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聚焦】宏观:政治局会议短评:适时 择机

中粮期货研究中心

1天前

近几年每次会议判断当下经济向好时,后续政策资源就会更加倾向改革与转型,这与后续继续坚持地方政府一揽子化债相对应。

会议强调底线思维,政策加码基于内外环境变量下的适时与择机,地方化债继续推进,财政优先以落地两会额度为主。同时针对关税风险,针对性补贴对冲就业风险。先前市场对于关税后的政策刺激,及政治局会议持有乐观态度,但有去年的借鉴,乐观程度有限。此次会议,基本确定政策将后置于基本面,以应对内外诸多的宏观不确定性。在迎来超常规逆周期加码之前,宜去寻找和拥抱极具确定性的资产。

原文摘选:

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社会信心持续提振,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同时,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稳固,外部冲击影响加大。要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扎实做好经济工作。

会议强调,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兜牢基层“三保”底线。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加力支持实体经济。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强化政策取向一致性。

会议指出,要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尽快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扩围提质实施“两新”政策,加力实施“两重”建设。

会议指出,要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继续实施地方政府一揽子化债政策,加快解决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有力有序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会议指出,要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既定政策早出台早见效,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

短评:

以上加黑部分,是笔者理解的重要信息。一季度GDP为5.4%,为今年5.0%的目标打下良好基础。近几年每次会议判断当下经济向好时,后续政策资源就会更加倾向改革与转型,这与后续继续坚持地方政府一揽子化债相对应。降准降息,以及超常规逆周期加码,以适时与形势变化为前置。所以最后针对政策如何才会加码的定调,呼应了开始的底线思维。

具体方向上,对于消费提振,会议未有全新的概念出现,继续以两重两新,辅以再贷款等资金支持,充分发掘社会上下的主观能动性。房地产也延续过去新模式的探索,坚决不作为短期经济刺激的抓手。资本市场稳住及活跃的定调,在信心仍然向好的基础下,尚无进一步大力提振的必要性。

综上,如何判断利好政策的加码,就需要充分理解适时与择机的指代内容。特朗普上任后,我们已经见到了美国的反复无常,关税问题一波三折。在这种巨大的不确定下,政府需要战略定力来应对诸多意外风险。那么开头底线思维的提示,已经明示了参照标准。笔者在年初判断市场信心、产业景气、内需就业,对应着股市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加码的三重判断标准。过去两年的经验来看,财政政策进行超常规逆周期加码后,国内资产就会出现强劲的上行势能。所以在此之前,适宜寻找和拥抱最具确定性的资产,高筑墙、广积粮。具体是什么,笔者的思路不变,可参考上一篇报告。

最后,逻辑图不再赘述,可参考两会的热点《稳中求进》最后部分。

近几年每次会议判断当下经济向好时,后续政策资源就会更加倾向改革与转型,这与后续继续坚持地方政府一揽子化债相对应。

会议强调底线思维,政策加码基于内外环境变量下的适时与择机,地方化债继续推进,财政优先以落地两会额度为主。同时针对关税风险,针对性补贴对冲就业风险。先前市场对于关税后的政策刺激,及政治局会议持有乐观态度,但有去年的借鉴,乐观程度有限。此次会议,基本确定政策将后置于基本面,以应对内外诸多的宏观不确定性。在迎来超常规逆周期加码之前,宜去寻找和拥抱极具确定性的资产。

原文摘选:

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社会信心持续提振,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同时,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稳固,外部冲击影响加大。要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扎实做好经济工作。

会议强调,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兜牢基层“三保”底线。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加力支持实体经济。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强化政策取向一致性。

会议指出,要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尽快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扩围提质实施“两新”政策,加力实施“两重”建设。

会议指出,要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继续实施地方政府一揽子化债政策,加快解决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有力有序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会议指出,要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既定政策早出台早见效,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

短评:

以上加黑部分,是笔者理解的重要信息。一季度GDP为5.4%,为今年5.0%的目标打下良好基础。近几年每次会议判断当下经济向好时,后续政策资源就会更加倾向改革与转型,这与后续继续坚持地方政府一揽子化债相对应。降准降息,以及超常规逆周期加码,以适时与形势变化为前置。所以最后针对政策如何才会加码的定调,呼应了开始的底线思维。

具体方向上,对于消费提振,会议未有全新的概念出现,继续以两重两新,辅以再贷款等资金支持,充分发掘社会上下的主观能动性。房地产也延续过去新模式的探索,坚决不作为短期经济刺激的抓手。资本市场稳住及活跃的定调,在信心仍然向好的基础下,尚无进一步大力提振的必要性。

综上,如何判断利好政策的加码,就需要充分理解适时与择机的指代内容。特朗普上任后,我们已经见到了美国的反复无常,关税问题一波三折。在这种巨大的不确定下,政府需要战略定力来应对诸多意外风险。那么开头底线思维的提示,已经明示了参照标准。笔者在年初判断市场信心、产业景气、内需就业,对应着股市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加码的三重判断标准。过去两年的经验来看,财政政策进行超常规逆周期加码后,国内资产就会出现强劲的上行势能。所以在此之前,适宜寻找和拥抱最具确定性的资产,高筑墙、广积粮。具体是什么,笔者的思路不变,可参考上一篇报告。

最后,逻辑图不再赘述,可参考两会的热点《稳中求进》最后部分。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