应用时,要守住安全底线,需在内容、数据、算法及模型等方面建立安全围栏,强化应用过程中的安全管控。

二是能力提升。基于已建设应用和智能体,结合新技术,实现能力及应用效果的提升。

三是算力。主要做两件事,一是建立集团算力共享资源池,实现卡级算力调度和纳管,未来精细化统筹算力;二是根据不同场景,依据对国产算力性能的理解,进行矩阵化调配。

四是能力共享。侧重能力统筹、创新能力孵化和算力资源共享等。

五是AI治理。在政府相关管理和监管机构指导下,开展AI治理工作。除推进应用外,算法歧视、模型幻觉、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受监管、管理层和用户高度重视,我们组建团队从技术、制度、执行层面进行探索。

以上为本次的分享,谢谢大家!

前面的同业领导和专家都谈到人工智能、大模型仅靠技术团队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需要业务的全力推进,另一方面内外资源的协调、统筹、共享也非常重要,所以中国太平推进大模型的应用还有一个特色,就是中国太平金融科技生态联盟,联盟内既包括集团内的企业,也包括业界、科技界大厂、专业科技公司,在推进大模型的应用的过程中,内外部科技和业务专家做了大量的助力。

编者按

4月25日,在深圳市南山区政府指导下,由『慧保天下』主办、众安信科独家战略合作、律商联讯风险信息协办的题为“从互联网时代到AI时代,AI+保险的战略推进与应用创新”的“2025保险科技峰会暨专题研讨会”在深圳市南山区档案服务大厦举行。太平金科总经理胡健出席活动并发表了题为《AI时代的创新探索——中国太平大模型建设与应用》的主题演讲。

胡健分享了AI时代中国太平对于大模型的观察与思考、中国太平大模型建设与应用情况以及后续建设规划。他指出,中国太平推进大模型应用的一大特色在于金融科技生态联盟,该联盟汇聚集团内企业、众多科技大厂和特色专业科技公司、内外部专家为大模型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大模型建设与应用方面,中国太平积极营造全员大模型文化、组织开展大模型应用推广、沉淀多种大模型能力。

展望未来,胡健提出五个重点关注方向。安全层面,建设安全围栏,从输入和输出端进行内容安全管控,保障大模型应用安全;能力提升上,结合新技术优化现有应用与智能体;算力建设方面,建立集团算力共享资源池,实现精细化调度与矩阵化调配;还将强化集团能力共享,统筹资源、孵化创新;同时,在监管指导下开展AI治理,从技术、制度、执行层面应对算法歧视、模型幻觉、数据安全等问题。

以下即为胡健演讲全文:

胡健 太平金科总经理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

我来自中国太平旗下的保险科技公司太平金科,今天代表中国太平的科技条线和科技团队做汇报和分享。2024年,我们针对如何将大模型高效、安全、稳妥地在中国太平的业务场景落地应用进行了详尽的规划,并于2025年按照规划,加快推进集团大模型大模型的应用。

前面的同业领导和专家都谈到人工智能、大模型仅靠技术团队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需要业务的全力推进,另一方面内外资源的协调、统筹、共享也非常重要,所以中国太平推进大模型的应用还有一个特色,就是中国太平金融科技生态联盟,联盟内既包括集团内的企业,也包括业界、科技界大厂、专业科技公司,在推进大模型的应用的过程中,内外部科技和业务专家做了大量的助力。

今天汇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汇报作为中国太平的科技团队,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进展,特别是对保险行业如何推进应用的观察;二是我们做了哪些努力,三是未来有哪些工作需要关注。

01

中国太平对大模型技术特点、应用及企业影响的深入观察与思考

今年春节期间,新一代大模型技术的出现在保险业引发应用热潮,其技术从稚嫩走向应用,历经文字、图片、视频到多模态的阶段。新一代大模型引入创新MoE(混合专家)架构的特点与国产自主可控相关,其新架构在国产算力基础设施应用中,调度资源机制有利于更大发挥国产自主可控算力的作用,对国企和央企的算力自主可控意义重大,这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方面。

最新的AI Agent带来更多可能性,在任务规划、执行、结果反馈等环节更智能,如Manus更智能,甚至实现一定程度自动化地处理流程编排、知识及人机互动等问题。经对比,新一代大模型的开源模式与底层算法优化使门槛降低,让之前买不起板卡、建不起复杂大模型训练能力的企业,能以较低成本切入行业和企业实践场景。

我们希望技术演进与应用齐头并进,关注的要点如下:

一是应用推动。技术迭代应更快响应业务和需求创新,最初或在效率提升如降本增效方面着手,但更重要的是借助技术在业务上实现创新。

二是算力自主可控。作为国企和央企,“自主可控”是核心关键词,这也是推进中国太平人工智能大模型时的最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三是高质量数据。数据质量关乎模型在企业内的上线效果,这是行业共识。

同样,我们仍面临诸多挑战和局限。相比大厂和顶尖科技公司,我们在应用场景和载体容量、算力规模、数据规范化可用性等方面存在不足,需不同切入点和做法,包括建立生态联盟,制定切入规划,以安全、稳妥、有效的方式推进中国太平大模型应用。

02

中国太平在大模型建设中的文化宣介、场景应用与能力沉淀实践

当下,我们开展了以下工作:制定规划,涵盖算力、中台、安全与治理、场景应用等,核心为AI文化宣介与宣导。

一是营造全员大模型文化。组织和文化创新配合大模型应用至关重要,2024年起,我们通过金融科技生态联盟组织开展多场人工智能大模型宣介与应用活动;到2025年,越来越多的业务团队加入宣介。业务参与对科技团队推进创新应用帮助巨大。

二是开展场景应用。我们从7个领域对大模型应用进行规划,包括客服、后台办公运营等,进行了典型场景探索,如集团通用办公助手、科技团队代码助手,寿险、产险、投资、资管等领域的规划,部分基于知识库和RAG,部分基于智能体技术,助力后台运营管理及前台客服运营服务。

三是科技团队沉淀平台或基础能力。中国太平旗下各子公司保险业态、投资和科技团队实力参差不齐,算力、模型、开发、RAG检索增强技术和智能体技术共享机制与平台的建立,有助于中国太平科技实力的整体提升。

03

中国太平未来大模型建设聚焦安全、应用能力、算力建设、能力共享及AI治理

未来,在现有基础上,结合大模型技术进展,我们将重点关注关注以下五个方面:安全、能力提升、算力、能力共享和AI治理。

一是安全。推进大模型在保险行业应用时,要守住安全底线,需在内容、数据、算法及模型等方面建立安全围栏,强化应用过程中的安全管控。

二是能力提升。基于已建设应用和智能体,结合新技术,实现能力及应用效果的提升。

三是算力。主要做两件事,一是建立集团算力共享资源池,实现卡级算力调度和纳管,未来精细化统筹算力;二是根据不同场景,依据对国产算力性能的理解,进行矩阵化调配。

四是能力共享。侧重能力统筹、创新能力孵化和算力资源共享等。

五是AI治理。在政府相关管理和监管机构指导下,开展AI治理工作。除推进应用外,算法歧视、模型幻觉、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受监管、管理层和用户高度重视,我们组建团队从技术、制度、执行层面进行探索。

以上为本次的分享,谢谢大家!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