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资产配置开始回暖 - 一季度基金持仓分析

华泰睿思

12小时前

25Q1,主动偏股型配置基金(后文简称“基金”)延续24Q4对于科技的配置,但内部相对分化,减仓前期拥挤度高位的通信,加仓受益于DeepSeek的传媒、计算机、半导体等“新成长”方向。与24Q4差异在于,一是关税扰动下,基金对于内需政策博弈的需求增强,内需资产配置系数分位数(2016年以来)回升至6%,仍处于低位,方向上加仓服务消费、减仓商品消费;二是基金对红利资产配置出现明显“退潮”,红利配置系数分位数(2016年以来)回落至37%。此外,25Q1主动偏股型基金对港股仓位创2016年以来新高,腾讯控股成为基金第一大重仓股。

核心观点

关注点1:25Q1基金加仓内需消费、医药

宏观链条视角,基金加仓内需消费、医药:1)内需消费:关税扰动下,基金配置向内需消费转移,25Q1主动偏股型基金加仓服务消费(一般零售、影视院线)、减仓商品消费(休闲食品等);2)医药:25Q1基金整体配置系数回升,主要加仓CXO;3)TMT:科技资产重估行情下,基金结构性增配半导体、传媒、计算机方向;4)先进制造:整体配置系数回落,光伏是主要减仓方向;5)出口链、地产基建:基金对其配置相对持平;6)其他: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对供给端的扰动,工业金属、黄金等涨价资源品获基金加仓。


关注点2:港股仓位创2019年以来历史新高

25Q1主动偏股型基金的港股仓位上升至13.1%,其中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仓位分别为8.8%、7.2%,环比提升2.4pct、2.6pct,均创2019年以来历史新高。方向上,科技与消费仍是基金加仓主线,商贸零售、电子、传媒等增配幅度居前。个股视角,主动偏股型基金加仓科技龙头股,腾讯取代宁德时代成为基金第一大重仓股。


关注点3:主题成长型基金加仓汽车/传媒,景气成长型基金加仓半导体

考虑几类仓位变化相对明显的基金:①25Q1减仓电力设备的基金,主要加仓半导体方向,或为景气成长型基金的内部切仓;②成长型基金25Q1由通信切仓向汽车(机器人)、传媒(AI)等新成长方向;③价值型基金配置方向由外需、红利品种向服务消费等内需资产迁移;④整体视角下,仓位大幅提升但仍<80%的基金25Q1主要加仓汽车、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


25Q1总体配置概览:

25Q1,主动偏股型基金持有股票规模为2.9万亿元,仓位回升至84.3%。基金加仓主板、科创板,减仓创业板,其中科创板仓位提升至2019年以来新高,行业视角下加仓传媒、有色金属、汽车、商贸零售。港股仓位创2016年新高(13%),加仓商贸零售、电子、医药、传媒。


25Q1产业链筹码概览:

地产基建链:2016年以来配置系数分位数(后同)环比回升至47%,主要加仓黑色家电、装修建材,减仓家居用品;


出口链:配置分位数回升至83%,摩托车、工程机械为主要拉动项,减仓纺织制造、白色家电;


TMT:减仓前期拥挤度高位的通信,加仓电子(半导体)、传媒、计算机;


先进制造:配置分位数回落至73%,减仓光伏、电池,加仓工程机械;


消费:配置分位数回升至6%,加仓白酒、服务消费,减仓部分商品消费;


医药: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至31%,加仓化学制药、医疗服务,对医疗器械的关注度有所回落;


高股息:板块配置系数分位数环比回落至37%,配置热情整体有所退潮,煤炭开采、航运港口是主要的减仓方向,环保设备、股份制银行是主要加仓方向。


风险提示:基金重仓股与实际持仓存在差异;测算误差。



正文

25Q1公募持仓分析:风格向成长偏移

持仓风格及因子拆分:风格向成长迁移

风格漂移角度,一季度公募基金持仓风格显著向成长方向偏移。我们以个股过去的营收增速、净利润增速、资产收益率来量化个股的成长因子,以股息率、每股经营现金流、每股净资产及股价、ROE、ROE波动率、估值分位数、ROE/估值等因子来量化个股的价值,并根据每只基金的所有重仓股在成长因子、价值因子的相对表现来评估一只基金的风格表现。较24Q4来看,25Q1公募基金整体风格向成长方向偏移(表现为散点图在第三、四象限中的分布占比提升。


图片
图片


重仓股画像:基本面因子重要性回归。在2025年1月27日《24Q4筹码分析:基金布局的三条线索》中,我们基于重仓股财务、估值等因子,得出主动偏股型基金更倾向于持有质量稳定(ROE波动率较低)的个股,对单季度高ROE的关注度有所减弱。更新至2025Q1,相比2024Q4,主动偏股型基金更倾向于持有业绩相对景气的个股。


图片
图片


重仓股集中度:重仓股集中度环比回落,重仓个股对资金的聚拢效应环比持平。25Q1,基金重仓股数量小幅上升,Top50重仓标的持仓市值占主动偏股型基金重仓股的持股市值小幅回落至52.4%(VS 24Q4 52.9%)、Top100重仓股持股集中度回落至63.3%(VS 24Q4 63.5%),剔除股票涨跌幅影响后,25Q1基金TOP100持股集中度相比24Q4基本持平,或表明重仓个股对资金聚拢效应环比基本持平。


图片
图片


加仓视角衡量:汽车、有色金属共识度较强

从配置系数(仓位/标配)、超配比例(仓位-标配)两个角度来看基金加仓。无论从相对还是绝对加仓力度来看,汽车、有色金属提升幅度均居前,通信、电力设备、家用电器回落幅度居前;差异在于传媒、商贸零售、美容护理的配置系数提升幅度排名高于超(低)配比例的排名,或表明后续基金加仓空间有限,而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的配置系数排名低于超(低)配比例排名,或表明基金初现底部加仓的迹象。


图片
图片


2025Q1在Deepseek新模型引领的中国科技资产重估下,市场表现较优,资金交投活跃,泛科技、内需消费、高端制造是基金加仓的主要方向,分板块来看:


TMT整体配置基本持平,减仓通信,加仓电子、计算机、传媒。25Q1,电子仍为公募基金第一大重仓行业,半导体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至94.4%的高位,消费电子配置系数分位数回落至50.0%的历史中枢位。主动偏股型基金大幅减仓通信,2016年以来配置系数分位数(后同)回落至52.7%的历史分位数;计算机配置系数分位数环比回升,但仍处于8.3%的历史低位;传媒配置系数分位数环比回升至41.6%,其中游戏/广告营销/影视院线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至61.1/55.5%/63.8%。


周期板块整体配置小幅回升,主要减仓上游资源品,加仓中游材料。上游周期品中,石油石化、煤炭配置系数分位数分别回落至47.2%、52.7%,有色金属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至83.3%,其中工业金属/贵金属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至91.6%/75.0%;中游材料中,基础化工/建筑材料/钢铁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至13.8%/44.4%/94.4%,其中水泥/普钢/特钢配置系数分位数分别位于94.4%/100.0%/86.1%的分位数,其余细分行业配置系数分位数均较低。


制造板块整体配置回落,加仓汽车、机械设备,减仓电力设备、国防军工。汽车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至100%的高位,其中乘用车/商用车/摩托车配置系数分位数均位于100%的极值,汽车零部件配置系数分位数回落至86.1%的位置;机械设备中,通用设备/工程机械是主要的加仓方向,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至44.4%/97.2%;电力设备中,除风电设备外,基金均减仓其余方向,其中光伏设备/电池配置系数分位数回落至16.6%/75.0%的位置;国防军工中,军工电子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至91.6%的高位。


消费板块整体配置回升,基金减仓出口链,加仓内需消费。家用电器/纺织服饰配置系数分位数回落至72.2%/58.3%,白色家电配置系数分位数回落至83.3%,黑色家电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至77.7%;食品饮料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至22.2%,基金主要加仓白酒(配置系数分位数为22.2%);医药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至33.3%,化学制药/生物制品/医疗服务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至91.6%/36.1%/36.1%;美容护理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至30.5%,个护用品配置系数分位数位于83.3%的高位。


公共产业配置整体回落,除环保外,对其余行业均有减仓。公用事业、交通运输、建筑装饰行业配置系数分位数回落至55.5%、44.4%、55.5%,其中电力、物流、铁路公路行业配置系数分位数回落至55.5%、30.5%、30.5%的水平,航空机场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至80.5%。


大金融整体配置回落,对房地产、银行、非银金融均有减仓。其中,房地产开发、国有大型银行、城商行、证券、保险配置系数分位数回落至27.7%、75.0%、86.1%、2.7%、44.4%的水平,此外,基金加仓股份制银行,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至47.2%。


图片


产业链视角:2025Q1医药、内需消费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

产业链视角,25Q1医药、内需消费是基金主要的加仓方向,主要减仓高股息及主题TMT。配置系数分位数视角,出口链、先进制造配置系数分位数位于70%以上的相对高位,其余产业链配置系数分位数位于40%以下的低位。


图片


具体来看


1)地产基建链配置系数分位数(2016年以来)回升至23%,其中黑色家电、装修建材是主要加仓方向,目前化学原料、家居用品配置系数分位数相对较低,钢、水泥等超(低)配比例分位数位于85%以上高位;


2)出口链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至83%的相对高位,主要加仓摩托车、工程机械,减仓纺织制造、白色家电,目前摩托车及其他、商用车、工程机械配置系数分位数处于90%以上,化学纤维、小家电、化学制品配置系数分位数较低;


3)高股息板块配置系数分位数环比回落至37%,煤炭开采、航运港口是主要的减仓方向,环保设备、股份制银行是主要加仓方向,环保设备、城商行、农商行配置系数分位数高于80%,铁路公路、燃气配置系数分位数较低;


4)主题TMT配置系数分位数环比回落至3%,通信设备、通信服务是主要的减仓方向,主要加仓游戏、数字媒体,其中通信设备、通信服务、游戏配置系数分位数位于60%以上,IT服务、计算机设备配置系数分位数较低;


5)医药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至31%,主要加仓化学制药、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减仓医药、医疗器械,目前化学制药的配置系数分位数位于90%以上,其余均处于低位;


6)先进制造配置系数分位数回落至74%,乘用车、军工电子是主要的加仓方向,主要减仓光伏设备,其中能源金属、光伏设备配置系数分位数位于20%以下的低位,乘用车、军工电子配置系数分位数位于90%以上高位;


7)内需消费配置系数分位数环比回升至6%,基金主要加仓个护用品、文娱用品、广告营销,减仓包装印刷、养殖业、旅游零售,目前造纸、休闲食品、饲料配置系数分位数位于90%以上高位,食品加工、调味发酵品、包装印刷配置系数分位数较低。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指数:主动偏股型基金对恒科、恒指、中证1000、中证500配置系数提升

宽基指数中,主动偏股型基金对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中证1000、中证500成分股超(低)配比例提升幅度居前,MSCI A50成分股超(低)配比例环比回落。分位数视角衡量,25Q1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中证1000、中证500、科创50 2016年以来配置系数分位数分别处于100%、100%、86%、83%、71%的相对高位


图片


基金配置逻辑:

仓位主要变动方向:减仓电力设备的基金加仓半导体,减仓通信的基金加仓汽车/传媒

从减仓的方向来看,25Q1减仓电力设备的基金,其主要加仓半导体方向,持仓风格仍集中在大盘成长方向;25Q1减仓通信的基金,加仓汽车(机器人)、传媒,或表明为成长型基金内部切仓,选择新成长方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加仓基金的配置方向:25Q1主要加仓汽车、食品饮料、医药生物

大幅加仓的基金规模偏小,25Q1主要加仓汽车、食品饮料、医药生物行业。此外,考虑到公募权益仓位仍处于高位,因此我们考察了目前仍具备加仓空间的基金(满足24Q1权益仓位>30%,25Q1仓位提升10pct以上且25Q1末权益仓位<85%的基金)25Q1的加仓方向,该类基金规模偏小,均值仅为5.2亿元,25Q1主要加仓汽车、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


图片


25Q1基金配置总览:港股配置强度继续提升

概况:25Q1 A股仓位环比回升,港股仓位环比继续提升

2025Q1,根据Wind数据,主动偏股型基金持有股票规模为2.96万亿元,占资产总值比重为84.3%,较2024Q4环比小幅提升,整体仓位处于2020年以来中位数以上。市场表现上,2025年一季度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表现好于沪深300、上证综指等主要指数,反映基金重仓股整体在2025年一季度表现强于市场。


分板块配置看,主动偏股型基金加仓主板、科创板,减仓创业板,当前创业板配置比例已下降至2010年以来中位数下一倍标准差附近,科创板配置比例则继续创新高,公募重仓股整体的科创属性继续增强。此外,港股方面,2025Q1公募基金对港股的配置力度上升,环比上升3.1pct,当前已来到2019年以来最高值,重仓股层面,腾讯控股首次成为偏股型基金第一大重仓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基金申赎:主动偏股型基金25Q1净赎回份额显著减小

统计股票型基金的申购赎回情况(不含新发),主动偏股型基金25Q1净赎回份额较24Q4显著减小,但被动指数型基金25Q1开始转为净赎回,这或与25Q1指数型基金新发较多有关。


图片


分行业:A股加仓传媒、有色金属、汽车

一级行业(以申万行业分类表征,全文同)看,A股方面,传媒、有色金属、汽车等板块配置系数提升幅度居前,主要加仓AI端侧、黄金、整车等细分方向龙头,通信、电力设备、家用电器、煤炭等板块配置系数下降幅度居前,主要减仓光模块、电池、白电等细分方向龙头。港股中,商贸零售、电子、医药生物等板块配置系数提升幅度居前,社会服务、石油石化、通信等板块配置系数下降幅度居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TMT:整体配置系数回落,大幅减仓通信

整体来看,25Q1 TMT板块整体配置系数有所回落,处于过去5年约65%分位数,主要因通信板块大幅减仓所致。主要板块上,电子、计算机、传媒板块配置系数提升,通信板块配置系数有所回落,二级行业层面,游戏、广告营销、半导体等细分板块配置系数提升幅度居前,通信服务、元件、通信服务等细分板块配置系数下降幅度居前。配置系数分位数来看,出版、半导体、影视院线当前配置系数分位数处于过去5年80%分位数以上,计算机各细分板块、数字媒体当前配置系数分位数处于过去5年40%分位数以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消费:加仓服务消费,减仓商品消费

整体来看,25Q1 消费板块内部配置系数分化,加仓服务型消费、减仓商品消费,服务型消费、商品型消费当前配置系数分位数分别处于2016年以来85%、20%分位数。主要板块上,社会服务、商贸零售、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美容护理板块配置系数提升,农林牧渔、纺织服饰、轻工制造、家用电器板块配置系数有所回落,二级行业层面,专业连锁、黑色家电、文娱用品、个护用品等细分板块配置系数提升幅度居前,纺织制造、休闲食品、家居用品等细分板块配置系数下降幅度居前。配置系数分位数来看,化学制药、造纸、个护用品等当前配置系数分位数处于过去5年80%分位数以上,白酒、医疗美容、包装印刷、调味发酵品当前配置系数分位数处于过去5年40%分位数以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制造:整体配置系数回落,加仓汽车、机械设备

整体来看,25Q1 制造板块整体配置系数小幅回落,处于过去5年以来约75%分位数。主要板块上,机械设备、汽车板块配置系数提升,电力设备、国防军工板块配置系数有所回落,二级行业层面,摩托车及其他、军工电子、电机等细分板块配置系数提升幅度居前,光伏设备、航海装备、航空装备等细分板块配置系数下降幅度居前。配置系数分位数来看,工程机械、风电设备、汽车内各细分板块等当前配置系数分位数处于过去5年80%分位数以上,光伏设备、自动化设备、汽车服务等当前配置系数分位数处于过去5年40%分位数以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周期:整体配置系数回升,减仓资源品

整体来看,25Q1 周期板块整体配置系数小幅回升,处于过去5年以来约30%分位数。主要板块上,钢铁、基础化工、建筑材料、有色金属板块配置系数提升,石油石化、煤炭板块配置系数有所回落,二级行业层面,贵金属、工业金属、特钢等细分板块配置系数提升幅度居前,油气开采、煤炭开采、能源金属等细分板块配置系数下降幅度居前。配置系数分位数来看,普刚、水泥、工业金属等当前配置系数分位数处于过去5年80%分位数以上,焦炭、能源金属、化学原料、化学纤维等当前配置系数分位数处于过去5年40%分位数以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公共产业:整体配置系数继续回落

整体来看,25Q1 公用事业板块整体配置系数继续回落,处于过去5年以来约50%分位数。主要板块上,环保板块配置系数提升,建筑装饰、公用事业、交通运输板块配置系数有所回落,二级行业层面,环保设备、航空机场等细分板块配置系数提升幅度居前,水电、物流、核电、航运港口等细分板块配置系数下降幅度居前。配置系数分位数来看,环保设备、环境治理、专业工程等当前配置系数分位数处于过去5年80%分位数以上,装修装饰、物流、基础建设等当前配置系数分位数处于过去5年40%分位数以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金融:整体配置系数小幅回落

整体来看,25Q1 大金融板块整体配置系数环比小幅回落,处于过去5年以来约30%分位数。主要板块上,房地产、银行、非银金融板块配置系数均有所回落,二级行业层面,股份制银行、多元金融等细分板块配置系数提升幅度居前,国有大型银行、农商行、房地产服务等细分板块配置系数下降幅度居前。配置系数分位数来看,国有大型银行、农商行、多元金融等当前配置系数分位数处于过去5年80%分位数以上,证券、房地产开发等当前配置系数分位数处于过去5年40%分位数以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风险提示

1)基金重仓股与实际持仓存在差异:基金重仓股为滞后数据,且仅为持仓占比前10-20的股票,与基金的实际持仓情况可能存在差异;

2)测算误差:对基金持股风格的测算是基于历史数据的拟合,拟合方法本身可能存在误差

25Q1,主动偏股型配置基金(后文简称“基金”)延续24Q4对于科技的配置,但内部相对分化,减仓前期拥挤度高位的通信,加仓受益于DeepSeek的传媒、计算机、半导体等“新成长”方向。与24Q4差异在于,一是关税扰动下,基金对于内需政策博弈的需求增强,内需资产配置系数分位数(2016年以来)回升至6%,仍处于低位,方向上加仓服务消费、减仓商品消费;二是基金对红利资产配置出现明显“退潮”,红利配置系数分位数(2016年以来)回落至37%。此外,25Q1主动偏股型基金对港股仓位创2016年以来新高,腾讯控股成为基金第一大重仓股。

核心观点

关注点1:25Q1基金加仓内需消费、医药

宏观链条视角,基金加仓内需消费、医药:1)内需消费:关税扰动下,基金配置向内需消费转移,25Q1主动偏股型基金加仓服务消费(一般零售、影视院线)、减仓商品消费(休闲食品等);2)医药:25Q1基金整体配置系数回升,主要加仓CXO;3)TMT:科技资产重估行情下,基金结构性增配半导体、传媒、计算机方向;4)先进制造:整体配置系数回落,光伏是主要减仓方向;5)出口链、地产基建:基金对其配置相对持平;6)其他: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对供给端的扰动,工业金属、黄金等涨价资源品获基金加仓。


关注点2:港股仓位创2019年以来历史新高

25Q1主动偏股型基金的港股仓位上升至13.1%,其中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仓位分别为8.8%、7.2%,环比提升2.4pct、2.6pct,均创2019年以来历史新高。方向上,科技与消费仍是基金加仓主线,商贸零售、电子、传媒等增配幅度居前。个股视角,主动偏股型基金加仓科技龙头股,腾讯取代宁德时代成为基金第一大重仓股。


关注点3:主题成长型基金加仓汽车/传媒,景气成长型基金加仓半导体

考虑几类仓位变化相对明显的基金:①25Q1减仓电力设备的基金,主要加仓半导体方向,或为景气成长型基金的内部切仓;②成长型基金25Q1由通信切仓向汽车(机器人)、传媒(AI)等新成长方向;③价值型基金配置方向由外需、红利品种向服务消费等内需资产迁移;④整体视角下,仓位大幅提升但仍<80%的基金25Q1主要加仓汽车、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


25Q1总体配置概览:

25Q1,主动偏股型基金持有股票规模为2.9万亿元,仓位回升至84.3%。基金加仓主板、科创板,减仓创业板,其中科创板仓位提升至2019年以来新高,行业视角下加仓传媒、有色金属、汽车、商贸零售。港股仓位创2016年新高(13%),加仓商贸零售、电子、医药、传媒。


25Q1产业链筹码概览:

地产基建链:2016年以来配置系数分位数(后同)环比回升至47%,主要加仓黑色家电、装修建材,减仓家居用品;


出口链:配置分位数回升至83%,摩托车、工程机械为主要拉动项,减仓纺织制造、白色家电;


TMT:减仓前期拥挤度高位的通信,加仓电子(半导体)、传媒、计算机;


先进制造:配置分位数回落至73%,减仓光伏、电池,加仓工程机械;


消费:配置分位数回升至6%,加仓白酒、服务消费,减仓部分商品消费;


医药: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至31%,加仓化学制药、医疗服务,对医疗器械的关注度有所回落;


高股息:板块配置系数分位数环比回落至37%,配置热情整体有所退潮,煤炭开采、航运港口是主要的减仓方向,环保设备、股份制银行是主要加仓方向。


风险提示:基金重仓股与实际持仓存在差异;测算误差。



正文

25Q1公募持仓分析:风格向成长偏移

持仓风格及因子拆分:风格向成长迁移

风格漂移角度,一季度公募基金持仓风格显著向成长方向偏移。我们以个股过去的营收增速、净利润增速、资产收益率来量化个股的成长因子,以股息率、每股经营现金流、每股净资产及股价、ROE、ROE波动率、估值分位数、ROE/估值等因子来量化个股的价值,并根据每只基金的所有重仓股在成长因子、价值因子的相对表现来评估一只基金的风格表现。较24Q4来看,25Q1公募基金整体风格向成长方向偏移(表现为散点图在第三、四象限中的分布占比提升。


图片
图片


重仓股画像:基本面因子重要性回归。在2025年1月27日《24Q4筹码分析:基金布局的三条线索》中,我们基于重仓股财务、估值等因子,得出主动偏股型基金更倾向于持有质量稳定(ROE波动率较低)的个股,对单季度高ROE的关注度有所减弱。更新至2025Q1,相比2024Q4,主动偏股型基金更倾向于持有业绩相对景气的个股。


图片
图片


重仓股集中度:重仓股集中度环比回落,重仓个股对资金的聚拢效应环比持平。25Q1,基金重仓股数量小幅上升,Top50重仓标的持仓市值占主动偏股型基金重仓股的持股市值小幅回落至52.4%(VS 24Q4 52.9%)、Top100重仓股持股集中度回落至63.3%(VS 24Q4 63.5%),剔除股票涨跌幅影响后,25Q1基金TOP100持股集中度相比24Q4基本持平,或表明重仓个股对资金聚拢效应环比基本持平。


图片
图片


加仓视角衡量:汽车、有色金属共识度较强

从配置系数(仓位/标配)、超配比例(仓位-标配)两个角度来看基金加仓。无论从相对还是绝对加仓力度来看,汽车、有色金属提升幅度均居前,通信、电力设备、家用电器回落幅度居前;差异在于传媒、商贸零售、美容护理的配置系数提升幅度排名高于超(低)配比例的排名,或表明后续基金加仓空间有限,而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的配置系数排名低于超(低)配比例排名,或表明基金初现底部加仓的迹象。


图片
图片


2025Q1在Deepseek新模型引领的中国科技资产重估下,市场表现较优,资金交投活跃,泛科技、内需消费、高端制造是基金加仓的主要方向,分板块来看:


TMT整体配置基本持平,减仓通信,加仓电子、计算机、传媒。25Q1,电子仍为公募基金第一大重仓行业,半导体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至94.4%的高位,消费电子配置系数分位数回落至50.0%的历史中枢位。主动偏股型基金大幅减仓通信,2016年以来配置系数分位数(后同)回落至52.7%的历史分位数;计算机配置系数分位数环比回升,但仍处于8.3%的历史低位;传媒配置系数分位数环比回升至41.6%,其中游戏/广告营销/影视院线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至61.1/55.5%/63.8%。


周期板块整体配置小幅回升,主要减仓上游资源品,加仓中游材料。上游周期品中,石油石化、煤炭配置系数分位数分别回落至47.2%、52.7%,有色金属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至83.3%,其中工业金属/贵金属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至91.6%/75.0%;中游材料中,基础化工/建筑材料/钢铁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至13.8%/44.4%/94.4%,其中水泥/普钢/特钢配置系数分位数分别位于94.4%/100.0%/86.1%的分位数,其余细分行业配置系数分位数均较低。


制造板块整体配置回落,加仓汽车、机械设备,减仓电力设备、国防军工。汽车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至100%的高位,其中乘用车/商用车/摩托车配置系数分位数均位于100%的极值,汽车零部件配置系数分位数回落至86.1%的位置;机械设备中,通用设备/工程机械是主要的加仓方向,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至44.4%/97.2%;电力设备中,除风电设备外,基金均减仓其余方向,其中光伏设备/电池配置系数分位数回落至16.6%/75.0%的位置;国防军工中,军工电子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至91.6%的高位。


消费板块整体配置回升,基金减仓出口链,加仓内需消费。家用电器/纺织服饰配置系数分位数回落至72.2%/58.3%,白色家电配置系数分位数回落至83.3%,黑色家电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至77.7%;食品饮料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至22.2%,基金主要加仓白酒(配置系数分位数为22.2%);医药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至33.3%,化学制药/生物制品/医疗服务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至91.6%/36.1%/36.1%;美容护理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至30.5%,个护用品配置系数分位数位于83.3%的高位。


公共产业配置整体回落,除环保外,对其余行业均有减仓。公用事业、交通运输、建筑装饰行业配置系数分位数回落至55.5%、44.4%、55.5%,其中电力、物流、铁路公路行业配置系数分位数回落至55.5%、30.5%、30.5%的水平,航空机场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至80.5%。


大金融整体配置回落,对房地产、银行、非银金融均有减仓。其中,房地产开发、国有大型银行、城商行、证券、保险配置系数分位数回落至27.7%、75.0%、86.1%、2.7%、44.4%的水平,此外,基金加仓股份制银行,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至47.2%。


图片


产业链视角:2025Q1医药、内需消费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

产业链视角,25Q1医药、内需消费是基金主要的加仓方向,主要减仓高股息及主题TMT。配置系数分位数视角,出口链、先进制造配置系数分位数位于70%以上的相对高位,其余产业链配置系数分位数位于40%以下的低位。


图片


具体来看


1)地产基建链配置系数分位数(2016年以来)回升至23%,其中黑色家电、装修建材是主要加仓方向,目前化学原料、家居用品配置系数分位数相对较低,钢、水泥等超(低)配比例分位数位于85%以上高位;


2)出口链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至83%的相对高位,主要加仓摩托车、工程机械,减仓纺织制造、白色家电,目前摩托车及其他、商用车、工程机械配置系数分位数处于90%以上,化学纤维、小家电、化学制品配置系数分位数较低;


3)高股息板块配置系数分位数环比回落至37%,煤炭开采、航运港口是主要的减仓方向,环保设备、股份制银行是主要加仓方向,环保设备、城商行、农商行配置系数分位数高于80%,铁路公路、燃气配置系数分位数较低;


4)主题TMT配置系数分位数环比回落至3%,通信设备、通信服务是主要的减仓方向,主要加仓游戏、数字媒体,其中通信设备、通信服务、游戏配置系数分位数位于60%以上,IT服务、计算机设备配置系数分位数较低;


5)医药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至31%,主要加仓化学制药、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减仓医药、医疗器械,目前化学制药的配置系数分位数位于90%以上,其余均处于低位;


6)先进制造配置系数分位数回落至74%,乘用车、军工电子是主要的加仓方向,主要减仓光伏设备,其中能源金属、光伏设备配置系数分位数位于20%以下的低位,乘用车、军工电子配置系数分位数位于90%以上高位;


7)内需消费配置系数分位数环比回升至6%,基金主要加仓个护用品、文娱用品、广告营销,减仓包装印刷、养殖业、旅游零售,目前造纸、休闲食品、饲料配置系数分位数位于90%以上高位,食品加工、调味发酵品、包装印刷配置系数分位数较低。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指数:主动偏股型基金对恒科、恒指、中证1000、中证500配置系数提升

宽基指数中,主动偏股型基金对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中证1000、中证500成分股超(低)配比例提升幅度居前,MSCI A50成分股超(低)配比例环比回落。分位数视角衡量,25Q1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中证1000、中证500、科创50 2016年以来配置系数分位数分别处于100%、100%、86%、83%、71%的相对高位


图片


基金配置逻辑:

仓位主要变动方向:减仓电力设备的基金加仓半导体,减仓通信的基金加仓汽车/传媒

从减仓的方向来看,25Q1减仓电力设备的基金,其主要加仓半导体方向,持仓风格仍集中在大盘成长方向;25Q1减仓通信的基金,加仓汽车(机器人)、传媒,或表明为成长型基金内部切仓,选择新成长方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加仓基金的配置方向:25Q1主要加仓汽车、食品饮料、医药生物

大幅加仓的基金规模偏小,25Q1主要加仓汽车、食品饮料、医药生物行业。此外,考虑到公募权益仓位仍处于高位,因此我们考察了目前仍具备加仓空间的基金(满足24Q1权益仓位>30%,25Q1仓位提升10pct以上且25Q1末权益仓位<85%的基金)25Q1的加仓方向,该类基金规模偏小,均值仅为5.2亿元,25Q1主要加仓汽车、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


图片


25Q1基金配置总览:港股配置强度继续提升

概况:25Q1 A股仓位环比回升,港股仓位环比继续提升

2025Q1,根据Wind数据,主动偏股型基金持有股票规模为2.96万亿元,占资产总值比重为84.3%,较2024Q4环比小幅提升,整体仓位处于2020年以来中位数以上。市场表现上,2025年一季度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表现好于沪深300、上证综指等主要指数,反映基金重仓股整体在2025年一季度表现强于市场。


分板块配置看,主动偏股型基金加仓主板、科创板,减仓创业板,当前创业板配置比例已下降至2010年以来中位数下一倍标准差附近,科创板配置比例则继续创新高,公募重仓股整体的科创属性继续增强。此外,港股方面,2025Q1公募基金对港股的配置力度上升,环比上升3.1pct,当前已来到2019年以来最高值,重仓股层面,腾讯控股首次成为偏股型基金第一大重仓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基金申赎:主动偏股型基金25Q1净赎回份额显著减小

统计股票型基金的申购赎回情况(不含新发),主动偏股型基金25Q1净赎回份额较24Q4显著减小,但被动指数型基金25Q1开始转为净赎回,这或与25Q1指数型基金新发较多有关。


图片


分行业:A股加仓传媒、有色金属、汽车

一级行业(以申万行业分类表征,全文同)看,A股方面,传媒、有色金属、汽车等板块配置系数提升幅度居前,主要加仓AI端侧、黄金、整车等细分方向龙头,通信、电力设备、家用电器、煤炭等板块配置系数下降幅度居前,主要减仓光模块、电池、白电等细分方向龙头。港股中,商贸零售、电子、医药生物等板块配置系数提升幅度居前,社会服务、石油石化、通信等板块配置系数下降幅度居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TMT:整体配置系数回落,大幅减仓通信

整体来看,25Q1 TMT板块整体配置系数有所回落,处于过去5年约65%分位数,主要因通信板块大幅减仓所致。主要板块上,电子、计算机、传媒板块配置系数提升,通信板块配置系数有所回落,二级行业层面,游戏、广告营销、半导体等细分板块配置系数提升幅度居前,通信服务、元件、通信服务等细分板块配置系数下降幅度居前。配置系数分位数来看,出版、半导体、影视院线当前配置系数分位数处于过去5年80%分位数以上,计算机各细分板块、数字媒体当前配置系数分位数处于过去5年40%分位数以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消费:加仓服务消费,减仓商品消费

整体来看,25Q1 消费板块内部配置系数分化,加仓服务型消费、减仓商品消费,服务型消费、商品型消费当前配置系数分位数分别处于2016年以来85%、20%分位数。主要板块上,社会服务、商贸零售、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美容护理板块配置系数提升,农林牧渔、纺织服饰、轻工制造、家用电器板块配置系数有所回落,二级行业层面,专业连锁、黑色家电、文娱用品、个护用品等细分板块配置系数提升幅度居前,纺织制造、休闲食品、家居用品等细分板块配置系数下降幅度居前。配置系数分位数来看,化学制药、造纸、个护用品等当前配置系数分位数处于过去5年80%分位数以上,白酒、医疗美容、包装印刷、调味发酵品当前配置系数分位数处于过去5年40%分位数以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制造:整体配置系数回落,加仓汽车、机械设备

整体来看,25Q1 制造板块整体配置系数小幅回落,处于过去5年以来约75%分位数。主要板块上,机械设备、汽车板块配置系数提升,电力设备、国防军工板块配置系数有所回落,二级行业层面,摩托车及其他、军工电子、电机等细分板块配置系数提升幅度居前,光伏设备、航海装备、航空装备等细分板块配置系数下降幅度居前。配置系数分位数来看,工程机械、风电设备、汽车内各细分板块等当前配置系数分位数处于过去5年80%分位数以上,光伏设备、自动化设备、汽车服务等当前配置系数分位数处于过去5年40%分位数以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周期:整体配置系数回升,减仓资源品

整体来看,25Q1 周期板块整体配置系数小幅回升,处于过去5年以来约30%分位数。主要板块上,钢铁、基础化工、建筑材料、有色金属板块配置系数提升,石油石化、煤炭板块配置系数有所回落,二级行业层面,贵金属、工业金属、特钢等细分板块配置系数提升幅度居前,油气开采、煤炭开采、能源金属等细分板块配置系数下降幅度居前。配置系数分位数来看,普刚、水泥、工业金属等当前配置系数分位数处于过去5年80%分位数以上,焦炭、能源金属、化学原料、化学纤维等当前配置系数分位数处于过去5年40%分位数以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公共产业:整体配置系数继续回落

整体来看,25Q1 公用事业板块整体配置系数继续回落,处于过去5年以来约50%分位数。主要板块上,环保板块配置系数提升,建筑装饰、公用事业、交通运输板块配置系数有所回落,二级行业层面,环保设备、航空机场等细分板块配置系数提升幅度居前,水电、物流、核电、航运港口等细分板块配置系数下降幅度居前。配置系数分位数来看,环保设备、环境治理、专业工程等当前配置系数分位数处于过去5年80%分位数以上,装修装饰、物流、基础建设等当前配置系数分位数处于过去5年40%分位数以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金融:整体配置系数小幅回落

整体来看,25Q1 大金融板块整体配置系数环比小幅回落,处于过去5年以来约30%分位数。主要板块上,房地产、银行、非银金融板块配置系数均有所回落,二级行业层面,股份制银行、多元金融等细分板块配置系数提升幅度居前,国有大型银行、农商行、房地产服务等细分板块配置系数下降幅度居前。配置系数分位数来看,国有大型银行、农商行、多元金融等当前配置系数分位数处于过去5年80%分位数以上,证券、房地产开发等当前配置系数分位数处于过去5年40%分位数以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风险提示

1)基金重仓股与实际持仓存在差异:基金重仓股为滞后数据,且仅为持仓占比前10-20的股票,与基金的实际持仓情况可能存在差异;

2)测算误差:对基金持股风格的测算是基于历史数据的拟合,拟合方法本身可能存在误差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