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对企业订单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

招商宏观

13小时前

核心观点

事件:4月制造业PMI录得49.0,环比下滑1.5;服务业PMI录得50.1,环比下滑0.2。建筑业PMI录得51.9,环比下滑1.5。综合PMI产出指数录得50.2,环比下滑1.2。

4月三大部门PMI均出现下滑,制造业跌至荣枯线下方,建筑业及服务业仍处于荣枯线以上,继续保持扩张。

1)制造业,4月制造业PMI较上月回落1.5个百分点至49%,时隔两个月再次跌至荣枯线以下。一是,季节性因素,往年3月都是制造业旺季,4月制造业景气度则会季节性下行,但2020年之前环比平均下降0.2pct,而当前下跌1.5pct,下行幅度明显大于季节性。二是,中美互征关税对企业的负面影响或开始显现。4月以来,外部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对美出口或有较大幅度下行,外需整体或放缓,制造业需求全面走低,同时拖累工业生产。分项来看,制造业各项指数均较上月明显下行,跌幅最大的是新出口订单、采购量指数,分别录得44.7%、46.3%,环比下滑4.3、5.5pct。

2)服务业和建筑业,服务业方面,4月服务业PMI小幅下滑,当月表现基本符合季节性,但同比仍处于历史低位。分项指标来看,除从业人员指数上升外,其余分项指数均出现下滑,但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录得56.4,连续7个月位于较高景气区间,表明随着五一假期的到来,多数服务业企业依然看好市场发展前景。行业方面,生产性服务业保持较强韧性,消费性服务业表现较差。4月建筑业PMI环比下降,同比处于历史低位水平,表明当前地产投资需求不足仍是主要拖累项。分项指数显示,业务活动预期指数、投入品价格、新订单、销售价格及从业人员指数均明显下滑,新订单指数环比跌幅最大。分行业看,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提升6.4个百分点,升至60%以上,表明基础建设投资向实物工作量转化的速度有所加快。

总体而言,4月PMI表明当前外需压力加大,出口类企业的经营状况或不容乐观,4月出口运价指数较上月明显下滑,或表明中国对美的直接出口或开始回落。从4月高频数据看,内需主导型行业仍相对维持韧性,如沥青、焦化、PTA开工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部分反映年初扩张性政策落地较快。上周政治局会议提出四稳目标,当前用足用好宏观经济政策的急迫性上升,接下来内需扩张将在很大程度上对冲外需放缓,成为制造业景气度的主要支撑点。考虑到对冲措施见效具有滞后性,预计5月制造业PMI或仍处在收缩区间,但大概率会小幅回升。

一、制造业:跌至荣枯线以下

4月制造业PMI较上月回落1.5个百分点至49%,时隔两个月再次跌至荣枯线以下。一是,季节性因素,往年3月都是制造业旺季,4月制造业景气度则会季节性下行,但是2020年之前环比平均下降0.2pct,而当前下跌1.5pct,下行幅度明显大于季节性。二是,中美互征关税对企业的负面影响或开始显现。4月以来,外部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对美出口或有较大幅度下行,外需整体或放缓,制造业需求全面走低,同时拖累工业生产。分项来看,制造业各项指数均较上月明显下行,跌幅最大的是新出口订单、采购量指数,分别录得44.7%、46.3%,环比下滑4.3、5.5pct。

4月新订单指数为49.2,较上月下降2.6,表明市场需求出现回落。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4.7,较上月下跌4.3,表明关税战引起的需求收缩倾向有所显现。

4月库存指数、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同步回调,表明当前内需依然偏弱,供大于求的问题仍然突出,反映需求不足为主要困难的企业占比依然较高。

4月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指数均明显下降且位于荣枯线之下。购进价格指数下跌主要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下行有关,出厂价格指数下滑指向当前需求不足,经济“以价换量”特征明显。此外,制造业供货商配送时间指数也下降1.7。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49.2,较上月下降2.0;中型企业PMI为48.8,较上月下降1.1;小型企业PMI为48.7,环比下跌0.9,大中小企业PMI均跌至荣枯线下方,大型企业遭遇的需求冲击或更严峻。

分行业环比变动来看,中游原材料加工业>下游消费品行业>中游装备制造业。具体而言,中游原材料加工业的部分行业PMI出现不同程度回升,比如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下游消费品业中仅有农副食品加工业PMI小幅提升,而中游装备制造业PMI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反映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出口导向型的装备制造业承压更明显。
二、非制造业:建筑业PMI 环比下行幅度较大
4月非制造业PMI录得50.4,其中服务业录得50.1,建筑业录得51.9。
服务业方面,4月服务业PMI小幅下滑,当月表现基本符合季节性,但同比仍处于历史低位。分项指标来看,除从业人员指数上升外,其余分项指数均出现下滑,但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录得56.4,连续7个月位于较高景气区间,表明随着五一假期的到来,多数服务业企业依然看好市场发展前景。行业方面,生产性服务业保持较强韧性,消费性服务业表现较差。一是,与居民出行、旅游相关的道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经营状况指数明显改善;二是,邮政业、生态保护环境冶理及公共设施管理业、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经营状况指数均位于51.0以上的景气区间,业务总量较快增长。三是,批发业、餐饮业、住宿业等消费性服务业经营状况指数均位于荣枯线以下,整体表现较差。
建筑业方面,4月建筑业PMI环比下降,同比处于历史低位水平,表明当前地产投资需求不足仍是主要拖累项。分项指数显示,业务活动预期指数、投入品价格、新订单、销售价格及从业人员指数均明显下滑,新订单指数环比跌幅最大。分行业看,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提升6.4个百分点,升至60%以上,表明基础建设投资向实物工作量转化的速度有所加快。此外,建筑安装装饰及其他建筑业、房地产业经营活动指数仍处在荣枯线下方,但环比涨幅分别为0.9、1.4。

风险提示:

内需修复速度不及预期。


核心观点

事件:4月制造业PMI录得49.0,环比下滑1.5;服务业PMI录得50.1,环比下滑0.2。建筑业PMI录得51.9,环比下滑1.5。综合PMI产出指数录得50.2,环比下滑1.2。

4月三大部门PMI均出现下滑,制造业跌至荣枯线下方,建筑业及服务业仍处于荣枯线以上,继续保持扩张。

1)制造业,4月制造业PMI较上月回落1.5个百分点至49%,时隔两个月再次跌至荣枯线以下。一是,季节性因素,往年3月都是制造业旺季,4月制造业景气度则会季节性下行,但2020年之前环比平均下降0.2pct,而当前下跌1.5pct,下行幅度明显大于季节性。二是,中美互征关税对企业的负面影响或开始显现。4月以来,外部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对美出口或有较大幅度下行,外需整体或放缓,制造业需求全面走低,同时拖累工业生产。分项来看,制造业各项指数均较上月明显下行,跌幅最大的是新出口订单、采购量指数,分别录得44.7%、46.3%,环比下滑4.3、5.5pct。

2)服务业和建筑业,服务业方面,4月服务业PMI小幅下滑,当月表现基本符合季节性,但同比仍处于历史低位。分项指标来看,除从业人员指数上升外,其余分项指数均出现下滑,但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录得56.4,连续7个月位于较高景气区间,表明随着五一假期的到来,多数服务业企业依然看好市场发展前景。行业方面,生产性服务业保持较强韧性,消费性服务业表现较差。4月建筑业PMI环比下降,同比处于历史低位水平,表明当前地产投资需求不足仍是主要拖累项。分项指数显示,业务活动预期指数、投入品价格、新订单、销售价格及从业人员指数均明显下滑,新订单指数环比跌幅最大。分行业看,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提升6.4个百分点,升至60%以上,表明基础建设投资向实物工作量转化的速度有所加快。

总体而言,4月PMI表明当前外需压力加大,出口类企业的经营状况或不容乐观,4月出口运价指数较上月明显下滑,或表明中国对美的直接出口或开始回落。从4月高频数据看,内需主导型行业仍相对维持韧性,如沥青、焦化、PTA开工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部分反映年初扩张性政策落地较快。上周政治局会议提出四稳目标,当前用足用好宏观经济政策的急迫性上升,接下来内需扩张将在很大程度上对冲外需放缓,成为制造业景气度的主要支撑点。考虑到对冲措施见效具有滞后性,预计5月制造业PMI或仍处在收缩区间,但大概率会小幅回升。

一、制造业:跌至荣枯线以下

4月制造业PMI较上月回落1.5个百分点至49%,时隔两个月再次跌至荣枯线以下。一是,季节性因素,往年3月都是制造业旺季,4月制造业景气度则会季节性下行,但是2020年之前环比平均下降0.2pct,而当前下跌1.5pct,下行幅度明显大于季节性。二是,中美互征关税对企业的负面影响或开始显现。4月以来,外部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对美出口或有较大幅度下行,外需整体或放缓,制造业需求全面走低,同时拖累工业生产。分项来看,制造业各项指数均较上月明显下行,跌幅最大的是新出口订单、采购量指数,分别录得44.7%、46.3%,环比下滑4.3、5.5pct。

4月新订单指数为49.2,较上月下降2.6,表明市场需求出现回落。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4.7,较上月下跌4.3,表明关税战引起的需求收缩倾向有所显现。

4月库存指数、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同步回调,表明当前内需依然偏弱,供大于求的问题仍然突出,反映需求不足为主要困难的企业占比依然较高。

4月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指数均明显下降且位于荣枯线之下。购进价格指数下跌主要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下行有关,出厂价格指数下滑指向当前需求不足,经济“以价换量”特征明显。此外,制造业供货商配送时间指数也下降1.7。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49.2,较上月下降2.0;中型企业PMI为48.8,较上月下降1.1;小型企业PMI为48.7,环比下跌0.9,大中小企业PMI均跌至荣枯线下方,大型企业遭遇的需求冲击或更严峻。

分行业环比变动来看,中游原材料加工业>下游消费品行业>中游装备制造业。具体而言,中游原材料加工业的部分行业PMI出现不同程度回升,比如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下游消费品业中仅有农副食品加工业PMI小幅提升,而中游装备制造业PMI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反映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出口导向型的装备制造业承压更明显。
二、非制造业:建筑业PMI 环比下行幅度较大
4月非制造业PMI录得50.4,其中服务业录得50.1,建筑业录得51.9。
服务业方面,4月服务业PMI小幅下滑,当月表现基本符合季节性,但同比仍处于历史低位。分项指标来看,除从业人员指数上升外,其余分项指数均出现下滑,但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录得56.4,连续7个月位于较高景气区间,表明随着五一假期的到来,多数服务业企业依然看好市场发展前景。行业方面,生产性服务业保持较强韧性,消费性服务业表现较差。一是,与居民出行、旅游相关的道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经营状况指数明显改善;二是,邮政业、生态保护环境冶理及公共设施管理业、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经营状况指数均位于51.0以上的景气区间,业务总量较快增长。三是,批发业、餐饮业、住宿业等消费性服务业经营状况指数均位于荣枯线以下,整体表现较差。
建筑业方面,4月建筑业PMI环比下降,同比处于历史低位水平,表明当前地产投资需求不足仍是主要拖累项。分项指数显示,业务活动预期指数、投入品价格、新订单、销售价格及从业人员指数均明显下滑,新订单指数环比跌幅最大。分行业看,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提升6.4个百分点,升至60%以上,表明基础建设投资向实物工作量转化的速度有所加快。此外,建筑安装装饰及其他建筑业、房地产业经营活动指数仍处在荣枯线下方,但环比涨幅分别为0.9、1.4。

风险提示:

内需修复速度不及预期。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