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迎利好!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发布

财经头条

中国证券报

6小时前

工信部网站4月24日消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数据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七部门联合发布实施《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聚焦医药工业全链条数智化转型,对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应用、卓越企业培育等方向做了重点部署。
两步走发展目标
《实施方案》提出两步走发展目标:到2027年,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取得重要进展,以数智技术驱动的医药全产业链竞争力和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到2030年,规上医药工业企业基本实现数智化转型全覆盖,数智技术融合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医药工业全链条数据体系进一步完善,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生态体系进一步健全。
具体到2027年,《实施方案》重点围绕数智化发展基础建设、数智化转型推广、支撑服务体系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指标:一是突破一批医药工业数智化关键技术,制、修订30项以上医药工业数智技术标准,在智能制药设备、检测仪器和制药工业软件等领域研发推广100款以上高性能产品;二是打造100个以上医药工业数智技术应用典型场景,建成100个以上数智药械工厂,建设50家以上具有引领性的数智化转型卓越企业,推动打造5个医药数智化转型卓越园区;三是建设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促进中心及分中心,建设10个以上医药大模型创新平台、数智技术应用验证与中试平台,培育30家以上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卓越服务商。
系统化推进
医药企业数智化转型
《实施方案》聚焦数智技术赋能行动、数智转型推广行动、数智服务体系建设行动、数智监管提升行动等四个方面系统提出14项具体工作任务。
在“数智技术赋能行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加强医药工业数智产品研发应用,整合释放医药数据要素价值,改造升级信息基础设施,深化人工智能赋能应用。
针对化学药、中药、生物制品、医疗器械等细分行业生产特点,打造符合医药质量管理规范体系(GXP)的系统解决方案,研发推广一批智能制药设备、检测设备,开发一批“小快轻准”医药工业软件或系统等。
支持相关单位建立医药大模型创新平台,协同开展医药大模型技术产品研发、监管科学研究等,强化标准规范、科技伦理、应用安全和风险管理等规则建设。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医药全产业链”应用试点,鼓励龙头医药企业与医疗机构、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大用户等组成联合体,面向医药全产业链形成一批效果显著的标志性应用场景。
在“数智转型推广行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推广典型数智技术应用卓越场景,培育数智化转型卓越企业,建设数智化医药产业园区。
围绕医药研发、医药生产、经营管理决策、医药质量安全保障、医药流通与追溯、医药合同研发生产服务(CXO)等方面,系统梳理数智化转型场景清单,以及数据要素、知识模型、工具软件、人才技能等要素清单,支持医药企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联合打造数智化应用场景,系统化推进医药企业数智化转型。
在“数智服务体系建设行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强化标准引领,加强质量支撑,培育创新载体,壮大服务队伍。
在“数智监管提升行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探索智慧监管新模式,创新智慧监管新工具,研究智慧监管新方法。
《实施方案》还从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政策支持、促进交流合作、深化评价宣传、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AI技术的应用不仅推动了医药行业的创新发展,更直接惠及普通百姓,多家上市公司积极布局AI医疗。
凯莱英通过数智技术与创新药研发深度融合,展现“中国智造”硬实力。其连续反应技术将传统21天生产周期缩短至8天,能耗显著降低,并成功应用于抗癌药、丙肝药等商业化生产。酶工程平台集成机器学习技术,打造近千种工程酶库,支撑他汀类、培南类等重磅药物绿色合成。在临床研究领域,AI技术助力患者招募效率提升,药物警戒机器人实现不良反应处理提速50%,并通过数据分析优化试验方案。作为全球知名的CDMO(合同开发制造组织),凯莱英以连续反应、酶催化等核心技术赋能国际药企,加速创新药上市,惠及全球患者。目前,凯莱英已为全球药企提供超200个创新药解决方案,以“中国智造”实力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华润三九以云计算、AI、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构建“技术+管理”双驱动的绿色智造体系。公司创新研发的企业级能源管理平台(PMS),通过“数据双模分析引擎”实现能耗预测准确率达96%,年节约成本超百万元。AI公辅控制平台优化供能用能效率,结合柔性用能管理降低能耗峰值,试点工厂单位能耗下降20%。此外,公司建成6家国家级绿色工厂,通过分布式光伏、储能技术应用等举措年减排二氧化碳1200吨,清洁能源占比提升至15%。华润三九的“技术+管理”双赋能模式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典型案例,为中药行业绿色转型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晶泰科技以量子物理为基础,结合AI与机器人技术,打造全球领先的药物研发平台。其小分子药物发现平台服务全球前20强药企中的16家,大分子平台在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实现突破并获国际订单。公司自主研发的量子物理+AI物质结构预测技术多次斩获全球竞赛冠军,并依托深圳、上海的自动化实验集群积累海量数据,推动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垂直大模型开发。2024年,晶泰科技成为香港18C规则下首家上市的特专科技企业,以技术优势加速创新药研发进程,为全球生物医药产业链注入“中国智慧”。
康缘药业以AI技术为核心,推动中药研发与生产的智能化升级。在研发端,公司构建了中医药网络药理学智能信息平台和本草御病数据库,通过AI算法实现中药复方药效预测与组方优化,大幅缩短新药研发周期。在生产端,康缘药业首创以功效成分群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技术体系,建成国内首个中药智能生产工厂,获批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并牵头制定18项行业技术标准。其自主研发的制药过程知识系统(PKS),突破制药工业大数据应用瓶颈,推动中药生产从传统经验型向精准智能化跨越,为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树立标杆。
来源:中国证券报


工信部网站4月24日消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数据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七部门联合发布实施《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聚焦医药工业全链条数智化转型,对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应用、卓越企业培育等方向做了重点部署。
两步走发展目标
《实施方案》提出两步走发展目标:到2027年,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取得重要进展,以数智技术驱动的医药全产业链竞争力和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到2030年,规上医药工业企业基本实现数智化转型全覆盖,数智技术融合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医药工业全链条数据体系进一步完善,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生态体系进一步健全。
具体到2027年,《实施方案》重点围绕数智化发展基础建设、数智化转型推广、支撑服务体系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指标:一是突破一批医药工业数智化关键技术,制、修订30项以上医药工业数智技术标准,在智能制药设备、检测仪器和制药工业软件等领域研发推广100款以上高性能产品;二是打造100个以上医药工业数智技术应用典型场景,建成100个以上数智药械工厂,建设50家以上具有引领性的数智化转型卓越企业,推动打造5个医药数智化转型卓越园区;三是建设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促进中心及分中心,建设10个以上医药大模型创新平台、数智技术应用验证与中试平台,培育30家以上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卓越服务商。
系统化推进
医药企业数智化转型
《实施方案》聚焦数智技术赋能行动、数智转型推广行动、数智服务体系建设行动、数智监管提升行动等四个方面系统提出14项具体工作任务。
在“数智技术赋能行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加强医药工业数智产品研发应用,整合释放医药数据要素价值,改造升级信息基础设施,深化人工智能赋能应用。
针对化学药、中药、生物制品、医疗器械等细分行业生产特点,打造符合医药质量管理规范体系(GXP)的系统解决方案,研发推广一批智能制药设备、检测设备,开发一批“小快轻准”医药工业软件或系统等。
支持相关单位建立医药大模型创新平台,协同开展医药大模型技术产品研发、监管科学研究等,强化标准规范、科技伦理、应用安全和风险管理等规则建设。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医药全产业链”应用试点,鼓励龙头医药企业与医疗机构、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大用户等组成联合体,面向医药全产业链形成一批效果显著的标志性应用场景。
在“数智转型推广行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推广典型数智技术应用卓越场景,培育数智化转型卓越企业,建设数智化医药产业园区。
围绕医药研发、医药生产、经营管理决策、医药质量安全保障、医药流通与追溯、医药合同研发生产服务(CXO)等方面,系统梳理数智化转型场景清单,以及数据要素、知识模型、工具软件、人才技能等要素清单,支持医药企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联合打造数智化应用场景,系统化推进医药企业数智化转型。
在“数智服务体系建设行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强化标准引领,加强质量支撑,培育创新载体,壮大服务队伍。
在“数智监管提升行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探索智慧监管新模式,创新智慧监管新工具,研究智慧监管新方法。
《实施方案》还从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政策支持、促进交流合作、深化评价宣传、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AI技术的应用不仅推动了医药行业的创新发展,更直接惠及普通百姓,多家上市公司积极布局AI医疗。
凯莱英通过数智技术与创新药研发深度融合,展现“中国智造”硬实力。其连续反应技术将传统21天生产周期缩短至8天,能耗显著降低,并成功应用于抗癌药、丙肝药等商业化生产。酶工程平台集成机器学习技术,打造近千种工程酶库,支撑他汀类、培南类等重磅药物绿色合成。在临床研究领域,AI技术助力患者招募效率提升,药物警戒机器人实现不良反应处理提速50%,并通过数据分析优化试验方案。作为全球知名的CDMO(合同开发制造组织),凯莱英以连续反应、酶催化等核心技术赋能国际药企,加速创新药上市,惠及全球患者。目前,凯莱英已为全球药企提供超200个创新药解决方案,以“中国智造”实力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华润三九以云计算、AI、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构建“技术+管理”双驱动的绿色智造体系。公司创新研发的企业级能源管理平台(PMS),通过“数据双模分析引擎”实现能耗预测准确率达96%,年节约成本超百万元。AI公辅控制平台优化供能用能效率,结合柔性用能管理降低能耗峰值,试点工厂单位能耗下降20%。此外,公司建成6家国家级绿色工厂,通过分布式光伏、储能技术应用等举措年减排二氧化碳1200吨,清洁能源占比提升至15%。华润三九的“技术+管理”双赋能模式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典型案例,为中药行业绿色转型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晶泰科技以量子物理为基础,结合AI与机器人技术,打造全球领先的药物研发平台。其小分子药物发现平台服务全球前20强药企中的16家,大分子平台在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实现突破并获国际订单。公司自主研发的量子物理+AI物质结构预测技术多次斩获全球竞赛冠军,并依托深圳、上海的自动化实验集群积累海量数据,推动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垂直大模型开发。2024年,晶泰科技成为香港18C规则下首家上市的特专科技企业,以技术优势加速创新药研发进程,为全球生物医药产业链注入“中国智慧”。
康缘药业以AI技术为核心,推动中药研发与生产的智能化升级。在研发端,公司构建了中医药网络药理学智能信息平台和本草御病数据库,通过AI算法实现中药复方药效预测与组方优化,大幅缩短新药研发周期。在生产端,康缘药业首创以功效成分群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技术体系,建成国内首个中药智能生产工厂,获批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并牵头制定18项行业技术标准。其自主研发的制药过程知识系统(PKS),突破制药工业大数据应用瓶颈,推动中药生产从传统经验型向精准智能化跨越,为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树立标杆。
来源:中国证券报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