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对冲基金火热!什么是多策略基金?| 好买私募日报

好买香港

21小时前

以上我们讲解了全球对冲基金中多策略基金的策略构成和风险收益特征,如果当前你被市场波动大、投资难度高、产品不好选等问题困扰,那不妨关注下多策略基金,可能会多一些资产配置的思路。

今年以来,受特朗普2.0时期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明显加剧,股票、债券等各类资产投资难度加大。这种环境下,全球对冲基金赢得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

全球对冲基金往往以丰富多样的策略在全球的多个市场、多类资产中多元布局,且充分运用对冲工具,控制系统性风险的暴露,所以在金融市场高波动时期,对冲基金往往能展现出更强的业绩竞争力。

提起全球对冲基金,我们最常遇到的一种类型是多策略基金,那么究竟什么是多策略基金呢?所谓的多策略是指哪些策略?多策略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如何?作为【对冲基金系列解读】的第三篇,本文将聚焦多策略基金,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基金管理人为例,详细拆解下全球对冲基金中的多策略。

什么是多策略基金

首先,什么是多策略呢,我们以五家全球知名的多策略对冲基金为例,它们都是采取多策略复合的运作模式,且投资范围覆盖全球。我们来看看它们的多策略是如何构成的。

由以上五家多策略管理人的策略构成,我们能看出多策略基金的如下特征:

一、覆盖多类资产

多策略基金会同时在全球多类资产中捕捉机遇,除了传统的股票与债券之外,可转债、衍生品都是多策略基金经常关注的资产类别。

二、股票策略比重一般在30%-50%,且以多空策略为主

以上五家管理人的策略构成中,股票策略占比较高,一般在30%-50%之间。其中,股票多空策略,指买入一批股票的同时,再做空另一批股票,对冲市场风险的同时,力求在多空端同时获利。

股票多空策略能减小系统性风险暴露,所以对股市的系统性下行具有一定抗性。也就是说在股市震荡或是下跌时期,股票多空策略仍可能实现正收益。

有些多策略管理人还会去捕捉一些事件驱动型的股票投资机会,比如宣布并购的两个企业之间的价差,它们会将事件驱动与股票多空一同划分到股票基本面这类策略中。

总之,股票策略是多策略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空策略和事件驱动策略较为常见。投资者布局多策略产品时可注意下管理人股票策略的系统性风险敞口。

三、量化策略占比在10%-30%

多策略基金往往都会由一部分量化策略构成,占比在10%到30%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量化策略也会交易股票、债券、期货、金融衍生品等全球多类资产,但采用的是量化的方法,也就是统计套利,运用统计学原理,分析历史数据,预测未来价格波动并进行交易。

可见,多策略产品,在覆盖全球多市场多资产之外,也同时以主观投资和量化投资两种形式挖掘机会。

四、包含10%-30%的套利策略

多策略基金中,另一种常见的策略是套利策略,包括股票套利、可转债套利、波动率套利等等。虽然套利策略有很多种,但核心都是快速捕捉定价不合理的机会,力求承担较小风险的同时攫取收益,比如同一标的个股、期货、期权之间,同一公司的股债之间的价差。套利策略的风险收益性价比往往较高,但对管理人投研效率与交易速度也有较高要求。

由以上分析可见,多策略基金会覆盖全球多个市场多类资产,投研方式既有主观研判也有量化统计套利,具体策略方面则重视股票多空、套利等风险收益性价比较高的策略。

以上我们讲解了多策略基金的策略构成,接下来我们再看一看多策略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

多策略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如何

我们继续以上文提到的几家多策略管理人为例,以下对比了策略构成较为相似的管理人A、C、E自2018年9月至2025年1月的业绩曲线。

可以看出,三家多策略管理人都较好的控制了波动与回撤,并实现了长期的业绩增长。尤其是在全球股市普遍回撤的2022年,三家管理人的业绩相对稳定。其中,业绩相对占优的管理人E,统计区间内的年化回报约14%,最大回撤约7%。

由此可见,多策略基金以多种投研方法,在全球多市场多资产中广泛捕捉机会,且重视多空类、套利类策略,所以头部的多策略管理人有能力提供长期的、高风险收益性价比的回报流。

在传统资产,尤其是股票,表现强势的年份,多策略基金的赚钱效应可能没有股票基金那么强。但是在诸如2025年这样股市波动加剧的年份,多策略基金的业绩可能会更有竞争力。而长期来看,多策略基金如果能控好波动并持续累积收益,则可能为投资者带来较好的长期复利成果。

以上我们讲解了全球对冲基金中多策略基金的策略构成和风险收益特征,如果当前你被市场波动大、投资难度高、产品不好选等问题困扰,那不妨关注下多策略基金,可能会多一些资产配置的思路!

风险提示:投资于国际证券市场,除了需要承担与国内证券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还面临汇率风险等国际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也需要投资者注意。
好买香港提醒:本文版权为好买香港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和发表。如有转载需求,请在文章下方留言。

以上我们讲解了全球对冲基金中多策略基金的策略构成和风险收益特征,如果当前你被市场波动大、投资难度高、产品不好选等问题困扰,那不妨关注下多策略基金,可能会多一些资产配置的思路。

今年以来,受特朗普2.0时期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明显加剧,股票、债券等各类资产投资难度加大。这种环境下,全球对冲基金赢得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

全球对冲基金往往以丰富多样的策略在全球的多个市场、多类资产中多元布局,且充分运用对冲工具,控制系统性风险的暴露,所以在金融市场高波动时期,对冲基金往往能展现出更强的业绩竞争力。

提起全球对冲基金,我们最常遇到的一种类型是多策略基金,那么究竟什么是多策略基金呢?所谓的多策略是指哪些策略?多策略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如何?作为【对冲基金系列解读】的第三篇,本文将聚焦多策略基金,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基金管理人为例,详细拆解下全球对冲基金中的多策略。

什么是多策略基金

首先,什么是多策略呢,我们以五家全球知名的多策略对冲基金为例,它们都是采取多策略复合的运作模式,且投资范围覆盖全球。我们来看看它们的多策略是如何构成的。

由以上五家多策略管理人的策略构成,我们能看出多策略基金的如下特征:

一、覆盖多类资产

多策略基金会同时在全球多类资产中捕捉机遇,除了传统的股票与债券之外,可转债、衍生品都是多策略基金经常关注的资产类别。

二、股票策略比重一般在30%-50%,且以多空策略为主

以上五家管理人的策略构成中,股票策略占比较高,一般在30%-50%之间。其中,股票多空策略,指买入一批股票的同时,再做空另一批股票,对冲市场风险的同时,力求在多空端同时获利。

股票多空策略能减小系统性风险暴露,所以对股市的系统性下行具有一定抗性。也就是说在股市震荡或是下跌时期,股票多空策略仍可能实现正收益。

有些多策略管理人还会去捕捉一些事件驱动型的股票投资机会,比如宣布并购的两个企业之间的价差,它们会将事件驱动与股票多空一同划分到股票基本面这类策略中。

总之,股票策略是多策略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空策略和事件驱动策略较为常见。投资者布局多策略产品时可注意下管理人股票策略的系统性风险敞口。

三、量化策略占比在10%-30%

多策略基金往往都会由一部分量化策略构成,占比在10%到30%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量化策略也会交易股票、债券、期货、金融衍生品等全球多类资产,但采用的是量化的方法,也就是统计套利,运用统计学原理,分析历史数据,预测未来价格波动并进行交易。

可见,多策略产品,在覆盖全球多市场多资产之外,也同时以主观投资和量化投资两种形式挖掘机会。

四、包含10%-30%的套利策略

多策略基金中,另一种常见的策略是套利策略,包括股票套利、可转债套利、波动率套利等等。虽然套利策略有很多种,但核心都是快速捕捉定价不合理的机会,力求承担较小风险的同时攫取收益,比如同一标的个股、期货、期权之间,同一公司的股债之间的价差。套利策略的风险收益性价比往往较高,但对管理人投研效率与交易速度也有较高要求。

由以上分析可见,多策略基金会覆盖全球多个市场多类资产,投研方式既有主观研判也有量化统计套利,具体策略方面则重视股票多空、套利等风险收益性价比较高的策略。

以上我们讲解了多策略基金的策略构成,接下来我们再看一看多策略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

多策略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如何

我们继续以上文提到的几家多策略管理人为例,以下对比了策略构成较为相似的管理人A、C、E自2018年9月至2025年1月的业绩曲线。

可以看出,三家多策略管理人都较好的控制了波动与回撤,并实现了长期的业绩增长。尤其是在全球股市普遍回撤的2022年,三家管理人的业绩相对稳定。其中,业绩相对占优的管理人E,统计区间内的年化回报约14%,最大回撤约7%。

由此可见,多策略基金以多种投研方法,在全球多市场多资产中广泛捕捉机会,且重视多空类、套利类策略,所以头部的多策略管理人有能力提供长期的、高风险收益性价比的回报流。

在传统资产,尤其是股票,表现强势的年份,多策略基金的赚钱效应可能没有股票基金那么强。但是在诸如2025年这样股市波动加剧的年份,多策略基金的业绩可能会更有竞争力。而长期来看,多策略基金如果能控好波动并持续累积收益,则可能为投资者带来较好的长期复利成果。

以上我们讲解了全球对冲基金中多策略基金的策略构成和风险收益特征,如果当前你被市场波动大、投资难度高、产品不好选等问题困扰,那不妨关注下多策略基金,可能会多一些资产配置的思路!

风险提示:投资于国际证券市场,除了需要承担与国内证券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还面临汇率风险等国际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也需要投资者注意。
好买香港提醒:本文版权为好买香港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和发表。如有转载需求,请在文章下方留言。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