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政策冲击下美国经济面临通胀上升与消费疲软双重打击

新华财经

1天前

密歇根大学的数据更是表明,一年期通胀预期飙升至6.7%,为198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巴尔金提到,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下滑,消费者对通胀和失业问题的焦虑加剧。

新华财经北京4月24日电(崔凯)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致使美国遭遇经济史上最为严峻的贸易不确定性。美联储最新褐皮书报告表明,“围绕国际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广泛存在”,虽然当下经济仍在“稳步扩张”,然而这种不确定性“或将在未来数月内抑制增长势头”。

褐皮书显示,自2025年2月底起,美国经济活动近乎零变化,仅有五个地区报告稍有增长,三个地区维持原状,其余四个地区的经济活动则呈下降态势。制造业尤为疲弱,三分之二的地区表示制造业活动无明显变化或有所下滑。

报告中“不确定性”一词出现达80次,与关税相关的表述高达107处,远超以往水平,这表明企业因政策不明晰而普遍暂停或放缓投资、招聘等经济活动。

消费领域呈现矛盾态势。一方面,关税前的“抢购潮”将汽车销量推至三年峰值,3月零售销售环比增长1.4%,创2023年1月以来最大增幅。另一方面,剔除汽车和零部件销售后,零售销售额仅增长0.5%,凸显出潜在消费需求的疲软。消费者信心指数从3月的57急剧降至50.8,创12年来新低,反映出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趋于悲观。

就业市场呈现分化趋势。总体上,就业略有增长,但企业招聘意愿普遍谨慎。私营企业新增岗位数量有所上升,而依赖联邦资金的机构就业人数则出现下降。褐皮书提到:“企业在就业方面持观望态度,暂停或放缓招聘,直至经济前景更为明朗。”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部分企业因成本压力考虑裁员。

当下,价格涨幅相对温和,然而许多企业警示,未来原材料成本预计会因关税影响而上升。这些企业计划将额外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但同时也意识到消费者对价格上涨的抵触。部分企业或许不得不自行承担成本上涨压力,进而导致利润下降。这种利润压缩可能进一步拖累整体经济表现,并促使企业通过裁员等方式控制开支。

纽约联储调查显示,消费者对未来一年的通胀预期中值升至3.1%。密歇根大学的数据更是表明,一年期通胀预期飙升至6.7%,为198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意味着关税导致的原材料成本上升正传导至终端产品价格,进一步加大了通胀压力。

近期,美联储多位官员对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表示担忧。

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马克称,当前条件仍支持继续缩减资产负债表,但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下,并非改变货币政策的时机。她强调,需保持耐心,在采取利率行动前需观察更多数据变化。

美联储理事阿德里安娜·库格勒指出,关税可能给物价带来上行压力,并产生比预期更大的经济影响。库格勒认为,经济面临高度不确定性,通胀有上行风险,就业则有下行风险。

里士满联储行长汤姆·巴尔金表示,尽管美国经济总体状况良好,但商业投资和消费者支出的前景被蒙上阴影。巴尔金提到,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下滑,消费者对通胀和失业问题的焦虑加剧。

明尼阿波利斯联储行长尼尔·卡什卡里称,目前判定关税政策对通胀和经济的影响为时尚早,但他承认,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正在抑制企业和家庭的消费与投资意愿。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对低收入家庭产生更大冲击。这些群体更依赖低利润率的进口商品,抵御价格上涨的能力较弱。美联储副主席菲利普·杰斐逊强调,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会关注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他认为,实现物价稳定与最大就业的双重目标,将为所有人,尤其是社会经济底层人群提供“向上流动的机会”。

48677add24ca42b28b99581d1e61fae6.png

美联储官员讲话一览 制表:新华财经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以及频繁向美联储施压要求降息的行为,引发外界对美联储独立性的广泛忧虑。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上周日警告,货币独立性免受政治干预对维护宏观经济稳定至关重要。他强调,一旦美联储的独立性遭受质疑,将损害其信誉,并可能导致通胀率上升、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就业市场恶化。

编辑:王晓伟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密歇根大学的数据更是表明,一年期通胀预期飙升至6.7%,为198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巴尔金提到,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下滑,消费者对通胀和失业问题的焦虑加剧。

新华财经北京4月24日电(崔凯)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致使美国遭遇经济史上最为严峻的贸易不确定性。美联储最新褐皮书报告表明,“围绕国际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广泛存在”,虽然当下经济仍在“稳步扩张”,然而这种不确定性“或将在未来数月内抑制增长势头”。

褐皮书显示,自2025年2月底起,美国经济活动近乎零变化,仅有五个地区报告稍有增长,三个地区维持原状,其余四个地区的经济活动则呈下降态势。制造业尤为疲弱,三分之二的地区表示制造业活动无明显变化或有所下滑。

报告中“不确定性”一词出现达80次,与关税相关的表述高达107处,远超以往水平,这表明企业因政策不明晰而普遍暂停或放缓投资、招聘等经济活动。

消费领域呈现矛盾态势。一方面,关税前的“抢购潮”将汽车销量推至三年峰值,3月零售销售环比增长1.4%,创2023年1月以来最大增幅。另一方面,剔除汽车和零部件销售后,零售销售额仅增长0.5%,凸显出潜在消费需求的疲软。消费者信心指数从3月的57急剧降至50.8,创12年来新低,反映出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趋于悲观。

就业市场呈现分化趋势。总体上,就业略有增长,但企业招聘意愿普遍谨慎。私营企业新增岗位数量有所上升,而依赖联邦资金的机构就业人数则出现下降。褐皮书提到:“企业在就业方面持观望态度,暂停或放缓招聘,直至经济前景更为明朗。”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部分企业因成本压力考虑裁员。

当下,价格涨幅相对温和,然而许多企业警示,未来原材料成本预计会因关税影响而上升。这些企业计划将额外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但同时也意识到消费者对价格上涨的抵触。部分企业或许不得不自行承担成本上涨压力,进而导致利润下降。这种利润压缩可能进一步拖累整体经济表现,并促使企业通过裁员等方式控制开支。

纽约联储调查显示,消费者对未来一年的通胀预期中值升至3.1%。密歇根大学的数据更是表明,一年期通胀预期飙升至6.7%,为198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意味着关税导致的原材料成本上升正传导至终端产品价格,进一步加大了通胀压力。

近期,美联储多位官员对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表示担忧。

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马克称,当前条件仍支持继续缩减资产负债表,但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下,并非改变货币政策的时机。她强调,需保持耐心,在采取利率行动前需观察更多数据变化。

美联储理事阿德里安娜·库格勒指出,关税可能给物价带来上行压力,并产生比预期更大的经济影响。库格勒认为,经济面临高度不确定性,通胀有上行风险,就业则有下行风险。

里士满联储行长汤姆·巴尔金表示,尽管美国经济总体状况良好,但商业投资和消费者支出的前景被蒙上阴影。巴尔金提到,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下滑,消费者对通胀和失业问题的焦虑加剧。

明尼阿波利斯联储行长尼尔·卡什卡里称,目前判定关税政策对通胀和经济的影响为时尚早,但他承认,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正在抑制企业和家庭的消费与投资意愿。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对低收入家庭产生更大冲击。这些群体更依赖低利润率的进口商品,抵御价格上涨的能力较弱。美联储副主席菲利普·杰斐逊强调,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会关注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他认为,实现物价稳定与最大就业的双重目标,将为所有人,尤其是社会经济底层人群提供“向上流动的机会”。

48677add24ca42b28b99581d1e61fae6.png

美联储官员讲话一览 制表:新华财经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以及频繁向美联储施压要求降息的行为,引发外界对美联储独立性的广泛忧虑。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上周日警告,货币独立性免受政治干预对维护宏观经济稳定至关重要。他强调,一旦美联储的独立性遭受质疑,将损害其信誉,并可能导致通胀率上升、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就业市场恶化。

编辑:王晓伟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