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笼换鸟”!机构重仓迎巨变 资本市场新航向浮出水面

丰华财经

5小时前

2025年三大运营商算力投资计划同比增长超25%,头部云厂商资本开支均超千亿元,政策红利为科技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整体来看,科技浪潮绝非短期的市场热点主题,而是将深刻重塑未来十年资本市场格局的核心主线。
导读2025年一季度,机构投资者以“腾笼换鸟”之势,将资金重心向科技股大幅倾斜。这一转变不仅重塑了市场格局,更预示着科技板块将成为未来投资的核心主线。

2025年一季度,机构投资者以“腾笼换鸟”之势,将资金重心向科技股大幅倾斜。这一转变不仅重塑了市场格局,更预示着科技板块将成为未来投资的核心主线。通过对公募基金、社保基金、险资、QFII及北向资金的持仓数据的初步梳理与分析,我们看看当前机构的持仓动向和背后的逻辑。

1.公募基金持仓中,腾讯首成头号重仓股,全面拥抱科技股

2025年一季度,公募基金的持仓变化堪称“颠覆性”。主动权益类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腾讯控股以725.52亿元持仓市值登顶,取代宁德时代成为头号重仓股 ,这一变化标志着市场对科技巨头价值的重新评估。中芯国际、北方华创等12家信息技术行业公司进入前五十大重仓股名单,进一步印证了科技股的崛起。

截屏2025-04-24 11.18.30.png

公募基金在2025年一季度对科技股的持仓偏好极为显著。从行业配置比例来看,据 Wind数据统计,公募基金信息技术行业持仓占比从2024年四季度的18.7%跃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23.4%,创近三年新高。这一数据直观体现了公募基金在资产配置上向信息技术行业的大幅度倾斜。在增持力度上,公募基金对科技股的偏爱显露无遗。阿里巴巴- W 和腾讯控股分别获增持 226.51亿元和 223.05亿元,中芯国际、比亚迪增持市值均超100亿元。业绩表现优异的基金,如鹏华碳中和主题、平安先进制造主题等,年内收益率超45%,其共同特点是重仓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半导体等科技品种。这表明公募基金已将科技板块视为获取超额收益的核心战场。

2、其他机构协同加码科技布局

社保基金,聚焦硬科技,长线布局。社保基金的持仓调整凸显其对硬科技领域的战略眼光。一季度,社保基金加仓中国西电576万股、广联达326万股,并新进小商品城3031万股,重点布局半导体、计算机等领域。截至一季度末,社保基金在科创板的持仓集中于电子、计算机行业,西部超导、云路股份等硬科技企业持股市值均超10亿元。这种布局不仅体现了对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支持,更反映出社保基金追求长期稳定回报的投资理念。

截屏2025-04-24 11.18.37.png

险资方面,科技与红利并重。险资在一季度的调仓呈现“科技 + 红利”双轮驱动的特征。一方面,增持三维化学、平高电气等科技股;另一方面,维持对中国电信、平煤股份等高股息资产的配置。国寿安保科技创新混合基金减持海外算力产业链,转而增持军工电子上游标的,如振华科技、宏达电子,体现了对国产替代和行业景气度的双重考量。平安养老等保险资管产品通过港股通增持腾讯、中芯国际,港股科技持仓占比从2024年末的7.2% 提升至9.8%,展现出对AI与半导体交叉领域的前瞻性布局 。

QFII 与北向资金方面,体现科技机遇。QFII 的持仓变动显示出其对科技赛道的坚定信心。一季度,QFII在加仓食品饮料行业个股的同时,重点布局生物医药、电子产业等科技赛道。摩根大通增持5112.42万股中国西电,反映出对电气设备行业中具备核心技术企业的青睐;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北向资金持股市值达2.24万亿元,虽持股数量略减,但持仓总规模增加。其主动加仓机械设备、汽车、机器人、计算机等科技方向,表明外资持续看好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潜力。

3、机构纷纷调整以及向科技倾斜可能的原因

首先,政策的强力支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关部门密集出台政策支持 AI、算力、半导体等领域。2025 年三大运营商算力投资计划同比增长超 25%,头部云厂商资本开支均超千亿元,政策红利为科技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其次,技术突破之下,产业升级带来新的提振动力。国产大模型DeepSeek- R1推理效率达国际头部模型标准,训练成本仅为GPT的1/20,推动AI应用从算力依赖转向低成本普惠。PCB企业多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直接受益于AI服务器需求爆发,技术突破带来的产业升级成为机构投资的重要依据;

此外,科技板块估值优势显现,吸引力增强。比如港股科技股当前估值显著低于 2024 年国庆高点,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市盈率处于历史低位,而成分股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相对合理的估值水平吸引机构资金加速流入。

4.机构持仓变化下投资者如何应变?

整体来看,科技浪潮绝非短期的市场热点主题,而是将深刻重塑未来十年资本市场格局的核心主线。机构整体的调仓以及向科技股的大规模倾斜,或许仅仅是这一宏大变革的开端。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这场机构持仓重大变革的历史时刻,首先,必须紧密跟随政策的导向,在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大背景下,以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机构持仓可能发生的进一步变革;其次,要紧跟机构重仓的趋势,在业绩得到充分验证以及估值合理的坚实支撑下,进行科学合理的资产配置;最后,还需要高度警惕并坚决远离机构持仓比例较低以及业绩亏损的纯概念炒作标的,避免陷入不必要的投资风险。

作者:郭一鸣 执业证书:A0680612120002

责任编辑:wangjx

免责声明: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巨丰投顾")出品的所有内容、观点取决于市场上相关研究报告作者所知悉的各种市场环境因素及公司内在因素。盈利预测和目标价格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因此,投资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标的在研究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我们所表达的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仅为对相关标的研究报告部分内容之引用或者复述,因受技术或其它客观条件所限无法同时完整提供各种观点形成所基于的假设及前提等相关信息,相关内容可能无法完整或准确表达相关研究报告的观点或意见,因而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投资者切勿依赖。任何人不应将巨丰投顾出品内容包含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作为其投资决策的依据,巨丰投顾发布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研究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巨丰投顾不承诺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所有巨丰投顾出品内容或发表观点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信息或所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操作建议。
相关内容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建议意见反馈 jiangy@jfinfo.com
2025年三大运营商算力投资计划同比增长超25%,头部云厂商资本开支均超千亿元,政策红利为科技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整体来看,科技浪潮绝非短期的市场热点主题,而是将深刻重塑未来十年资本市场格局的核心主线。
导读2025年一季度,机构投资者以“腾笼换鸟”之势,将资金重心向科技股大幅倾斜。这一转变不仅重塑了市场格局,更预示着科技板块将成为未来投资的核心主线。

2025年一季度,机构投资者以“腾笼换鸟”之势,将资金重心向科技股大幅倾斜。这一转变不仅重塑了市场格局,更预示着科技板块将成为未来投资的核心主线。通过对公募基金、社保基金、险资、QFII及北向资金的持仓数据的初步梳理与分析,我们看看当前机构的持仓动向和背后的逻辑。

1.公募基金持仓中,腾讯首成头号重仓股,全面拥抱科技股

2025年一季度,公募基金的持仓变化堪称“颠覆性”。主动权益类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腾讯控股以725.52亿元持仓市值登顶,取代宁德时代成为头号重仓股 ,这一变化标志着市场对科技巨头价值的重新评估。中芯国际、北方华创等12家信息技术行业公司进入前五十大重仓股名单,进一步印证了科技股的崛起。

截屏2025-04-24 11.18.30.png

公募基金在2025年一季度对科技股的持仓偏好极为显著。从行业配置比例来看,据 Wind数据统计,公募基金信息技术行业持仓占比从2024年四季度的18.7%跃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23.4%,创近三年新高。这一数据直观体现了公募基金在资产配置上向信息技术行业的大幅度倾斜。在增持力度上,公募基金对科技股的偏爱显露无遗。阿里巴巴- W 和腾讯控股分别获增持 226.51亿元和 223.05亿元,中芯国际、比亚迪增持市值均超100亿元。业绩表现优异的基金,如鹏华碳中和主题、平安先进制造主题等,年内收益率超45%,其共同特点是重仓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半导体等科技品种。这表明公募基金已将科技板块视为获取超额收益的核心战场。

2、其他机构协同加码科技布局

社保基金,聚焦硬科技,长线布局。社保基金的持仓调整凸显其对硬科技领域的战略眼光。一季度,社保基金加仓中国西电576万股、广联达326万股,并新进小商品城3031万股,重点布局半导体、计算机等领域。截至一季度末,社保基金在科创板的持仓集中于电子、计算机行业,西部超导、云路股份等硬科技企业持股市值均超10亿元。这种布局不仅体现了对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支持,更反映出社保基金追求长期稳定回报的投资理念。

截屏2025-04-24 11.18.37.png

险资方面,科技与红利并重。险资在一季度的调仓呈现“科技 + 红利”双轮驱动的特征。一方面,增持三维化学、平高电气等科技股;另一方面,维持对中国电信、平煤股份等高股息资产的配置。国寿安保科技创新混合基金减持海外算力产业链,转而增持军工电子上游标的,如振华科技、宏达电子,体现了对国产替代和行业景气度的双重考量。平安养老等保险资管产品通过港股通增持腾讯、中芯国际,港股科技持仓占比从2024年末的7.2% 提升至9.8%,展现出对AI与半导体交叉领域的前瞻性布局 。

QFII 与北向资金方面,体现科技机遇。QFII 的持仓变动显示出其对科技赛道的坚定信心。一季度,QFII在加仓食品饮料行业个股的同时,重点布局生物医药、电子产业等科技赛道。摩根大通增持5112.42万股中国西电,反映出对电气设备行业中具备核心技术企业的青睐;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北向资金持股市值达2.24万亿元,虽持股数量略减,但持仓总规模增加。其主动加仓机械设备、汽车、机器人、计算机等科技方向,表明外资持续看好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潜力。

3、机构纷纷调整以及向科技倾斜可能的原因

首先,政策的强力支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关部门密集出台政策支持 AI、算力、半导体等领域。2025 年三大运营商算力投资计划同比增长超 25%,头部云厂商资本开支均超千亿元,政策红利为科技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其次,技术突破之下,产业升级带来新的提振动力。国产大模型DeepSeek- R1推理效率达国际头部模型标准,训练成本仅为GPT的1/20,推动AI应用从算力依赖转向低成本普惠。PCB企业多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直接受益于AI服务器需求爆发,技术突破带来的产业升级成为机构投资的重要依据;

此外,科技板块估值优势显现,吸引力增强。比如港股科技股当前估值显著低于 2024 年国庆高点,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市盈率处于历史低位,而成分股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相对合理的估值水平吸引机构资金加速流入。

4.机构持仓变化下投资者如何应变?

整体来看,科技浪潮绝非短期的市场热点主题,而是将深刻重塑未来十年资本市场格局的核心主线。机构整体的调仓以及向科技股的大规模倾斜,或许仅仅是这一宏大变革的开端。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这场机构持仓重大变革的历史时刻,首先,必须紧密跟随政策的导向,在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大背景下,以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机构持仓可能发生的进一步变革;其次,要紧跟机构重仓的趋势,在业绩得到充分验证以及估值合理的坚实支撑下,进行科学合理的资产配置;最后,还需要高度警惕并坚决远离机构持仓比例较低以及业绩亏损的纯概念炒作标的,避免陷入不必要的投资风险。

作者:郭一鸣 执业证书:A0680612120002

责任编辑:wangjx

免责声明: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巨丰投顾")出品的所有内容、观点取决于市场上相关研究报告作者所知悉的各种市场环境因素及公司内在因素。盈利预测和目标价格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因此,投资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标的在研究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我们所表达的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仅为对相关标的研究报告部分内容之引用或者复述,因受技术或其它客观条件所限无法同时完整提供各种观点形成所基于的假设及前提等相关信息,相关内容可能无法完整或准确表达相关研究报告的观点或意见,因而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投资者切勿依赖。任何人不应将巨丰投顾出品内容包含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作为其投资决策的依据,巨丰投顾发布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研究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巨丰投顾不承诺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所有巨丰投顾出品内容或发表观点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信息或所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操作建议。
相关内容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建议意见反馈 jiangy@jfinfo.com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