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22日——第56个世界地球日之际,以“AI赋能绿色、能碳加‘数’前行”为主题的2025河钢数字绿色低碳新品发布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并正式推出由世界钢铁协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联合指导的WesCarber碳中和数字化平台。该平台以“技术突破+生态共建”为双引擎,展现了中国工业数字化领军企业在“双碳”赛道的创新实力与全球视野。发布会由河钢数字主办。
据介绍,WesCarber平台以“能碳+AI(人工智能)”为核心,重塑碳管理逻辑:一是构建涵盖碳管理、碳足迹、碳链管理等八大子平台的一体化数字平台,实现“原料采购—生产制造—物流运输”全产业链碳流可视化。二是依托河钢数字威赛博钢铁大模型并接入DeepSeek(深度求索)大模型,打造“政策知识”与“专业场景”两大应用场景,实现能耗精准预测、碳配额需求分析效率翻倍。三是品牌全面升级,平台同步适配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中国钢铁行业核算指南等多类标准,为企业应对全球碳壁垒提供“一键式”合规解决方案。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强调,平台应加强技术成果和实践共享,携手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产业链的构建和完善,共同开创钢铁行业绿色、高效、智能发展的新局面。
世界钢铁协会副总干事钟绍良认为,数字化技术赋能低碳发展是未来钢铁行业发展的焦点,河钢集团数字化产品的持续迭代为行业树立了标杆,加速推动全行业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转型。
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室主任吴海东指出,深度降碳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推动AI技术在能源和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全方位全过程发展绿色生产力,加快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河钢集团副总经理、河钢数字董事长李毅仁在致辞中说,WesCarber平台以人工智能为基底重塑品牌、焕新升级,是河钢探索人工智能赋能低碳发展的核心举措,标志着河钢在“人工智能+绿色低碳”领域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发布会现场,河钢数字与六大生态伙伴达成战略及项目合作协议,构建“技术研发—标准认证—场景落地”全链条协同网络,标志着“技术+场景+生态”的协同网络正式成形。 (贾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