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物流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跃迁,新设备、新模式不断涌现,这些向新求质的探索,不仅展现出物流业强大的活力,更是物流业前进的动力。随着全球物流版图加速重构,中国物流企业凭借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创新发展,在全球物流市场中崭露头角。
亚洲海陆空物流供应链旗舰展——2026亚洲物流双年展(国际物流、交通运输及远程信息处理博览会, transport logistic China)将于2026年6月24-26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再度上演!展会以“物流改变生活”为主题,汇聚物流全产业链各端优质商贸资源,呈现海陆空物流创新成果,演绎物流“科技提质”,释放「智能·高效·低碳」愿景下物流发展新机遇。
2026亚洲物流双年展将再度携手2026亚洲航空货运博览会(air cargo China)和2026亚洲生鲜供应链博览会(fresh logistics Asia)同期同地联袂上演,展示面积将达50,000平方米,预计汇聚800家国内外物流标杆企业参展,吸引40,000名海内外专业观众到场参观洽谈。展会将以平台实力与国际视野,汇聚全球物流力量,全面助力中国物流企业向优向外发展,引领行业发展风向。
以国际化视野,高效链通全球商机
亚洲物流双年展以其不断扩大的国际规模和平台影响力,为国内外物流商、供需双方提供了一个双向奔赴的高效平台,助力中国企业加快国际化步伐、入局全球市场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展会在助力国内物流企业加速出海的同时,也势必吸引国际物流巨头再度聚焦中国。
上届亚洲物流双年展以创纪录的展会规模及国际化程度,为深耕中国二十载的征程铸就了辉煌的里程碑,吸引了中国外运、中铁集装箱、中国中车、中远海运、国货航、中国邮政、京东物流、菜鸟、土耳其航空、卡塔尔航空、埃塞俄比亚航空、卢森堡航空、国泰航空、南航物流、东航物流、中铁特货、RTSB、开尔唯、合肥物流集团、成都港投、哈萨克斯坦铁路、UTLC、DB Cargo、德国港口集团、沙特港口集团、FESCO集团、鸿运达、西中物流、宝湾、顺丰丰泰、航天时代等物流标杆,以及德国、意大利、捷克、新加坡、沙特阿拉伯、白俄罗斯、ITCO国际罐箱组织等9大国家及国际组织展团同台亮相。
2026亚洲物流双年展将重点关注“货主客户”,继续加大12大行业观众的邀请力度,包括电子/电器、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石化/橡塑、贸易商、互联网/电商、鞋服/快消、连锁/商超、餐饮/酒店、食品饮料、物流及交通运输领域等,以硬核实力集聚优质制造业买家资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平台力量。
9大展示主题·4大特色展区,锚定增长新坐标
2026亚洲物流双年展打造9大展示板块,全面涵盖物流服务、航空货运、港口/航运物流、公路/铁路运输、物流地产/仓储园区、生鲜供应链/冷链物流、智慧物流/IT信息系统、物流设备及专用车辆等物流全产业链各个环节。
展会同时关注物流行业的多元化发展,围绕航空货运与运输装备的绿色数智转型、物流科技与装备的迭代升级,以及跨境物流爆发下"物流出海"的全新路径,特别开辟「航空物流产业生态展区」、「LogTech物流科技展区」、「危化品运输展区」和「跨境物流展区」四大特色主题展区,以技术驱动与场景化解决方案为核心,为全球物流行业呈现绿色转型、智能升级与跨境突围的一站式创新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展会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高质量同期配套专题论坛,全方位聚焦全球物流与供应链战略、物流行业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制造业与物流“两业联动”等几大重点方向,助力业内人士交流思想、凝聚共识,以智慧共筑物流新高地。
诚邀加入2026亚洲物流双年展,共启物流新时代新机遇!
关于亚洲物流双年展
亚洲物流双年展(国际物流、交通运输及远程信息处理博览会),是亚洲物流供应链行业旗舰展。展会全面展示海·陆·空物流领域的创新技术与服务,物流服务、航空货运、港口船运、公路/铁路运输、物流地产、冷链物流、智慧物流/IT信息系统、物流装备及专用车辆等各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全方位演绎“物流改变生活”的展会主题。作为享誉全球的慕尼黑国际物流博览会亚洲版,亚洲物流双年展自2004年举办以来,已成为促进企业展示交流、推动产业创新融合的理想商贸平台,规模和影响力不断创新高。
展会时间:2026年6月24-26日
展会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关于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慕尼黑博览集团在华全资子公司。作为中国会展市场的先锋者,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拥有丰富办展经验,目前已自办20余个品牌展会及出展业务,专业覆盖工程机械、物流、环保、电子、激光、分析检测、液态食品、建筑建材、运动时尚等各大领域,以满足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推广产品服务、树立品牌形象、促进交流合作等多方面的需求。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文中涉及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当下,物流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跃迁,新设备、新模式不断涌现,这些向新求质的探索,不仅展现出物流业强大的活力,更是物流业前进的动力。随着全球物流版图加速重构,中国物流企业凭借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创新发展,在全球物流市场中崭露头角。
亚洲海陆空物流供应链旗舰展——2026亚洲物流双年展(国际物流、交通运输及远程信息处理博览会, transport logistic China)将于2026年6月24-26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再度上演!展会以“物流改变生活”为主题,汇聚物流全产业链各端优质商贸资源,呈现海陆空物流创新成果,演绎物流“科技提质”,释放「智能·高效·低碳」愿景下物流发展新机遇。
2026亚洲物流双年展将再度携手2026亚洲航空货运博览会(air cargo China)和2026亚洲生鲜供应链博览会(fresh logistics Asia)同期同地联袂上演,展示面积将达50,000平方米,预计汇聚800家国内外物流标杆企业参展,吸引40,000名海内外专业观众到场参观洽谈。展会将以平台实力与国际视野,汇聚全球物流力量,全面助力中国物流企业向优向外发展,引领行业发展风向。
以国际化视野,高效链通全球商机
亚洲物流双年展以其不断扩大的国际规模和平台影响力,为国内外物流商、供需双方提供了一个双向奔赴的高效平台,助力中国企业加快国际化步伐、入局全球市场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展会在助力国内物流企业加速出海的同时,也势必吸引国际物流巨头再度聚焦中国。
上届亚洲物流双年展以创纪录的展会规模及国际化程度,为深耕中国二十载的征程铸就了辉煌的里程碑,吸引了中国外运、中铁集装箱、中国中车、中远海运、国货航、中国邮政、京东物流、菜鸟、土耳其航空、卡塔尔航空、埃塞俄比亚航空、卢森堡航空、国泰航空、南航物流、东航物流、中铁特货、RTSB、开尔唯、合肥物流集团、成都港投、哈萨克斯坦铁路、UTLC、DB Cargo、德国港口集团、沙特港口集团、FESCO集团、鸿运达、西中物流、宝湾、顺丰丰泰、航天时代等物流标杆,以及德国、意大利、捷克、新加坡、沙特阿拉伯、白俄罗斯、ITCO国际罐箱组织等9大国家及国际组织展团同台亮相。
2026亚洲物流双年展将重点关注“货主客户”,继续加大12大行业观众的邀请力度,包括电子/电器、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石化/橡塑、贸易商、互联网/电商、鞋服/快消、连锁/商超、餐饮/酒店、食品饮料、物流及交通运输领域等,以硬核实力集聚优质制造业买家资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平台力量。
9大展示主题·4大特色展区,锚定增长新坐标
2026亚洲物流双年展打造9大展示板块,全面涵盖物流服务、航空货运、港口/航运物流、公路/铁路运输、物流地产/仓储园区、生鲜供应链/冷链物流、智慧物流/IT信息系统、物流设备及专用车辆等物流全产业链各个环节。
展会同时关注物流行业的多元化发展,围绕航空货运与运输装备的绿色数智转型、物流科技与装备的迭代升级,以及跨境物流爆发下"物流出海"的全新路径,特别开辟「航空物流产业生态展区」、「LogTech物流科技展区」、「危化品运输展区」和「跨境物流展区」四大特色主题展区,以技术驱动与场景化解决方案为核心,为全球物流行业呈现绿色转型、智能升级与跨境突围的一站式创新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展会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高质量同期配套专题论坛,全方位聚焦全球物流与供应链战略、物流行业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制造业与物流“两业联动”等几大重点方向,助力业内人士交流思想、凝聚共识,以智慧共筑物流新高地。
诚邀加入2026亚洲物流双年展,共启物流新时代新机遇!
关于亚洲物流双年展
亚洲物流双年展(国际物流、交通运输及远程信息处理博览会),是亚洲物流供应链行业旗舰展。展会全面展示海·陆·空物流领域的创新技术与服务,物流服务、航空货运、港口船运、公路/铁路运输、物流地产、冷链物流、智慧物流/IT信息系统、物流装备及专用车辆等各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全方位演绎“物流改变生活”的展会主题。作为享誉全球的慕尼黑国际物流博览会亚洲版,亚洲物流双年展自2004年举办以来,已成为促进企业展示交流、推动产业创新融合的理想商贸平台,规模和影响力不断创新高。
展会时间:2026年6月24-26日
展会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关于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慕尼黑博览集团在华全资子公司。作为中国会展市场的先锋者,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拥有丰富办展经验,目前已自办20余个品牌展会及出展业务,专业覆盖工程机械、物流、环保、电子、激光、分析检测、液态食品、建筑建材、运动时尚等各大领域,以满足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推广产品服务、树立品牌形象、促进交流合作等多方面的需求。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文中涉及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