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民营银行年报:各机构业绩分化明显 仅微众和网商营收超百亿

深蓝财经

15小时前

面对息差收窄与大行竞争时,资金实力较弱的中尾部银行业绩波动更为剧烈,且分化明显。

4月30日,网商银行、微众银行相继披露2024年年报。中国19家民营银行中,已有13家公布2024年全年业绩。在净息差持续收窄、营收增长承压的背景下,2024年民营银行业绩分化明显:网商银行、微众银行资产规模超过4500亿,营收超过200亿,持续领跑。部分中小银行则面临盈利能力与资产质量承压等挑战。

微众、网商营收与利润均居前列,经营策略各有侧重

微众、网商依托微信与支付宝生态,凭借科技实力与获客能力,资产规模、营收、利润在民营银行中均保持领先地位。

微众银行年报显示,2024年微众总资产规模达6517亿元,营业收入381.28亿元,净利润109.03亿元。2024年网商银行资产总额为4710.35亿元,较年初增长4.2%;营业收入213.14亿元,同比增长13.7%,净利润31.66亿元。

两者利润与营收规模存在差异,源于服务客群的不同。在信贷领域,网商银行服务的客户主要为中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及经营性农户,是以往金融服务难以覆盖的“薄弱地带”,客户小,风险高。而微众银行利润主要来源于服务个人的微粒贷,风险更小,因而利润更厚。

图片1.png

在民营银行贷款业务面临激烈竞争的背景下,两家“头雁”均积极寻求转型。微众在通过设立香港子公司谋求出海,而网商持续发力综合金融。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末,网商银行综合金融服务小微客户数超过6800万,存款、理财等客户资产管理规模(AUM)迈上万亿台阶,居民营银行前列;理财代销板块已经与23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达成合作,代销第三方银行理财产品规模位居行业第二。

中小民营银行营收、利润增速分化

记者盘点发现,19家银民营银行中,除微众、网商资产规模超过4500亿之外,其他12家均低于1500亿。面对息差收窄与大行竞争时,资金实力较弱的中尾部银行业绩波动更为剧烈,且分化明显。

第二梯队的苏商银行、众邦银行成为中小民营银行增长标杆。其中苏商银行2024年总资产1372亿元,营收超50亿,净利润11.59亿元,同比增长10.34%;众邦银行2024年净利润5.11亿元,同比增长26%,资产规模达1235亿元。

第三梯队的中关村银行营收、净利润分别下滑1.36%、11.29%;民商银行净利润下滑43.48%,净息差收窄0.52个百分点至2.23%。华瑞银行虽净利润增长316.98%,但主要因2022年亏损后的低基数效应。

业内人士指出,2025年民营银行面临的市场环境依然复杂。一方面,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和政策的持续支持,部分银行有望通过优化业务结构、拓展新兴业务领域实现业绩增长。另一方面,在大行持续下沉挤压和存贷款重定价的背景下,净息差可能继续面临压力。民营银行需要在服务、产品创新上持续发力,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联合资信报告认为,作为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多元化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数字化转型和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民营银行将在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等领域发挥差异化竞争优势,同时监管政策对于民营银行业务经营的持续规范将增强其发展韧性,民营银行未来或将通过差异化竞争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

面对息差收窄与大行竞争时,资金实力较弱的中尾部银行业绩波动更为剧烈,且分化明显。

4月30日,网商银行、微众银行相继披露2024年年报。中国19家民营银行中,已有13家公布2024年全年业绩。在净息差持续收窄、营收增长承压的背景下,2024年民营银行业绩分化明显:网商银行、微众银行资产规模超过4500亿,营收超过200亿,持续领跑。部分中小银行则面临盈利能力与资产质量承压等挑战。

微众、网商营收与利润均居前列,经营策略各有侧重

微众、网商依托微信与支付宝生态,凭借科技实力与获客能力,资产规模、营收、利润在民营银行中均保持领先地位。

微众银行年报显示,2024年微众总资产规模达6517亿元,营业收入381.28亿元,净利润109.03亿元。2024年网商银行资产总额为4710.35亿元,较年初增长4.2%;营业收入213.14亿元,同比增长13.7%,净利润31.66亿元。

两者利润与营收规模存在差异,源于服务客群的不同。在信贷领域,网商银行服务的客户主要为中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及经营性农户,是以往金融服务难以覆盖的“薄弱地带”,客户小,风险高。而微众银行利润主要来源于服务个人的微粒贷,风险更小,因而利润更厚。

图片1.png

在民营银行贷款业务面临激烈竞争的背景下,两家“头雁”均积极寻求转型。微众在通过设立香港子公司谋求出海,而网商持续发力综合金融。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末,网商银行综合金融服务小微客户数超过6800万,存款、理财等客户资产管理规模(AUM)迈上万亿台阶,居民营银行前列;理财代销板块已经与23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达成合作,代销第三方银行理财产品规模位居行业第二。

中小民营银行营收、利润增速分化

记者盘点发现,19家银民营银行中,除微众、网商资产规模超过4500亿之外,其他12家均低于1500亿。面对息差收窄与大行竞争时,资金实力较弱的中尾部银行业绩波动更为剧烈,且分化明显。

第二梯队的苏商银行、众邦银行成为中小民营银行增长标杆。其中苏商银行2024年总资产1372亿元,营收超50亿,净利润11.59亿元,同比增长10.34%;众邦银行2024年净利润5.11亿元,同比增长26%,资产规模达1235亿元。

第三梯队的中关村银行营收、净利润分别下滑1.36%、11.29%;民商银行净利润下滑43.48%,净息差收窄0.52个百分点至2.23%。华瑞银行虽净利润增长316.98%,但主要因2022年亏损后的低基数效应。

业内人士指出,2025年民营银行面临的市场环境依然复杂。一方面,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和政策的持续支持,部分银行有望通过优化业务结构、拓展新兴业务领域实现业绩增长。另一方面,在大行持续下沉挤压和存贷款重定价的背景下,净息差可能继续面临压力。民营银行需要在服务、产品创新上持续发力,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联合资信报告认为,作为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多元化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数字化转型和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民营银行将在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等领域发挥差异化竞争优势,同时监管政策对于民营银行业务经营的持续规范将增强其发展韧性,民营银行未来或将通过差异化竞争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