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重回巅峰,资金出逃A股?

中金在线

18小时前

对于机构资金来说,上涨前必然有有一个逐步吸筹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清洗跟风盘的过程,对于机构来说,清洗跟风盘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打压→回补」的反复过程,类似于早期的「机构震仓」手法,所以只要能够捕捉到机构的这一行为轨迹,那么对于那些表现好的个股也可以提前捕捉到异动。

趁着我们放假,美股收复了失地,美股强劲的表现会不会对A股形成冲击呢?本篇将从三方面给大家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另外本文最后一部分的提示很重要,大家不要忘记。

一,美股为何大涨?

很多人对美股收复失地津津乐道,感慨还得是美股,过去一段时间股市的叙事逻辑是「东升西落」,如今随着美股收复失地,那么A股是不是又要面临打压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知道美股为何走强?市场普遍认为和毛衣占缓和有直接关系,但实际上所谓的美股走强,本质上就是七巨头回勇,最近三年,标普500和纳斯达克的涨幅基本上就是这7家贡献的。也就是说,美股上的其他企业表现并不好,不仅是股价表现不好,业绩也不好。

美股科技企业靠什么表现如此强劲?答案或许有点出乎意料,是全球化,苹果的利润一半来自海外,特斯拉的主要利润由上海工厂贡献。依靠全球化,这些美国科技企业不仅霸占利润更是霸占技术,所以当DeepSeek横空出世之后,美股一阵慌乱,这可不不仅仅是科技霸权的陨落,更是对美股神话的挑战。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的美股收复失地不过是大家缓解了对加税的影响,不代表DS的挑战消失了,更重要的是加税这事情,现在八字没一撇,到时候说变脸就变脸,而且未来的四年,毛衣占只会缓和,不会消失,这样会加剧对美国全球企业霸权的围剿,要怪就怪懂王。

这些大家不是不知道,但为什么还是选择涨美股呢?因为除了美股之外没有好的选择,欧洲股市不是没有上涨,但是容量太小,亚太股市方面,港股和A股都有被压制的嫌疑,美债和美股一度是难兄难弟,所以选来选去只有先让美股上涨。

所以,短期美股的上涨是因为资金找不到更好的出口,而长期来看,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毕竟懂王都已经不介意经济衰退,美股的叙事实在是难以为继。

所以,「东升西落」不会受到影响,相反如果不是我们一直压制,恐怕现在A股早已起飞。

二,A股为何迟迟不起飞?

有人会说我们目前也有很多的问题,但是我们的问题更多的是结构性问题,而不是根本的对立问题,尤其是在这次毛衣占中,我们对资本市场的保护力度非常到位,实际上毛衣根本上是金融战,是科技战,我反复说过,毛衣占本质是对汇率的冲击,从而用金融资本收割我们,这就是为什么要守住汇率,守住股市是必然的!

所以,A股不会受到太多的影响,相反倒是美股有强弩之末的感觉!事实上,我们在节前已经是有转好的迹象,只是多数人没有注意到罢了。原因只有一个,大多数人看的都是走势,而我更加注意交易行为的变化,毕竟是行为决定价格。大家看下图:

这张图是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数据系统提供的机构资金活跃度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机构大资金的积极性快速提高的时候,行情就容易爆发,年初的行情就是如此,现在又有这个迹象。

所以,不是A股不起飞,而是多数人没有看透这一点!当然光看透这一点也不行,因为现在的行情都不是普涨格局,那么那些表现好的个股究竟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三,机构的提前布局

对于机构资金来说,上涨前必然有有一个逐步吸筹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清洗跟风盘的过程,对于机构来说,清洗跟风盘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打压→回补」的反复过程,类似于早期的「机构震仓」手法,所以只要能够捕捉到机构的这一行为轨迹,那么对于那些表现好的个股也可以提前捕捉到异动。就像下面这只股票:

从走势来看,你能把左侧的股票和右侧之后大涨30%的个股联系起来吗?空派很那把,看到的其实就是反复震荡的走势。但是如果我们用大数据系统量化出该股的交易行为轨迹,情况就大大不一样了,看下图:

现在大家看到的右侧的图,这是我用大数据系统对交易数据量化后得到的行为轨迹,除了没有意义的灰色之外有两种颜色,分别是橙色和蓝色,橙色代表机构资金在积极参与交易,蓝色也就是有四个圈的位置,代表「机构震仓」行为。大家会发现和左侧的走势图相比,我们马上就发现了这波震荡不一般,股价连续震荡,但实际不仅机构资金积极参与交易,更是出现了四次震仓行为,这显然是为了之后拉升做准备。

这就是看行为轨迹和看走势不一样的地方,可能有的小伙伴对于为什么机构行为可以被捕捉到还是觉得奇怪,其实完全不用质疑当下的计算机技术,不要说机构的交易行为,就是你点个外卖的习惯,也可以通过大数据来进行量化,何况机构交易行为本身就就有规模性、重复性和组织性等特征,当然可以被发现,只是没有经年累月的激烈,没法发现其中的规律罢了,你经过常年的激烈,就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

像我用的大数据系统,发现的可不止一个交易行为,下图中就是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数据系统整理出的机构异动行为,从左到右分别是「游资抢筹」、「机构震仓」和「强力回补(回吐)」和大家分享下:

「游资抢筹」:指的是游资和机构同时参与一只股票的交易,引发市场两大资金的关注,可想而知会发生什么,但是游资参与到机构票中,机构怎么可能轻易交出控制权呢?所以一定会引发震荡,但是这种异动是不是要特别重视。

「机构震仓」:指的是机构打压股价的过程,机构打压股价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洗出跟风盘,为后续的上涨提供准备,这也是机构拉升前最常用的一种手法,但是多数人如果看走势的话,只能看到股价可能有破位迹象。

「强力回补(回吐)」:指的是一种过渡性的交易行为,这两种行为通常意味着趋势的改变:

  1. 绿色「强力回吐」行为代表的是前期获利资金开始兑现利润,而且已经到了不惜做空的境界,一方面说明做空意愿强烈,另一方面也说明短线获利颇丰,所以股价可能看上去未必下跌,毕竟大资金不都是上涨中卖出。

  2. 玫红色「强力回补」行为代表的是前期做空资金开始

    从新

    买入,甚至已经急迫到做多的境界,一方面说明做多意愿强烈,1另一方面也说明短线存在超跌的迹象,所以股价未必马上翻转,毕竟大资金都是在下跌中买入的。

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做幻光;谁,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 — 臧克家

本篇就聊到这里,关注老概,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

声明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收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同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敬请知晓。

此外,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社交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

对于机构资金来说,上涨前必然有有一个逐步吸筹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清洗跟风盘的过程,对于机构来说,清洗跟风盘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打压→回补」的反复过程,类似于早期的「机构震仓」手法,所以只要能够捕捉到机构的这一行为轨迹,那么对于那些表现好的个股也可以提前捕捉到异动。

趁着我们放假,美股收复了失地,美股强劲的表现会不会对A股形成冲击呢?本篇将从三方面给大家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另外本文最后一部分的提示很重要,大家不要忘记。

一,美股为何大涨?

很多人对美股收复失地津津乐道,感慨还得是美股,过去一段时间股市的叙事逻辑是「东升西落」,如今随着美股收复失地,那么A股是不是又要面临打压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知道美股为何走强?市场普遍认为和毛衣占缓和有直接关系,但实际上所谓的美股走强,本质上就是七巨头回勇,最近三年,标普500和纳斯达克的涨幅基本上就是这7家贡献的。也就是说,美股上的其他企业表现并不好,不仅是股价表现不好,业绩也不好。

美股科技企业靠什么表现如此强劲?答案或许有点出乎意料,是全球化,苹果的利润一半来自海外,特斯拉的主要利润由上海工厂贡献。依靠全球化,这些美国科技企业不仅霸占利润更是霸占技术,所以当DeepSeek横空出世之后,美股一阵慌乱,这可不不仅仅是科技霸权的陨落,更是对美股神话的挑战。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的美股收复失地不过是大家缓解了对加税的影响,不代表DS的挑战消失了,更重要的是加税这事情,现在八字没一撇,到时候说变脸就变脸,而且未来的四年,毛衣占只会缓和,不会消失,这样会加剧对美国全球企业霸权的围剿,要怪就怪懂王。

这些大家不是不知道,但为什么还是选择涨美股呢?因为除了美股之外没有好的选择,欧洲股市不是没有上涨,但是容量太小,亚太股市方面,港股和A股都有被压制的嫌疑,美债和美股一度是难兄难弟,所以选来选去只有先让美股上涨。

所以,短期美股的上涨是因为资金找不到更好的出口,而长期来看,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毕竟懂王都已经不介意经济衰退,美股的叙事实在是难以为继。

所以,「东升西落」不会受到影响,相反如果不是我们一直压制,恐怕现在A股早已起飞。

二,A股为何迟迟不起飞?

有人会说我们目前也有很多的问题,但是我们的问题更多的是结构性问题,而不是根本的对立问题,尤其是在这次毛衣占中,我们对资本市场的保护力度非常到位,实际上毛衣根本上是金融战,是科技战,我反复说过,毛衣占本质是对汇率的冲击,从而用金融资本收割我们,这就是为什么要守住汇率,守住股市是必然的!

所以,A股不会受到太多的影响,相反倒是美股有强弩之末的感觉!事实上,我们在节前已经是有转好的迹象,只是多数人没有注意到罢了。原因只有一个,大多数人看的都是走势,而我更加注意交易行为的变化,毕竟是行为决定价格。大家看下图:

这张图是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数据系统提供的机构资金活跃度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机构大资金的积极性快速提高的时候,行情就容易爆发,年初的行情就是如此,现在又有这个迹象。

所以,不是A股不起飞,而是多数人没有看透这一点!当然光看透这一点也不行,因为现在的行情都不是普涨格局,那么那些表现好的个股究竟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三,机构的提前布局

对于机构资金来说,上涨前必然有有一个逐步吸筹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清洗跟风盘的过程,对于机构来说,清洗跟风盘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打压→回补」的反复过程,类似于早期的「机构震仓」手法,所以只要能够捕捉到机构的这一行为轨迹,那么对于那些表现好的个股也可以提前捕捉到异动。就像下面这只股票:

从走势来看,你能把左侧的股票和右侧之后大涨30%的个股联系起来吗?空派很那把,看到的其实就是反复震荡的走势。但是如果我们用大数据系统量化出该股的交易行为轨迹,情况就大大不一样了,看下图:

现在大家看到的右侧的图,这是我用大数据系统对交易数据量化后得到的行为轨迹,除了没有意义的灰色之外有两种颜色,分别是橙色和蓝色,橙色代表机构资金在积极参与交易,蓝色也就是有四个圈的位置,代表「机构震仓」行为。大家会发现和左侧的走势图相比,我们马上就发现了这波震荡不一般,股价连续震荡,但实际不仅机构资金积极参与交易,更是出现了四次震仓行为,这显然是为了之后拉升做准备。

这就是看行为轨迹和看走势不一样的地方,可能有的小伙伴对于为什么机构行为可以被捕捉到还是觉得奇怪,其实完全不用质疑当下的计算机技术,不要说机构的交易行为,就是你点个外卖的习惯,也可以通过大数据来进行量化,何况机构交易行为本身就就有规模性、重复性和组织性等特征,当然可以被发现,只是没有经年累月的激烈,没法发现其中的规律罢了,你经过常年的激烈,就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

像我用的大数据系统,发现的可不止一个交易行为,下图中就是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数据系统整理出的机构异动行为,从左到右分别是「游资抢筹」、「机构震仓」和「强力回补(回吐)」和大家分享下:

「游资抢筹」:指的是游资和机构同时参与一只股票的交易,引发市场两大资金的关注,可想而知会发生什么,但是游资参与到机构票中,机构怎么可能轻易交出控制权呢?所以一定会引发震荡,但是这种异动是不是要特别重视。

「机构震仓」:指的是机构打压股价的过程,机构打压股价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洗出跟风盘,为后续的上涨提供准备,这也是机构拉升前最常用的一种手法,但是多数人如果看走势的话,只能看到股价可能有破位迹象。

「强力回补(回吐)」:指的是一种过渡性的交易行为,这两种行为通常意味着趋势的改变:

  1. 绿色「强力回吐」行为代表的是前期获利资金开始兑现利润,而且已经到了不惜做空的境界,一方面说明做空意愿强烈,另一方面也说明短线获利颇丰,所以股价可能看上去未必下跌,毕竟大资金不都是上涨中卖出。

  2. 玫红色「强力回补」行为代表的是前期做空资金开始

    从新

    买入,甚至已经急迫到做多的境界,一方面说明做多意愿强烈,1另一方面也说明短线存在超跌的迹象,所以股价未必马上翻转,毕竟大资金都是在下跌中买入的。

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做幻光;谁,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 — 臧克家

本篇就聊到这里,关注老概,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

声明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收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同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敬请知晓。

此外,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社交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