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知识产权知多少?

市场资讯

12小时前

冒充注册商标行为主要是指商标使用人使用未注册商标时,标注“注册商标”字样或者注册标记,如“注”或“(R)”,或者在产品的广告、说明书等宣传资料中作为注册商标予以宣传,使人误认为该商标是注册商标。

来源:福能期货

一、什么是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占用、使用、处分和收益的权利。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一)作品;(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商标;(四)地理标志;(五)商业秘密;(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七)植物新品种;(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二、知识产权包括哪些内容

知识产权主要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

(一)著作权:指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一系列专有权。作品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视听作品、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计算机软件等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

(二)商标权:指商标注册人对其商标享有的独占的、排他的权利,是用以区别商品和服务不同来源的商业性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声音或者上述要素的组合构成。

(三)专利权:指发明创造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特定的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独占实施权,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三、如何取得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

(一)版权登记。作品一经完成,无论是否发表,自动享有版权并受法律保护。版权登记属于自愿性质,其目的是确认作品的权利归属,为将来发生纠纷时取得证据,各级版权局及其指定机构负责办理。

(二)专利申请。申请人应当依法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专利申请,也可委托专利代理机构办理。

(三)商标注册。申请商标注册人应当依法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商标注册申请,也可以委托商标代理机构办理。

四、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需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如何取得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

(一)著作权侵权行为。著作权侵权行为是指违反著作权法规定的义务,侵害他人依著作权法享有的人身权或财产权的行为,常见的如制作、销售、使用盗版书籍、音像制品、软件等行为。侵权行为人应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侵权行为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由主管著作权的部门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冒充注册商标行为。冒充注册商标行为主要是指商标使用人使用未注册商标时,标注“注册商标”字样或者注册标记,如“注”或“(R)”,或者在产品的广告、说明书等宣传资料中作为注册商标予以宣传,使人误认为该商标是注册商标。对冒充注册商标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依法予以制止,限期改正,并可予以通报或者处以罚款。

(三)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就是我们俗称的傍名牌、假冒名牌。侵犯、乱用、伪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的,应向被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依法予以处理。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专利侵权行为。专利侵权行为是指在专利有效期内,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他人专利的行为。被侵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转自:福能期货)

冒充注册商标行为主要是指商标使用人使用未注册商标时,标注“注册商标”字样或者注册标记,如“注”或“(R)”,或者在产品的广告、说明书等宣传资料中作为注册商标予以宣传,使人误认为该商标是注册商标。

来源:福能期货

一、什么是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占用、使用、处分和收益的权利。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一)作品;(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商标;(四)地理标志;(五)商业秘密;(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七)植物新品种;(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二、知识产权包括哪些内容

知识产权主要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

(一)著作权:指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一系列专有权。作品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视听作品、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计算机软件等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

(二)商标权:指商标注册人对其商标享有的独占的、排他的权利,是用以区别商品和服务不同来源的商业性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声音或者上述要素的组合构成。

(三)专利权:指发明创造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特定的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独占实施权,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三、如何取得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

(一)版权登记。作品一经完成,无论是否发表,自动享有版权并受法律保护。版权登记属于自愿性质,其目的是确认作品的权利归属,为将来发生纠纷时取得证据,各级版权局及其指定机构负责办理。

(二)专利申请。申请人应当依法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专利申请,也可委托专利代理机构办理。

(三)商标注册。申请商标注册人应当依法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商标注册申请,也可以委托商标代理机构办理。

四、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需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如何取得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

(一)著作权侵权行为。著作权侵权行为是指违反著作权法规定的义务,侵害他人依著作权法享有的人身权或财产权的行为,常见的如制作、销售、使用盗版书籍、音像制品、软件等行为。侵权行为人应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侵权行为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由主管著作权的部门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冒充注册商标行为。冒充注册商标行为主要是指商标使用人使用未注册商标时,标注“注册商标”字样或者注册标记,如“注”或“(R)”,或者在产品的广告、说明书等宣传资料中作为注册商标予以宣传,使人误认为该商标是注册商标。对冒充注册商标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依法予以制止,限期改正,并可予以通报或者处以罚款。

(三)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就是我们俗称的傍名牌、假冒名牌。侵犯、乱用、伪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的,应向被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依法予以处理。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专利侵权行为。专利侵权行为是指在专利有效期内,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他人专利的行为。被侵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转自:福能期货)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