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市场迎来“绝地反击”

市场资讯

17小时前

印尼镍矿出口关税上调5%-8%,镍-稀土成本联动或触发补库行情。

来源:矿权资源网

2025年4月30日,长江综合金属钕均价报519250元/吨,单日上涨1750元,氧化钕同步上涨2000元至431750元/吨,这是氧化钕连续第三天上涨。这一反弹与4月中旬开始连续下跌的行情形成鲜明对比,折射出市场对供需矛盾边际改善的预期升温。

​​核心驱动因素​​:

​​政策干预预期​​:近期工信部二季度收储计划传闻再起,市场预期若启动将吸纳1.5-2万吨氧化钕库存,贸易商抛售压力缓解。

​​成本支撑显现​​: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分离成本已回落至158万元/吨,逼近中小冶炼厂盈亏线,低价抛售意愿减弱。

​​技术性反弹需求​​:金属钕价格较4月初高点下跌12.3%,投机资金开始试探性抄底。

一、产业链重构:政策博弈与龙头突围​​

​​政策红利释放​​:

​​出口管制反制效应​​:中国对美稀土磁材加征34%关税后,特斯拉被迫调整供应链,北方稀土与德国巴斯夫签署新能源磁材供应协议,高端订单占比突破40%。

​​核电项目集中核准​​:国务院新批8台华龙一号机组(总投资超2000亿元),单机组钕合金用量达5-8吨,锁定北方稀土高端需求。

​​技术升级对冲风险​​:

​​厦门钨业晶界渗透技术​​:将钕添加比例降至1.8%,单吨磁材成本降低15%,绑定宁德时代、格力等客户对冲出口萎缩风险。

​​绿色冶炼转型​​:福建长汀基地引入光伏供电系统,碳排放强度下降30%,满足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加工比例门槛。

​​全球供应链“双轨制”​​:

​​美国困局​​:MP Materials停止出口稀土精矿,本土分离产能仅满足需求量的15%,特斯拉Optimus量产推迟倒逼铈钴磁体替代(性能仍落后20%)。

​​东南亚破局​​:中国在印尼推动镍-稀土联合开发,红土镍矿副产品提取轻稀土成本较非洲低30%,构建资源闭环。

二、需求端变量:新旧动能切换加速​​

​​传统领域“降钕增效”​​:

磁材企业为规避美国25%汽车关税,将钕添加比例从3.5%压缩至2.2%,家电领域铈铁合金替代量已达年3.5万吨。

晶界扩散技术普及导致每吨钕铁硼稀土用量减少60%,结构性压制钕需求弹性。

​​新兴赛道“增量可期”​​:

​​人形机器人​​:特斯拉Optimus二代电机量产推迟至2025Q4,但远期百亿台级需求相当于再造一个稀土永磁市场。

​​低空经济​​:长三角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成立,eVTOL飞行器单机钕铁硼用量达3.2公斤,2025年试点城市需求或超500吨。

​​新能源汽车韧性​​: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50.4%,钕铁硼单车用量稳定在2.5-3.0公斤,仍是需求压舱石。

​​三、未来一周价格预测:震荡上行与风险博弈​​

​​利多因素​​:

工信部收储预期升温(概率40%),若启动将吸纳1.2-1.5万吨氧化钕库存。

印尼镍矿出口关税上调5%-8%,镍-稀土成本联动或触发补库行情。

北方稀土Q1净利润同比增727%,业绩利好提振市场信心。

​​利空压制​​:

美联储6月加息概率升至80%,美元指数升破107压制大宗商品估值。

氧化钕社会库存仍较年初高18%(约2.3万吨),贸易商逢高出货意愿强烈。

​​价格区间预判​​:

​​金属钕​​:短期或反弹至52.5-53.5万元/吨,若收储落地可能冲击54万元关口;

​​氧化钕​​:受高端订单支撑,预计在43.5-44.5万元/吨区间震荡,成交放量需等待下游补库。

(转自:矿权资源网)

印尼镍矿出口关税上调5%-8%,镍-稀土成本联动或触发补库行情。

来源:矿权资源网

2025年4月30日,长江综合金属钕均价报519250元/吨,单日上涨1750元,氧化钕同步上涨2000元至431750元/吨,这是氧化钕连续第三天上涨。这一反弹与4月中旬开始连续下跌的行情形成鲜明对比,折射出市场对供需矛盾边际改善的预期升温。

​​核心驱动因素​​:

​​政策干预预期​​:近期工信部二季度收储计划传闻再起,市场预期若启动将吸纳1.5-2万吨氧化钕库存,贸易商抛售压力缓解。

​​成本支撑显现​​: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分离成本已回落至158万元/吨,逼近中小冶炼厂盈亏线,低价抛售意愿减弱。

​​技术性反弹需求​​:金属钕价格较4月初高点下跌12.3%,投机资金开始试探性抄底。

一、产业链重构:政策博弈与龙头突围​​

​​政策红利释放​​:

​​出口管制反制效应​​:中国对美稀土磁材加征34%关税后,特斯拉被迫调整供应链,北方稀土与德国巴斯夫签署新能源磁材供应协议,高端订单占比突破40%。

​​核电项目集中核准​​:国务院新批8台华龙一号机组(总投资超2000亿元),单机组钕合金用量达5-8吨,锁定北方稀土高端需求。

​​技术升级对冲风险​​:

​​厦门钨业晶界渗透技术​​:将钕添加比例降至1.8%,单吨磁材成本降低15%,绑定宁德时代、格力等客户对冲出口萎缩风险。

​​绿色冶炼转型​​:福建长汀基地引入光伏供电系统,碳排放强度下降30%,满足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加工比例门槛。

​​全球供应链“双轨制”​​:

​​美国困局​​:MP Materials停止出口稀土精矿,本土分离产能仅满足需求量的15%,特斯拉Optimus量产推迟倒逼铈钴磁体替代(性能仍落后20%)。

​​东南亚破局​​:中国在印尼推动镍-稀土联合开发,红土镍矿副产品提取轻稀土成本较非洲低30%,构建资源闭环。

二、需求端变量:新旧动能切换加速​​

​​传统领域“降钕增效”​​:

磁材企业为规避美国25%汽车关税,将钕添加比例从3.5%压缩至2.2%,家电领域铈铁合金替代量已达年3.5万吨。

晶界扩散技术普及导致每吨钕铁硼稀土用量减少60%,结构性压制钕需求弹性。

​​新兴赛道“增量可期”​​:

​​人形机器人​​:特斯拉Optimus二代电机量产推迟至2025Q4,但远期百亿台级需求相当于再造一个稀土永磁市场。

​​低空经济​​:长三角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成立,eVTOL飞行器单机钕铁硼用量达3.2公斤,2025年试点城市需求或超500吨。

​​新能源汽车韧性​​: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50.4%,钕铁硼单车用量稳定在2.5-3.0公斤,仍是需求压舱石。

​​三、未来一周价格预测:震荡上行与风险博弈​​

​​利多因素​​:

工信部收储预期升温(概率40%),若启动将吸纳1.2-1.5万吨氧化钕库存。

印尼镍矿出口关税上调5%-8%,镍-稀土成本联动或触发补库行情。

北方稀土Q1净利润同比增727%,业绩利好提振市场信心。

​​利空压制​​:

美联储6月加息概率升至80%,美元指数升破107压制大宗商品估值。

氧化钕社会库存仍较年初高18%(约2.3万吨),贸易商逢高出货意愿强烈。

​​价格区间预判​​:

​​金属钕​​:短期或反弹至52.5-53.5万元/吨,若收储落地可能冲击54万元关口;

​​氧化钕​​:受高端订单支撑,预计在43.5-44.5万元/吨区间震荡,成交放量需等待下游补库。

(转自:矿权资源网)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