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前瞻|红星冷链:主业表现承压,区域冷链龙头成长性几何?

智通财经

9小时前

冷链物流企业在二级市场并不算吃香,此前星星冷链、凯雪冷链、上海生生医药冷链科技等都曾计划IPO,但后来均主动撤回IPO申请,而少数成功上市的昊鑫控股(HXHX.US)股价表现也并不乐观。

2025年4月25日,来自湖南长沙的红星冷链(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Hongxing Coldchain (Hunan) Co., Ltd.(简称"红星冷链”)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本次IPO联席保荐人为建银国际、农银国际。

公开资料显示,红星冷链成立于2006年,是领先的冷冻食品交易和冷冻仓储服务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冷冻食品供应链的综合解决方案。公司占地面积210余亩,库容16万吨,是湖南省首家国家AAA级冷链物流企业,市场份额在湖南省排名前列。

长期以来,冷链物流企业在二级市场并不算吃香,此前星星冷链、凯雪冷链、上海生生医药冷链科技等都曾计划IPO,但后来均主动撤回IPO申请,而少数成功上市的昊鑫控股(HXHX.US)股价表现也并不乐观。作为区域性冷链物流龙头,红星冷链又能否得到市场青睐?

利润低速增长 主业毛利率下滑

从过往业绩来看,近年来红星冷链业绩表现平平,收入与利润呈现低速增长趋势。

具体而言,在过去的2022年、2023年、2024年,红星冷链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37亿、2.02亿和2.34亿元(单位为人民币,下同),年复合增长率为-0.67%,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0.79亿、0.75亿和0.8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35%。公司方面称,收入增加主要由于五期项目的冷冻仓储设施竣工并投入运营及门店的租赁单价增加。

image.png

招股书显示,红星冷链的收入主要源自冷冻仓储服务(根据客户合约的自动化温控仓库的冷冻仓储服务费)、租赁服务(主要是冷冻食品交易平台的门店租金收入)、装卸服务。分收入结构来看,冷冻仓储服务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24年贡献68.5%的收入。

不过,作为主业的冷冻仓储业务,近年来却呈现出价格和库容利用率双双下降的态势。2023年及2024年,公司南部冷冻仓储基地的平均每月冷冻仓储费分别为每吨人民币79.4元、79.3元及66.9元,北部冷冻仓储基地分别为59.5元、50.8元及51.5元,均出现明显下降。

image.png

与此同时,于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公司的南部冷冻仓储基地及北部冷冻仓储已获客户购买的总库容分别为149,269吨、145,550吨及203,183吨,总库容利用率分别为96.7%、94.3%及88.1%,同样有所下降。

报告期内,公司冷冻仓储服务的毛利率从2022年的60.5%下降至2024年的54.4%,租赁服务则从同期的57.1%上升至59.8%,带动整体毛利率小幅上升,在2022-2024年间分别为50.1%、57.7%及52.8%。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红星冷链拥有优质的客户群体与较高的客户留存度。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为超过700位客户提供冷冻仓储服务,业务遍及湖南省和全国其他8个省份。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的前10位客户的平均合作期约为14年,冷冻食品交易平台业务的客户续约率始终保持在92.0%或以上,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低于80.0%)。

关于未来增长策略,公司计划于未来三年内新建一座加工厂及配套冷冻仓储设施,总设计库容约为100,000立方米或超过20,000吨可用库容,以便扩大及优化服务供应;计划利用人工智能优化新建加工厂及冷冻仓储设施的运营效率与自动化水平,具体措施包括部署物联网监测系统、实现温湿度实时追踪、引进自动化物料处理设备等。

政策利好加持,冷链物流将迎“新势力”

随着消费者对生鲜食品品质需求的提升,叠加生鲜电商、医药电商、蔬菜供应链、外卖预制菜配送等业态快速发展,近年来冷链物流行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2024年我国冷链物流需求总量为3.65亿吨,同比增长4.3%;冷链物流总收入为5361亿元,同比增长3.7%。

2025年2月,随着“农业新质生产力”概念被提出,冷链物流行业迎来多项政策利好,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中就指出,冷链物流是乡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一环,能够促进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吉林、河南等多地亦出台一系列行业发展支持政策。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目前中国的冷冻食品交易服务市场和冷冻仓储服务市场仍然保持高度区域化,在冷冻食品交易服务行业,按2024年的交易总值计,华中地区前四名参与者合计占市场份额的31.0%,而冷冻仓储服务市场更为分散,按2024年的收入计,华中地区前五名参与者合计占市场份额的9.7%。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于2024年按冷冻食品交易服务的交易总值计,红星冷链在中国中部地区所有冷冻食品交易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8.9%),在湖南省排名第一(市场份额52.7%);于2024年按收入计,红星冷链是中国中部地区和湖南省最大的冷冻仓储服务提供商,所占市场份额分别为2.6%及13.6%。而在市场地位占优之外,红星冷链亦拥有包括4A物流企业、五星级冷链物流企业(仓储型)、一级绿色仓库和中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等权威行业认证。

image.png

然而,从此前的二级市场反应来看,资本对冷链物流相关企业反响平平,如今年4月登陆美股的昊鑫控股(HXHX.US)上市首日收跌22.25%,该公司为一家主营冷链运输(温控整车运输服务和城市配送服务)的企业;而刚于24年完成IPO的全球冷链物流巨头Lineage在上市后股价也一路走低,目前股价已较上市首日跌去近四成。

冷链物流属于传统行业,对技术要求并不高,较低的进入门槛导致市场易陷入比拼价格的恶性竞争,行业参与者很难长期保持高利润率。

而雪上加霜的是,随着预制菜、三文鱼等生鲜食品的需求走高,红星冷链也即将面临来自快递、货运等传统物流行业与新零售企业的跨界竞争。媒体报道显示,已有部分快递物流企业开始自建生鲜食品的温控冷链仓库、生鲜联配中心或打造冷冻食品“干+仓+配”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等,而这显然将分走以红星冷链为代表的传统冷链企业的一部分市场。

有着市场竞争加剧的潜在不利因素,冷冻仓储主业又已出现价格下滑、毛利率下降的颓势,红星冷链恐怕难以在二级市场上获得较高估值。展望未来,如何维持自身的市场优势地位并寻找更多增长点,将成为摆在红星冷链面前的一道长期难题。

冷链物流企业在二级市场并不算吃香,此前星星冷链、凯雪冷链、上海生生医药冷链科技等都曾计划IPO,但后来均主动撤回IPO申请,而少数成功上市的昊鑫控股(HXHX.US)股价表现也并不乐观。

2025年4月25日,来自湖南长沙的红星冷链(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Hongxing Coldchain (Hunan) Co., Ltd.(简称"红星冷链”)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本次IPO联席保荐人为建银国际、农银国际。

公开资料显示,红星冷链成立于2006年,是领先的冷冻食品交易和冷冻仓储服务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冷冻食品供应链的综合解决方案。公司占地面积210余亩,库容16万吨,是湖南省首家国家AAA级冷链物流企业,市场份额在湖南省排名前列。

长期以来,冷链物流企业在二级市场并不算吃香,此前星星冷链、凯雪冷链、上海生生医药冷链科技等都曾计划IPO,但后来均主动撤回IPO申请,而少数成功上市的昊鑫控股(HXHX.US)股价表现也并不乐观。作为区域性冷链物流龙头,红星冷链又能否得到市场青睐?

利润低速增长 主业毛利率下滑

从过往业绩来看,近年来红星冷链业绩表现平平,收入与利润呈现低速增长趋势。

具体而言,在过去的2022年、2023年、2024年,红星冷链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37亿、2.02亿和2.34亿元(单位为人民币,下同),年复合增长率为-0.67%,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0.79亿、0.75亿和0.8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35%。公司方面称,收入增加主要由于五期项目的冷冻仓储设施竣工并投入运营及门店的租赁单价增加。

image.png

招股书显示,红星冷链的收入主要源自冷冻仓储服务(根据客户合约的自动化温控仓库的冷冻仓储服务费)、租赁服务(主要是冷冻食品交易平台的门店租金收入)、装卸服务。分收入结构来看,冷冻仓储服务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24年贡献68.5%的收入。

不过,作为主业的冷冻仓储业务,近年来却呈现出价格和库容利用率双双下降的态势。2023年及2024年,公司南部冷冻仓储基地的平均每月冷冻仓储费分别为每吨人民币79.4元、79.3元及66.9元,北部冷冻仓储基地分别为59.5元、50.8元及51.5元,均出现明显下降。

image.png

与此同时,于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公司的南部冷冻仓储基地及北部冷冻仓储已获客户购买的总库容分别为149,269吨、145,550吨及203,183吨,总库容利用率分别为96.7%、94.3%及88.1%,同样有所下降。

报告期内,公司冷冻仓储服务的毛利率从2022年的60.5%下降至2024年的54.4%,租赁服务则从同期的57.1%上升至59.8%,带动整体毛利率小幅上升,在2022-2024年间分别为50.1%、57.7%及52.8%。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红星冷链拥有优质的客户群体与较高的客户留存度。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为超过700位客户提供冷冻仓储服务,业务遍及湖南省和全国其他8个省份。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的前10位客户的平均合作期约为14年,冷冻食品交易平台业务的客户续约率始终保持在92.0%或以上,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低于80.0%)。

关于未来增长策略,公司计划于未来三年内新建一座加工厂及配套冷冻仓储设施,总设计库容约为100,000立方米或超过20,000吨可用库容,以便扩大及优化服务供应;计划利用人工智能优化新建加工厂及冷冻仓储设施的运营效率与自动化水平,具体措施包括部署物联网监测系统、实现温湿度实时追踪、引进自动化物料处理设备等。

政策利好加持,冷链物流将迎“新势力”

随着消费者对生鲜食品品质需求的提升,叠加生鲜电商、医药电商、蔬菜供应链、外卖预制菜配送等业态快速发展,近年来冷链物流行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2024年我国冷链物流需求总量为3.65亿吨,同比增长4.3%;冷链物流总收入为5361亿元,同比增长3.7%。

2025年2月,随着“农业新质生产力”概念被提出,冷链物流行业迎来多项政策利好,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中就指出,冷链物流是乡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一环,能够促进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吉林、河南等多地亦出台一系列行业发展支持政策。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目前中国的冷冻食品交易服务市场和冷冻仓储服务市场仍然保持高度区域化,在冷冻食品交易服务行业,按2024年的交易总值计,华中地区前四名参与者合计占市场份额的31.0%,而冷冻仓储服务市场更为分散,按2024年的收入计,华中地区前五名参与者合计占市场份额的9.7%。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于2024年按冷冻食品交易服务的交易总值计,红星冷链在中国中部地区所有冷冻食品交易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8.9%),在湖南省排名第一(市场份额52.7%);于2024年按收入计,红星冷链是中国中部地区和湖南省最大的冷冻仓储服务提供商,所占市场份额分别为2.6%及13.6%。而在市场地位占优之外,红星冷链亦拥有包括4A物流企业、五星级冷链物流企业(仓储型)、一级绿色仓库和中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等权威行业认证。

image.png

然而,从此前的二级市场反应来看,资本对冷链物流相关企业反响平平,如今年4月登陆美股的昊鑫控股(HXHX.US)上市首日收跌22.25%,该公司为一家主营冷链运输(温控整车运输服务和城市配送服务)的企业;而刚于24年完成IPO的全球冷链物流巨头Lineage在上市后股价也一路走低,目前股价已较上市首日跌去近四成。

冷链物流属于传统行业,对技术要求并不高,较低的进入门槛导致市场易陷入比拼价格的恶性竞争,行业参与者很难长期保持高利润率。

而雪上加霜的是,随着预制菜、三文鱼等生鲜食品的需求走高,红星冷链也即将面临来自快递、货运等传统物流行业与新零售企业的跨界竞争。媒体报道显示,已有部分快递物流企业开始自建生鲜食品的温控冷链仓库、生鲜联配中心或打造冷冻食品“干+仓+配”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等,而这显然将分走以红星冷链为代表的传统冷链企业的一部分市场。

有着市场竞争加剧的潜在不利因素,冷冻仓储主业又已出现价格下滑、毛利率下降的颓势,红星冷链恐怕难以在二级市场上获得较高估值。展望未来,如何维持自身的市场优势地位并寻找更多增长点,将成为摆在红星冷链面前的一道长期难题。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