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4月24日,返利科技公告,公司2024年度净利润为负,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3.2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据网经社数字零售台(DR.100EC.CN)根据Deepseek查询获悉,返利科技公司股票于4月25日(周五)停牌一天,将于4月28日(周一)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返利。
退市风险警示触发:营收下滑与亏损加剧双重压力
根据公告,返利科技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主要原因为: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符合“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3亿元”的退市指标。
2025年一季报进一步暴露了其经营困境:报告期内公司营收5359.66万元,同比下降16.68%;归母净利润亏损1398.14万元,同比降幅达440.90%;扣非净利润亏损1417.20万元,同比下降446.56%。值得注意的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723.44万元,同比恶化451.41%,显示其盈利质量持续下滑。
用户规模与商业变现的悖论:2.66亿注册用户难掩盈利难题
尽管返利科技旗下“返利网APP”拥有2.66亿注册用户,并长期稳居导购类应用活跃度榜首,但其商业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公司主要通过电商平台返佣、广告营销及会员服务变现,但随着主流电商平台自建返利体系(如淘宝“一淘”、京东“京享值”),第三方导购平台的佣金空间被挤压。2024年财报显示,其全年营收同比下滑18.3%,毛利率从2023年的72.5%降至68.2%。
此外,公司合作生态的广度与深度失衡。虽与天猫、京东等400余家平台及5万品牌商户建立合作,但过度依赖头部电商导致议价能力薄弱。2024年,前五大客户贡献营收占比达47%,其中某头部电商平台占比超30%,集中度风险凸显。
流动性充足但转型乏力:短期偿债无忧 长期增长存疑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返利科技货币资金3.88亿元,流动负债1.16亿元,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分别为3.92和3.91,短期偿债能力充足。然而,资金储备未能转化为增长动能。近年来,公司尝试拓展直播电商、本地生活服务等新业务,但收效甚微。2024年新业务线营收占比不足5%,且营销费用同比激增35%,拖累利润表现。
资本市场用脚投票:股价8连跌 市值缩水逾八成
市场对返利科技前景的悲观情绪持续发酵。截至4月24日收盘,其股价报3.62元/股,当日下跌6.70%,连续8个交易日收跌,创年内新低,较2021年上市首日收盘价(14.55元)累计下跌75%,市值从峰值60亿元缩水至15.18亿元。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关于“用户规模与业绩背离”“战略转型方向”的质疑频现。
退市倒计时下的自救之路:业务重组与成本管控成关键
根据规则,若2025年度净利润或扣非净利润仍为负且营收低于3亿元,返利科技将面临强制退市。公司管理层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将采取三项措施应对危机:
压缩成本:关闭低效分支机构,裁员比例拟达20%,预计年节省费用5000万元;
业务聚焦:砍掉直播电商等亏损业务,回归导购主业,计划推出“AI智能返利助手”提升用户粘性;
生态合作:与跨境电商平台深化合作,开拓海外返利市场,目标年内新增1000家境外商户。
行业分析师指出,返利模式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流量聚合与精准分发,但在电商行业增速放缓、平台去中介化趋势下,转型难度极大。若无法在6-12个月内实现盈利逆转,退市或难避免。
结语
从“导购独角兽”到披星戴帽,返利科技的困境折射出第三方电商服务商的生存窘境。其2.66亿用户的流量池如何转化为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将成为决定其命运的关键。随着退市风险警示的实施,这家老牌互联网企业的自救战役已进入倒计时。
(网经社讯)4月24日,返利科技公告,公司2024年度净利润为负,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3.2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据网经社数字零售台(DR.100EC.CN)根据Deepseek查询获悉,返利科技公司股票于4月25日(周五)停牌一天,将于4月28日(周一)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返利。
退市风险警示触发:营收下滑与亏损加剧双重压力
根据公告,返利科技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主要原因为: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符合“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3亿元”的退市指标。
2025年一季报进一步暴露了其经营困境:报告期内公司营收5359.66万元,同比下降16.68%;归母净利润亏损1398.14万元,同比降幅达440.90%;扣非净利润亏损1417.20万元,同比下降446.56%。值得注意的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723.44万元,同比恶化451.41%,显示其盈利质量持续下滑。
用户规模与商业变现的悖论:2.66亿注册用户难掩盈利难题
尽管返利科技旗下“返利网APP”拥有2.66亿注册用户,并长期稳居导购类应用活跃度榜首,但其商业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公司主要通过电商平台返佣、广告营销及会员服务变现,但随着主流电商平台自建返利体系(如淘宝“一淘”、京东“京享值”),第三方导购平台的佣金空间被挤压。2024年财报显示,其全年营收同比下滑18.3%,毛利率从2023年的72.5%降至68.2%。
此外,公司合作生态的广度与深度失衡。虽与天猫、京东等400余家平台及5万品牌商户建立合作,但过度依赖头部电商导致议价能力薄弱。2024年,前五大客户贡献营收占比达47%,其中某头部电商平台占比超30%,集中度风险凸显。
流动性充足但转型乏力:短期偿债无忧 长期增长存疑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返利科技货币资金3.88亿元,流动负债1.16亿元,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分别为3.92和3.91,短期偿债能力充足。然而,资金储备未能转化为增长动能。近年来,公司尝试拓展直播电商、本地生活服务等新业务,但收效甚微。2024年新业务线营收占比不足5%,且营销费用同比激增35%,拖累利润表现。
资本市场用脚投票:股价8连跌 市值缩水逾八成
市场对返利科技前景的悲观情绪持续发酵。截至4月24日收盘,其股价报3.62元/股,当日下跌6.70%,连续8个交易日收跌,创年内新低,较2021年上市首日收盘价(14.55元)累计下跌75%,市值从峰值60亿元缩水至15.18亿元。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关于“用户规模与业绩背离”“战略转型方向”的质疑频现。
退市倒计时下的自救之路:业务重组与成本管控成关键
根据规则,若2025年度净利润或扣非净利润仍为负且营收低于3亿元,返利科技将面临强制退市。公司管理层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将采取三项措施应对危机:
压缩成本:关闭低效分支机构,裁员比例拟达20%,预计年节省费用5000万元;
业务聚焦:砍掉直播电商等亏损业务,回归导购主业,计划推出“AI智能返利助手”提升用户粘性;
生态合作:与跨境电商平台深化合作,开拓海外返利市场,目标年内新增1000家境外商户。
行业分析师指出,返利模式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流量聚合与精准分发,但在电商行业增速放缓、平台去中介化趋势下,转型难度极大。若无法在6-12个月内实现盈利逆转,退市或难避免。
结语
从“导购独角兽”到披星戴帽,返利科技的困境折射出第三方电商服务商的生存窘境。其2.66亿用户的流量池如何转化为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将成为决定其命运的关键。随着退市风险警示的实施,这家老牌互联网企业的自救战役已进入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