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华泰柏瑞副总经理田汉卿退休卸任多只在管基金
中国基金报记者若晖
又有资深“老将”到龄退休。
4月29日,华泰柏瑞基金公告称,公司副总经理田汉卿因退休原因,卸任包括华泰柏瑞量化增强、华泰柏瑞量化先行混合、华泰柏瑞量化收益等10只基金的基金经理职务。
田汉卿是国内公募量化基金界的领军人物之一,她曾任职于国际量化巨头巴克莱全球投资(BGI),之后她回国加入华泰柏瑞基金,组建量化投资团队,同时担任华泰柏瑞副总经理直到退休。
据Wind数据不完全统计,最近几年,诺安基金王创练也因退休离职,工银瑞信基金王筱苓或因临近退休离任。与此同时,截至4月29日,今年以来有174位基金经理走上岗位,全行业基金经理人数突破4000人,公募基金进入新老换代交替之季。
华泰柏瑞田汉卿因退休卸任
4月29日,华泰柏瑞基金公告称,公司副总经理田汉卿因退休卸任在管的10只基金。伴随着卸任,她也结束了超过11年的基金经理职业生涯。
田汉卿是公募量化投资领域的资深干将。资料显示,田汉卿是清华大学经济系学士、硕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MBA,CFA。2004年,MBA毕业后的田汉卿正式进入巴克莱全球投资(BGI),是量化投资巨头BGI为数不多的华人基金经理之一,曾担任BGI亚洲(除日本)量化团队主要负责人之一。
2012年8月,田汉卿加入华泰柏瑞基金,将全球成熟的量化投资技术与中国市场投资经验相结合,一手建立起公司的量化投资团队并搭建了相应的量化投研体系。2013年10月起,田汉卿担任公司副总经理直至退休。
在投资策略上,华泰柏瑞量化团队定位于“基于基本面的量化投资模型”,通过多因子模型追求较为持续稳定的超额收益。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8日,田汉卿管理时间最长的华泰柏瑞量化增强混合A自2013年8月2日任职以来回报达205.13%,超越同期沪深300指数136.71%,年化回报约为9.98%。
据了解,除田汉卿外,华泰柏瑞量化与海外投资部目前共有14位成员,其中公募基金经理8人、研究人员6人,团队成员拥有丰富的海内外投资经验,同时人员结构较为稳定,形成了完整的人才梯队建设。田汉卿曾在采访中表示,“量化投资是团队作战。投研一体、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华泰柏瑞量化团队一直以来采用团队合作的模式,形成了深度协同的投资框架,基于扎实的量化模型进行投资组合构建和产品日常运作。
新老交替仍在持续
最近几年,陆续有资深基金经理因退休离职。2023年11月25日,王筱苓离任工银大盘蓝筹混合等全部在管的4只基金的基金经理,据悉,其离职或是因为接近退休年龄。
2024年8月17日,诺安基金公告称,基金经理王创练因退休离任,卸任包括诺安研究优选混合、诺安均衡优选一年持有混合、诺安安鑫混合、诺安价值增长混合、诺安研究精选股票等5只基金的基金经理职务。
但也有例外,原兴证全球基金经理傅鹏博因接近退休年龄离职,之后通过创办睿远基金,重返公募基金行业。
基金行业新老交替仍在持续,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4月29日,今年以来已有174位“新人”走上基金经理岗位,全行业基金经理人数突破4000人。
谈及基金经理新老交替的影响,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资深基金经理往往形成独特的投资理念,其退休可能导致产品策略的调整,其管理的基金可能需要经历策略磨合期。但与此同时,新基金经理或能够引入更适应市场变化的方法,推动行业发展。
对基金公司而言,应对的策略主要是建立“去明星化”的投研体系,完善基金经理培养机制(如搭建“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的阶梯)。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将公司文化而非“个人IP”作为公司核心竞争力。
他同时建议,投资者应理性看待经理变更,关注基金投资策略的稳定性而非个人标签。同时也可以在投资组合中适当配置指数基金,降低对单一经理的依赖风险。
“基金经理新老换代将加速公募基金行业从平台化、专业化的方向转型。随着资本市场各项改革制度推进,对基金经理的要求将更趋专业化、多元化。预计未来5年,兼具产业思维与金融工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行业主力,而投资业绩的可持续性将逐步取代短期排名成为核心评价标准。这一过程可能伴随阵痛,但也是中国资本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另一位基金公司人士称。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原标题:知名基金副总经理,退休!)
(责任编辑:73)
【导读】华泰柏瑞副总经理田汉卿退休卸任多只在管基金
中国基金报记者若晖
又有资深“老将”到龄退休。
4月29日,华泰柏瑞基金公告称,公司副总经理田汉卿因退休原因,卸任包括华泰柏瑞量化增强、华泰柏瑞量化先行混合、华泰柏瑞量化收益等10只基金的基金经理职务。
田汉卿是国内公募量化基金界的领军人物之一,她曾任职于国际量化巨头巴克莱全球投资(BGI),之后她回国加入华泰柏瑞基金,组建量化投资团队,同时担任华泰柏瑞副总经理直到退休。
据Wind数据不完全统计,最近几年,诺安基金王创练也因退休离职,工银瑞信基金王筱苓或因临近退休离任。与此同时,截至4月29日,今年以来有174位基金经理走上岗位,全行业基金经理人数突破4000人,公募基金进入新老换代交替之季。
华泰柏瑞田汉卿因退休卸任
4月29日,华泰柏瑞基金公告称,公司副总经理田汉卿因退休卸任在管的10只基金。伴随着卸任,她也结束了超过11年的基金经理职业生涯。
田汉卿是公募量化投资领域的资深干将。资料显示,田汉卿是清华大学经济系学士、硕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MBA,CFA。2004年,MBA毕业后的田汉卿正式进入巴克莱全球投资(BGI),是量化投资巨头BGI为数不多的华人基金经理之一,曾担任BGI亚洲(除日本)量化团队主要负责人之一。
2012年8月,田汉卿加入华泰柏瑞基金,将全球成熟的量化投资技术与中国市场投资经验相结合,一手建立起公司的量化投资团队并搭建了相应的量化投研体系。2013年10月起,田汉卿担任公司副总经理直至退休。
在投资策略上,华泰柏瑞量化团队定位于“基于基本面的量化投资模型”,通过多因子模型追求较为持续稳定的超额收益。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8日,田汉卿管理时间最长的华泰柏瑞量化增强混合A自2013年8月2日任职以来回报达205.13%,超越同期沪深300指数136.71%,年化回报约为9.98%。
据了解,除田汉卿外,华泰柏瑞量化与海外投资部目前共有14位成员,其中公募基金经理8人、研究人员6人,团队成员拥有丰富的海内外投资经验,同时人员结构较为稳定,形成了完整的人才梯队建设。田汉卿曾在采访中表示,“量化投资是团队作战。投研一体、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华泰柏瑞量化团队一直以来采用团队合作的模式,形成了深度协同的投资框架,基于扎实的量化模型进行投资组合构建和产品日常运作。
新老交替仍在持续
最近几年,陆续有资深基金经理因退休离职。2023年11月25日,王筱苓离任工银大盘蓝筹混合等全部在管的4只基金的基金经理,据悉,其离职或是因为接近退休年龄。
2024年8月17日,诺安基金公告称,基金经理王创练因退休离任,卸任包括诺安研究优选混合、诺安均衡优选一年持有混合、诺安安鑫混合、诺安价值增长混合、诺安研究精选股票等5只基金的基金经理职务。
但也有例外,原兴证全球基金经理傅鹏博因接近退休年龄离职,之后通过创办睿远基金,重返公募基金行业。
基金行业新老交替仍在持续,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4月29日,今年以来已有174位“新人”走上基金经理岗位,全行业基金经理人数突破4000人。
谈及基金经理新老交替的影响,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资深基金经理往往形成独特的投资理念,其退休可能导致产品策略的调整,其管理的基金可能需要经历策略磨合期。但与此同时,新基金经理或能够引入更适应市场变化的方法,推动行业发展。
对基金公司而言,应对的策略主要是建立“去明星化”的投研体系,完善基金经理培养机制(如搭建“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的阶梯)。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将公司文化而非“个人IP”作为公司核心竞争力。
他同时建议,投资者应理性看待经理变更,关注基金投资策略的稳定性而非个人标签。同时也可以在投资组合中适当配置指数基金,降低对单一经理的依赖风险。
“基金经理新老换代将加速公募基金行业从平台化、专业化的方向转型。随着资本市场各项改革制度推进,对基金经理的要求将更趋专业化、多元化。预计未来5年,兼具产业思维与金融工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行业主力,而投资业绩的可持续性将逐步取代短期排名成为核心评价标准。这一过程可能伴随阵痛,但也是中国资本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另一位基金公司人士称。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原标题:知名基金副总经理,退休!)
(责任编辑: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