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II基金最新动向!减持美股,港股仓位创新高

证券时报

5小时前

若不局限于QDII基金,放眼于全市场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一季末偏股型基金持有港股的仓位创下历史新高,从去年末约14%提高到接近19%。

中美贸易博弈之际,美国出现“股汇债”三杀,美股更是剧烈波动。多只QDII主动管理基金最新披露的一季报显示,美股的持仓比例下降,转而增配港股,南下资金对港股的定价权持续创新高。

比如QDII基金南方香港成长,一季度末美股的持仓市值从1.8亿元下降到2846万元,持仓比例从10.46%减少至1.31%,而港股的持仓比例从77.7%提高到90.17%;摩根亚太优势一季度也将美股的持仓比例从3.47%降到了0.74%,港股占比从25.77%提高到30.06%。

目前规模最大的QDII混合型基金,即张坤管理的易方达优质精选,一季报显示其增持了台积电。账面上,基金总体的美股持仓比例并没有减少,实则从去年三季度就逐步减持了台积电的美股,局部增持的美股也是中概股富途控股。

QDII基金减持美股、增配港股

多只QDII基金最新披露的一季报显示,美股的持仓比例下降,同时转而增配港股。原因除了美股一季度波动剧烈导致的市值缩水之外,基金主动下调美股仓位的也不在少数。

比如南方香港成长,一季度末美股的持仓市值从1.8亿元下降到2846万元,持仓比例从10.46%减少至1.31%,而港股的持仓比例从77.7%提高到90.17%。

其中,增持的港股包括腾讯控股。南方香港成长原持有腾讯30.55万股,一季度又增持了8.3万股达38.85万股,持仓市值为1.78亿元,仓位占比达到8.49%。不过局部也有调整,比如持有小米的股份从412万股减持至361万股,不过小米仍是该基金的第五大重仓股。

再如摩根亚太优势,一季度也将美股的持仓比例从3.47%降到了0.74%,港股占比从25.77%提高到30.06%。该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股是台积电,第二重仓股是阿里巴巴,都在一季度进行了增持。

截至2024年末,摩根亚太优势持有台积电100.9万股,一季度增持至110.1万股;2024年末持有阿里巴巴115.56万股,一季度增持至121.49万股,仓位占比从3.62%提高到5.96%。小幅减持了腾讯控股,2024年末持有腾讯控股40.78万股,一季度减持至30.19万股,但腾讯仍是其第三大重仓股。

此外,嘉实海外中国基金持有美股的比例从2.53%下降到1.08%;富国全球健康生活基金持有的美股仓位占比从8.84%下降到3.15%,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没有美股。

张坤增持台积电

规模最大的QDII混合型基金,即张坤管理的易方达优质精选,一季报显示的美股持仓比例整体从32.6%变成了34.07%,并没有明显减少,反而减持了部分腾讯和阿里巴巴的股份,这似乎与QDII减持美股、增配港股的趋势不符,但实际上该基金是更早地进行了调仓,将部分台积电的美股换成台股,局部增持的美股也是中概股。

若往前追溯,张坤从去年三季度就逐步减持了台积电的美股,一季度又增持了24.3万台股。

2024年二季度末,当时的易方达亚洲精选QDII基金持有36.8万股台积电(TSM US),价值达4.56亿元,持仓比例达到9.98%。

但去年三季度,张坤就开始逐渐减持台积电的美股,三季度单季卖了约3.6万股,四季度又卖了8.6万股,仅剩23.3万股,持仓市值一度降低到3.49亿元。

不过张坤似乎对台积电念念不忘,今年一季度,张坤增持了24.3万股台积电,但不再是美股,而是在中国台湾地区上市的台积电股票,市值约4780.71万元,加上原来持有的美股23.3万股,该基金持有台积电的股份累计超过了去年二季度末,股票市值占基金净值的比例累计达到9.64%,是该基金的第三大重仓股。

局部上,易方达亚洲精选QDII基金增持的美股是富途控股,一季度在原有33万股的基础上又增持了4万股,仓位占比提高到了8.05%,富途控股成为该基金的第五大重仓股。

南下资金定价权创新高

若不局限于QDII基金,放眼于全市场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一季末偏股型基金持有港股的仓位创下历史新高,从去年末约14%提高到接近19%。

据广发策略刘晨明等研究,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主动权益基金持股市值2.9万亿元,保险持股市值约2.4万亿元,外资持股市值2.9万亿元,股票型ETF持股市值2.8万亿元。从持股规模看,各类机构基本上势均力敌,主动权益基金和被动股票型ETF持股也不相上下。

而从港股来看,一季度末基金的港股仓位提升至18.9%左右,继续创历史新高。港股重仓持股市值为3175.29亿元,占比18.9%,较去年四季度上升4.56百分点。其中,恒生科技获显著增配,从去年末的6.7%上升3.8个百分点,当前仓位达到10.5%。剔除股价因素,一季度公募主要增配的港股主要集中于互联网、创新药、新消费、新能源车等。

南方香港成长的基金经理熊潇雅在一季报中写道,港股资产的配置初衷不应是抄底港股低估值,也不是拥抱全球市场龙头。香港市场是“投资中国”组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配置中国新经济公司的重要选项。三月底港股市场的财报季,虽然有一些公司出现了小的插曲,但整体还是交出了令人满意的业绩答卷,大部分公司给出了乐观积极的增长预期。

她表示,随着港股成长股从去年以来大幅提高股东回报(分红率、回购率),很多成长股也具备很高的价值属性,不仅在估值、综合股息率与市场追捧的公共事业、周期行业类似,而且成长性更好、更加轻资产、资产负债表更加健康、行业格局同样“月明星稀”,港股互联网行业是新的“价值股”。

另外,过去三年,外资流出是港股市场下跌的一个主要的资金面影响因素,但是充足的回购和分红有望抵消外资流出的影响,成为部分个股反转的重要胜负手之一。这类“价值成长股”,也是本轮反弹的主力军,但目前这些优质公司的估值仍然相较海外同行大幅低估,他们是该基金未来一段时间在港股的主要布局选择。

张坤在一季报中表示,地产下行对经济的影响正在逐步进入尾声,一系列提振消费的政策也有托底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与其纠结于经济,不如把着眼点放在企业上。毕竟,股票的收益率是由企业的收益率决定的,拉长来看应该大致相当于企业的ROE水平。过去几年发生的股票收益率连续低于企业ROE水平的现象,他认为不会长期持续下去。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若不局限于QDII基金,放眼于全市场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一季末偏股型基金持有港股的仓位创下历史新高,从去年末约14%提高到接近19%。

中美贸易博弈之际,美国出现“股汇债”三杀,美股更是剧烈波动。多只QDII主动管理基金最新披露的一季报显示,美股的持仓比例下降,转而增配港股,南下资金对港股的定价权持续创新高。

比如QDII基金南方香港成长,一季度末美股的持仓市值从1.8亿元下降到2846万元,持仓比例从10.46%减少至1.31%,而港股的持仓比例从77.7%提高到90.17%;摩根亚太优势一季度也将美股的持仓比例从3.47%降到了0.74%,港股占比从25.77%提高到30.06%。

目前规模最大的QDII混合型基金,即张坤管理的易方达优质精选,一季报显示其增持了台积电。账面上,基金总体的美股持仓比例并没有减少,实则从去年三季度就逐步减持了台积电的美股,局部增持的美股也是中概股富途控股。

QDII基金减持美股、增配港股

多只QDII基金最新披露的一季报显示,美股的持仓比例下降,同时转而增配港股。原因除了美股一季度波动剧烈导致的市值缩水之外,基金主动下调美股仓位的也不在少数。

比如南方香港成长,一季度末美股的持仓市值从1.8亿元下降到2846万元,持仓比例从10.46%减少至1.31%,而港股的持仓比例从77.7%提高到90.17%。

其中,增持的港股包括腾讯控股。南方香港成长原持有腾讯30.55万股,一季度又增持了8.3万股达38.85万股,持仓市值为1.78亿元,仓位占比达到8.49%。不过局部也有调整,比如持有小米的股份从412万股减持至361万股,不过小米仍是该基金的第五大重仓股。

再如摩根亚太优势,一季度也将美股的持仓比例从3.47%降到了0.74%,港股占比从25.77%提高到30.06%。该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股是台积电,第二重仓股是阿里巴巴,都在一季度进行了增持。

截至2024年末,摩根亚太优势持有台积电100.9万股,一季度增持至110.1万股;2024年末持有阿里巴巴115.56万股,一季度增持至121.49万股,仓位占比从3.62%提高到5.96%。小幅减持了腾讯控股,2024年末持有腾讯控股40.78万股,一季度减持至30.19万股,但腾讯仍是其第三大重仓股。

此外,嘉实海外中国基金持有美股的比例从2.53%下降到1.08%;富国全球健康生活基金持有的美股仓位占比从8.84%下降到3.15%,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没有美股。

张坤增持台积电

规模最大的QDII混合型基金,即张坤管理的易方达优质精选,一季报显示的美股持仓比例整体从32.6%变成了34.07%,并没有明显减少,反而减持了部分腾讯和阿里巴巴的股份,这似乎与QDII减持美股、增配港股的趋势不符,但实际上该基金是更早地进行了调仓,将部分台积电的美股换成台股,局部增持的美股也是中概股。

若往前追溯,张坤从去年三季度就逐步减持了台积电的美股,一季度又增持了24.3万台股。

2024年二季度末,当时的易方达亚洲精选QDII基金持有36.8万股台积电(TSM US),价值达4.56亿元,持仓比例达到9.98%。

但去年三季度,张坤就开始逐渐减持台积电的美股,三季度单季卖了约3.6万股,四季度又卖了8.6万股,仅剩23.3万股,持仓市值一度降低到3.49亿元。

不过张坤似乎对台积电念念不忘,今年一季度,张坤增持了24.3万股台积电,但不再是美股,而是在中国台湾地区上市的台积电股票,市值约4780.71万元,加上原来持有的美股23.3万股,该基金持有台积电的股份累计超过了去年二季度末,股票市值占基金净值的比例累计达到9.64%,是该基金的第三大重仓股。

局部上,易方达亚洲精选QDII基金增持的美股是富途控股,一季度在原有33万股的基础上又增持了4万股,仓位占比提高到了8.05%,富途控股成为该基金的第五大重仓股。

南下资金定价权创新高

若不局限于QDII基金,放眼于全市场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一季末偏股型基金持有港股的仓位创下历史新高,从去年末约14%提高到接近19%。

据广发策略刘晨明等研究,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主动权益基金持股市值2.9万亿元,保险持股市值约2.4万亿元,外资持股市值2.9万亿元,股票型ETF持股市值2.8万亿元。从持股规模看,各类机构基本上势均力敌,主动权益基金和被动股票型ETF持股也不相上下。

而从港股来看,一季度末基金的港股仓位提升至18.9%左右,继续创历史新高。港股重仓持股市值为3175.29亿元,占比18.9%,较去年四季度上升4.56百分点。其中,恒生科技获显著增配,从去年末的6.7%上升3.8个百分点,当前仓位达到10.5%。剔除股价因素,一季度公募主要增配的港股主要集中于互联网、创新药、新消费、新能源车等。

南方香港成长的基金经理熊潇雅在一季报中写道,港股资产的配置初衷不应是抄底港股低估值,也不是拥抱全球市场龙头。香港市场是“投资中国”组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配置中国新经济公司的重要选项。三月底港股市场的财报季,虽然有一些公司出现了小的插曲,但整体还是交出了令人满意的业绩答卷,大部分公司给出了乐观积极的增长预期。

她表示,随着港股成长股从去年以来大幅提高股东回报(分红率、回购率),很多成长股也具备很高的价值属性,不仅在估值、综合股息率与市场追捧的公共事业、周期行业类似,而且成长性更好、更加轻资产、资产负债表更加健康、行业格局同样“月明星稀”,港股互联网行业是新的“价值股”。

另外,过去三年,外资流出是港股市场下跌的一个主要的资金面影响因素,但是充足的回购和分红有望抵消外资流出的影响,成为部分个股反转的重要胜负手之一。这类“价值成长股”,也是本轮反弹的主力军,但目前这些优质公司的估值仍然相较海外同行大幅低估,他们是该基金未来一段时间在港股的主要布局选择。

张坤在一季报中表示,地产下行对经济的影响正在逐步进入尾声,一系列提振消费的政策也有托底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与其纠结于经济,不如把着眼点放在企业上。毕竟,股票的收益率是由企业的收益率决定的,拉长来看应该大致相当于企业的ROE水平。过去几年发生的股票收益率连续低于企业ROE水平的现象,他认为不会长期持续下去。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