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核变量刘夏:美国关税政策如何影响全球外汇市场?“出海”企业如何应对?

云核变量策略研究

1天前

自4月初以来,由于关税问题的持续影响,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担忧显著加剧。...苏州万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化名)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研发与出口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65%销往美国市场,年出口额约3亿美元。

新华财经北京4月22日电 截至2025年4月16日,特朗普政府推行“对等关税”政策,对主要贸易伙伴实行分层税率。在非洲和南美地区,美国以“贸易逆差”为由施加高额关税,严重影响了全球铁矿石和大豆市场。即便北美盟友也未能幸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汽车及钢铝产品被额外征收25%的关税,仅《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框架下的特定商品得以维持免税待遇。

特朗普政府这一政策体系不光对现有全球贸易造成冲击,新兴市场货币贬值压力与通胀风险同步攀升。

本文将首先解析外汇市场的分化与重构,其次,展示“出海”的中国企业如何利用“金融工具+供应链重构”应对外汇风险。

一、外汇市场的分化与重构

1、稳步上行的欧元与日元

尽管美国关税施压,欧元区对美出口同比增长,德国机械、汽车等核心产业通过技术创新维持竞争力,欧元兑美元汇率近期呈现震荡上行态势,截至2025年4月16日,汇率报1.1380,较前一日上涨0.89%。这一走势反映了市场对欧美经济基本面分化、货币政策差异及地缘政治风险的复杂博弈。欧元区凭借“稳定的货币政策+低估值资产”吸引资本流入。

同样,日元也在变强 ——美元兑日元近期呈现震荡下行态势,截至4月16日,汇率报142.74,较前一日下跌0.32%,较3月高点158.88回落10.1%。投资者平仓以日元融资的高风险资产,如美股、新兴市场债券,导致日元需求激增。日本央行结束负利率并累计加息75个基点至0.5%,而美联储因经济衰退风险可能降息,美日利差从2022年的4.5%收窄至2.5%,加速套利交易逆转。值得注意的是,国际油价跌至60美元/桶以下,降低日本进口成本。在美国关税战的增加美元风险的情况下,日元在国际支付中的份额可能从38%提升至45%。

2、供应链转移震动东南亚货币新势力

一系列关税调整加剧了全球供应链的重构压力,促使众多企业寻求在东南亚地区布局生产,以规避高额关税带来的成本增加。美元兑越南盾近期呈现先跌后涨的震荡态势。美国对越南服装、鞋类等出口商品加征46%关税于4月9日生效,导致越南股市暴跌(VN 指数单日跌幅达6.7%),外资单日净流出1.25亿美元1926。这一政策直接冲击越南对美出口(占GDP的30%),市场担忧贸易顺差收窄和企业利润下滑,推动越南盾贬值。越南央行在4月10日汇率暴跌后,以25,450越南盾/美元的价格向银行出售美元,动用外汇储备近1000亿美元抑制贬值。这一干预直接推动汇率回升,并缓解银行外汇流动性压力。4月10日特朗普宣布暂停对数十国的“对等关税” 90天,市场恐慌情绪缓解。除外汇干预外,越南央行还通过发行票据回收流动性、调整准备金率等手段稳定市场预期。其“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框架下,汇率波动被控制在中间价±5%的区间内。

泰铢近期呈现震荡升值态势,尽管美国关税、地缘风险及政策不确定性仍存,但旅游业复苏、外资回流及央行干预为汇率提供了支撑。截至4月16日,美元兑泰铢汇率报33.31,较3月低点34.55回升3.6%,创去年10月以来新高。泰国央行通过即期交易抛售美元,4 月累计干预规模约50亿美元,将汇率波动控制在中间价±5%的区间内。央行行长塞塔蓬表示,“必要时将动用全部 6500 亿美元外汇储备稳定汇率”。

相反地,印尼卢比近期呈现持续贬值态势,截至4月16日,美元兑印尼卢比汇率报 16820,较3月低点16754回升0.4%,但较去年同期贬值12.6%,创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新低。美国关税政策短期内加剧了汇率波动,印尼央行的果断干预、FDI的持续流入及经济基本面的相对稳健,为汇率贬值提供了缓冲。

3、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增强

自4月初以来,由于关税问题的持续影响,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担忧显著加剧。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一度跌至7.40下方,这是自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人民币兑美元的日均波动幅度从2024年的0.8%增加到了1.2%,而离岸市场CNH期权隐含波动率则上升至12%。特别是在4月11日,境内即期汇率单日贬值了1.1%,创下三年来最大单日跌幅,但随后一天便迅速收复失地,显示出市场对于人民币“双向波动”的适应能力正在增强。

截至4月16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7.3152,相比3月底的7.2850贬值了约0.4%,但相较于4月11日触及的7.3750低点有所回升,反弹幅度约为0.8%。外资的持续流入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稳定汇率的决心,为汇率提供了有力支持。投资者应密切关注4月份美国关于关税豁免谈判的进展、美联储6月的议息会议结果以及中国第二季度经济数据的表现,这些因素将共同决定人民币汇率中长期的发展方向。

二、企业的挑战与应对

1、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升级战”

苏州万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化名)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研发与出口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65%销往美国市场,年出口额约3亿美元。若美元兑人民币升值,企业将获得更多销售额;若美元兑人民币贬值,企业将承担因外汇波动来带的汇兑损失。2025年以来,受中美关税政策升级影响,企业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美国对华汽车零部件加征125% 关税,导致出口成本激增;另一方面,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率攀升至15%,2024年汇兑损失占净利润的22%。

为应对汇率风险,云核变量策略研究提议:“外汇期货对冲+供应链人民币结算”的组合策略,实现风险闭环管理。具体操作为,万丰公司通过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美元兑人民币期货合约(合约代码:USD/CNH,每份合约面值10万美元)锁定70%的出口收入(约2.1亿美元)。

合约期限:3个月期合约(与应收账款周期匹配),2025年1月建仓,4月交割。

头寸规模:卖出2100份合约(2.1亿美元÷10万美元/份),对应人民币15.33亿元(按建仓汇率7.30计算)。

保证金管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要求5%初始保证金,企业可通过境内期货子公司提供的信用担保额度,将保证金比例降至3%,释放资金占用约4599万元人民币(15.33亿元×3%)。

2025年一季度,美联储因经济衰退风险降息50个基点,美元指数从103.66跌落至 99.66。与此同时,中国央行维持利率不变,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扩大至250个基点,推动人民币升值。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由7.30下挫至7.25。

万丰公司与越南电池模组供应商(如 VinFast 配套企业)签订人民币计价采购合同,覆盖35%的原材料采购(约1.05亿美元/年)。具体条款包括:

汇率传导:以CNH即期汇率为基准,每月15日结算,越南企业需承担人民币兑越南盾0.1%的汇率波动风险。为促成人民币结算,万丰承诺缩短付款周期至45天(原合同为60天)。

结算渠道:通过中越本币结算系统(CNAPS 与 Vietnam National Payment)直接清算,每笔交易节省手续费约0.15%。

为分散单一市场风险,企业还在马来西亚设立区域结算中心,将25%的采购量转移至当地供应商(如DRB-HICOM集团),并通过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实现资金集中管理,关税减免达3.5%;融资成本降低1.2%。

关键收益拆解:

期货对冲收益:期货合约平仓盈利:2100份×10万美元× (7.30-7.25) = 1050万美元

人民币结算收益:1)汇率风险转嫁:1.05亿美元× 1.1%=115.5万美元;2)手续费节省:1.05亿美元×0.15%=15.75万美元;3)净收益:131.25万美元

供应链优化收益:1)关税减免:1.05亿美元×3.5%=367.5万美元;2)融资成本降低:1.05亿美元×1.2%=126万美元;3)净收益:493.5万美元

合计收益:1050+131.25+493.5=1674.75万美元。

本案例验证了外汇金融工具与供应链重构风控体系的有效性,为出口型企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操作范式。以上策略还可结合保证金管理、金融衍生品工具、供应链升级进一步优化。

关税政策作为全球贸易格局的“风向标”,对全球外汇市场的影响已超越单纯的贸易范畴,演变为重塑国际货币体系、重构资本流动逻辑的关键变量。企业需以“变”为“机”,在汇率波动中捕捉结构性机会,在政策博弈中构建韧性体系,共同迎接国际货币秩序的新纪元。

编辑:马萌伟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自4月初以来,由于关税问题的持续影响,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担忧显著加剧。...苏州万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化名)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研发与出口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65%销往美国市场,年出口额约3亿美元。

新华财经北京4月22日电 截至2025年4月16日,特朗普政府推行“对等关税”政策,对主要贸易伙伴实行分层税率。在非洲和南美地区,美国以“贸易逆差”为由施加高额关税,严重影响了全球铁矿石和大豆市场。即便北美盟友也未能幸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汽车及钢铝产品被额外征收25%的关税,仅《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框架下的特定商品得以维持免税待遇。

特朗普政府这一政策体系不光对现有全球贸易造成冲击,新兴市场货币贬值压力与通胀风险同步攀升。

本文将首先解析外汇市场的分化与重构,其次,展示“出海”的中国企业如何利用“金融工具+供应链重构”应对外汇风险。

一、外汇市场的分化与重构

1、稳步上行的欧元与日元

尽管美国关税施压,欧元区对美出口同比增长,德国机械、汽车等核心产业通过技术创新维持竞争力,欧元兑美元汇率近期呈现震荡上行态势,截至2025年4月16日,汇率报1.1380,较前一日上涨0.89%。这一走势反映了市场对欧美经济基本面分化、货币政策差异及地缘政治风险的复杂博弈。欧元区凭借“稳定的货币政策+低估值资产”吸引资本流入。

同样,日元也在变强 ——美元兑日元近期呈现震荡下行态势,截至4月16日,汇率报142.74,较前一日下跌0.32%,较3月高点158.88回落10.1%。投资者平仓以日元融资的高风险资产,如美股、新兴市场债券,导致日元需求激增。日本央行结束负利率并累计加息75个基点至0.5%,而美联储因经济衰退风险可能降息,美日利差从2022年的4.5%收窄至2.5%,加速套利交易逆转。值得注意的是,国际油价跌至60美元/桶以下,降低日本进口成本。在美国关税战的增加美元风险的情况下,日元在国际支付中的份额可能从38%提升至45%。

2、供应链转移震动东南亚货币新势力

一系列关税调整加剧了全球供应链的重构压力,促使众多企业寻求在东南亚地区布局生产,以规避高额关税带来的成本增加。美元兑越南盾近期呈现先跌后涨的震荡态势。美国对越南服装、鞋类等出口商品加征46%关税于4月9日生效,导致越南股市暴跌(VN 指数单日跌幅达6.7%),外资单日净流出1.25亿美元1926。这一政策直接冲击越南对美出口(占GDP的30%),市场担忧贸易顺差收窄和企业利润下滑,推动越南盾贬值。越南央行在4月10日汇率暴跌后,以25,450越南盾/美元的价格向银行出售美元,动用外汇储备近1000亿美元抑制贬值。这一干预直接推动汇率回升,并缓解银行外汇流动性压力。4月10日特朗普宣布暂停对数十国的“对等关税” 90天,市场恐慌情绪缓解。除外汇干预外,越南央行还通过发行票据回收流动性、调整准备金率等手段稳定市场预期。其“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框架下,汇率波动被控制在中间价±5%的区间内。

泰铢近期呈现震荡升值态势,尽管美国关税、地缘风险及政策不确定性仍存,但旅游业复苏、外资回流及央行干预为汇率提供了支撑。截至4月16日,美元兑泰铢汇率报33.31,较3月低点34.55回升3.6%,创去年10月以来新高。泰国央行通过即期交易抛售美元,4 月累计干预规模约50亿美元,将汇率波动控制在中间价±5%的区间内。央行行长塞塔蓬表示,“必要时将动用全部 6500 亿美元外汇储备稳定汇率”。

相反地,印尼卢比近期呈现持续贬值态势,截至4月16日,美元兑印尼卢比汇率报 16820,较3月低点16754回升0.4%,但较去年同期贬值12.6%,创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新低。美国关税政策短期内加剧了汇率波动,印尼央行的果断干预、FDI的持续流入及经济基本面的相对稳健,为汇率贬值提供了缓冲。

3、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增强

自4月初以来,由于关税问题的持续影响,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担忧显著加剧。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一度跌至7.40下方,这是自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人民币兑美元的日均波动幅度从2024年的0.8%增加到了1.2%,而离岸市场CNH期权隐含波动率则上升至12%。特别是在4月11日,境内即期汇率单日贬值了1.1%,创下三年来最大单日跌幅,但随后一天便迅速收复失地,显示出市场对于人民币“双向波动”的适应能力正在增强。

截至4月16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7.3152,相比3月底的7.2850贬值了约0.4%,但相较于4月11日触及的7.3750低点有所回升,反弹幅度约为0.8%。外资的持续流入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稳定汇率的决心,为汇率提供了有力支持。投资者应密切关注4月份美国关于关税豁免谈判的进展、美联储6月的议息会议结果以及中国第二季度经济数据的表现,这些因素将共同决定人民币汇率中长期的发展方向。

二、企业的挑战与应对

1、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升级战”

苏州万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化名)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研发与出口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65%销往美国市场,年出口额约3亿美元。若美元兑人民币升值,企业将获得更多销售额;若美元兑人民币贬值,企业将承担因外汇波动来带的汇兑损失。2025年以来,受中美关税政策升级影响,企业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美国对华汽车零部件加征125% 关税,导致出口成本激增;另一方面,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率攀升至15%,2024年汇兑损失占净利润的22%。

为应对汇率风险,云核变量策略研究提议:“外汇期货对冲+供应链人民币结算”的组合策略,实现风险闭环管理。具体操作为,万丰公司通过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美元兑人民币期货合约(合约代码:USD/CNH,每份合约面值10万美元)锁定70%的出口收入(约2.1亿美元)。

合约期限:3个月期合约(与应收账款周期匹配),2025年1月建仓,4月交割。

头寸规模:卖出2100份合约(2.1亿美元÷10万美元/份),对应人民币15.33亿元(按建仓汇率7.30计算)。

保证金管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要求5%初始保证金,企业可通过境内期货子公司提供的信用担保额度,将保证金比例降至3%,释放资金占用约4599万元人民币(15.33亿元×3%)。

2025年一季度,美联储因经济衰退风险降息50个基点,美元指数从103.66跌落至 99.66。与此同时,中国央行维持利率不变,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扩大至250个基点,推动人民币升值。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由7.30下挫至7.25。

万丰公司与越南电池模组供应商(如 VinFast 配套企业)签订人民币计价采购合同,覆盖35%的原材料采购(约1.05亿美元/年)。具体条款包括:

汇率传导:以CNH即期汇率为基准,每月15日结算,越南企业需承担人民币兑越南盾0.1%的汇率波动风险。为促成人民币结算,万丰承诺缩短付款周期至45天(原合同为60天)。

结算渠道:通过中越本币结算系统(CNAPS 与 Vietnam National Payment)直接清算,每笔交易节省手续费约0.15%。

为分散单一市场风险,企业还在马来西亚设立区域结算中心,将25%的采购量转移至当地供应商(如DRB-HICOM集团),并通过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实现资金集中管理,关税减免达3.5%;融资成本降低1.2%。

关键收益拆解:

期货对冲收益:期货合约平仓盈利:2100份×10万美元× (7.30-7.25) = 1050万美元

人民币结算收益:1)汇率风险转嫁:1.05亿美元× 1.1%=115.5万美元;2)手续费节省:1.05亿美元×0.15%=15.75万美元;3)净收益:131.25万美元

供应链优化收益:1)关税减免:1.05亿美元×3.5%=367.5万美元;2)融资成本降低:1.05亿美元×1.2%=126万美元;3)净收益:493.5万美元

合计收益:1050+131.25+493.5=1674.75万美元。

本案例验证了外汇金融工具与供应链重构风控体系的有效性,为出口型企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操作范式。以上策略还可结合保证金管理、金融衍生品工具、供应链升级进一步优化。

关税政策作为全球贸易格局的“风向标”,对全球外汇市场的影响已超越单纯的贸易范畴,演变为重塑国际货币体系、重构资本流动逻辑的关键变量。企业需以“变”为“机”,在汇率波动中捕捉结构性机会,在政策博弈中构建韧性体系,共同迎接国际货币秩序的新纪元。

编辑:马萌伟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