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音乐街区” 感受上海音乐文化魅力

新财网 文

10小时前

自2022年起,湖南街道党工委启动“音乐街区治理力工程”,牵头成立了“音乐街区共治委员会”,将“音乐街区治理力工程”融入武康—安福风貌街区等周边街区,让音乐街区跳脱出物理空间,在更大辖区内赋能基层治理。

五一假期临近,家住南京的江女士早早和女儿规划好了假期到上海的旅游路线。这其中,母女俩最为期待的是上海衡复音乐街区的Citywalk。“孩子喜爱音乐,我想看看上海的百年建筑,想借难得的假期去上海感受音乐文化的魅力。”

在上海徐汇衡复风貌区的核心地块,梧桐枝叶婆娑,斑驳的光影洒在百年洋房的墙面上,仿佛流动的五线谱。这里是上海音乐文化最浓郁、音乐人才最集中、音乐演出机构最密集的区域,也是沪上独树一帜的建筑可阅读、音乐可触摸的“音乐街区”。

2025年年初,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认定上海市徐汇区衡复音乐街区为第四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历史建筑与交响乐在这里共鸣,党群共治与美育浸润在此共生,当音乐基因融入城市肌理,一首现代都市的文明协奏曲正在这里上演。

从上海地铁一号线常熟路站出来再走几步,一幢三层小楼进入人们的视野。这里是淮海中路1258号,是我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作曲者聂耳的旧居,也是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布的上海市第一批革命文物。

在音乐街区,人们常能偶遇红色音乐的时代痕迹,真切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红色文化传承,以及无处不在、独具魅力的艺术气息。聂耳音乐广场的铜像与田汉街心花园雕像遥相呼应,贺绿汀旧居的琴声与话剧艺术中心的舞台共鸣,武康大楼的历史光影与宋庆龄文化空间的静谧庄严交相辉映……一幅红色文化与艺术气息交融的生动画卷铺展开来。

这里还是上海音乐文化、音乐机构、音乐人才最密集的区域。这里云集了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上音歌剧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交响音乐厅)、上海越剧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等知名音乐高校和机构,一批各具特色的琴行、音乐书店等散布周边。

位于汾阳路20号的上海音乐学院,被誉为“音乐家的摇篮”。自建校以来,上海音乐学院培养了贺绿汀、周小燕、陈钢等一大批蜚声中外的音乐家,《牧童短笛》《梁祝》《长征》等知名乐章也在此诞生。

因为有了上海音乐学院,汾阳路也有了“音乐之路”的美称。漫步在汾阳路上,人们会感受到浓浓的音乐艺术氛围。紧邻着校园的马路两旁,遍布着一家家琴行与乐器铺,其间穿插着各色各样的音乐教室。不时走过三三两两背着琴盒、抱着琴谱的身影,也成为这里最独特的一道风景线。

“音乐教育不该囿于象牙塔。”而今,音乐美育正从校园延展到整个音乐街区。2022年,上海音乐学院淮海路校区整体提升工程启动,数栋历史保护建筑进一步修缮,拆除淮海中路沿线围墙,让占地3300平方米的校园绿地,成为开放的街区空间。2024年,上海音乐学院校园将美育楼、音乐城堡和城市音乐会客厅三栋建筑向公众敞开大门。2025年,上音校园开放再次升级,对公众推出多项高质量艺术活动,吸引大量市民前来全方位感受音乐之美、文化之美。

漫步在音乐街区,人们能感受到音乐的滋养渗透在每一处角落。

“从花园传出优雅的琴声,从窗户飘来美妙的歌声……”周末的午后,位于淮海路上的湖南街道武康居民区党群服务站里不时传来阵阵歌声,吸引了不少游客市民驻足聆听。这里,一支由附近社区居民组成,平均年龄66岁的歌舞团正在认真排练着歌曲。

“我们叫‘月光歌舞团’,正在排练《赞美你,武康》。”团长张灏说,2024年是纪念武康大楼建成100周年,他特意创作了一首诗词《赞美你,武康》,却苦于不会谱曲。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刘灏得知这个消息后,主动帮助创作出了《赞美你,武康》的曲谱。如今,湖南街道武康居民区党群服务站成为月光歌舞团的常驻排练室。每逢周末,团员们就会带上乐器相聚于此,共同演奏这首属于武康大楼的“生日歌”。

在党建引领下,音乐街区治理工作始终聚焦人民所需所盼。自2022年起,湖南街道党工委启动“音乐街区治理力工程”,牵头成立了“音乐街区共治委员会”,将“音乐街区治理力工程”融入武康—安福风貌街区等周边街区,让音乐街区跳脱出物理空间,在更大辖区内赋能基层治理。如今,“音乐街区共治委员会”还推出了“梧桐乐·音乐街区”,两年来举办了百余场音乐特色活动,把音乐带到了楼宇和街区,让更多的市民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文化体验。

据统计,音乐街区年均举办500余场惠民音乐活动,覆盖人群超10万人次,实现“推开窗是交响乐,下个楼即音乐厅”。

动人的音符走进了社区,来到了老百姓身边,让生活、工作在音乐街区的市民有了更多的参与感、认同感、获得感。“音乐街区是无边界的,它不仅是音符与旋律的交汇之地,更是城市温度与人文精神的缩影。”湖南街道党工委书记杨海英表示,“我们努力将街区建设成为‘永不落幕的音乐街区’,成为上海的城市新名片。”

(本报记者杨金志 程思琪)

自2022年起,湖南街道党工委启动“音乐街区治理力工程”,牵头成立了“音乐街区共治委员会”,将“音乐街区治理力工程”融入武康—安福风貌街区等周边街区,让音乐街区跳脱出物理空间,在更大辖区内赋能基层治理。

五一假期临近,家住南京的江女士早早和女儿规划好了假期到上海的旅游路线。这其中,母女俩最为期待的是上海衡复音乐街区的Citywalk。“孩子喜爱音乐,我想看看上海的百年建筑,想借难得的假期去上海感受音乐文化的魅力。”

在上海徐汇衡复风貌区的核心地块,梧桐枝叶婆娑,斑驳的光影洒在百年洋房的墙面上,仿佛流动的五线谱。这里是上海音乐文化最浓郁、音乐人才最集中、音乐演出机构最密集的区域,也是沪上独树一帜的建筑可阅读、音乐可触摸的“音乐街区”。

2025年年初,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认定上海市徐汇区衡复音乐街区为第四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历史建筑与交响乐在这里共鸣,党群共治与美育浸润在此共生,当音乐基因融入城市肌理,一首现代都市的文明协奏曲正在这里上演。

从上海地铁一号线常熟路站出来再走几步,一幢三层小楼进入人们的视野。这里是淮海中路1258号,是我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作曲者聂耳的旧居,也是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布的上海市第一批革命文物。

在音乐街区,人们常能偶遇红色音乐的时代痕迹,真切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红色文化传承,以及无处不在、独具魅力的艺术气息。聂耳音乐广场的铜像与田汉街心花园雕像遥相呼应,贺绿汀旧居的琴声与话剧艺术中心的舞台共鸣,武康大楼的历史光影与宋庆龄文化空间的静谧庄严交相辉映……一幅红色文化与艺术气息交融的生动画卷铺展开来。

这里还是上海音乐文化、音乐机构、音乐人才最密集的区域。这里云集了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上音歌剧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交响音乐厅)、上海越剧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等知名音乐高校和机构,一批各具特色的琴行、音乐书店等散布周边。

位于汾阳路20号的上海音乐学院,被誉为“音乐家的摇篮”。自建校以来,上海音乐学院培养了贺绿汀、周小燕、陈钢等一大批蜚声中外的音乐家,《牧童短笛》《梁祝》《长征》等知名乐章也在此诞生。

因为有了上海音乐学院,汾阳路也有了“音乐之路”的美称。漫步在汾阳路上,人们会感受到浓浓的音乐艺术氛围。紧邻着校园的马路两旁,遍布着一家家琴行与乐器铺,其间穿插着各色各样的音乐教室。不时走过三三两两背着琴盒、抱着琴谱的身影,也成为这里最独特的一道风景线。

“音乐教育不该囿于象牙塔。”而今,音乐美育正从校园延展到整个音乐街区。2022年,上海音乐学院淮海路校区整体提升工程启动,数栋历史保护建筑进一步修缮,拆除淮海中路沿线围墙,让占地3300平方米的校园绿地,成为开放的街区空间。2024年,上海音乐学院校园将美育楼、音乐城堡和城市音乐会客厅三栋建筑向公众敞开大门。2025年,上音校园开放再次升级,对公众推出多项高质量艺术活动,吸引大量市民前来全方位感受音乐之美、文化之美。

漫步在音乐街区,人们能感受到音乐的滋养渗透在每一处角落。

“从花园传出优雅的琴声,从窗户飘来美妙的歌声……”周末的午后,位于淮海路上的湖南街道武康居民区党群服务站里不时传来阵阵歌声,吸引了不少游客市民驻足聆听。这里,一支由附近社区居民组成,平均年龄66岁的歌舞团正在认真排练着歌曲。

“我们叫‘月光歌舞团’,正在排练《赞美你,武康》。”团长张灏说,2024年是纪念武康大楼建成100周年,他特意创作了一首诗词《赞美你,武康》,却苦于不会谱曲。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刘灏得知这个消息后,主动帮助创作出了《赞美你,武康》的曲谱。如今,湖南街道武康居民区党群服务站成为月光歌舞团的常驻排练室。每逢周末,团员们就会带上乐器相聚于此,共同演奏这首属于武康大楼的“生日歌”。

在党建引领下,音乐街区治理工作始终聚焦人民所需所盼。自2022年起,湖南街道党工委启动“音乐街区治理力工程”,牵头成立了“音乐街区共治委员会”,将“音乐街区治理力工程”融入武康—安福风貌街区等周边街区,让音乐街区跳脱出物理空间,在更大辖区内赋能基层治理。如今,“音乐街区共治委员会”还推出了“梧桐乐·音乐街区”,两年来举办了百余场音乐特色活动,把音乐带到了楼宇和街区,让更多的市民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文化体验。

据统计,音乐街区年均举办500余场惠民音乐活动,覆盖人群超10万人次,实现“推开窗是交响乐,下个楼即音乐厅”。

动人的音符走进了社区,来到了老百姓身边,让生活、工作在音乐街区的市民有了更多的参与感、认同感、获得感。“音乐街区是无边界的,它不仅是音符与旋律的交汇之地,更是城市温度与人文精神的缩影。”湖南街道党工委书记杨海英表示,“我们努力将街区建设成为‘永不落幕的音乐街区’,成为上海的城市新名片。”

(本报记者杨金志 程思琪)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