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以“含新量”赢得高质量发展“含金量”

中国化工报

1天前

近年来,基地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牵引,以基地内企业为主体,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把科技创新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首要力量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增量,以“含新量”赢得高质量发展“含金量”。

今年一季度,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9.06%,引进国内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1.74%,签约项目同比增长20%。在基地120平方千米的区域内,重大项目纷纷开工、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优质服务无处不在,园区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紧抓重大项目建设

今年以来,基地在“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3个方面狠下功夫,通过布局重大项目,撬动基地经济发展。基地坚持项目为王,牢牢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

据了解,外部企业在基地完成一期投资建设的基础上,纷纷追加投资,引入设备改造等重大项目。总投资1.5亿元的金铖能源年产10万吨乙烯焦油深加工和年产10万吨燃料油调和项目、总投资1亿元的名源科技年产25万吨燃料油调和加工项目等重大项目将陆续开工建设,基地有望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项目建设滚动发展格局。

总投资51亿元的精制磷酸及磷酸铁前驱体项目,是建发盛海有色科化有限公司在基地的第二笔投资。该公司副总经理刘阳介绍:“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多金属综合利用技术升级系列项目是一期投资项目,在投产过程中会产生硫酸及蒸汽等副产品。二期投资项目会将这些副产品变废为宝,实现产能优化、绿色转型、技术创新与资源高值利用。”

营口昌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基地布局的3000吨硫酸乙烯酯扩能项目、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改扩建项目刚刚竣工,二期投资的药物中间体改扩建项目已落定基地。

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今年以来,基地积极引导基地内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建设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管委会副主任王爽介绍:“2024年,基地规上企业研发费用增长5%,新增科技型创新主体27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8项,各类创新主体在园区已投产工业企业中占比近30%。”

石钢京诚公司是基地内企业,近年来在基地的支持下布局了数字化大模型建设等多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公司锚定科技创新,仅2024年就获得发明专利15项,研发新产品170个。

从门窗、边框加工厂到光伏设备企业,营口金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用自主技术研发实现了企业转型升级。金辰股份董事、自动化公司总经理李轶军介绍:“在电池装备方面,我们开发出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及钙钛矿电池装备;在氢能方面,开发出碱性电解槽自动化装备。通过持续研发设备,我们不断开辟新赛道,提高产品竞争力。”

王爽表示,近年来,基地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牵引,以基地内企业为主体,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把科技创新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首要力量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增量,以“含新量”赢得高质量发展“含金量”。截至3月,基地拥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9户,高新技术企业24户,雏鹰、瞪羚企业12户。

在基地内,有一家企业是宁德时代、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新能源企业动力电池原料的供应商。“公司的拳头产品硫酸乙烯酯能有效提高三元锂电池的充放电及安全性能。”营口昌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刘禹介绍,昌成新材料是国内该产品的最大供应商,市场份额超过60%。

服务围绕项目转

基地在壮大优势产业集群的同时,不断提升特色产业集群“聚”的效应和“精”的质量。同时,服务随着项目转,要素跟着项目走,把优质服务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基地负责人表示,基地内企业生机勃勃、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为企业和外资提供优质服务,这3点就是基地最好的招商名片。

此外,基地建立“项目管家+网格化服务+企业联系员”三级网络联动工作体系,聚焦营商环境、要素保障、政策落实等方面,全方位帮助基地内企业纾困解难。

据了解,基地对基地内34户规上企业实施“全覆盖”走访,政企双方共同梳理现实问题,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妥善化解企业面临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

今年春节期间,基地内企业营口昌成公司和营口营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污水压力专管突发冻凝现象,生产废水无法排出。有关部门接到求援电话后,迅速组织人员携带专业设备来到现场,经过连续几十个小时的高强度作业,终于疏通了冻凝管路。

基地组建了项目服务专班,为企业提供全程帮办服务,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为推进建发盛海搬迁扩建项目早日落地开工,基地管委会的相关负责人带领各有关部门组成重点项目推进工作专班,启动帮办、代办、审批服务等机制,提供高效快捷的一站式服务,从项目拿到土地成交确认书到开工建设,仅用时一个月。

该负责人表示,基地是营口市化工产业项目建设的主阵地、引领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基地产业优势突出、区位得天独厚,要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争当营口经济的“跳高队”。

近年来,基地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牵引,以基地内企业为主体,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把科技创新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首要力量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增量,以“含新量”赢得高质量发展“含金量”。

今年一季度,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9.06%,引进国内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1.74%,签约项目同比增长20%。在基地120平方千米的区域内,重大项目纷纷开工、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优质服务无处不在,园区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紧抓重大项目建设

今年以来,基地在“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3个方面狠下功夫,通过布局重大项目,撬动基地经济发展。基地坚持项目为王,牢牢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

据了解,外部企业在基地完成一期投资建设的基础上,纷纷追加投资,引入设备改造等重大项目。总投资1.5亿元的金铖能源年产10万吨乙烯焦油深加工和年产10万吨燃料油调和项目、总投资1亿元的名源科技年产25万吨燃料油调和加工项目等重大项目将陆续开工建设,基地有望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项目建设滚动发展格局。

总投资51亿元的精制磷酸及磷酸铁前驱体项目,是建发盛海有色科化有限公司在基地的第二笔投资。该公司副总经理刘阳介绍:“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多金属综合利用技术升级系列项目是一期投资项目,在投产过程中会产生硫酸及蒸汽等副产品。二期投资项目会将这些副产品变废为宝,实现产能优化、绿色转型、技术创新与资源高值利用。”

营口昌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基地布局的3000吨硫酸乙烯酯扩能项目、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改扩建项目刚刚竣工,二期投资的药物中间体改扩建项目已落定基地。

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今年以来,基地积极引导基地内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建设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管委会副主任王爽介绍:“2024年,基地规上企业研发费用增长5%,新增科技型创新主体27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8项,各类创新主体在园区已投产工业企业中占比近30%。”

石钢京诚公司是基地内企业,近年来在基地的支持下布局了数字化大模型建设等多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公司锚定科技创新,仅2024年就获得发明专利15项,研发新产品170个。

从门窗、边框加工厂到光伏设备企业,营口金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用自主技术研发实现了企业转型升级。金辰股份董事、自动化公司总经理李轶军介绍:“在电池装备方面,我们开发出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及钙钛矿电池装备;在氢能方面,开发出碱性电解槽自动化装备。通过持续研发设备,我们不断开辟新赛道,提高产品竞争力。”

王爽表示,近年来,基地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牵引,以基地内企业为主体,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把科技创新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首要力量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增量,以“含新量”赢得高质量发展“含金量”。截至3月,基地拥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9户,高新技术企业24户,雏鹰、瞪羚企业12户。

在基地内,有一家企业是宁德时代、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新能源企业动力电池原料的供应商。“公司的拳头产品硫酸乙烯酯能有效提高三元锂电池的充放电及安全性能。”营口昌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刘禹介绍,昌成新材料是国内该产品的最大供应商,市场份额超过60%。

服务围绕项目转

基地在壮大优势产业集群的同时,不断提升特色产业集群“聚”的效应和“精”的质量。同时,服务随着项目转,要素跟着项目走,把优质服务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基地负责人表示,基地内企业生机勃勃、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为企业和外资提供优质服务,这3点就是基地最好的招商名片。

此外,基地建立“项目管家+网格化服务+企业联系员”三级网络联动工作体系,聚焦营商环境、要素保障、政策落实等方面,全方位帮助基地内企业纾困解难。

据了解,基地对基地内34户规上企业实施“全覆盖”走访,政企双方共同梳理现实问题,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妥善化解企业面临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

今年春节期间,基地内企业营口昌成公司和营口营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污水压力专管突发冻凝现象,生产废水无法排出。有关部门接到求援电话后,迅速组织人员携带专业设备来到现场,经过连续几十个小时的高强度作业,终于疏通了冻凝管路。

基地组建了项目服务专班,为企业提供全程帮办服务,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为推进建发盛海搬迁扩建项目早日落地开工,基地管委会的相关负责人带领各有关部门组成重点项目推进工作专班,启动帮办、代办、审批服务等机制,提供高效快捷的一站式服务,从项目拿到土地成交确认书到开工建设,仅用时一个月。

该负责人表示,基地是营口市化工产业项目建设的主阵地、引领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基地产业优势突出、区位得天独厚,要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争当营口经济的“跳高队”。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