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视频AI分析技术!甘肃升级固废监管系统保障环境安全 政务:甘肃生态环境 2025-04-25 14:50 2024年年底,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固体废物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系统升级改造项目竣工,初步实现全省

引入视频AI分析技术!甘肃升级固废监管系统保障环境安全 政务

2天前

系统升级改造将“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突出涉危险废物许可事项“网上申办、一网通办”能力改造。...下一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将继续深化固体废物生态环境监管系统的应用与创新,不断提升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水平。
 
引入视频AI分析技术!甘肃升级固废监管系统保障环境安全
政务:甘肃生态环境 2025-04-25 14:50
2024年年底,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固体废物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系统升级改造项目竣工,初步实现全省危险废物相关单位全过程信息化监管,有效推动固体废物环境管理信息化建设,确保统筹有数据、监管有依据、服务有依托,形成了智能化综合物联监管体系,实现了固体废物数据信息一网统揽、危废环境一网同管,许可事项一网通办。
科技加码,实现“智能化”环境监管。此次升级改造聚焦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无废城市”等18个关键模块,以“全过程管理、全链条可视化”为目标,全面整合信息化资源,借助物联网、大数据、视频监控等前沿技术手段,成功构建了一套集监管、预警、分析于一体的高效监管体系。一是全程监控、建立管理“一条链”。运用电子标签、视频、物联网等技术,建立危险废物物联网监控示范体系,该体系能够对危险废物各环节状态信息进行全流程可视化监控与反向追踪溯源,确保固废管理的高效与安全。目前,全省404家涉废企业在危险废物关键点位,安装了共计3691路监控视频,构建起一张全方位的“可视化”监管网络。同时,引入视频AI分析技术,通过“库存堆积体积变化、运输车辆车牌分析以及叉车出入库分析”自动识别企业行为,并将分析结果与实时台账比对,有效研判台账真实性与合理性。二是防范风险、构筑防控“一中心”。建立全省统一的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风险预警体系,通过数据关联和模型分析,形成统一预警中心,能够即时预警各类风险,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将环境风险降到最低。三是全域总览、构建决策“一张图”。整合时间、空间、固废业务维度数据,直观展示全省、市州、区县视角下各类固废业务数据,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构建起决策“一张图”。
平台蓄势,实现“电子化”信息交汇。系统升级改造充分考虑企业实际需求,推出多项惠企措施,为企业减负增效。建立企业“一企一档”功能模块,全面整合企业数据,让企业在信息提交和审核流程上“只跑一次”,大大提高办事效率。推动“五即”规范化建设,引导产废企业在线即可完成固废即产生、即包装、即称重、即打码、即入库等业务流程,强化危险废物二维码全过程跟踪信息化管理,极大地降低时间和人力成本。数据显示,系统运行后,企业运行效率提升了30%,人力投入减少25%以上。针对废铅蓄电池、一般工业固废,平台通过智能匹配功能为企业推荐优质的处置服务商,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企业可通过固废交易信息共享平台实时获取市场价格信息,保障交易透明度。针对中小企业,开通小微收集管理模块,整合区域内的收运资源,减少企业单独处置危废的经济负担,提升固废集中管理效率,保障环境安全。
系统助力,实现“零跑动”许可申办。系统升级改造将“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突出涉危险废物许可事项“网上申办、一网通办”能力改造。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对现有3类7项行政许可事项分级分类进行梳理,简化审批流程,审批时间缩短一半,大大降低企业待审成本。压缩精简各类申请资料,剔除企业报送纸质资料要求,压缩企业申请准备时间和制作成本。充分发挥数据赋能作用,打造“网上办、掌上办、智能办”模式,加快推进“一网协同”,努力实现“一网通办”。通过反复打磨修订,加强与各部门沟通协调,打通与市县申报流转,最终完成甘肃省生态环境厅“首张”固体废物经营许可“电子证照”的发放,真正实现“不见面审批”和“零跑动办理”目标,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为广大企事业单位办理危险废物行政许可提供了诸多便利。
目前,新系统已覆盖全省22141家涉废企业,日均访问量近6万次,累计访问量突破千万,成为企业、基层生态环境部门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下一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将继续深化固体废物生态环境监管系统的应用与创新,不断提升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水平。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吴波
责编:裴小丽
系统升级改造将“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突出涉危险废物许可事项“网上申办、一网通办”能力改造。...下一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将继续深化固体废物生态环境监管系统的应用与创新,不断提升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水平。
 
引入视频AI分析技术!甘肃升级固废监管系统保障环境安全
政务:甘肃生态环境 2025-04-25 14:50
2024年年底,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固体废物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系统升级改造项目竣工,初步实现全省危险废物相关单位全过程信息化监管,有效推动固体废物环境管理信息化建设,确保统筹有数据、监管有依据、服务有依托,形成了智能化综合物联监管体系,实现了固体废物数据信息一网统揽、危废环境一网同管,许可事项一网通办。
科技加码,实现“智能化”环境监管。此次升级改造聚焦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无废城市”等18个关键模块,以“全过程管理、全链条可视化”为目标,全面整合信息化资源,借助物联网、大数据、视频监控等前沿技术手段,成功构建了一套集监管、预警、分析于一体的高效监管体系。一是全程监控、建立管理“一条链”。运用电子标签、视频、物联网等技术,建立危险废物物联网监控示范体系,该体系能够对危险废物各环节状态信息进行全流程可视化监控与反向追踪溯源,确保固废管理的高效与安全。目前,全省404家涉废企业在危险废物关键点位,安装了共计3691路监控视频,构建起一张全方位的“可视化”监管网络。同时,引入视频AI分析技术,通过“库存堆积体积变化、运输车辆车牌分析以及叉车出入库分析”自动识别企业行为,并将分析结果与实时台账比对,有效研判台账真实性与合理性。二是防范风险、构筑防控“一中心”。建立全省统一的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风险预警体系,通过数据关联和模型分析,形成统一预警中心,能够即时预警各类风险,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将环境风险降到最低。三是全域总览、构建决策“一张图”。整合时间、空间、固废业务维度数据,直观展示全省、市州、区县视角下各类固废业务数据,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构建起决策“一张图”。
平台蓄势,实现“电子化”信息交汇。系统升级改造充分考虑企业实际需求,推出多项惠企措施,为企业减负增效。建立企业“一企一档”功能模块,全面整合企业数据,让企业在信息提交和审核流程上“只跑一次”,大大提高办事效率。推动“五即”规范化建设,引导产废企业在线即可完成固废即产生、即包装、即称重、即打码、即入库等业务流程,强化危险废物二维码全过程跟踪信息化管理,极大地降低时间和人力成本。数据显示,系统运行后,企业运行效率提升了30%,人力投入减少25%以上。针对废铅蓄电池、一般工业固废,平台通过智能匹配功能为企业推荐优质的处置服务商,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企业可通过固废交易信息共享平台实时获取市场价格信息,保障交易透明度。针对中小企业,开通小微收集管理模块,整合区域内的收运资源,减少企业单独处置危废的经济负担,提升固废集中管理效率,保障环境安全。
系统助力,实现“零跑动”许可申办。系统升级改造将“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突出涉危险废物许可事项“网上申办、一网通办”能力改造。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对现有3类7项行政许可事项分级分类进行梳理,简化审批流程,审批时间缩短一半,大大降低企业待审成本。压缩精简各类申请资料,剔除企业报送纸质资料要求,压缩企业申请准备时间和制作成本。充分发挥数据赋能作用,打造“网上办、掌上办、智能办”模式,加快推进“一网协同”,努力实现“一网通办”。通过反复打磨修订,加强与各部门沟通协调,打通与市县申报流转,最终完成甘肃省生态环境厅“首张”固体废物经营许可“电子证照”的发放,真正实现“不见面审批”和“零跑动办理”目标,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为广大企事业单位办理危险废物行政许可提供了诸多便利。
目前,新系统已覆盖全省22141家涉废企业,日均访问量近6万次,累计访问量突破千万,成为企业、基层生态环境部门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下一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将继续深化固体废物生态环境监管系统的应用与创新,不断提升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水平。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吴波
责编:裴小丽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