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哥的跨境朋友圈:《“仅退款”到底该不该全面取消?》(全文)

100ec.cn

1天前

该项政策不仅仅没有促进电商的有序发展,反而带来了非常大的副作用,因为人性的“恶”,导致越来越多不合理的“仅退款”出现,让商家的利润明显受损,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和温情消失了,只剩下赤裸裸的交易关系。

(网经社讯)2025年4月27日 天气阴 杭州

近日,多家电商平台传出要取消仅退款政策的风声,相关话题迅速冲上热搜,相关词条阅读量超过2亿条,讨论次数也超过10万次,支持者和反对者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凡事都有两面性,今天我们就重点讨论一下,仅退款到底该不该取消?

首先,我们可以先做个调研,作为消费者的你,在电商平台过程中,有没有使用过仅退款的这个功能?

A   从来都没有使用过;    B   经常使用;      C  使用过,但是是迫不得已;

看看大家的选择,哪个答案居多。

图片

我们大家都知道,电商生态中,有三个重要的角色,消费者,商家,平台方。那么仅退款这个政策的推出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三个角色在里面有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政策退出历史舞台以后,我们的电商消费路径会受到哪些影响?今天的文章我们就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图片

第一个层面,仅退款政策推出的历史背景。仅退款,顾名思义,消费者在购买了某件商品之后,由于商品存在一定的问题,消费者可以申请全额退款,与此同时,还不用把货品给退回来。相当于,消费者不仅得到了产品,而且没有花钱。中国电商平台,首先推出仅退款的是拼多多平台,这个平台本身就是依靠低价竞争,杀入到电商领域,从阿里的电商江山里分一杯羹,并且该平台有一个特性,就是一切以消费者的利益为主要运营方式,商家的利益则放在第二档次,因为他们始终相信,有流量,有消费者的购买力,这个平台就会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至于商家供应商,中国永远都不缺。正是基于这个背景下,推出了仅退款的政策,实质上是为了当消费者的舔狗。没想到该政策一推出,就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欢迎,结果其他平台(阿里,抖音,快手等)不得不跟进,也相继推出了该政策---仅退款,到今天已经有了4年的时间。

第二层面,该政策的推出,初衷是好的,是为了消费者的权益保护,能有更好的购物体验,但是没想到被一些电商平台的羊毛党钻了空子,成为了他们发家致富的手段。市场参与者不会完全按照预想的行动。伴随“仅退款”而来的,是大量出现的“羊毛党”“职业退款人”等灰产乱象,不少商家因此利润受损,不得不通过降低商品品质、减少创新投入来止损,最终形成恶性循环。由此可见,该项政策不仅仅没有促进电商的有序发展,反而带来了非常大的副作用,因为人性的“恶”,导致越来越多不合理的“仅退款”出现,让商家的利润明显受损,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和温情消失了,只剩下赤裸裸的交易关系。与此同时,平台强行介入让一些商家感到不被尊重,平台和商家之间从“对等关系变成对立关系”。 

第三个层面,在广大的消费者群体中,有些羊毛党掺杂其中,使得商家深受其害。但是商家之中,就全部都是优质商家吗?显然也不全是,并且不良商家的数量也不在少数,那么电商平台的仅退款取消掉以后,消费者购买到了货不对路的劣质商品,他们的利益又有谁来保障呢?短期来看,消费者维权成本会提高,但是从长期来看,消费者权益保护不是减弱了,而是增强了。取消“仅退款”后,平台需要逐渐加大对售后客服的投入,依法维权,主动介入,而相关部门要增加消费者维权渠道,给消费者提供线上低成本维权的通道,这样才会营造一个良好的电商购物环境。

我认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必然要做两件事: 

首先要分对错。不能总让商家吃亏,一味的保护消费者,谁做错谁吃亏,才是人间正道。 其次,定额度。售后不能简单化,而要精细化,平台要主动介入到商家和消费者的纠纷当中,去判断谁对谁错。因此,在“仅退款”取消后,商家要主动调整思路,将价格和品质,尤其是售后品质纳入到公司发展战略中。 总之,商品要走品质和成本并重的路径,售后要走数字化和精准化并重的路径。

妖哥寄语:

电商平台是平台的搭建者,秩序的维护者,他们的核心是要搭建良好的购物环境,制定良好的游戏规则,既要服务好消费者,又要照顾到商家,二者缺一不可。不能一味的当舔狗,添消费者,打压商家。目前看来,取消“仅退款”对电商行业的影响是正向的,能够强化商家与平台的对等关系,减轻商家与平台的对立关系,也能让普通用户购物时更加理性,不会因为“仅退款”而冲动购物。

最后来一个问题:大家觉得未来会取消运费险吗?

该项政策不仅仅没有促进电商的有序发展,反而带来了非常大的副作用,因为人性的“恶”,导致越来越多不合理的“仅退款”出现,让商家的利润明显受损,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和温情消失了,只剩下赤裸裸的交易关系。

(网经社讯)2025年4月27日 天气阴 杭州

近日,多家电商平台传出要取消仅退款政策的风声,相关话题迅速冲上热搜,相关词条阅读量超过2亿条,讨论次数也超过10万次,支持者和反对者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凡事都有两面性,今天我们就重点讨论一下,仅退款到底该不该取消?

首先,我们可以先做个调研,作为消费者的你,在电商平台过程中,有没有使用过仅退款的这个功能?

A   从来都没有使用过;    B   经常使用;      C  使用过,但是是迫不得已;

看看大家的选择,哪个答案居多。

图片

我们大家都知道,电商生态中,有三个重要的角色,消费者,商家,平台方。那么仅退款这个政策的推出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三个角色在里面有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政策退出历史舞台以后,我们的电商消费路径会受到哪些影响?今天的文章我们就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图片

第一个层面,仅退款政策推出的历史背景。仅退款,顾名思义,消费者在购买了某件商品之后,由于商品存在一定的问题,消费者可以申请全额退款,与此同时,还不用把货品给退回来。相当于,消费者不仅得到了产品,而且没有花钱。中国电商平台,首先推出仅退款的是拼多多平台,这个平台本身就是依靠低价竞争,杀入到电商领域,从阿里的电商江山里分一杯羹,并且该平台有一个特性,就是一切以消费者的利益为主要运营方式,商家的利益则放在第二档次,因为他们始终相信,有流量,有消费者的购买力,这个平台就会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至于商家供应商,中国永远都不缺。正是基于这个背景下,推出了仅退款的政策,实质上是为了当消费者的舔狗。没想到该政策一推出,就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欢迎,结果其他平台(阿里,抖音,快手等)不得不跟进,也相继推出了该政策---仅退款,到今天已经有了4年的时间。

第二层面,该政策的推出,初衷是好的,是为了消费者的权益保护,能有更好的购物体验,但是没想到被一些电商平台的羊毛党钻了空子,成为了他们发家致富的手段。市场参与者不会完全按照预想的行动。伴随“仅退款”而来的,是大量出现的“羊毛党”“职业退款人”等灰产乱象,不少商家因此利润受损,不得不通过降低商品品质、减少创新投入来止损,最终形成恶性循环。由此可见,该项政策不仅仅没有促进电商的有序发展,反而带来了非常大的副作用,因为人性的“恶”,导致越来越多不合理的“仅退款”出现,让商家的利润明显受损,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和温情消失了,只剩下赤裸裸的交易关系。与此同时,平台强行介入让一些商家感到不被尊重,平台和商家之间从“对等关系变成对立关系”。 

第三个层面,在广大的消费者群体中,有些羊毛党掺杂其中,使得商家深受其害。但是商家之中,就全部都是优质商家吗?显然也不全是,并且不良商家的数量也不在少数,那么电商平台的仅退款取消掉以后,消费者购买到了货不对路的劣质商品,他们的利益又有谁来保障呢?短期来看,消费者维权成本会提高,但是从长期来看,消费者权益保护不是减弱了,而是增强了。取消“仅退款”后,平台需要逐渐加大对售后客服的投入,依法维权,主动介入,而相关部门要增加消费者维权渠道,给消费者提供线上低成本维权的通道,这样才会营造一个良好的电商购物环境。

我认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必然要做两件事: 

首先要分对错。不能总让商家吃亏,一味的保护消费者,谁做错谁吃亏,才是人间正道。 其次,定额度。售后不能简单化,而要精细化,平台要主动介入到商家和消费者的纠纷当中,去判断谁对谁错。因此,在“仅退款”取消后,商家要主动调整思路,将价格和品质,尤其是售后品质纳入到公司发展战略中。 总之,商品要走品质和成本并重的路径,售后要走数字化和精准化并重的路径。

妖哥寄语:

电商平台是平台的搭建者,秩序的维护者,他们的核心是要搭建良好的购物环境,制定良好的游戏规则,既要服务好消费者,又要照顾到商家,二者缺一不可。不能一味的当舔狗,添消费者,打压商家。目前看来,取消“仅退款”对电商行业的影响是正向的,能够强化商家与平台的对等关系,减轻商家与平台的对立关系,也能让普通用户购物时更加理性,不会因为“仅退款”而冲动购物。

最后来一个问题:大家觉得未来会取消运费险吗?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