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芃教授:乳腺癌诊疗技术融合与基层赋能的突破之路 | 2025肿瘤周

医学论坛网

2天前

通过巡讲、下基层等方式,这些标准能够真正落地,提升基层医生的诊疗能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袁芃受邀参加了本次访谈,分享了乳腺癌治疗领域的前沿进展,聚焦技术融合、基层赋能及国际合作等关键议题,为提升乳腺癌诊疗水平提供了重要思路。

导语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乳腺癌的诊疗从精准治疗的技术融合到基层医疗的赋能提升,从人才培养的深化到国际合作与技术创新的加速推进,正在全方位优化升级。

2025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百姓健康频道(CHTV)、陆士新医学基金会和医学论坛网联合推出“2025中国肿瘤防治创新生态圈共建行动”系列访谈节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袁芃受邀参加了本次访谈,分享了乳腺癌治疗领域的前沿进展,聚焦技术融合、基层赋能及国际合作等关键议题,为提升乳腺癌诊疗水平提供了重要思路。

1

技术融合:

精准治疗的多维探索

袁芃教授指出,乳腺癌的治疗手段日益多样化,涵盖了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内分泌治疗等多种方式。这些治疗手段之间的融合,正在推动乳腺癌精准治疗的快速发展。例如,靶向治疗与放疗的联合应用,已在脑转移患者中展现出显著优势。袁芃教授提到,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小分子靶向药物能够穿透血脑屏障,与放疗协同作用,有效杀伤颅内肿瘤细胞。此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放疗的结合,也能通过释放肿瘤新抗原,提升免疫治疗的疗效。

袁芃教授还强调了多模态整合平台的重要性。通过影像平台、基因组学平台、病理平台等多平台的融合,医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肿瘤特征,从而实现精准的治疗决策。这种多模态的风险预测平台,不仅有助于早期预测肿瘤复发和转移,还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2

基层赋能:

提升县域医院诊疗同质化水平

袁芃教授指出,提升县域医院的诊疗同质化水平,是实现医疗公平、减少城乡差距的重要目标。为此,需要构建标准化的诊疗框架,并通过多种方式赋能基层医疗。首先,国家和专业学会制定的诊疗指南,为基层医生提供了规范化的治疗标准。通过巡讲、下基层等方式,这些标准能够真正落地,提升基层医生的诊疗能力。

质量控制是确保同质化水平的关键。通过建立评分标准,对基层医院的诊疗质量进行评估,能够有效提升医疗水平。例如,通过推广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标准化指南,一些基层医院的保乳手术率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不仅提升了肿瘤治疗效果,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远程多学科诊疗(MDT)平台的建设,也为基层医院提供了强大的支持。通过省级、市级和县级医院的三级联动,患者能够在基层医院获得与大城市医院相同的高质量医疗服务。袁芃教授举例说,通过远程病理诊断,县级医院可以将病理切片上传至上级医院,由专业病理医生进行诊断,从而解决了基层病理医生短缺的问题。

3

人才培养:

提升基层医生诊疗能力

袁芃教授认为,人才培养是提升基层医疗水平的根本。乳腺癌作为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治疗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参与。通过国家层面的继续教育学分制度,以及定向到上级医院进修等方式,基层医生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医疗技术和理念。

基层医院的医生不仅需要掌握先进的医疗技术,还需要具备多学科协作的能力。此外,基层医院也需要开展小规模的科研工作,以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医疗技术的进步。随着越来越多的高层次人才回归基层,基层医院的诊疗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4

国际合作与技术创新:

提升全球影响力

袁芃教授指出,国际合作与技术创新是提升乳腺癌诊疗全球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国在乳腺癌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方面,已经从“跟跑”逐渐转变为“领跑”。例如,中国的双靶点免疫治疗在国际上取得了优异的临床试验结果,彰显了中国生物制药领域的强大实力。

袁芃教授还提到,中国在专利申请方面已经位居全球第一,但如何将这些专利转化为实际的临床应用,仍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政府、科研院校、科学家以及商业平台需要携手合作,推动先进技术的转化和应用。此外,建立全面的乳腺癌数据库,也是提升诊疗水平的重要基础。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更好地制定诊疗策略和规范。国际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乳腺癌诊疗的全球影响力,也能让全球患者受益于中国的创新成果。通过分享经验和技术,国际合作将进一步推动乳腺癌治疗的进步。

结语

在本次访谈中,袁芃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从技术融合、基层赋能、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等多个角度,为乳腺癌诊疗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切实可行的建议。通过技术手段的整合、基层医疗能力的提升、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国际合作的深化,乳腺癌诊疗水平有望得到进一步提高。

介绍

袁芃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国际医疗与交流分会第一届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常委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理事长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负责人
第五届“人民名医”
全国三八红旗手

通过巡讲、下基层等方式,这些标准能够真正落地,提升基层医生的诊疗能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袁芃受邀参加了本次访谈,分享了乳腺癌治疗领域的前沿进展,聚焦技术融合、基层赋能及国际合作等关键议题,为提升乳腺癌诊疗水平提供了重要思路。

导语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乳腺癌的诊疗从精准治疗的技术融合到基层医疗的赋能提升,从人才培养的深化到国际合作与技术创新的加速推进,正在全方位优化升级。

2025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百姓健康频道(CHTV)、陆士新医学基金会和医学论坛网联合推出“2025中国肿瘤防治创新生态圈共建行动”系列访谈节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袁芃受邀参加了本次访谈,分享了乳腺癌治疗领域的前沿进展,聚焦技术融合、基层赋能及国际合作等关键议题,为提升乳腺癌诊疗水平提供了重要思路。

1

技术融合:

精准治疗的多维探索

袁芃教授指出,乳腺癌的治疗手段日益多样化,涵盖了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内分泌治疗等多种方式。这些治疗手段之间的融合,正在推动乳腺癌精准治疗的快速发展。例如,靶向治疗与放疗的联合应用,已在脑转移患者中展现出显著优势。袁芃教授提到,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小分子靶向药物能够穿透血脑屏障,与放疗协同作用,有效杀伤颅内肿瘤细胞。此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放疗的结合,也能通过释放肿瘤新抗原,提升免疫治疗的疗效。

袁芃教授还强调了多模态整合平台的重要性。通过影像平台、基因组学平台、病理平台等多平台的融合,医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肿瘤特征,从而实现精准的治疗决策。这种多模态的风险预测平台,不仅有助于早期预测肿瘤复发和转移,还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2

基层赋能:

提升县域医院诊疗同质化水平

袁芃教授指出,提升县域医院的诊疗同质化水平,是实现医疗公平、减少城乡差距的重要目标。为此,需要构建标准化的诊疗框架,并通过多种方式赋能基层医疗。首先,国家和专业学会制定的诊疗指南,为基层医生提供了规范化的治疗标准。通过巡讲、下基层等方式,这些标准能够真正落地,提升基层医生的诊疗能力。

质量控制是确保同质化水平的关键。通过建立评分标准,对基层医院的诊疗质量进行评估,能够有效提升医疗水平。例如,通过推广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标准化指南,一些基层医院的保乳手术率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不仅提升了肿瘤治疗效果,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远程多学科诊疗(MDT)平台的建设,也为基层医院提供了强大的支持。通过省级、市级和县级医院的三级联动,患者能够在基层医院获得与大城市医院相同的高质量医疗服务。袁芃教授举例说,通过远程病理诊断,县级医院可以将病理切片上传至上级医院,由专业病理医生进行诊断,从而解决了基层病理医生短缺的问题。

3

人才培养:

提升基层医生诊疗能力

袁芃教授认为,人才培养是提升基层医疗水平的根本。乳腺癌作为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治疗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参与。通过国家层面的继续教育学分制度,以及定向到上级医院进修等方式,基层医生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医疗技术和理念。

基层医院的医生不仅需要掌握先进的医疗技术,还需要具备多学科协作的能力。此外,基层医院也需要开展小规模的科研工作,以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医疗技术的进步。随着越来越多的高层次人才回归基层,基层医院的诊疗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4

国际合作与技术创新:

提升全球影响力

袁芃教授指出,国际合作与技术创新是提升乳腺癌诊疗全球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国在乳腺癌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方面,已经从“跟跑”逐渐转变为“领跑”。例如,中国的双靶点免疫治疗在国际上取得了优异的临床试验结果,彰显了中国生物制药领域的强大实力。

袁芃教授还提到,中国在专利申请方面已经位居全球第一,但如何将这些专利转化为实际的临床应用,仍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政府、科研院校、科学家以及商业平台需要携手合作,推动先进技术的转化和应用。此外,建立全面的乳腺癌数据库,也是提升诊疗水平的重要基础。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更好地制定诊疗策略和规范。国际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乳腺癌诊疗的全球影响力,也能让全球患者受益于中国的创新成果。通过分享经验和技术,国际合作将进一步推动乳腺癌治疗的进步。

结语

在本次访谈中,袁芃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从技术融合、基层赋能、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等多个角度,为乳腺癌诊疗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切实可行的建议。通过技术手段的整合、基层医疗能力的提升、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国际合作的深化,乳腺癌诊疗水平有望得到进一步提高。

介绍

袁芃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国际医疗与交流分会第一届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常委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理事长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负责人
第五届“人民名医”
全国三八红旗手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