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国内氢燃料电池龙头企业亿华通(688339.SH)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年报暴亏4.56亿 一季度延续颓势
数据显示,亿华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67亿元,同比大降54.21%;归母净利润亏损4.56亿元,同比降幅高达86.35%。
2025年一季度,公司延续业绩颓势,当季营业收入1052.63万元,同比下滑19.92%;归母净利润亏损达9300.8万元,同比扩大约2%。
从财报来看,在2024年,亿华通毛利率大幅下滑至12.47%,净利率亏损严重至-147.34%。其亏损加剧的主要原因包括:
一是燃料电池汽车行业仍处商业化初期,2024年全国燃料电池车销量不足万辆,导致订单规模难以覆盖研发与运营成本;二是行业竞争激烈,产品销售价格降幅远超成本降幅,叠加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增加,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三是公司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达1728万元,占营收比例高达164.15%,虽同比有所下降,但仍凸显技术迭代压力。
作为“中国氢能第一股”的燃料电池龙头,亿华通正面临业绩承压与战略转型的双重考验。
从“氢能第一股”到行业困局
资料显示,亿华通成立于2012年,是国内最早专注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与产业化的企业之一,2020年登陆科创板后被称为“氢能第一股”。
公司主营业务覆盖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制造,产品广泛应用于客车、物流车、乘用车等领域,并与宇通、福田等车企建立深度合作。
截至2024年,亿华通燃料电池系统销量占国内市场份额约30%,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然而,尽管技术领先,行业整体商业化进程缓慢使其长期深陷亏损泥潭。
在氢能业务方面,为突破行业瓶颈,亿华通近年加速向氢能全产业链延伸。
2023年,公司成立了氢能科技公司,发布首套自主PEM电解水制氢系统,电耗低于行业均值,产氢压力提升50%,并计划在河北、内蒙古等地推动绿氢项目。
2025年3月,亿华通与旭阳集团签署协议,拟以发行股份方式收购定州旭阳氢能100%股权,整合京津冀地区最大高纯氢供应商资源。
此外,公司此前还开发了高效的“氢雲”热电联供系统,探索多元化应用场景。
作为氢能行业的先行者,亿华通的技术实力与行业地位毋庸置疑,但短期仍需直面政策波动、成本高企、现金流紧张三重压力。然而,在行业寒冬中,公司如何平衡研发投入与生存底线,将是这家龙头企业的终极考验。
4月28日,国内氢燃料电池龙头企业亿华通(688339.SH)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年报暴亏4.56亿 一季度延续颓势
数据显示,亿华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67亿元,同比大降54.21%;归母净利润亏损4.56亿元,同比降幅高达86.35%。
2025年一季度,公司延续业绩颓势,当季营业收入1052.63万元,同比下滑19.92%;归母净利润亏损达9300.8万元,同比扩大约2%。
从财报来看,在2024年,亿华通毛利率大幅下滑至12.47%,净利率亏损严重至-147.34%。其亏损加剧的主要原因包括:
一是燃料电池汽车行业仍处商业化初期,2024年全国燃料电池车销量不足万辆,导致订单规模难以覆盖研发与运营成本;二是行业竞争激烈,产品销售价格降幅远超成本降幅,叠加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增加,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三是公司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达1728万元,占营收比例高达164.15%,虽同比有所下降,但仍凸显技术迭代压力。
作为“中国氢能第一股”的燃料电池龙头,亿华通正面临业绩承压与战略转型的双重考验。
从“氢能第一股”到行业困局
资料显示,亿华通成立于2012年,是国内最早专注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与产业化的企业之一,2020年登陆科创板后被称为“氢能第一股”。
公司主营业务覆盖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制造,产品广泛应用于客车、物流车、乘用车等领域,并与宇通、福田等车企建立深度合作。
截至2024年,亿华通燃料电池系统销量占国内市场份额约30%,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然而,尽管技术领先,行业整体商业化进程缓慢使其长期深陷亏损泥潭。
在氢能业务方面,为突破行业瓶颈,亿华通近年加速向氢能全产业链延伸。
2023年,公司成立了氢能科技公司,发布首套自主PEM电解水制氢系统,电耗低于行业均值,产氢压力提升50%,并计划在河北、内蒙古等地推动绿氢项目。
2025年3月,亿华通与旭阳集团签署协议,拟以发行股份方式收购定州旭阳氢能100%股权,整合京津冀地区最大高纯氢供应商资源。
此外,公司此前还开发了高效的“氢雲”热电联供系统,探索多元化应用场景。
作为氢能行业的先行者,亿华通的技术实力与行业地位毋庸置疑,但短期仍需直面政策波动、成本高企、现金流紧张三重压力。然而,在行业寒冬中,公司如何平衡研发投入与生存底线,将是这家龙头企业的终极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