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了解到,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举行,来自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 Ultra率先撞线,以2小时40分钟的成绩获得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
“天工Ultra”机器人火了,其背后的股东及相关概念成为投资热点。比如在香港上市的“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09880)正是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背后的重要股东。就在昨天,优必选宣布,将在北京亦庄成立行者天工机器人全资子公司,负责行者(Walker)系列、天工系列及天工行者(科研教育版)等系列人形机器人的全面商业化及全球销售。这是继3月12日优必选科技和创新中心联合推出全尺寸科研教育人形机器人平台——天工行者之后的又一重磅举措。
“天工Ultra”夺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
4月19日,全球首次“人机共跑”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开赛,全程约为21.1公里,共有来自不同省份的20家机器人团队参赛,涵盖了天工Ultra、松延动力N2、宇树G1、卓益得XO2、夸父及行者二号等机器人选手。
最后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钟的成绩获得本次比赛冠军,N2机器人及行者二号分别以3小时37分钟和4小时25分钟录得亚军及季军。据了解,天工Ultra研发主体为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N2机器人为北京松延动力,而行者二号则是上海卓益得机器人公司。
图片来源:网络媒体
天工Ultra机器人身高1.8米、体重55公斤,是所有“参赛选手”中为数不多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之一,这个身高要在室外真实的各种路面上快速跑起来,对硬件的稳定性和软件的泛化性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拿下冠军的背后,是多家人形机器人领域明星级企业的技术积累。2023年底,优必选作为发起单位和总经理单位,与京城机电、小米机器人、亦庄机器人等 10 家行业领军企事业单位共同出资联合组建了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优必选 执行董事、CTO熊友军担任创新中心的法定代表人和总经理。
其中,研发人形机器人十多年的优必选对创新中心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据熊友军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在创新中心成立之初,优必选不仅调派了研发人员协助启动多个项目,还向创新中心开放了300多项专利,助力快速研发通用机器人母平台“天工”,实现了全球首个全尺寸纯电驱人形机器人的拟人奔跑。天工机器人三大技术运动控制、具身智能及本体平台也都有来自优必选原来的积累。
本次冠军天工Ultra机器人,不仅将时速从6千米/时提升到最高峰值速度12千米/时,还通过搭载“一脑多能”“一脑多机”的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变得更智能。此外,这款机器人具备大功率的一体化关节、低惯量腿部结构设计,在奔跑速度上极具爆发力,同时还采用了轻量化设计,并采用关节导热技术以及风冷散热技术,使关节达到热平衡,让机器人可以长时间持续奔跑。
本次大赛或将载入史册
这一次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将载入史册,回望历史,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伴随着竞技推动,在娱乐和技术碰撞下诞生未来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的黄金时代。
在工业革命时期,从发明蒸汽机到内燃机,汽车行业不断演变,技术的进步让竞技场上的汽车逐步应用到大众使用场景。19世纪末,汽油内燃机汽车问世不久,法国举办了全球第一次使用内燃机的汽车比赛,赛程126公里,共有102辆汽车报名,冠军时速20公里,仅相当于当时马车的平均水平,有一些路段甚至因路况恶劣,汽车还需要人力拖拽前行。法国举办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使用内燃机的汽车比赛。
之后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每过几年就要举行一次汽车比赛,1904年6月,法国、英国、德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发起成立国际汽车联合会,推动汽车工业发展。而这些竞技及技术碰撞让汽车技术更加成熟,同时降低成本落地大众消费场景。如果说工业革命以欧洲为中心,那么在人工智能时代,中国将成为世界中心。
正如载人登月计划这样看似遥不可及的任务一样,赛事正是用极端环境或者极限目标来测试技术的可行性,通过开放的竞争机制,激励领先的科技成果,也能够加速前沿技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而这些技术的进步与商业化,如同汽车时代的内燃机的问世一样,也将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正如此次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马拉松比赛,也将为历史留下浓重的一笔。
优必选人形机器人站上需求风口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优必选是人形机器人行业龙头,近几年来在人形机器人上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费用4.78亿元,研发费用率36.6%。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该公司共持有2680项授权专利,同比新增超500件,发明专利占比为57.87%。
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使得该公司具备行业最前沿的人形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BrainNet群脑网络架构)以及人形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融合技术(包括定位导航、机器视觉及运动控制等)。该公司人形机器人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已进入多领域应用场景,包括AI教育、物流、商业服务以及工业制造等。
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其业绩增长有望得到加速。一方面,其Walker S系列人形机器人聚焦工业场景,已率先进入多家知名汽车工厂开展实训,并获得车厂超过500台意向订单。通过真实场景实训的数据收集及训练,优必选人形机器人技术和产品快速进化,最新亮相的第三代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已经实现了自主换电,在关节的稳定性、整机结构的可靠性、电池的续航、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定位导航、运动控制以及场景适应性等核心指标上实现了突破。目前,优必选在工厂开启了多台、多场景、多任务的人形机器人协同实训,从单机自主向群体智能进化,进一步巩固其在工业场景的规模化落地能力,同时也将为该公司带来业绩增量。
另一方面,其他行业场景也爆发式增长。3月份,居然智家与优必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人形机器人在居然智家新零售门店等商业销售场景的应用,居然智家将在2025年采购部署500台优必选仿真人形机器人,并对该产品进行推广,在战略合作目标期内计划销售10000台。在科研教育领域,优必选联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了1.7米全尺寸科研教育人形机器人天工行者,定价29.9万起,是业内首款30万元以内的科研级人形机器人,已开放预订,并将于二季度开始交付。而本次大赛,天工Ultra获得冠军也将相关人形机器人产品推上需求风口。
确定性较高的投资机会
在资本市场,受大环境影响,优必选经历了大幅回调后,估值已进入了最佳的“击球区”,短期来看,天工Ultra机器人的持续发酵,将为该公司吸引来大量的长短线炒家,并持续推动估值回升;长期来看,人形机器人量产推动公司业绩高增,工业及教育场景将成为增长亮点,而在业绩驱动下,市场价值也将稳步向上。
该公司管理层十分看好公司发展,在今年4月7日公告,公司管理层包括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以及高级管理层以自有资金各自在公开市场购入H股,并可能会在适当时候进一步增持公司股份。于2025年2月2日及2025年4月2日的公告后12个月内,管理层预计购入H股的总金额不会超过5000万人民币。
各大投行也给于优必选非常高的期望,比如花旗最新报告指出,优必选当前估值可类比特斯拉2010-2011年新能源汽车萌芽期水平,并称目前公司市值仅为全球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Figure AI估值的14%,而行业渗透率尚处“0到1”阶段,成长溢价空间显著。需要注意的是,2011年以来,特斯拉估值已经翻了近200倍。
总的来说,本次“人机共跑”半程马拉松比赛将助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量产的加速,而天工Ultra机器人也将为优必选以及产业链带来投资机遇。优必选作为推动者,同时也是行业龙头,其人形机器人已在多领域场景商业化,尤其是工业制造、商用服务以及科研教育领域,具有高确定性的业绩增长预期,公司存在巨大的估值修复空间。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举行,来自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 Ultra率先撞线,以2小时40分钟的成绩获得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
“天工Ultra”机器人火了,其背后的股东及相关概念成为投资热点。比如在香港上市的“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09880)正是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背后的重要股东。就在昨天,优必选宣布,将在北京亦庄成立行者天工机器人全资子公司,负责行者(Walker)系列、天工系列及天工行者(科研教育版)等系列人形机器人的全面商业化及全球销售。这是继3月12日优必选科技和创新中心联合推出全尺寸科研教育人形机器人平台——天工行者之后的又一重磅举措。
“天工Ultra”夺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
4月19日,全球首次“人机共跑”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开赛,全程约为21.1公里,共有来自不同省份的20家机器人团队参赛,涵盖了天工Ultra、松延动力N2、宇树G1、卓益得XO2、夸父及行者二号等机器人选手。
最后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钟的成绩获得本次比赛冠军,N2机器人及行者二号分别以3小时37分钟和4小时25分钟录得亚军及季军。据了解,天工Ultra研发主体为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N2机器人为北京松延动力,而行者二号则是上海卓益得机器人公司。
图片来源:网络媒体
天工Ultra机器人身高1.8米、体重55公斤,是所有“参赛选手”中为数不多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之一,这个身高要在室外真实的各种路面上快速跑起来,对硬件的稳定性和软件的泛化性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拿下冠军的背后,是多家人形机器人领域明星级企业的技术积累。2023年底,优必选作为发起单位和总经理单位,与京城机电、小米机器人、亦庄机器人等 10 家行业领军企事业单位共同出资联合组建了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优必选 执行董事、CTO熊友军担任创新中心的法定代表人和总经理。
其中,研发人形机器人十多年的优必选对创新中心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据熊友军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在创新中心成立之初,优必选不仅调派了研发人员协助启动多个项目,还向创新中心开放了300多项专利,助力快速研发通用机器人母平台“天工”,实现了全球首个全尺寸纯电驱人形机器人的拟人奔跑。天工机器人三大技术运动控制、具身智能及本体平台也都有来自优必选原来的积累。
本次冠军天工Ultra机器人,不仅将时速从6千米/时提升到最高峰值速度12千米/时,还通过搭载“一脑多能”“一脑多机”的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变得更智能。此外,这款机器人具备大功率的一体化关节、低惯量腿部结构设计,在奔跑速度上极具爆发力,同时还采用了轻量化设计,并采用关节导热技术以及风冷散热技术,使关节达到热平衡,让机器人可以长时间持续奔跑。
本次大赛或将载入史册
这一次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将载入史册,回望历史,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伴随着竞技推动,在娱乐和技术碰撞下诞生未来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的黄金时代。
在工业革命时期,从发明蒸汽机到内燃机,汽车行业不断演变,技术的进步让竞技场上的汽车逐步应用到大众使用场景。19世纪末,汽油内燃机汽车问世不久,法国举办了全球第一次使用内燃机的汽车比赛,赛程126公里,共有102辆汽车报名,冠军时速20公里,仅相当于当时马车的平均水平,有一些路段甚至因路况恶劣,汽车还需要人力拖拽前行。法国举办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使用内燃机的汽车比赛。
之后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每过几年就要举行一次汽车比赛,1904年6月,法国、英国、德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发起成立国际汽车联合会,推动汽车工业发展。而这些竞技及技术碰撞让汽车技术更加成熟,同时降低成本落地大众消费场景。如果说工业革命以欧洲为中心,那么在人工智能时代,中国将成为世界中心。
正如载人登月计划这样看似遥不可及的任务一样,赛事正是用极端环境或者极限目标来测试技术的可行性,通过开放的竞争机制,激励领先的科技成果,也能够加速前沿技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而这些技术的进步与商业化,如同汽车时代的内燃机的问世一样,也将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正如此次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马拉松比赛,也将为历史留下浓重的一笔。
优必选人形机器人站上需求风口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优必选是人形机器人行业龙头,近几年来在人形机器人上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费用4.78亿元,研发费用率36.6%。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该公司共持有2680项授权专利,同比新增超500件,发明专利占比为57.87%。
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使得该公司具备行业最前沿的人形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BrainNet群脑网络架构)以及人形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融合技术(包括定位导航、机器视觉及运动控制等)。该公司人形机器人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已进入多领域应用场景,包括AI教育、物流、商业服务以及工业制造等。
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其业绩增长有望得到加速。一方面,其Walker S系列人形机器人聚焦工业场景,已率先进入多家知名汽车工厂开展实训,并获得车厂超过500台意向订单。通过真实场景实训的数据收集及训练,优必选人形机器人技术和产品快速进化,最新亮相的第三代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已经实现了自主换电,在关节的稳定性、整机结构的可靠性、电池的续航、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定位导航、运动控制以及场景适应性等核心指标上实现了突破。目前,优必选在工厂开启了多台、多场景、多任务的人形机器人协同实训,从单机自主向群体智能进化,进一步巩固其在工业场景的规模化落地能力,同时也将为该公司带来业绩增量。
另一方面,其他行业场景也爆发式增长。3月份,居然智家与优必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人形机器人在居然智家新零售门店等商业销售场景的应用,居然智家将在2025年采购部署500台优必选仿真人形机器人,并对该产品进行推广,在战略合作目标期内计划销售10000台。在科研教育领域,优必选联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了1.7米全尺寸科研教育人形机器人天工行者,定价29.9万起,是业内首款30万元以内的科研级人形机器人,已开放预订,并将于二季度开始交付。而本次大赛,天工Ultra获得冠军也将相关人形机器人产品推上需求风口。
确定性较高的投资机会
在资本市场,受大环境影响,优必选经历了大幅回调后,估值已进入了最佳的“击球区”,短期来看,天工Ultra机器人的持续发酵,将为该公司吸引来大量的长短线炒家,并持续推动估值回升;长期来看,人形机器人量产推动公司业绩高增,工业及教育场景将成为增长亮点,而在业绩驱动下,市场价值也将稳步向上。
该公司管理层十分看好公司发展,在今年4月7日公告,公司管理层包括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以及高级管理层以自有资金各自在公开市场购入H股,并可能会在适当时候进一步增持公司股份。于2025年2月2日及2025年4月2日的公告后12个月内,管理层预计购入H股的总金额不会超过5000万人民币。
各大投行也给于优必选非常高的期望,比如花旗最新报告指出,优必选当前估值可类比特斯拉2010-2011年新能源汽车萌芽期水平,并称目前公司市值仅为全球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Figure AI估值的14%,而行业渗透率尚处“0到1”阶段,成长溢价空间显著。需要注意的是,2011年以来,特斯拉估值已经翻了近200倍。
总的来说,本次“人机共跑”半程马拉松比赛将助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量产的加速,而天工Ultra机器人也将为优必选以及产业链带来投资机遇。优必选作为推动者,同时也是行业龙头,其人形机器人已在多领域场景商业化,尤其是工业制造、商用服务以及科研教育领域,具有高确定性的业绩增长预期,公司存在巨大的估值修复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