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消费观 | 政策护航提振消费REITs表现 积极布局同时建议规避尾部风险

东方财富网

15小时前

来自华泰证券研究所的观点指出,考虑到目前的政策导向为消费REITs提供了长期增长预期与信心支撑,在需求端回温(消费者偏好向体验经济、健康悦己业态及强社交属性场景倾斜),叠加三四线城市消费力提升推动奥特莱斯等业态向低线市场扩张,届时优质资产的运营韧性将获得进一步凸显。

新华财经上海5月3日电(记者杨溢仁)“消费升级+REITs风口”使得消费基础设施REITs(以下简称“消费REITs”)成为了现阶段最受市场关注的“现金流资产”之一。

分析人士指出,“两新政策”(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及下沉市场拓展的政策导向,将为消费REITs的表现提供长期增长预期与信心支撑。

整体表现稳健向好

“五一”小长假,各地的线下商场人头攒动,消费者络绎不绝,假日经济持续释放乘数效应。

一系列消费补贴政策的相继出台,进一步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与活力。

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我国消费市场呈现出了强劲复苏态势。在春节消费旺季与促消费政策的叠加作用下,线下消费热度指数同比攀升14.2%,小商品市场经营热度增长16.3%,休闲娱乐业同比飙升67.6%,构成了一组展现市场活力的亮眼数据。

“这些数字背后,不仅折射出民生消费需求的集中释放,更彰显出了我国经济内生动能的持续增强。”一位保险机构投资人告诉记者,“这也是消费REITs领涨各版块,且现阶段备受投资机构青睐的重要原因。”

复盘国内7只上市消费REITs的2024年“成绩单”,三大共性特征突出——即底层资产积极调改提升、出租率和租金收入维持稳定、全部在二级市场上获得了良好涨幅。其中,华夏华润商业REIT、华夏首创奥莱REIT、嘉实物美消费REIT涨幅超过20%。

再就刚刚公布的2025年一季度报告而言,消费REITs的表现同样不俗。截至4月25日,2025年中证REITs指数上涨了7.27%,其中消费REITs产品平均涨幅近30%。

举例来看,华夏华润商业REIT量价齐升,2025年一季度的出租率达99.10%,继续维持高位;项目资产青岛万象城2025年一季度的客流量同比增长9%,租户结构和集中度具备良好分散性,一季度项目品牌组合进一步优化。

中金印力消费REIT方面,2025年一季度的出租率为98.12%,项目整体运营平稳;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华夏金茂购物中心REIT的出租率为98.76%,平均租金单价为92.11元/平方米/月,同比提升10.3%,期末收缴率为97.91%;华安百联消费REIT表现不俗,收入环比提升24.6%,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项目整体加权平均剩余租期为2.48年,合同期限结构稳定。

布局建议“择优限劣”

需指出,国内基础设施REITs作为红利资产,目前整体市场依旧处于资产欠配的情景中。

“考虑到市场已然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则未来不断加强底层资产的运营能力、改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将成为项目‘决胜’的关键。”一位原始权益人告诉记者,“虽然截至2024年末,7只上市消费REITs底层资产的租金收缴率都接近100%,反映出各项目对于租户具有较强吸引力,租约稳定。可近两年,零售市场竞争激烈,部分租户经营压力明显加大,因经营压力导致租户欠缴租金,甚至提前退租的情况亦不少见。展望后续,围绕客流进行多元化的价值挖掘应为重中之重。在促进商场、商户稳中向好发展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刺激利润增长,将‘流量’转化为‘留量’,再转化为销量。”

有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新开业集中式商业项目约50个,同比减少9.09%。其中,存量改造项目占比达36%,这意味着市场已进入存量博弈阶段。

记者还注意到,目前二、三线城市新开消费基础设施项目的活跃度显著提升,消费下沉趋势持续深化。

来自华泰证券研究所的观点指出,考虑到目前的政策导向为消费REITs提供了长期增长预期与信心支撑,在需求端回温(消费者偏好向体验经济、健康悦己业态及强社交属性场景倾斜),叠加三四线城市消费力提升推动奥特莱斯等业态向低线市场扩张,届时优质资产的运营韧性将获得进一步凸显。

“消费REITs的底层资产都是线下购物场所,因此其业绩的好坏更容易获得验证。”前述投资人称。

站在投资人的角度,中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创新投资部执行负责人刘立宇建议,后续布局可更多关注各地商圈中的头部项目——拥有较为稳定的现金流。在消费需求仍待提振的背景下,商圈中边缘的购物中心大概率会率先出现掉铺的情况,导致人流量和销售额循环下降,并促使人流向区域中的头部项目集中。

此外,“选择一只合适的消费基础设施REIT,还需要选择好的资产和好的管理人。”刘立宇表示,“各机构仍应实地勘察所投项目,以及商圈周边的竞品项目,比较其优势、劣势、客群差别、有无差异化的竞争……提升调研颗粒度,方能在布局时尽可能规避风险。”

总而言之,购物中心早已告别“野蛮生长”年代,那些能同时玩转投融资、吃透消费分级、玩转存量改造、驾驭资本杠杆的“玩家”,才是真正的韧性“王者”。毕竟,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让人“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才是决胜的“真经”。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原标题:“五一”消费观 | 政策护航提振消费REITs表现 积极布局同时建议规避尾部风险)

(责任编辑:73)

来自华泰证券研究所的观点指出,考虑到目前的政策导向为消费REITs提供了长期增长预期与信心支撑,在需求端回温(消费者偏好向体验经济、健康悦己业态及强社交属性场景倾斜),叠加三四线城市消费力提升推动奥特莱斯等业态向低线市场扩张,届时优质资产的运营韧性将获得进一步凸显。

新华财经上海5月3日电(记者杨溢仁)“消费升级+REITs风口”使得消费基础设施REITs(以下简称“消费REITs”)成为了现阶段最受市场关注的“现金流资产”之一。

分析人士指出,“两新政策”(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及下沉市场拓展的政策导向,将为消费REITs的表现提供长期增长预期与信心支撑。

整体表现稳健向好

“五一”小长假,各地的线下商场人头攒动,消费者络绎不绝,假日经济持续释放乘数效应。

一系列消费补贴政策的相继出台,进一步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与活力。

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我国消费市场呈现出了强劲复苏态势。在春节消费旺季与促消费政策的叠加作用下,线下消费热度指数同比攀升14.2%,小商品市场经营热度增长16.3%,休闲娱乐业同比飙升67.6%,构成了一组展现市场活力的亮眼数据。

“这些数字背后,不仅折射出民生消费需求的集中释放,更彰显出了我国经济内生动能的持续增强。”一位保险机构投资人告诉记者,“这也是消费REITs领涨各版块,且现阶段备受投资机构青睐的重要原因。”

复盘国内7只上市消费REITs的2024年“成绩单”,三大共性特征突出——即底层资产积极调改提升、出租率和租金收入维持稳定、全部在二级市场上获得了良好涨幅。其中,华夏华润商业REIT、华夏首创奥莱REIT、嘉实物美消费REIT涨幅超过20%。

再就刚刚公布的2025年一季度报告而言,消费REITs的表现同样不俗。截至4月25日,2025年中证REITs指数上涨了7.27%,其中消费REITs产品平均涨幅近30%。

举例来看,华夏华润商业REIT量价齐升,2025年一季度的出租率达99.10%,继续维持高位;项目资产青岛万象城2025年一季度的客流量同比增长9%,租户结构和集中度具备良好分散性,一季度项目品牌组合进一步优化。

中金印力消费REIT方面,2025年一季度的出租率为98.12%,项目整体运营平稳;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华夏金茂购物中心REIT的出租率为98.76%,平均租金单价为92.11元/平方米/月,同比提升10.3%,期末收缴率为97.91%;华安百联消费REIT表现不俗,收入环比提升24.6%,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项目整体加权平均剩余租期为2.48年,合同期限结构稳定。

布局建议“择优限劣”

需指出,国内基础设施REITs作为红利资产,目前整体市场依旧处于资产欠配的情景中。

“考虑到市场已然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则未来不断加强底层资产的运营能力、改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将成为项目‘决胜’的关键。”一位原始权益人告诉记者,“虽然截至2024年末,7只上市消费REITs底层资产的租金收缴率都接近100%,反映出各项目对于租户具有较强吸引力,租约稳定。可近两年,零售市场竞争激烈,部分租户经营压力明显加大,因经营压力导致租户欠缴租金,甚至提前退租的情况亦不少见。展望后续,围绕客流进行多元化的价值挖掘应为重中之重。在促进商场、商户稳中向好发展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刺激利润增长,将‘流量’转化为‘留量’,再转化为销量。”

有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新开业集中式商业项目约50个,同比减少9.09%。其中,存量改造项目占比达36%,这意味着市场已进入存量博弈阶段。

记者还注意到,目前二、三线城市新开消费基础设施项目的活跃度显著提升,消费下沉趋势持续深化。

来自华泰证券研究所的观点指出,考虑到目前的政策导向为消费REITs提供了长期增长预期与信心支撑,在需求端回温(消费者偏好向体验经济、健康悦己业态及强社交属性场景倾斜),叠加三四线城市消费力提升推动奥特莱斯等业态向低线市场扩张,届时优质资产的运营韧性将获得进一步凸显。

“消费REITs的底层资产都是线下购物场所,因此其业绩的好坏更容易获得验证。”前述投资人称。

站在投资人的角度,中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创新投资部执行负责人刘立宇建议,后续布局可更多关注各地商圈中的头部项目——拥有较为稳定的现金流。在消费需求仍待提振的背景下,商圈中边缘的购物中心大概率会率先出现掉铺的情况,导致人流量和销售额循环下降,并促使人流向区域中的头部项目集中。

此外,“选择一只合适的消费基础设施REIT,还需要选择好的资产和好的管理人。”刘立宇表示,“各机构仍应实地勘察所投项目,以及商圈周边的竞品项目,比较其优势、劣势、客群差别、有无差异化的竞争……提升调研颗粒度,方能在布局时尽可能规避风险。”

总而言之,购物中心早已告别“野蛮生长”年代,那些能同时玩转投融资、吃透消费分级、玩转存量改造、驾驭资本杠杆的“玩家”,才是真正的韧性“王者”。毕竟,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让人“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才是决胜的“真经”。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原标题:“五一”消费观 | 政策护航提振消费REITs表现 积极布局同时建议规避尾部风险)

(责任编辑:73)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