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广交会】中国纺织 实力抢镜

广交会

15小时前

成立于1979年的浙纺集团是国内专业的纺织品进出口公司,主要从事纺织品、服装、家纺的出口,以及棉花、棉纱、坯布等纺织原料的进口。

作为传统外贸的中坚力量之一,纺织业在中国外贸发展历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从自给自足到“衣被天下”,中国纺织业在栉风沐雨中实现长足发展。今年一季度,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662.8亿美元,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其中,纺织品更是以4%的同比增速展现出强劲韧性。3月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234亿美元,同比增长12.9%,中国纺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持续攀升。

宏观数字的背后,是一家家微观主体的凝心聚力。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实力担当的中国纺织企业自信登场,舒适、健康、环保的产品竞相亮相,展现出中国纺织业供应链加速转型升级,对海外市场变化适应能力不断增强的底气。

百年丝坊

新衣内藏“新工艺”

在中国“丝绸之乡”周村,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全能型”企业尤为令人瞩目——其为全国唯一一家集缫丝、织造、练印染、筒丝染色、长车轧染、家纺制品、丝绸工艺品和内外贸完整产业链于一体的综合性丝绸生产经营企业。

本届广交会,该公司带来了可机洗真丝面料和丝菌草面料两款新品。公司业务员黄倩茹向记者介绍,可机洗真丝面料是通过丝蛋白改良渗透复合生物技术研发的一款产品,具有不易磨损、纰裂、泛白和缩水的特性。经过特殊处理,可机洗真丝面料的耐磨性、抗皱性和防缩性大为增强,使其经过多次机洗依然能平整顺滑,极大改良了真丝面料的性能。“这有助于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减少因频繁更换衣物而产生的资源消耗和废弃物。”

“真丝产品的一大特点是舒适性。”黄倩茹说,可机洗真丝面料保留了桑蚕丝很好的亲肤性特点,不仅不会破坏蚕丝本身具有的独特光泽和质感,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真丝的柔软度和细腻度,其“轻”“柔”“滑”的特点提升了穿着的舒适度。

“丝菌草面料与桑蚕丝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具有较强的抗菌性。”黄倩茹告诉记者,丝菌草天然有光泽,且菌草栽培不受地域限制,对温度和土壤要求低,适应性强,有利于大规模种植。此外,丝菌草面料在处理过程中不添加任何抗菌化学物质,可自然降解,绿色环保,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两款新品背后,勾勒出该公司持续投入研发的前行轨迹,黄倩茹表示,这些技术突破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也增强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此外,公司还积极拓展新兴市场,不断扩大出口规模,品牌影响力日益提升。

“我们是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老企业,也是老广交。”黄倩茹介绍,公司产品主要出口到欧洲、日韩等市场,在本届广交会上也受到了不少中东地区采购商的青睐。近年来,公司亦在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高端市场进军。今年一季度,公司出口额达5000万元。

“随着公司业务的拓展,我们专门成立了外贸部门和电商部门,通过多种渠道进行销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黄倩茹说,与此同时,公司还加强了产品设计和创新能力的建设,推出定制化产品服务和一系列符合当地市场审美需求的新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随需应变

“好眠”有赖“真科技”

睡眠质量关乎身心健康,拥有高质量的睡眠向来是人类对健康生活的共同向往。凭借30年来持续深耕床上用品行业,南京康越进出口有限公司在为全球消费者提供舒适的睡眠体验上拥有了话语权。

本届广交会上,南京康越带来的多用途折叠颈枕获得了多国采购商的一致好评。该公司客户经理梁少捷介绍,旅行颈枕与常规睡眠枕各有优势,将二者有效结合、优势叠加,正是多用途折叠颈枕的设计灵感来源。这款产品的造型可自由切换,适用于多种睡姿和场景,无论是在沙发上还是汽车内,无论是居家休息还是旅行途中,均便于携带使用,成为助眠好搭档。

“多用途折叠颈枕采用纯天然天丝面料制成,舒适、健康的同时,还能在炎热的夏天为使用者提供最佳的温度体验。其填充物采用了精选再生纤维,在给予使用者足够支撑度的同时,也符合绿色产品的发展理念。”梁少捷说,“在众多采购商眼中,这款枕头可以轻松应对不同睡姿,灵活适配多种场景,是高性价比之选。”

除了多用途折叠颈枕,南京康越带来的新产品还有“零”包装便携被。“基于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我们在环保无包装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让家纺产品在运输、零售过程中无需再使用传统零售包装袋,从而减少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梁少捷告诉记者,与家纺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卷装包装方式和折叠入袋的包装方式不同,这款产品在被子上设计了单独的贴片,可使被子实现自身卷装。贴片面料中加入环保无氟助剂,使其兼备防水、易擦拭等功能,可同时满足产品运输和零售包装需求。

“今年一季度,公司出口额稳定增长。本届广交会上,我们结识了来自俄罗斯、中东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新客户,进一步拓展了市场格局。”梁少捷说,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对产品的创新研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体验,让公司品牌和产品扎根更多国家。

“碳”为观止

创新紧盯“碳轨迹”

近年来,随着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国际消费市场对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中国外贸纺织企业不断研发环保产品,积极向绿色转型,为自身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本届广交会,浙江省纺织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带来了一款环保拳头产品——黏胶染色纱线。

“这款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不加盐,不对外排污水,所有水都会循环使用。在染色过程中,水的使用量比传统染色工艺大幅减少。”浙纺集团董事长施闻雷对记者表示,这款产品的环保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

施闻雷介绍,黏胶染色纱线应用了公司自主研发的非水介质环保染色技术,该技术通过在染色环节以硅基介质替代水,染色无需加盐促染,活性染料固色率可达90%,后道水洗次数大大减少,从源头解决了黏胶纱线染色产生的废水问题。

记者了解到,每染一吨黑色黏胶纱,非水介质染色技术相比于传统水浴染色,用盐量从400千克降至0,染料用量从50千克降至40千克,污水产生量从50吨降至30吨。与此同时,通过水回用技术,非水介质染色产生的废水能够全部回收,从而实现废水零排放。

施闻雷表示,黏胶染色纱线可以制成色织布或者直接制成袜子、毛巾等产品。色织布通过无水印染的纱线设计,无论是手感还是外观,整体效果均超过水染产品。

“近几年,公司在推广产品的过程中发现,国外品牌商环保理念大幅提升,采购商对这类产品的咨询也越来越多。因此,我们将这些优质产品带到采购商资源富集的广交会,希望在此将相关产品推广到全球市场,吸引更多优质的品牌客户。”施闻雷说。

成立于1979年的浙纺集团是国内专业的纺织品进出口公司,主要从事纺织品、服装、家纺的出口,以及棉花、棉纱、坯布等纺织原料的进口。此外,公司还成立了研发中心,能为客户提供设计和成衣打样服务。

“今年一季度,公司的出口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2.5%。”施闻雷对记者表示,但近期公司外贸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美国滥施关税的影响,因此,公司积极进行多元化市场布局,将更多环保理念和创新技术融入产品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以此抵御风险。

“广交会是公司最大的客户来源地,我们在此结识了来自全球多地的客户,并与他们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未来,我们还将与广交会携手前行。”施闻雷说道。

成立于1979年的浙纺集团是国内专业的纺织品进出口公司,主要从事纺织品、服装、家纺的出口,以及棉花、棉纱、坯布等纺织原料的进口。

作为传统外贸的中坚力量之一,纺织业在中国外贸发展历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从自给自足到“衣被天下”,中国纺织业在栉风沐雨中实现长足发展。今年一季度,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662.8亿美元,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其中,纺织品更是以4%的同比增速展现出强劲韧性。3月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234亿美元,同比增长12.9%,中国纺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持续攀升。

宏观数字的背后,是一家家微观主体的凝心聚力。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实力担当的中国纺织企业自信登场,舒适、健康、环保的产品竞相亮相,展现出中国纺织业供应链加速转型升级,对海外市场变化适应能力不断增强的底气。

百年丝坊

新衣内藏“新工艺”

在中国“丝绸之乡”周村,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全能型”企业尤为令人瞩目——其为全国唯一一家集缫丝、织造、练印染、筒丝染色、长车轧染、家纺制品、丝绸工艺品和内外贸完整产业链于一体的综合性丝绸生产经营企业。

本届广交会,该公司带来了可机洗真丝面料和丝菌草面料两款新品。公司业务员黄倩茹向记者介绍,可机洗真丝面料是通过丝蛋白改良渗透复合生物技术研发的一款产品,具有不易磨损、纰裂、泛白和缩水的特性。经过特殊处理,可机洗真丝面料的耐磨性、抗皱性和防缩性大为增强,使其经过多次机洗依然能平整顺滑,极大改良了真丝面料的性能。“这有助于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减少因频繁更换衣物而产生的资源消耗和废弃物。”

“真丝产品的一大特点是舒适性。”黄倩茹说,可机洗真丝面料保留了桑蚕丝很好的亲肤性特点,不仅不会破坏蚕丝本身具有的独特光泽和质感,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真丝的柔软度和细腻度,其“轻”“柔”“滑”的特点提升了穿着的舒适度。

“丝菌草面料与桑蚕丝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具有较强的抗菌性。”黄倩茹告诉记者,丝菌草天然有光泽,且菌草栽培不受地域限制,对温度和土壤要求低,适应性强,有利于大规模种植。此外,丝菌草面料在处理过程中不添加任何抗菌化学物质,可自然降解,绿色环保,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两款新品背后,勾勒出该公司持续投入研发的前行轨迹,黄倩茹表示,这些技术突破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也增强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此外,公司还积极拓展新兴市场,不断扩大出口规模,品牌影响力日益提升。

“我们是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老企业,也是老广交。”黄倩茹介绍,公司产品主要出口到欧洲、日韩等市场,在本届广交会上也受到了不少中东地区采购商的青睐。近年来,公司亦在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高端市场进军。今年一季度,公司出口额达5000万元。

“随着公司业务的拓展,我们专门成立了外贸部门和电商部门,通过多种渠道进行销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黄倩茹说,与此同时,公司还加强了产品设计和创新能力的建设,推出定制化产品服务和一系列符合当地市场审美需求的新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随需应变

“好眠”有赖“真科技”

睡眠质量关乎身心健康,拥有高质量的睡眠向来是人类对健康生活的共同向往。凭借30年来持续深耕床上用品行业,南京康越进出口有限公司在为全球消费者提供舒适的睡眠体验上拥有了话语权。

本届广交会上,南京康越带来的多用途折叠颈枕获得了多国采购商的一致好评。该公司客户经理梁少捷介绍,旅行颈枕与常规睡眠枕各有优势,将二者有效结合、优势叠加,正是多用途折叠颈枕的设计灵感来源。这款产品的造型可自由切换,适用于多种睡姿和场景,无论是在沙发上还是汽车内,无论是居家休息还是旅行途中,均便于携带使用,成为助眠好搭档。

“多用途折叠颈枕采用纯天然天丝面料制成,舒适、健康的同时,还能在炎热的夏天为使用者提供最佳的温度体验。其填充物采用了精选再生纤维,在给予使用者足够支撑度的同时,也符合绿色产品的发展理念。”梁少捷说,“在众多采购商眼中,这款枕头可以轻松应对不同睡姿,灵活适配多种场景,是高性价比之选。”

除了多用途折叠颈枕,南京康越带来的新产品还有“零”包装便携被。“基于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我们在环保无包装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让家纺产品在运输、零售过程中无需再使用传统零售包装袋,从而减少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梁少捷告诉记者,与家纺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卷装包装方式和折叠入袋的包装方式不同,这款产品在被子上设计了单独的贴片,可使被子实现自身卷装。贴片面料中加入环保无氟助剂,使其兼备防水、易擦拭等功能,可同时满足产品运输和零售包装需求。

“今年一季度,公司出口额稳定增长。本届广交会上,我们结识了来自俄罗斯、中东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新客户,进一步拓展了市场格局。”梁少捷说,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对产品的创新研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体验,让公司品牌和产品扎根更多国家。

“碳”为观止

创新紧盯“碳轨迹”

近年来,随着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国际消费市场对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中国外贸纺织企业不断研发环保产品,积极向绿色转型,为自身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本届广交会,浙江省纺织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带来了一款环保拳头产品——黏胶染色纱线。

“这款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不加盐,不对外排污水,所有水都会循环使用。在染色过程中,水的使用量比传统染色工艺大幅减少。”浙纺集团董事长施闻雷对记者表示,这款产品的环保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

施闻雷介绍,黏胶染色纱线应用了公司自主研发的非水介质环保染色技术,该技术通过在染色环节以硅基介质替代水,染色无需加盐促染,活性染料固色率可达90%,后道水洗次数大大减少,从源头解决了黏胶纱线染色产生的废水问题。

记者了解到,每染一吨黑色黏胶纱,非水介质染色技术相比于传统水浴染色,用盐量从400千克降至0,染料用量从50千克降至40千克,污水产生量从50吨降至30吨。与此同时,通过水回用技术,非水介质染色产生的废水能够全部回收,从而实现废水零排放。

施闻雷表示,黏胶染色纱线可以制成色织布或者直接制成袜子、毛巾等产品。色织布通过无水印染的纱线设计,无论是手感还是外观,整体效果均超过水染产品。

“近几年,公司在推广产品的过程中发现,国外品牌商环保理念大幅提升,采购商对这类产品的咨询也越来越多。因此,我们将这些优质产品带到采购商资源富集的广交会,希望在此将相关产品推广到全球市场,吸引更多优质的品牌客户。”施闻雷说。

成立于1979年的浙纺集团是国内专业的纺织品进出口公司,主要从事纺织品、服装、家纺的出口,以及棉花、棉纱、坯布等纺织原料的进口。此外,公司还成立了研发中心,能为客户提供设计和成衣打样服务。

“今年一季度,公司的出口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2.5%。”施闻雷对记者表示,但近期公司外贸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美国滥施关税的影响,因此,公司积极进行多元化市场布局,将更多环保理念和创新技术融入产品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以此抵御风险。

“广交会是公司最大的客户来源地,我们在此结识了来自全球多地的客户,并与他们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未来,我们还将与广交会携手前行。”施闻雷说道。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