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防晒开启「功效融合大战」, 赢在何方?

投资界

9小时前

欧莱雅、修丽可、理肤泉的防晒产品销售额增长超过50%,而国货中柳丝木、珀莱雅、雅丽洁等品牌则以黑马之姿杀出重围。...有业内人士向《FBeauty未来迹》分析,该技术可以颠覆防晒产品“试用前摇匀”的使用习惯。

0帧起手的高温、高热天气拉开了今年防晒季的帷幕!

2025年,防晒赛道迎来了一场以功效化为核心的“大战”,在价格战和科研竞赛双重压力下,防晒产品在终端市场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从消费端来看,单纯卷防晒倍数的时代已经结束,但肤感、肤质和体验方面的竞争仍在继续。消费者不仅在防晒性能上提出了更高要求,还提出了美白、底妆、抗老等多重功效需求。

价格向下但科技上行的防晒产品,会走向何方?

01

成交单价明升暗降

市场厮杀惨烈

2024年,防晒产品在淘天、抖音、京东、拼多多4大电商平台的销售额为152.78亿元,同比增长2.12%,但综合销量下滑9.54%。总体均价从79.62元上涨至89.88元。但《FBeauty未来迹》经过分析发现,防晒产品在线上渠道的真实价格趋势其实明升暗降。

单从产品均价的角度来看,抖音平台上防晒产品的涨价趋势最为明显,防晒产品的均价从2023年的56.34元上涨至2024年的77.91元,但产品销量较2023年同期出现明显下滑。淘天、京东等平台防晒产品均价也出现小幅上涨。

从实际热销SKU的角度来看,各大品牌均加大了买赠力度,甚至以买一送一方式抬升单SKU销售均价或单次成交价。这导致整体销量出现了大幅下滑,且每毫升产品的真实成交均价跟着严重下滑。“拼单”在消费端正在成为一种常态。

2025年1-3月,这一困局似乎有了一定改观。

一方面,防晒产品在抖音、淘天平台上均价进一步上涨到92.53元和125.61元;另一方面,两大平台上防晒产品的总销量增长约12.1%。这意味着,抖音平台在2025年成为防晒品牌拓展销量和销售额的重点平台。

事实上,作为一个依赖强种草的品类,不少品牌也在过去两年的市场操作中,有意将更多的销售份额转移到抖音平台。一个明显的现象是,抖音渠道防晒产品销售额在2025年一季度已经实现了对淘天平台的反超,且该平台为各个防晒品牌贡献的销售份额正在加速增长。

从各个平台排名Top20品牌看,消费者依旧更为青睐肤感出色的防晒产品和品牌,安热沙、欧莱雅等外资品牌依旧拥有较强的品牌心智。

但越来越多的国货防晒品牌正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快速抢占份额,与外资品牌形成分庭抗礼的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4年线上渠道Top20品牌榜单中,欧莱雅系防晒和国货头部护肤品牌的防晒增长十分迅速。数据显示,欧莱雅、修丽可、理肤泉的防晒产品销售额增长超过50%,而国货中柳丝木、珀莱雅、雅丽洁等品牌则以黑马之姿杀出重围。

今年防晒产品的代言人战争也已经全面打响。

对于许多护肤品牌而言,防晒产品贡献的销售占比增长显著,而过亿甚至是过十亿的销售额,让各大品牌在防晒产品上投入了更多市场资源。

这意味着,在过去被视为“挣一波季节性快钱”的防晒产品,正在被培养为冲品牌整体业绩增量的重点品类。

02

防晒科研多维破圈

美白、彩妆、“三防”成新看点

2025年是防晒新品辈出的一年,但防晒性能提升已经不是*的竞争方向。在保持高防晒性能的前提下,美白、遮瑕、抗老、舒敏(肤质)等功效化竞争正在成为新赛点。

综合来看,国际品牌的防晒产品似乎更为看重防晒成膜技术和肤感的提升。

例如欧莱雅系防晒产品使用的专利麦色防晒科技,已经从麦色滤SX、麦色滤XL进化到麦色滤400,从能够有效抵御长波UVA(波长340至400纳米)的侵害,进一步拓展到超长波高波段的防护,在防护的全面性上卷出了新高度。

资生堂集团数日前发布了“兼顾高紫外线防御力和透明质感的新一代矿物防晒技术”,打破了防晒剂容易“凝聚”的技术瓶。通过涂抹后自挥发技术,让紫外线散射剂(部分物理防晒剂)均匀分布在皮肤表面,以此提升防晒性能。

相关成果已经在IFSCC口头发表,被誉为新一代化粒产品技术。同时,相关基础研究成果也已经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Lan gmuir》上。有业内人士向《FBeauty未来迹》分析,该技术可以颠覆防晒产品“试用前摇匀”的使用习惯。

不过,国货品牌在防晒产品成膜技术方面也有了长足的突破。

事实上,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各大防晒品牌只能围绕现有可使用防晒剂“做文章”,在“人均SFP50+”的防晒市场,高防晒数值的竞争正在成为过去式。更好的肤感、成膜性、防汗、防水、长时防晒等实际使用中的痛点已成为防晒性能竞争的新维度。

先涂防晒再上底妆一直是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但这种使用习惯正在防晒底妆化的大潮之下成为过去式。

魔镜洞察《2024年度消费新潜力白皮书》报告显示,防晒粉底液、防晒气垫等泛防晒产品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尤其是防晒粉底液,在2024年的销售额同比增幅高达517.7%。

底妆类产品通常会使用大量的钛白粉作为底料,而钛白粉本身也是常用的物理防晒剂,这是防晒和底妆融合的技术基础。而相关企业在研发底妆时对钛白粉、氧化锌等粉体的表面处理技术的积累也能得到复用。

例如卡姿兰首创双专利Air Light云朵粉体,在保证高倍防晒的同时,兼顾了消费者对底妆产品轻盈肤感的需求,创造了“高防晒+轻肤感”的新卖点。

除了和底妆“拉亲戚”,防晒和美白组CP也一直是常规操作,今年随着众多美白+防晒“双特证”的产品面世,这股风也越刮越大。

在技术层面,烟酰胺、377等成熟美白成分,成为大多数双特证美白防晒产品的首 选。例如兰嘉丝汀御光淡斑防晒乳就添加了9种防晒剂外加3%烟酰胺。

此外,被业界戏称为“地表最强美白成分”的肽安密多Thiamidol 630,也应用到了优色林的防晒新品中。而光甘草定等美白成分也成为谷雨进军防晒的突破口。

有的品牌用底妆思维做防晒,也有品牌用美白思维做防晒,自然会有更多品牌用抗老的思维做防晒,并将防晒科研思维上升到“防晒黑、防晒伤、防晒老”的“三防”维度。

在这一思路之下,红没药醇、依克多因、积雪草等针对敏感肌护理,具有屏障保护、修护功效的成分,成为同类防晒产品的标配;而胶原蛋白、多肽等抗老明星成分、VC等氧化成分也纷纷进入了防晒新品的配方列表。

蜜丝婷甚至直接提出了“整合防晒”概念,在新品中添加品牌专利防晒成分御光滤,并添加了积雪草提取物、VC肽、黄芩根提取物和21型重组胶原蛋白,保湿舒缓、修复晒后肌肤,有效抵御光老化,促进胶原蛋白新生。

除了和美白、底妆、抗老等组CP,基于消费人群的细分也是近年来防晒产品的突围方式。比较典型的代表是基于对儿童防晒场景的深挖而出圈的海龟爸爸。

总体上,《FBeauty未来迹》通过今年的防晒新品总结出如下显性变化:

1.防晒产品从相对独立的日光防护,变成抗老的分支(抗光老),并与抗老、美白、底妆等多个品类开始产生深度交集。

2.传统以护肤、彩妆为主要销售产品的品牌,正在将更多前沿科研成果投入到防晒产品的开发中,加速对防晒市场的争夺。

3.传播层面由过去使用了哪些防晒剂、防晒配方、防晒性能有多强的单一叙事,转变为围绕科研展开的科学传播大比拼。

03

进入“多效融合”新周期

中国防晒卷成新高地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中国防晒市场正在进入“多功效融合”的新周期,而中国市场的创新也正在引领整个防晒市场的新一轮迭代。

弗图医学创始人、第十四章品牌创始人梅鹤祥对《FBeauty未来迹》表示,“多功效融合是一件非常有技术挑战的事情,但也有机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市场发展趋势。用防晒产品实现美白、抗老等功效是一件可行且值得做的事情。”

资深护肤专家冰寒也向《FBeauty未来迹》表示,“当前的整个防晒剂创新方向之一是大分子、防渗透,已经有许多防晒剂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因此,防晒品牌在产品开发中就可以实现大分子的防晒剂不被皮肤吸收,但小分子的功效成分可以被皮肤吸收。”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一轮的防晒市场竞争中,中国企业正在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在产品防晒性能的竞争上,国货与外资品牌使用的技术大多为市场上的成熟方案,不会拉开太大差距;而过往外资品牌引以为傲的成膜技术,国货品牌也已经有了类似的解决方案,一些国货品牌甚至在一些更前沿的技术解决方案上率先做了布局。

一方面,一些更新的防晒剂正在被中国企业开发出来。

例如奥利实业OLP-3100细胞磷脂氧化锌作为细胞磷脂修饰的非纳米氧化锌,填补了物理防晒剂在温和性、稳定性和透皮安全性领域的技术空白,引领防晒原料创新方向‌,这项新技术在今年的PCHi上荣获金奖。

另一方面,在防晒剂市场端中国企业占据大量份额,并从外资原料商的幕后代工,转变为前台的技术供应商。

例如中国防晒第 一股科思股份的产品已进入国际主流市场。防晒剂等原料的主要客户包括帝斯曼-芬美意、拜尔斯道夫、宝洁、欧莱雅、默克、强生等大型跨国化妆品公司和专用化学品公司。在与帝斯曼-芬美意的深度合作中,科思股份已经从原料代工升级为技术开发和原料供应企业。

阳润运用逆向叠层包裹技术,高透明度和稳定性,确保其高防晒指数的同时赋予了防晒产品轻薄而绵润的质地,避免了厚重感从而实现了防晒产品在肌肤上的轻松铺展和清透妆效,提升了使用时的舒适度和便捷性。

而奥利实业2024年合作品牌销售额增长迅速,推动奥利在防晒粉体市场份额显著提升‌。

当防晒赛道在“价格向下”与“科研向上”的撕扯中前行,直播间里的流量厮杀、实验室中的科技突破、消费者对“功效融合”的极 致追求,已经共同编织出了防晒市场的进化图谱。很显然,无论是中国品牌还是外资品牌,谁能率先将科技突破转化为消费共识,谁便能摘下“新防晒时代”的权杖。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未来迹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欧莱雅、修丽可、理肤泉的防晒产品销售额增长超过50%,而国货中柳丝木、珀莱雅、雅丽洁等品牌则以黑马之姿杀出重围。...有业内人士向《FBeauty未来迹》分析,该技术可以颠覆防晒产品“试用前摇匀”的使用习惯。

0帧起手的高温、高热天气拉开了今年防晒季的帷幕!

2025年,防晒赛道迎来了一场以功效化为核心的“大战”,在价格战和科研竞赛双重压力下,防晒产品在终端市场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从消费端来看,单纯卷防晒倍数的时代已经结束,但肤感、肤质和体验方面的竞争仍在继续。消费者不仅在防晒性能上提出了更高要求,还提出了美白、底妆、抗老等多重功效需求。

价格向下但科技上行的防晒产品,会走向何方?

01

成交单价明升暗降

市场厮杀惨烈

2024年,防晒产品在淘天、抖音、京东、拼多多4大电商平台的销售额为152.78亿元,同比增长2.12%,但综合销量下滑9.54%。总体均价从79.62元上涨至89.88元。但《FBeauty未来迹》经过分析发现,防晒产品在线上渠道的真实价格趋势其实明升暗降。

单从产品均价的角度来看,抖音平台上防晒产品的涨价趋势最为明显,防晒产品的均价从2023年的56.34元上涨至2024年的77.91元,但产品销量较2023年同期出现明显下滑。淘天、京东等平台防晒产品均价也出现小幅上涨。

从实际热销SKU的角度来看,各大品牌均加大了买赠力度,甚至以买一送一方式抬升单SKU销售均价或单次成交价。这导致整体销量出现了大幅下滑,且每毫升产品的真实成交均价跟着严重下滑。“拼单”在消费端正在成为一种常态。

2025年1-3月,这一困局似乎有了一定改观。

一方面,防晒产品在抖音、淘天平台上均价进一步上涨到92.53元和125.61元;另一方面,两大平台上防晒产品的总销量增长约12.1%。这意味着,抖音平台在2025年成为防晒品牌拓展销量和销售额的重点平台。

事实上,作为一个依赖强种草的品类,不少品牌也在过去两年的市场操作中,有意将更多的销售份额转移到抖音平台。一个明显的现象是,抖音渠道防晒产品销售额在2025年一季度已经实现了对淘天平台的反超,且该平台为各个防晒品牌贡献的销售份额正在加速增长。

从各个平台排名Top20品牌看,消费者依旧更为青睐肤感出色的防晒产品和品牌,安热沙、欧莱雅等外资品牌依旧拥有较强的品牌心智。

但越来越多的国货防晒品牌正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快速抢占份额,与外资品牌形成分庭抗礼的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4年线上渠道Top20品牌榜单中,欧莱雅系防晒和国货头部护肤品牌的防晒增长十分迅速。数据显示,欧莱雅、修丽可、理肤泉的防晒产品销售额增长超过50%,而国货中柳丝木、珀莱雅、雅丽洁等品牌则以黑马之姿杀出重围。

今年防晒产品的代言人战争也已经全面打响。

对于许多护肤品牌而言,防晒产品贡献的销售占比增长显著,而过亿甚至是过十亿的销售额,让各大品牌在防晒产品上投入了更多市场资源。

这意味着,在过去被视为“挣一波季节性快钱”的防晒产品,正在被培养为冲品牌整体业绩增量的重点品类。

02

防晒科研多维破圈

美白、彩妆、“三防”成新看点

2025年是防晒新品辈出的一年,但防晒性能提升已经不是*的竞争方向。在保持高防晒性能的前提下,美白、遮瑕、抗老、舒敏(肤质)等功效化竞争正在成为新赛点。

综合来看,国际品牌的防晒产品似乎更为看重防晒成膜技术和肤感的提升。

例如欧莱雅系防晒产品使用的专利麦色防晒科技,已经从麦色滤SX、麦色滤XL进化到麦色滤400,从能够有效抵御长波UVA(波长340至400纳米)的侵害,进一步拓展到超长波高波段的防护,在防护的全面性上卷出了新高度。

资生堂集团数日前发布了“兼顾高紫外线防御力和透明质感的新一代矿物防晒技术”,打破了防晒剂容易“凝聚”的技术瓶。通过涂抹后自挥发技术,让紫外线散射剂(部分物理防晒剂)均匀分布在皮肤表面,以此提升防晒性能。

相关成果已经在IFSCC口头发表,被誉为新一代化粒产品技术。同时,相关基础研究成果也已经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Lan gmuir》上。有业内人士向《FBeauty未来迹》分析,该技术可以颠覆防晒产品“试用前摇匀”的使用习惯。

不过,国货品牌在防晒产品成膜技术方面也有了长足的突破。

事实上,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各大防晒品牌只能围绕现有可使用防晒剂“做文章”,在“人均SFP50+”的防晒市场,高防晒数值的竞争正在成为过去式。更好的肤感、成膜性、防汗、防水、长时防晒等实际使用中的痛点已成为防晒性能竞争的新维度。

先涂防晒再上底妆一直是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但这种使用习惯正在防晒底妆化的大潮之下成为过去式。

魔镜洞察《2024年度消费新潜力白皮书》报告显示,防晒粉底液、防晒气垫等泛防晒产品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尤其是防晒粉底液,在2024年的销售额同比增幅高达517.7%。

底妆类产品通常会使用大量的钛白粉作为底料,而钛白粉本身也是常用的物理防晒剂,这是防晒和底妆融合的技术基础。而相关企业在研发底妆时对钛白粉、氧化锌等粉体的表面处理技术的积累也能得到复用。

例如卡姿兰首创双专利Air Light云朵粉体,在保证高倍防晒的同时,兼顾了消费者对底妆产品轻盈肤感的需求,创造了“高防晒+轻肤感”的新卖点。

除了和底妆“拉亲戚”,防晒和美白组CP也一直是常规操作,今年随着众多美白+防晒“双特证”的产品面世,这股风也越刮越大。

在技术层面,烟酰胺、377等成熟美白成分,成为大多数双特证美白防晒产品的首 选。例如兰嘉丝汀御光淡斑防晒乳就添加了9种防晒剂外加3%烟酰胺。

此外,被业界戏称为“地表最强美白成分”的肽安密多Thiamidol 630,也应用到了优色林的防晒新品中。而光甘草定等美白成分也成为谷雨进军防晒的突破口。

有的品牌用底妆思维做防晒,也有品牌用美白思维做防晒,自然会有更多品牌用抗老的思维做防晒,并将防晒科研思维上升到“防晒黑、防晒伤、防晒老”的“三防”维度。

在这一思路之下,红没药醇、依克多因、积雪草等针对敏感肌护理,具有屏障保护、修护功效的成分,成为同类防晒产品的标配;而胶原蛋白、多肽等抗老明星成分、VC等氧化成分也纷纷进入了防晒新品的配方列表。

蜜丝婷甚至直接提出了“整合防晒”概念,在新品中添加品牌专利防晒成分御光滤,并添加了积雪草提取物、VC肽、黄芩根提取物和21型重组胶原蛋白,保湿舒缓、修复晒后肌肤,有效抵御光老化,促进胶原蛋白新生。

除了和美白、底妆、抗老等组CP,基于消费人群的细分也是近年来防晒产品的突围方式。比较典型的代表是基于对儿童防晒场景的深挖而出圈的海龟爸爸。

总体上,《FBeauty未来迹》通过今年的防晒新品总结出如下显性变化:

1.防晒产品从相对独立的日光防护,变成抗老的分支(抗光老),并与抗老、美白、底妆等多个品类开始产生深度交集。

2.传统以护肤、彩妆为主要销售产品的品牌,正在将更多前沿科研成果投入到防晒产品的开发中,加速对防晒市场的争夺。

3.传播层面由过去使用了哪些防晒剂、防晒配方、防晒性能有多强的单一叙事,转变为围绕科研展开的科学传播大比拼。

03

进入“多效融合”新周期

中国防晒卷成新高地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中国防晒市场正在进入“多功效融合”的新周期,而中国市场的创新也正在引领整个防晒市场的新一轮迭代。

弗图医学创始人、第十四章品牌创始人梅鹤祥对《FBeauty未来迹》表示,“多功效融合是一件非常有技术挑战的事情,但也有机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市场发展趋势。用防晒产品实现美白、抗老等功效是一件可行且值得做的事情。”

资深护肤专家冰寒也向《FBeauty未来迹》表示,“当前的整个防晒剂创新方向之一是大分子、防渗透,已经有许多防晒剂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因此,防晒品牌在产品开发中就可以实现大分子的防晒剂不被皮肤吸收,但小分子的功效成分可以被皮肤吸收。”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一轮的防晒市场竞争中,中国企业正在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在产品防晒性能的竞争上,国货与外资品牌使用的技术大多为市场上的成熟方案,不会拉开太大差距;而过往外资品牌引以为傲的成膜技术,国货品牌也已经有了类似的解决方案,一些国货品牌甚至在一些更前沿的技术解决方案上率先做了布局。

一方面,一些更新的防晒剂正在被中国企业开发出来。

例如奥利实业OLP-3100细胞磷脂氧化锌作为细胞磷脂修饰的非纳米氧化锌,填补了物理防晒剂在温和性、稳定性和透皮安全性领域的技术空白,引领防晒原料创新方向‌,这项新技术在今年的PCHi上荣获金奖。

另一方面,在防晒剂市场端中国企业占据大量份额,并从外资原料商的幕后代工,转变为前台的技术供应商。

例如中国防晒第 一股科思股份的产品已进入国际主流市场。防晒剂等原料的主要客户包括帝斯曼-芬美意、拜尔斯道夫、宝洁、欧莱雅、默克、强生等大型跨国化妆品公司和专用化学品公司。在与帝斯曼-芬美意的深度合作中,科思股份已经从原料代工升级为技术开发和原料供应企业。

阳润运用逆向叠层包裹技术,高透明度和稳定性,确保其高防晒指数的同时赋予了防晒产品轻薄而绵润的质地,避免了厚重感从而实现了防晒产品在肌肤上的轻松铺展和清透妆效,提升了使用时的舒适度和便捷性。

而奥利实业2024年合作品牌销售额增长迅速,推动奥利在防晒粉体市场份额显著提升‌。

当防晒赛道在“价格向下”与“科研向上”的撕扯中前行,直播间里的流量厮杀、实验室中的科技突破、消费者对“功效融合”的极 致追求,已经共同编织出了防晒市场的进化图谱。很显然,无论是中国品牌还是外资品牌,谁能率先将科技突破转化为消费共识,谁便能摘下“新防晒时代”的权杖。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未来迹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