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货美妆TOP10强变了

联商网

1天前

国货十强的上榜门槛提升到近25亿,2024年榜单变动情况与过去数年间对比,动荡较为激烈。...10亿+级国货美妆掀起“首店”潮,意味着什么。...国货美妆佰草集出海“第一店”关了。

诸振家

出品/聚美丽 

撰文/Age

当行业还在为珀莱雅达成“中国本土首个营收破百亿的美妆公司”成就而欢呼的时候,国货美妆上市品牌公司营收TOP10强格局已悄悄改变—— 

10强名单上,“中国高端彩妆第一股”毛戈平空降TOP5,上任新CEO的上海家化跌落10强;

珀莱雅蝉联TOP1,以107.78亿,一举打破国货美妆上市品牌公司营收的百亿天花板;

TOP3中,上美以超60%的增幅继续高增长,成功跻身TOP2;

巨子生物首次冲进TOP5,以近60%的高增速,位至TOP4;

国货十强的上榜门槛提升到近25亿,2024年榜单变动情况与过去数年间对比,动荡较为激烈。

更值得关注的是,相比三年前,头部前五的席位确实已发生一轮更迭:

以上美股份、巨子生物、毛戈平为代表的企业,以超30%的增幅跑到前面;华熙生物、贝泰妮等企业,或以双位数下滑,或以增收不增利,共同来到调整蓄力期,期待下一轮爆发。

珀莱雅之下,国货单品牌的“50亿”天花板

细数国内美妆市场这两年,单品牌规模的增长是肉眼可见的。

以2024年来看,珀莱雅作为国货美妆上市品牌公司营收TOP1,其主品牌珀莱雅在持续领跑单品牌规模的时候,也将其整个国货美妆品牌的营收天花板刷新到85.81亿元。

但需要注意的是,珀莱雅品牌和其他头部品牌的营收,是存在断层的。其余品牌中,2024年最高营收还是和珀莱雅品牌有近30亿差距,最高营收达到50亿+。不过,如韩束、可复美、丸美等品牌都是展现出了较高的增长潜力,实现业绩新高的。

具体来看:

韩束首破50亿大关,达到55.91亿元。其中,以80.9%高增速达成业绩新高的韩束,其实是TOP10中,已披露数据主品牌实现最高增长的品牌,单品牌业绩仅次于珀莱雅;

薇诺娜、可复美,位列40亿阵营。其中,2024年可复美营收实现近20亿增长;

丸美在10+亿营收徘徊多年后,终于以31.69%的增速,首次突破20亿大关。

而在集团化道路上,虽然进程缓慢,但头部企业们是一直在做的。比较值得关注的是:

2024年,彩棠的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依然以11.91亿元,领跑第二梯队子品牌;

颐莲、恋火PL、可丽金,有望突破10亿大关。其中,或是内部由于PL恋火内部出现主理人变动,本身体量也达到一定规模,及外部环境中的彩妆赛道内卷,其在2024年的增速有一定下滑,由此前的超100%变为40.72%,但也实现9.05亿营收。

其他规模尚小的子品牌中,珀莱雅旗下营收超1亿的品牌梯队,扩大为5个品牌,以“眼部彩妆专家”为心智打造的品牌,原色波塔新晋入列。其中,以增速来看,上美旗下的newpage一页,领跑子品牌,高达146.3%。

但总体而言,以主品牌撑起企业营收,还是行业现状。目前TOP10强中,子品牌的营收普遍还在5亿营收以下的位置。

线上稳中突破,线下一片“跌倒”

在当下国货美妆品牌企业的销售结构中,线上渠道的重要性是无可替代的。

就以披露线上线下渠道营收情况的TOP10企业来看,珀莱雅、上美、丸美、贝泰妮、福瑞达、巨子生物、水羊股份七家企业,线上渠道营收占据总营收50%以上。

尤其是珀莱雅、上美和水羊股份,三者由线上渠道创造的营收,是高达90%以上的。其中,珀莱雅集团线上渠道占比最高,达到95.06%,实现102.34亿元营收。

而这两年,珀莱雅、上美、巨子生物、贝泰妮等头部企业,其实是都接连表明了布局线下渠道的计划。

如,珀莱雅在一二线市场开百货柜台,同时持续开展线下快闪店;巨子生物、贝泰妮主走专业网点渠道,兼顾线下新渠道扩张;福瑞达在布局线下直营店和加盟店的同时,依靠化妆品专卖店、商超和经销商拓展线下渠道。

但总体的进展上,大家都还相对缓慢。以2024年看,如在线上晋升百亿的珀莱雅,线下渠道在提出“重启”之后,还是下滑的。相对情况较好的是丸美、毛戈平两家企业,2024年在线下渠道实现超两位数增长。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毛戈平。它是披露相关数据的TOP10中,在线下渠道实现最高增速的企业。并且,它线上和线下渠道的营收是少数相对平衡的。

据财报显示,2024年,毛戈平线下渠道以21.6%的增速,实现19.49亿营收;并且,线下直销是其线下渠道的主要销售来源,达到17.57亿元,主要系2024年每个专柜的平均销售额增加。

2024年,是上美宣布重返线下的元年。通过开拓与狐狸小妖、KKV、调色师、三福等新零售渠道的战略合作,同时,入驻上海虹桥高铁站、北京南高铁站、杭州东高铁站,打造“线上引爆+线下提货”的创新模式,上美在线下渠道实现8.5%的增长。

科研竞赛激烈,但2亿还是一道门槛

在科学竞争成为行业新发展主线的大背景下,美妆企业对于科研的重视也在增强。

同比2023年来看,当年TOP10强的总研发费用投入为15.59亿元,2024年新TOP10强的总研发费用提升到17.53亿元。

以多年领跑研发费用TOP1的华熙生物来看,在2024年,其以4.66亿的投入,将研发费用占总营收的比例,拉高到了8.68%。其次,则是贝泰妮。在2024年投入2.95亿研发费用,研发费用占总营收的比例达到5.87%。

不过,TOP10中对于研发费用的投入情况还是差距较大的。

2024年,除却华熙生物和贝泰妮,其余TOP10强中,研发费用基本位于2亿以内,水羊股份、丸美、毛戈平的研发费用投入还不足1亿。

但研发费用的稳定增长,还是几乎贯彻在所有TOP10强的财报里的。这种投入,也正让TOP10强的科学竞争力持续增强。具体来看:

在新原料备案上,贝泰妮、上美、福瑞达、水羊股份等陆续都有成果出世。其中,贝泰妮是2024年美妆企业备案新原料数量之最。

据悉,2024年全年由美妆品牌企业申请的新原料为29款,贝泰妮占据9款,且均为特色植物来源的原料,包括了短莛飞蓬提取物、荔枝草提取物、南方红豆杉籽油、南方红豆杉嫩枝提取物等。

在专利的新增上,华熙生物、福瑞达等则是处于领跑地位。2024年,华熙生物新申请专利94项,新授权专利32项;福瑞达新授权专利为64项(发明专利42项)。

在研发中心的建设上,2024年也是相对有进展的一年。珀莱雅、贝泰妮、毛戈平、逸仙电商等都各有动作。

如,珀莱雅于2024年在法国巴黎成立欧洲科创中心;贝泰妮云南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室楼建成投入使用,聚焦制剂创新的日本创新研发中心正式运营;毛戈平正计划建设杭州研发中心,预期于2026年底完工及开始营运;逸仙电商全球创新研发中心在上海正式开幕等。

2025年“比难更难”?头部席位格局或还存在变量

近两年,由于大环境影响,中国化妆品企业其实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寒冰期。2024年,是很多人预期中“比难更难”的一年。

并且,不看大环境,就看行业本身,随着中国化妆品产业越来越成熟,美妆行业的生意正往更加专业和复杂的方向前进,生意难度持续攀升,行业走到了一个以科研、渠道运营、营销等系列综合能力进行较量的时刻。

而这种环境变化、竞争难度升级等,其实让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充满着变数。

如,在大家都在说,中国美妆市场已经进入集中度提升、竞争格局固化阶段的时候,上美以“ALL IN抖音”和“套盒式打法”的成功,宣告了头部前五的席位还未确定;2024年,“中国高端彩妆第一股”毛戈平的上市,让头部企业的竞争又再次掀起风浪......

除却上市企业,自然堂、欧诗漫、百雀羚、卡姿兰等未上市的老牌企业业绩稳健,不断革新;花西子、HBN、谷雨、橘宜集团、佩莱集团、缙嘉集团等新势力企业也都在奋力追赶,其中如谷雨已在2025年启动上市流程。

未来,无论是哪派企业,都需要不断演进不断迭代,从过往生存经历中汲取养分,才能让自己留在行业主流牌桌上,之后才有可能,发展成为跨越地域、超越种族的超级集团。

2025年,在珀莱雅成功突破百亿的行业新起点下,国货美妆品牌企业的头部席位竞争或还充满变数......

登录 | 注册

投流、亏损,完美日记们开启线下角逐战

CTO“互跳”背后,国货美妆研发迭代提速

从毛戈平上市,看国货美妆的“新竞争”?

10亿+级国货美妆掀起“首店”潮,意味着什么?

国货美妆佰草集出海“第一店”关了!

毛利率超过LV,国货美妆崛起了?

国货美妆TOP10强变了

回到顶部

国货十强的上榜门槛提升到近25亿,2024年榜单变动情况与过去数年间对比,动荡较为激烈。...10亿+级国货美妆掀起“首店”潮,意味着什么。...国货美妆佰草集出海“第一店”关了。

诸振家

出品/聚美丽 

撰文/Age

当行业还在为珀莱雅达成“中国本土首个营收破百亿的美妆公司”成就而欢呼的时候,国货美妆上市品牌公司营收TOP10强格局已悄悄改变—— 

10强名单上,“中国高端彩妆第一股”毛戈平空降TOP5,上任新CEO的上海家化跌落10强;

珀莱雅蝉联TOP1,以107.78亿,一举打破国货美妆上市品牌公司营收的百亿天花板;

TOP3中,上美以超60%的增幅继续高增长,成功跻身TOP2;

巨子生物首次冲进TOP5,以近60%的高增速,位至TOP4;

国货十强的上榜门槛提升到近25亿,2024年榜单变动情况与过去数年间对比,动荡较为激烈。

更值得关注的是,相比三年前,头部前五的席位确实已发生一轮更迭:

以上美股份、巨子生物、毛戈平为代表的企业,以超30%的增幅跑到前面;华熙生物、贝泰妮等企业,或以双位数下滑,或以增收不增利,共同来到调整蓄力期,期待下一轮爆发。

珀莱雅之下,国货单品牌的“50亿”天花板

细数国内美妆市场这两年,单品牌规模的增长是肉眼可见的。

以2024年来看,珀莱雅作为国货美妆上市品牌公司营收TOP1,其主品牌珀莱雅在持续领跑单品牌规模的时候,也将其整个国货美妆品牌的营收天花板刷新到85.81亿元。

但需要注意的是,珀莱雅品牌和其他头部品牌的营收,是存在断层的。其余品牌中,2024年最高营收还是和珀莱雅品牌有近30亿差距,最高营收达到50亿+。不过,如韩束、可复美、丸美等品牌都是展现出了较高的增长潜力,实现业绩新高的。

具体来看:

韩束首破50亿大关,达到55.91亿元。其中,以80.9%高增速达成业绩新高的韩束,其实是TOP10中,已披露数据主品牌实现最高增长的品牌,单品牌业绩仅次于珀莱雅;

薇诺娜、可复美,位列40亿阵营。其中,2024年可复美营收实现近20亿增长;

丸美在10+亿营收徘徊多年后,终于以31.69%的增速,首次突破20亿大关。

而在集团化道路上,虽然进程缓慢,但头部企业们是一直在做的。比较值得关注的是:

2024年,彩棠的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依然以11.91亿元,领跑第二梯队子品牌;

颐莲、恋火PL、可丽金,有望突破10亿大关。其中,或是内部由于PL恋火内部出现主理人变动,本身体量也达到一定规模,及外部环境中的彩妆赛道内卷,其在2024年的增速有一定下滑,由此前的超100%变为40.72%,但也实现9.05亿营收。

其他规模尚小的子品牌中,珀莱雅旗下营收超1亿的品牌梯队,扩大为5个品牌,以“眼部彩妆专家”为心智打造的品牌,原色波塔新晋入列。其中,以增速来看,上美旗下的newpage一页,领跑子品牌,高达146.3%。

但总体而言,以主品牌撑起企业营收,还是行业现状。目前TOP10强中,子品牌的营收普遍还在5亿营收以下的位置。

线上稳中突破,线下一片“跌倒”

在当下国货美妆品牌企业的销售结构中,线上渠道的重要性是无可替代的。

就以披露线上线下渠道营收情况的TOP10企业来看,珀莱雅、上美、丸美、贝泰妮、福瑞达、巨子生物、水羊股份七家企业,线上渠道营收占据总营收50%以上。

尤其是珀莱雅、上美和水羊股份,三者由线上渠道创造的营收,是高达90%以上的。其中,珀莱雅集团线上渠道占比最高,达到95.06%,实现102.34亿元营收。

而这两年,珀莱雅、上美、巨子生物、贝泰妮等头部企业,其实是都接连表明了布局线下渠道的计划。

如,珀莱雅在一二线市场开百货柜台,同时持续开展线下快闪店;巨子生物、贝泰妮主走专业网点渠道,兼顾线下新渠道扩张;福瑞达在布局线下直营店和加盟店的同时,依靠化妆品专卖店、商超和经销商拓展线下渠道。

但总体的进展上,大家都还相对缓慢。以2024年看,如在线上晋升百亿的珀莱雅,线下渠道在提出“重启”之后,还是下滑的。相对情况较好的是丸美、毛戈平两家企业,2024年在线下渠道实现超两位数增长。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毛戈平。它是披露相关数据的TOP10中,在线下渠道实现最高增速的企业。并且,它线上和线下渠道的营收是少数相对平衡的。

据财报显示,2024年,毛戈平线下渠道以21.6%的增速,实现19.49亿营收;并且,线下直销是其线下渠道的主要销售来源,达到17.57亿元,主要系2024年每个专柜的平均销售额增加。

2024年,是上美宣布重返线下的元年。通过开拓与狐狸小妖、KKV、调色师、三福等新零售渠道的战略合作,同时,入驻上海虹桥高铁站、北京南高铁站、杭州东高铁站,打造“线上引爆+线下提货”的创新模式,上美在线下渠道实现8.5%的增长。

科研竞赛激烈,但2亿还是一道门槛

在科学竞争成为行业新发展主线的大背景下,美妆企业对于科研的重视也在增强。

同比2023年来看,当年TOP10强的总研发费用投入为15.59亿元,2024年新TOP10强的总研发费用提升到17.53亿元。

以多年领跑研发费用TOP1的华熙生物来看,在2024年,其以4.66亿的投入,将研发费用占总营收的比例,拉高到了8.68%。其次,则是贝泰妮。在2024年投入2.95亿研发费用,研发费用占总营收的比例达到5.87%。

不过,TOP10中对于研发费用的投入情况还是差距较大的。

2024年,除却华熙生物和贝泰妮,其余TOP10强中,研发费用基本位于2亿以内,水羊股份、丸美、毛戈平的研发费用投入还不足1亿。

但研发费用的稳定增长,还是几乎贯彻在所有TOP10强的财报里的。这种投入,也正让TOP10强的科学竞争力持续增强。具体来看:

在新原料备案上,贝泰妮、上美、福瑞达、水羊股份等陆续都有成果出世。其中,贝泰妮是2024年美妆企业备案新原料数量之最。

据悉,2024年全年由美妆品牌企业申请的新原料为29款,贝泰妮占据9款,且均为特色植物来源的原料,包括了短莛飞蓬提取物、荔枝草提取物、南方红豆杉籽油、南方红豆杉嫩枝提取物等。

在专利的新增上,华熙生物、福瑞达等则是处于领跑地位。2024年,华熙生物新申请专利94项,新授权专利32项;福瑞达新授权专利为64项(发明专利42项)。

在研发中心的建设上,2024年也是相对有进展的一年。珀莱雅、贝泰妮、毛戈平、逸仙电商等都各有动作。

如,珀莱雅于2024年在法国巴黎成立欧洲科创中心;贝泰妮云南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室楼建成投入使用,聚焦制剂创新的日本创新研发中心正式运营;毛戈平正计划建设杭州研发中心,预期于2026年底完工及开始营运;逸仙电商全球创新研发中心在上海正式开幕等。

2025年“比难更难”?头部席位格局或还存在变量

近两年,由于大环境影响,中国化妆品企业其实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寒冰期。2024年,是很多人预期中“比难更难”的一年。

并且,不看大环境,就看行业本身,随着中国化妆品产业越来越成熟,美妆行业的生意正往更加专业和复杂的方向前进,生意难度持续攀升,行业走到了一个以科研、渠道运营、营销等系列综合能力进行较量的时刻。

而这种环境变化、竞争难度升级等,其实让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充满着变数。

如,在大家都在说,中国美妆市场已经进入集中度提升、竞争格局固化阶段的时候,上美以“ALL IN抖音”和“套盒式打法”的成功,宣告了头部前五的席位还未确定;2024年,“中国高端彩妆第一股”毛戈平的上市,让头部企业的竞争又再次掀起风浪......

除却上市企业,自然堂、欧诗漫、百雀羚、卡姿兰等未上市的老牌企业业绩稳健,不断革新;花西子、HBN、谷雨、橘宜集团、佩莱集团、缙嘉集团等新势力企业也都在奋力追赶,其中如谷雨已在2025年启动上市流程。

未来,无论是哪派企业,都需要不断演进不断迭代,从过往生存经历中汲取养分,才能让自己留在行业主流牌桌上,之后才有可能,发展成为跨越地域、超越种族的超级集团。

2025年,在珀莱雅成功突破百亿的行业新起点下,国货美妆品牌企业的头部席位竞争或还充满变数......

登录 | 注册

投流、亏损,完美日记们开启线下角逐战

CTO“互跳”背后,国货美妆研发迭代提速

从毛戈平上市,看国货美妆的“新竞争”?

10亿+级国货美妆掀起“首店”潮,意味着什么?

国货美妆佰草集出海“第一店”关了!

毛利率超过LV,国货美妆崛起了?

国货美妆TOP10强变了

回到顶部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