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不败大佬,交易期权,只用2天倾家荡产!

市场资讯

1天前

杜总辉开始构建“卖出勒式交易”策略,即在卖一个买权的同时卖一个卖权。...为了赚取更多的权利金,杜总辉还不顾流动性不足的风险,交易了远月份的期权,这也为其后续的爆仓埋下了隐患。

来源:我的焦炭COKE

资本市场是一个输多赢少的市场,虽然不乏一夜暴富的神话,但更多的还是千千万万个被消灭的账户。对投资者来说,要想在市场上长久的生存下去,每一天都应如履薄冰,始终抱有敬畏之心,否则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遭遇滑铁卢。

杜总辉是台湾早期知名的投资大佬,凭借着敢拼、敢赌的个性,他在资本市场一路“厮杀”,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然而,驰骋市场二十余年的他,最终却因为期权交易失败导致巨额亏损,成为台湾期货史上最大违约案的主角之一。

20多年鲜有败绩

上世纪90年代,杜总辉加入统一证券,带领刚刚开业的统一证券一步步从小券商成长为台湾前五大券商。业务能力优秀,投资业绩能打,杜总辉颇受统一集团掌门人高清愿赏识,被任命为统一证券的总裁,一时风光无限。

之后,杜总辉又先后加入了建弘投信和第一金控,不过在两家公司待的时间都不长。再后来,他干脆成立了自己的富林投顾,开始代客操盘,并一度成为电视荧幕上的股市名嘴,叱咤台湾资本市场。

作为投资经历丰富的老手,杜总辉此后几年的交易生涯十分顺利,哪怕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他也是小赚离场,20多年鲜有败绩。因为交易顺利,杜总辉的个人资产也不断膨胀,光房产就值几亿台币。

两天巨亏5.8亿

随着期权交易在台湾市场的兴起,杜总辉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机会,从股市转战期权市场,头几年也获利颇丰。

2011年初至7月,台股股指一直在8300-9200点区间震荡。于是,杜总辉开始构建“卖出勒式交易”策略,即在卖一个买权的同时卖一个卖权。该策略主要是看空波动率,在行情处于震荡阶段的时候,可以说是百战百胜,躺着就能把两份权利金都给赚了。为了赚取更多的权利金,杜总辉还不顾流动性不足的风险,交易了远月份的期权,这也为其后续的爆仓埋下了隐患。

我们知道,市场上没有永远赚钱的策略,上述策略的风险在于,如果行情突然大涨大跌,超出卖出买权和卖出卖权的那个区间,那么投资者就会遭受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亏损。

在激进的策略下,被幸运女神眷顾了二十多年的杜总辉,也不再幸运了。2011年8月5日,台湾加权指数一天重挫464点,杜总辉惨遭重创,不仅赔光三亿本金,还倒贴了数千万元。但长期在投资领域顺风顺水的杜总辉,对自己的交易能力过度自信,面对巨额亏损,他没有选择平仓止损,而是坚信股指一定会再次回到震荡区间。

于是他凭借全盘押宝的心态再次加码入场,试图打一场“翻身仗”。谁曾想,这一次加仓对杜总辉来说,却是灭顶之灾。到了下一个交易日,台湾加权指数继续下跌300多点,杜总辉也因此再次大亏2.8亿元!短短两天,5.8亿悉数亏尽,引发巨额违约。

在那次股灾中,杜总辉并不是唯一一个遭遇重创的。据悉,当时共提报了56个违约账户,其中包括多位在股市浮沉多年的投资人,只不过因为亏损金融没有杜总辉大,在台湾的知名度也不如杜总辉高,所以没有受到太多外界关注。

曾被起诉内幕交易

对于杜总辉此次爆仓,有熟悉他的朋友虽然感到惋惜,但并不觉得意外。在他们看来,杜总辉之所以能在股市有一席之地,全都是靠他敢赌、敢拼的个性冲出来的。

在统一证券任职期间,杜总辉就展现出了极具冒险精神的一面。1994年,统一集团旗下的统一超商即将挂牌上市,杜总辉听闻消息后,果断动用统一证券自营部的资金大力买进拥有不少统一超商股份的统一公司股票。这一决策十分大胆,且成效显著,不到一个月便获利近亿元。别说当时,就算放到现在,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一行为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他也因此被起诉参与内幕交易并获取巨额收益。虽然最后杜总辉被判无罪,但还是给统一超商的上市带来了不少波折。

此外,杜总辉又陆续因为统一集团内部的人事任命等事件在集团内引发了不少争议。比如,他引进了很多“自己人”担任要职,使得公司多位干将纷纷离职出走,此举多遭诟病。最终在1997年,杜总辉被高清愿“请出”统一证券。

经纪商“深受其害”

杜总辉的这次爆仓,一度创下台湾期权史上最大金额违约案。除了杜总辉本人,期货经纪商也遭受了巨大损失。据相关报道显示,在爆仓事件发生3天后,元富期货和凯基期货同时向主管机构提报了违约记录,金额分别为1.3亿和1.07亿。

值得一提的是,彼时,台湾的《期货商管理规则条例》刚修订完毕,新的管理规则不再要求期货商提列违约损失准备。这一改变,对上述两家期货公司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此次事件后,杜总辉在投资界的声誉受到了极大影响。最终该事件如何收尾,由于未找到相关资料,我们不得而知。

再后来,随着年纪的增长,杜总辉慢慢淡出了投资界,仅与弟弟杜贵雄共同管理联翔投资。在网络媒体上,与其有关的新闻也寥寥无几。

敬畏市场,风险为先

杜总辉的投资经历为投资者敲响了警钟。他的成功不是偶然,他的失败也并非毫无征兆。在投资过程中,他过于依赖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忽视了市场的风险。在期权交易中,他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不惜冒险交易远月份期权,最终导致爆仓。

资本市场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地方,没有永远赚钱的策略。投资者在追求收益的同时,必须时刻保持对市场的敬畏之心,充分认识到风险的存在。在制定投资策略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当市场行情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调整投资策略,避免因盲目自信而遭受重大损失。

七禾研究中心综合整理自网络

(转自:我的焦炭COKE)

杜总辉开始构建“卖出勒式交易”策略,即在卖一个买权的同时卖一个卖权。...为了赚取更多的权利金,杜总辉还不顾流动性不足的风险,交易了远月份的期权,这也为其后续的爆仓埋下了隐患。

来源:我的焦炭COKE

资本市场是一个输多赢少的市场,虽然不乏一夜暴富的神话,但更多的还是千千万万个被消灭的账户。对投资者来说,要想在市场上长久的生存下去,每一天都应如履薄冰,始终抱有敬畏之心,否则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遭遇滑铁卢。

杜总辉是台湾早期知名的投资大佬,凭借着敢拼、敢赌的个性,他在资本市场一路“厮杀”,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然而,驰骋市场二十余年的他,最终却因为期权交易失败导致巨额亏损,成为台湾期货史上最大违约案的主角之一。

20多年鲜有败绩

上世纪90年代,杜总辉加入统一证券,带领刚刚开业的统一证券一步步从小券商成长为台湾前五大券商。业务能力优秀,投资业绩能打,杜总辉颇受统一集团掌门人高清愿赏识,被任命为统一证券的总裁,一时风光无限。

之后,杜总辉又先后加入了建弘投信和第一金控,不过在两家公司待的时间都不长。再后来,他干脆成立了自己的富林投顾,开始代客操盘,并一度成为电视荧幕上的股市名嘴,叱咤台湾资本市场。

作为投资经历丰富的老手,杜总辉此后几年的交易生涯十分顺利,哪怕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他也是小赚离场,20多年鲜有败绩。因为交易顺利,杜总辉的个人资产也不断膨胀,光房产就值几亿台币。

两天巨亏5.8亿

随着期权交易在台湾市场的兴起,杜总辉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机会,从股市转战期权市场,头几年也获利颇丰。

2011年初至7月,台股股指一直在8300-9200点区间震荡。于是,杜总辉开始构建“卖出勒式交易”策略,即在卖一个买权的同时卖一个卖权。该策略主要是看空波动率,在行情处于震荡阶段的时候,可以说是百战百胜,躺着就能把两份权利金都给赚了。为了赚取更多的权利金,杜总辉还不顾流动性不足的风险,交易了远月份的期权,这也为其后续的爆仓埋下了隐患。

我们知道,市场上没有永远赚钱的策略,上述策略的风险在于,如果行情突然大涨大跌,超出卖出买权和卖出卖权的那个区间,那么投资者就会遭受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亏损。

在激进的策略下,被幸运女神眷顾了二十多年的杜总辉,也不再幸运了。2011年8月5日,台湾加权指数一天重挫464点,杜总辉惨遭重创,不仅赔光三亿本金,还倒贴了数千万元。但长期在投资领域顺风顺水的杜总辉,对自己的交易能力过度自信,面对巨额亏损,他没有选择平仓止损,而是坚信股指一定会再次回到震荡区间。

于是他凭借全盘押宝的心态再次加码入场,试图打一场“翻身仗”。谁曾想,这一次加仓对杜总辉来说,却是灭顶之灾。到了下一个交易日,台湾加权指数继续下跌300多点,杜总辉也因此再次大亏2.8亿元!短短两天,5.8亿悉数亏尽,引发巨额违约。

在那次股灾中,杜总辉并不是唯一一个遭遇重创的。据悉,当时共提报了56个违约账户,其中包括多位在股市浮沉多年的投资人,只不过因为亏损金融没有杜总辉大,在台湾的知名度也不如杜总辉高,所以没有受到太多外界关注。

曾被起诉内幕交易

对于杜总辉此次爆仓,有熟悉他的朋友虽然感到惋惜,但并不觉得意外。在他们看来,杜总辉之所以能在股市有一席之地,全都是靠他敢赌、敢拼的个性冲出来的。

在统一证券任职期间,杜总辉就展现出了极具冒险精神的一面。1994年,统一集团旗下的统一超商即将挂牌上市,杜总辉听闻消息后,果断动用统一证券自营部的资金大力买进拥有不少统一超商股份的统一公司股票。这一决策十分大胆,且成效显著,不到一个月便获利近亿元。别说当时,就算放到现在,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一行为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他也因此被起诉参与内幕交易并获取巨额收益。虽然最后杜总辉被判无罪,但还是给统一超商的上市带来了不少波折。

此外,杜总辉又陆续因为统一集团内部的人事任命等事件在集团内引发了不少争议。比如,他引进了很多“自己人”担任要职,使得公司多位干将纷纷离职出走,此举多遭诟病。最终在1997年,杜总辉被高清愿“请出”统一证券。

经纪商“深受其害”

杜总辉的这次爆仓,一度创下台湾期权史上最大金额违约案。除了杜总辉本人,期货经纪商也遭受了巨大损失。据相关报道显示,在爆仓事件发生3天后,元富期货和凯基期货同时向主管机构提报了违约记录,金额分别为1.3亿和1.07亿。

值得一提的是,彼时,台湾的《期货商管理规则条例》刚修订完毕,新的管理规则不再要求期货商提列违约损失准备。这一改变,对上述两家期货公司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此次事件后,杜总辉在投资界的声誉受到了极大影响。最终该事件如何收尾,由于未找到相关资料,我们不得而知。

再后来,随着年纪的增长,杜总辉慢慢淡出了投资界,仅与弟弟杜贵雄共同管理联翔投资。在网络媒体上,与其有关的新闻也寥寥无几。

敬畏市场,风险为先

杜总辉的投资经历为投资者敲响了警钟。他的成功不是偶然,他的失败也并非毫无征兆。在投资过程中,他过于依赖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忽视了市场的风险。在期权交易中,他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不惜冒险交易远月份期权,最终导致爆仓。

资本市场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地方,没有永远赚钱的策略。投资者在追求收益的同时,必须时刻保持对市场的敬畏之心,充分认识到风险的存在。在制定投资策略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当市场行情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调整投资策略,避免因盲目自信而遭受重大损失。

七禾研究中心综合整理自网络

(转自:我的焦炭COKE)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