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赛道争先!公募最新业绩排名出炉

券商中国

8小时前

4月收官,在震荡的市场中,权益基金整体表现不佳,消费电子、光伏等月度表现低迷,拖累相关主题基金业绩。医药股尤其是创新药再度崛起,相关主题基金表现在4月份一枝独秀。机器人赛道相关基金净值4月初大幅回撤,4月末修复前期回撤,走出“深V”行情。

基金年内业绩重新洗牌,一大批创新药主题基金冲上业绩涨幅前列,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在4月份一度占据年内业绩榜首,不过随着机器人行情回暖,鹏华碳中和主题在4月收官之日再度重夺基金年内业绩榜首。

不过,整体来看,偏股基金4月份净值表现下跌,纯债基金净值在4月份持续修复,部分纯债基金净值开始屡创新高。

创新药和机器人两大赛道争先

今年4月,全球资本市场表现震荡,权益基金净值整体在4月份业绩先抑后扬,偏股基金指数4月收出长下阴线,月度跌幅缩窄至2.26%,终结连续3个月的上涨态势。

消费电子、光伏、煤炭、钢铁等月度表现低迷,拖累相关主题基金业绩,相关基金月度净值跌幅超过10%。

创新药主题基金和机器人主题基金轮番上演反弹大戏,两大主题基金霸屏基金年内净值涨幅榜前列。

医药股尤其是创新药再度崛起,相关主题基金表现在4月份表现大幅领先,月度涨幅普遍在10%以上。

大多数创新药主题基金业绩已经连续下跌4年,在今年相继迎来业绩爆发。今年业绩涨幅居前的创新药基金有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长城医药产业精选、诺安精选价值、永赢医药创新智选、平安医药精选等,年内净值涨幅均在40%以上。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基金年内表现一度反超机器人主题基金,占据业绩榜榜首。

平安基金基金经理周思聪分析,过去几年,创新药与AI、机器人等板块争夺市场资金,但2025年市场的筹码结构将发生变化,全市场基金和长期资金预估将会入场。预计从今年半年报开始,市场将看到创新药企业收入的集体改善,这将吸引更广泛的资金关注,创新药行情的波动性将显著降低。她认为,长期来看,2025年或成为中国创新药估值系统性提升的起点。

与此同时,周思聪提醒投资者,作为风险资产,创新药行业不可避免地和机器人、AI一样是波动较大的行业,在投资创新药行业及相关基金的时候,不建议追涨,建议分批介入。

机器人赛道相关基金净值4月初大幅回撤,4月末修复前期回撤,走出“深V”行情。尤其是4月收官之日,机器人板块异军突起,相关主题基金单日涨幅普遍在3%以上。鹏华碳中和主题基金年内净值涨幅扩大至64.87%,重新夺回年内基金业绩榜榜首位置。前海开源嘉鑫、永赢先进制造智选、平安先进制造主题、中航趋势领航等基金净值均走出深V行情,年内净值涨幅均超过50%。

鹏华碳中和主题基金基金经理闫思倩认为,2025年将成为具身智能发展元年,随着中国制造与AI快速发展,具身智能在未来几年将提升各制造业行业生产效率,大幅降低制造成本。但目前仍处于从0到1的起步阶段,空间巨大却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创新药、机器人等赛道的主动权益基金大幅领先上涨遥相呼应的是,一些人工智能、光伏、消费电子等主题基金年内净值表现垫底。赛道主题基金业绩大起大落,走势表现极端。

展望后市,摩根士丹利基金认为,对于市场而言,当前影响宏观基本面的重要因素已然是关税能否缓和及国内政策对冲力度,近期关税似乎出现一些积极信号,但即便不会出现明显转机,对市场的影响也将钝化,市场机会可能会转向具备产业逻辑强化的方向。具体来看,内需相关及自主可控方向,同时科技成长方向的机会也有望逐步显现。

债市企稳回升,债基扭转跌势

一季度大幅震荡的债市,在4月份逐渐迎来企稳回升。部分纯债基金净值在修复前期回撤后,开始屡创新高。

此前,受年初债市波动影响,债券基金出现一波较大幅度回撤。中长期纯债基金指数年内跌幅一度超过0.67%,中证全债指数年内跌幅一度超1%。债基持有人迎来“煎熬”时刻。

在年初市场波动中,投资者纷纷开始大规模赎回债券基金,从而导致了债券基金份额和净值的双双下跌。今年前2个月,公募债券基金的规模均呈现出下降趋势,两个月内债基规模下降近5000亿元。直至3月份,债基规模才初步止住跌势。

广发纯债基金经理宋倩倩分析,2025年一季度,债市收益率整体上行。1月,中短端利率大幅上行,长端利率小幅下行,主要原因在于央行货币政策宽松节奏变化,资金面明显收紧。2月至3月下旬,债市利率全面上行,长端利率也出现较大幅度的上行,主要受1月至2月的经济及金融数据好于预期、两会修正降息预期等因素影响。3月底,央行开始呵护流动性,债市利率有所回落。一季度来看,债市调整幅度较大,市场基本回吐前期对货币政策过度透支的涨幅,利率曲线平坦化上行。

Wind数据显示,中长期纯债基金指数4月涨幅高达0.57%,一举扭转年内跌势,该指数年内涨幅达到0.28%,最新指数创历史新高。

债券ETF方面30年国债ETF博时、30年国债ETF近一月涨幅均超4%,10年地方债ETF、十年国债ETF、政金债券ETF近一月涨幅均超1%。信用债、短融债等均有不同程度反弹。

近九成纯债基金年内表现实现正收益,民生加银鑫享A、富国天丰强化收益A、博时裕通纯债3个月A、景顺长城稳定收益A、泓德裕盈三个月定开债A、国泰睿元一年定开、大摩安盈稳固六个月持有A、华宝双债增强A等年内收益率超过3%。

展望后市,宋倩倩预计债券市场的主线在于基本面和资金面变化。3月底以来,流动性紧张情绪缓和,债券市场或将从此前的快速下跌转为震荡修复。将密切关注经济基本面尤其是出口部门的变化,若基本面出现明显变化,则债市预计也将迎来更为明确的交易机会。此外,利率下行空间仍受资金面影响,还需关注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和新的资金利率中枢。



4月收官,在震荡的市场中,权益基金整体表现不佳,消费电子、光伏等月度表现低迷,拖累相关主题基金业绩。医药股尤其是创新药再度崛起,相关主题基金表现在4月份一枝独秀。机器人赛道相关基金净值4月初大幅回撤,4月末修复前期回撤,走出“深V”行情。

基金年内业绩重新洗牌,一大批创新药主题基金冲上业绩涨幅前列,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在4月份一度占据年内业绩榜首,不过随着机器人行情回暖,鹏华碳中和主题在4月收官之日再度重夺基金年内业绩榜首。

不过,整体来看,偏股基金4月份净值表现下跌,纯债基金净值在4月份持续修复,部分纯债基金净值开始屡创新高。

创新药和机器人两大赛道争先

今年4月,全球资本市场表现震荡,权益基金净值整体在4月份业绩先抑后扬,偏股基金指数4月收出长下阴线,月度跌幅缩窄至2.26%,终结连续3个月的上涨态势。

消费电子、光伏、煤炭、钢铁等月度表现低迷,拖累相关主题基金业绩,相关基金月度净值跌幅超过10%。

创新药主题基金和机器人主题基金轮番上演反弹大戏,两大主题基金霸屏基金年内净值涨幅榜前列。

医药股尤其是创新药再度崛起,相关主题基金表现在4月份表现大幅领先,月度涨幅普遍在10%以上。

大多数创新药主题基金业绩已经连续下跌4年,在今年相继迎来业绩爆发。今年业绩涨幅居前的创新药基金有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长城医药产业精选、诺安精选价值、永赢医药创新智选、平安医药精选等,年内净值涨幅均在40%以上。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基金年内表现一度反超机器人主题基金,占据业绩榜榜首。

平安基金基金经理周思聪分析,过去几年,创新药与AI、机器人等板块争夺市场资金,但2025年市场的筹码结构将发生变化,全市场基金和长期资金预估将会入场。预计从今年半年报开始,市场将看到创新药企业收入的集体改善,这将吸引更广泛的资金关注,创新药行情的波动性将显著降低。她认为,长期来看,2025年或成为中国创新药估值系统性提升的起点。

与此同时,周思聪提醒投资者,作为风险资产,创新药行业不可避免地和机器人、AI一样是波动较大的行业,在投资创新药行业及相关基金的时候,不建议追涨,建议分批介入。

机器人赛道相关基金净值4月初大幅回撤,4月末修复前期回撤,走出“深V”行情。尤其是4月收官之日,机器人板块异军突起,相关主题基金单日涨幅普遍在3%以上。鹏华碳中和主题基金年内净值涨幅扩大至64.87%,重新夺回年内基金业绩榜榜首位置。前海开源嘉鑫、永赢先进制造智选、平安先进制造主题、中航趋势领航等基金净值均走出深V行情,年内净值涨幅均超过50%。

鹏华碳中和主题基金基金经理闫思倩认为,2025年将成为具身智能发展元年,随着中国制造与AI快速发展,具身智能在未来几年将提升各制造业行业生产效率,大幅降低制造成本。但目前仍处于从0到1的起步阶段,空间巨大却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创新药、机器人等赛道的主动权益基金大幅领先上涨遥相呼应的是,一些人工智能、光伏、消费电子等主题基金年内净值表现垫底。赛道主题基金业绩大起大落,走势表现极端。

展望后市,摩根士丹利基金认为,对于市场而言,当前影响宏观基本面的重要因素已然是关税能否缓和及国内政策对冲力度,近期关税似乎出现一些积极信号,但即便不会出现明显转机,对市场的影响也将钝化,市场机会可能会转向具备产业逻辑强化的方向。具体来看,内需相关及自主可控方向,同时科技成长方向的机会也有望逐步显现。

债市企稳回升,债基扭转跌势

一季度大幅震荡的债市,在4月份逐渐迎来企稳回升。部分纯债基金净值在修复前期回撤后,开始屡创新高。

此前,受年初债市波动影响,债券基金出现一波较大幅度回撤。中长期纯债基金指数年内跌幅一度超过0.67%,中证全债指数年内跌幅一度超1%。债基持有人迎来“煎熬”时刻。

在年初市场波动中,投资者纷纷开始大规模赎回债券基金,从而导致了债券基金份额和净值的双双下跌。今年前2个月,公募债券基金的规模均呈现出下降趋势,两个月内债基规模下降近5000亿元。直至3月份,债基规模才初步止住跌势。

广发纯债基金经理宋倩倩分析,2025年一季度,债市收益率整体上行。1月,中短端利率大幅上行,长端利率小幅下行,主要原因在于央行货币政策宽松节奏变化,资金面明显收紧。2月至3月下旬,债市利率全面上行,长端利率也出现较大幅度的上行,主要受1月至2月的经济及金融数据好于预期、两会修正降息预期等因素影响。3月底,央行开始呵护流动性,债市利率有所回落。一季度来看,债市调整幅度较大,市场基本回吐前期对货币政策过度透支的涨幅,利率曲线平坦化上行。

Wind数据显示,中长期纯债基金指数4月涨幅高达0.57%,一举扭转年内跌势,该指数年内涨幅达到0.28%,最新指数创历史新高。

债券ETF方面30年国债ETF博时、30年国债ETF近一月涨幅均超4%,10年地方债ETF、十年国债ETF、政金债券ETF近一月涨幅均超1%。信用债、短融债等均有不同程度反弹。

近九成纯债基金年内表现实现正收益,民生加银鑫享A、富国天丰强化收益A、博时裕通纯债3个月A、景顺长城稳定收益A、泓德裕盈三个月定开债A、国泰睿元一年定开、大摩安盈稳固六个月持有A、华宝双债增强A等年内收益率超过3%。

展望后市,宋倩倩预计债券市场的主线在于基本面和资金面变化。3月底以来,流动性紧张情绪缓和,债券市场或将从此前的快速下跌转为震荡修复。将密切关注经济基本面尤其是出口部门的变化,若基本面出现明显变化,则债市预计也将迎来更为明确的交易机会。此外,利率下行空间仍受资金面影响,还需关注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和新的资金利率中枢。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