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国际:下调福耀玻璃目标价至62.27元,给予增持评级

证券之星原创

1天前

根据公司披露,美国二期150万套高附加值产能已在去年末投产,今年以来爬坡顺利;国内福建福清、安徽合肥新建2,610万平方米的汽车安全玻璃项目和2,610万平方米的汽车安全玻璃项目、汽车配件玻璃项目以及两条优质浮法玻璃产线同样进入产能释放阶段,进一步支持整体产能结构优化和出口协同扩张。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王沈昱,王凯近期对福耀玻璃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2025年一季报:毛利率环比修复,新产能释放好于预期》,下调福耀玻璃目标价至62.27元,给予增持评级。

福耀玻璃(600660)   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公司25Q1实现营收9.97亿元,同/环比+12.2%/-9.4%;毛利35.08亿元,同/环比+7.8%/-0.2%,毛利率35.40%,同/环比-1.42/+3.28pcts;归母净利润20.30亿元,同/环比+46.3%/+0.5%,净利率20.48%,同/环比+4.77/+2.02pcts;扣非归母净利润19.87亿元,同/环比+30.9%/+4.8%,扣非后净利率20.05%,同/环比+2.87/+2.72pcts。   价量齐升,汽波增长好于行业。公司25Q1汽车玻璃业务实现营收99.1亿元,同比+12.16%。销量同比+7.84%,ASP同比增长3.36%。产品结构看,高附加值产品占比49.13%,同比+4.5pcts,高附加值产品占比继续提升,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带动ASP继续提升。分地区看,公司国内汽波营收同比+11.73%,加回车厂未验收销售额后营收同比+17.1%,海外汽波营收同比+11.15%,均好于汽车行业增速(中国汽车产量增速+14.5%,海外汽车产量增速-6.7%)。   Q1毛利率环比修复,全年有望受益原材料和运费回落。公司25Q1毛利率35.4%,同/环比-1.42/+3.28pcts,同比下滑主要系会计准则调整(-0.94pcts)和新产能爬坡。同时,Q1财务费用贡献3.5亿元收入,而去年同期为0.7亿元收入,主要系汇兑受益显著增加,进一步增厚利润。全年来看,我们认为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于重碱价格和海运费用持续回落,抵消美国和国内新产能爬坡影响,看好2025年盈利能力恢复。   竞争格局优化,产能扩张支持份额继续提升。伴随新能源车智能化持续深化,高附加值玻璃产品和铝饰件在新车渗透率提升,同时海外同业相关业务经历收缩,竞争格局进一步优化,公司积极扩产以进一步拉升市占率。根据公司披露,美国二期150万套高附加值产能已在去年末投产,今年以来爬坡顺利;国内福建福清、安徽合肥新建2,610万平方米的汽车安全玻璃项目和2,610万平方米的汽车安全玻璃项目、汽车配件玻璃项目以及两条优质浮法玻璃产线同样进入产能释放阶段,进一步支持整体产能结构优化和出口协同扩张。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卓越产业化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强化头部效应,带动产品价量持续提升,同时全球化协同和供应链管理有望持续降本增效,叠加原材料及海运费用继续回落,抵消新产能爬坡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025-27年EPS3.28/3.89/4.51元(原为3.32/3.90/4.53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水平,给予其2025年19倍PE,对应目标价62.27元(原目标价63.05元,下调1%),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乘用车产销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宏观经济增长低于预期,公司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等。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6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2家,增持评级4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67.55。

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根据公司披露,美国二期150万套高附加值产能已在去年末投产,今年以来爬坡顺利;国内福建福清、安徽合肥新建2,610万平方米的汽车安全玻璃项目和2,610万平方米的汽车安全玻璃项目、汽车配件玻璃项目以及两条优质浮法玻璃产线同样进入产能释放阶段,进一步支持整体产能结构优化和出口协同扩张。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王沈昱,王凯近期对福耀玻璃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2025年一季报:毛利率环比修复,新产能释放好于预期》,下调福耀玻璃目标价至62.27元,给予增持评级。

福耀玻璃(600660)   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公司25Q1实现营收9.97亿元,同/环比+12.2%/-9.4%;毛利35.08亿元,同/环比+7.8%/-0.2%,毛利率35.40%,同/环比-1.42/+3.28pcts;归母净利润20.30亿元,同/环比+46.3%/+0.5%,净利率20.48%,同/环比+4.77/+2.02pcts;扣非归母净利润19.87亿元,同/环比+30.9%/+4.8%,扣非后净利率20.05%,同/环比+2.87/+2.72pcts。   价量齐升,汽波增长好于行业。公司25Q1汽车玻璃业务实现营收99.1亿元,同比+12.16%。销量同比+7.84%,ASP同比增长3.36%。产品结构看,高附加值产品占比49.13%,同比+4.5pcts,高附加值产品占比继续提升,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带动ASP继续提升。分地区看,公司国内汽波营收同比+11.73%,加回车厂未验收销售额后营收同比+17.1%,海外汽波营收同比+11.15%,均好于汽车行业增速(中国汽车产量增速+14.5%,海外汽车产量增速-6.7%)。   Q1毛利率环比修复,全年有望受益原材料和运费回落。公司25Q1毛利率35.4%,同/环比-1.42/+3.28pcts,同比下滑主要系会计准则调整(-0.94pcts)和新产能爬坡。同时,Q1财务费用贡献3.5亿元收入,而去年同期为0.7亿元收入,主要系汇兑受益显著增加,进一步增厚利润。全年来看,我们认为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于重碱价格和海运费用持续回落,抵消美国和国内新产能爬坡影响,看好2025年盈利能力恢复。   竞争格局优化,产能扩张支持份额继续提升。伴随新能源车智能化持续深化,高附加值玻璃产品和铝饰件在新车渗透率提升,同时海外同业相关业务经历收缩,竞争格局进一步优化,公司积极扩产以进一步拉升市占率。根据公司披露,美国二期150万套高附加值产能已在去年末投产,今年以来爬坡顺利;国内福建福清、安徽合肥新建2,610万平方米的汽车安全玻璃项目和2,610万平方米的汽车安全玻璃项目、汽车配件玻璃项目以及两条优质浮法玻璃产线同样进入产能释放阶段,进一步支持整体产能结构优化和出口协同扩张。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卓越产业化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强化头部效应,带动产品价量持续提升,同时全球化协同和供应链管理有望持续降本增效,叠加原材料及海运费用继续回落,抵消新产能爬坡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025-27年EPS3.28/3.89/4.51元(原为3.32/3.90/4.53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水平,给予其2025年19倍PE,对应目标价62.27元(原目标价63.05元,下调1%),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乘用车产销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宏观经济增长低于预期,公司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等。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6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2家,增持评级4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67.55。

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