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奶茶店,今年一个个安全通关资本市场,“家大业大”的零食量贩公司,终于也开始行动起来,希望借助资本的力量再上一层楼。
日前,零食很忙、赵一鸣零食母公司湖南鸣鸣很忙向港交所递表。这家在国内率先突破万家门店的零食量贩公司,截至2024年末共有14394家门店,2024年门店零售额(GMV)达555亿元人民币,全年交易单数超过16亿。
根据弗若特沙利文的报告,如果按照2024年的GMV来算,鸣鸣很忙是中国最大的休闲食品饮料连锁零售商(中国休闲食品饮料份额为1.5%),旗下拥有零食量贩“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两个品牌。
图片来源:招股书
鸣鸣很忙目前已获得高榕创投、红杉中国、黑蚁资本、五源资本、启承资本、好想你等知名机构的投资。
据招股书,2022年至2024年,鸣鸣很忙营收分别为42.86亿元、102.95亿和393.44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0.81亿元、2.35亿元和9.13亿元。2024年,其全年交易单数超16亿,会员总数达1.2亿,会员购买人数1.03亿,年复购率达75%。
营收虽然非常有吸引力,馋哭一众奶茶店们,但毛利率却并没有那么性感。
2022年至2024年,鸣鸣很忙的毛利率分别为7.5%、7.5%和7.6%,净利润率分别为1.7%、2.1%和2.1%,经调整净利润率分别为1.9%、2.3%和2.3%。
尽管其毛利率比较稳定,但7%左右的毛利率远低于传统零售15%-20%的水平。这意味着鸣鸣很忙卖零食靠的是“薄利多销”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大规模集中采购、简化流通中间环节,以此降低成本。
比如,鸣鸣很忙通过直接与2300多家厂商建立合作关系,减少了中间环节的费用,使得产品能够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卖给消费者。招股书显示,鸣鸣很忙平均售价比线下超市的同类产品便宜约25%。
门店布局上,鸣鸣可谓是“下沉之王”的代表。截至2024年12月31日,鸣鸣很忙的门店网络由14,394家门店构成,覆盖中国28个省份和所有线级城市,其中大概58%的门店位于县城和乡镇。靠着这一万多家的门店,鸣鸣很忙营收迈进百亿大关。
鸣鸣很忙的赚钱逻辑类似蜜雪冰城。其一,它也是通过加盟模式来经营,不过,并非是像传统加盟商一样赚取加盟费,而是主要向他们兜售产品。数据显示,2022-2024年,加盟商数量从994家增加至7241家。鸣鸣很忙2024年99.5%的收入来源于向加盟店和直营店销售商品,加盟费及服务收入占比不足0.5%。
因此,鸣鸣很忙的商业逻辑,基本是通过规模化采购与精简流通环节控制成本,把节约的资金反哺或者让利给消费端与加盟端。一方面以低价商品吸引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提升门店客流量;另一方面,为加盟商提供优惠进货价格,拓宽其利润空间。
事实上,鸣鸣很忙等零食量贩能够走红,除了本身市场空间比较大之外,也抓住了消费者的需求。
市场空间方面,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休闲食品饮料零售行业的市场规模已达3.7万亿元,预计到2029年将增至4.9万亿元。
消费者需求方面,消费者对于零食存在多样化的需求,零食行业本身大而散,SKU多且迭代较快,商超很难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专营品牌店更加适配消费者的需求多样性。而且,这种以折扣形式存在的门店,在定价上能够满足追求性价比的消费习惯。
鸣鸣很忙能做的这么大,跟它快速的布局分不开关系。基本上,量贩零食店从2019年开始兴起,鸣鸣很忙于同年成立,其旗下包括“零食很忙”、“赵一鸣零食”两大品牌。零食很忙创立于2017年,赵一鸣零食创立于2019年,二者于2023年11月完成合并,整合为更具规模与网络优势的鸣鸣很忙,进一步加大了竞争力。
赛道看起来是万亿级别,但其中的竞争已经相当的激烈,基本都是通过低价策略和快速门店扩张抢占市场,鸣鸣很忙集团和万辰集团是两大巨头。而且,从整个行业来看,更多表现出分化的态势。
灼识咨询数据显示,万辰集团旗下量贩零食已签约门店数量超过1.5万。其中,仅好想来在营门店数已超过1万家。根据万辰集团2024年度业绩报告,旗下量贩零食业务营业收入达317.90亿元,同比增长262.94%,直追鸣鸣很忙。来伊份则面临着业绩压力,录得亏损状态。三只松鼠等传统零食巨头,开始大力布局线下量贩零食店。
整个零食产业走到十字路口,大家都开始探讨转型路径。事实上,供应链整合能力是量贩零食行业竞争的关键所在。只不过当下该领域同质化趋势愈发显著。
目前,三只松鼠通过“高端性价比”调整供应链、全渠道经营等方式使业绩重回较高水平。
鸣鸣很忙本次募资用途主要投入到门店拓展和升级、供应链优化及数字化建设等,以进一步提高市场渗透率并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
激进扩张之后,鸣鸣很忙已告别粗狂增长的野蛮时代,理应好好想想如何在零食行业深耕细作。毕竟,供应链的压缩成本也会有一个极限。
看着奶茶店,今年一个个安全通关资本市场,“家大业大”的零食量贩公司,终于也开始行动起来,希望借助资本的力量再上一层楼。
日前,零食很忙、赵一鸣零食母公司湖南鸣鸣很忙向港交所递表。这家在国内率先突破万家门店的零食量贩公司,截至2024年末共有14394家门店,2024年门店零售额(GMV)达555亿元人民币,全年交易单数超过16亿。
根据弗若特沙利文的报告,如果按照2024年的GMV来算,鸣鸣很忙是中国最大的休闲食品饮料连锁零售商(中国休闲食品饮料份额为1.5%),旗下拥有零食量贩“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两个品牌。
图片来源:招股书
鸣鸣很忙目前已获得高榕创投、红杉中国、黑蚁资本、五源资本、启承资本、好想你等知名机构的投资。
据招股书,2022年至2024年,鸣鸣很忙营收分别为42.86亿元、102.95亿和393.44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0.81亿元、2.35亿元和9.13亿元。2024年,其全年交易单数超16亿,会员总数达1.2亿,会员购买人数1.03亿,年复购率达75%。
营收虽然非常有吸引力,馋哭一众奶茶店们,但毛利率却并没有那么性感。
2022年至2024年,鸣鸣很忙的毛利率分别为7.5%、7.5%和7.6%,净利润率分别为1.7%、2.1%和2.1%,经调整净利润率分别为1.9%、2.3%和2.3%。
尽管其毛利率比较稳定,但7%左右的毛利率远低于传统零售15%-20%的水平。这意味着鸣鸣很忙卖零食靠的是“薄利多销”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大规模集中采购、简化流通中间环节,以此降低成本。
比如,鸣鸣很忙通过直接与2300多家厂商建立合作关系,减少了中间环节的费用,使得产品能够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卖给消费者。招股书显示,鸣鸣很忙平均售价比线下超市的同类产品便宜约25%。
门店布局上,鸣鸣可谓是“下沉之王”的代表。截至2024年12月31日,鸣鸣很忙的门店网络由14,394家门店构成,覆盖中国28个省份和所有线级城市,其中大概58%的门店位于县城和乡镇。靠着这一万多家的门店,鸣鸣很忙营收迈进百亿大关。
鸣鸣很忙的赚钱逻辑类似蜜雪冰城。其一,它也是通过加盟模式来经营,不过,并非是像传统加盟商一样赚取加盟费,而是主要向他们兜售产品。数据显示,2022-2024年,加盟商数量从994家增加至7241家。鸣鸣很忙2024年99.5%的收入来源于向加盟店和直营店销售商品,加盟费及服务收入占比不足0.5%。
因此,鸣鸣很忙的商业逻辑,基本是通过规模化采购与精简流通环节控制成本,把节约的资金反哺或者让利给消费端与加盟端。一方面以低价商品吸引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提升门店客流量;另一方面,为加盟商提供优惠进货价格,拓宽其利润空间。
事实上,鸣鸣很忙等零食量贩能够走红,除了本身市场空间比较大之外,也抓住了消费者的需求。
市场空间方面,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休闲食品饮料零售行业的市场规模已达3.7万亿元,预计到2029年将增至4.9万亿元。
消费者需求方面,消费者对于零食存在多样化的需求,零食行业本身大而散,SKU多且迭代较快,商超很难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专营品牌店更加适配消费者的需求多样性。而且,这种以折扣形式存在的门店,在定价上能够满足追求性价比的消费习惯。
鸣鸣很忙能做的这么大,跟它快速的布局分不开关系。基本上,量贩零食店从2019年开始兴起,鸣鸣很忙于同年成立,其旗下包括“零食很忙”、“赵一鸣零食”两大品牌。零食很忙创立于2017年,赵一鸣零食创立于2019年,二者于2023年11月完成合并,整合为更具规模与网络优势的鸣鸣很忙,进一步加大了竞争力。
赛道看起来是万亿级别,但其中的竞争已经相当的激烈,基本都是通过低价策略和快速门店扩张抢占市场,鸣鸣很忙集团和万辰集团是两大巨头。而且,从整个行业来看,更多表现出分化的态势。
灼识咨询数据显示,万辰集团旗下量贩零食已签约门店数量超过1.5万。其中,仅好想来在营门店数已超过1万家。根据万辰集团2024年度业绩报告,旗下量贩零食业务营业收入达317.90亿元,同比增长262.94%,直追鸣鸣很忙。来伊份则面临着业绩压力,录得亏损状态。三只松鼠等传统零食巨头,开始大力布局线下量贩零食店。
整个零食产业走到十字路口,大家都开始探讨转型路径。事实上,供应链整合能力是量贩零食行业竞争的关键所在。只不过当下该领域同质化趋势愈发显著。
目前,三只松鼠通过“高端性价比”调整供应链、全渠道经营等方式使业绩重回较高水平。
鸣鸣很忙本次募资用途主要投入到门店拓展和升级、供应链优化及数字化建设等,以进一步提高市场渗透率并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
激进扩张之后,鸣鸣很忙已告别粗狂增长的野蛮时代,理应好好想想如何在零食行业深耕细作。毕竟,供应链的压缩成本也会有一个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