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百亿基金经理 最新调仓路径来了!

中国基金报

6小时前

多位百亿知名基金经理在一季报中表示,科技是一季度最明显的交易主线,加仓科技赛道成为基金经理的调仓选择。

4月21日,公募基金2025年一季度报告进入密集披露期,多位百亿基金经理调仓路径曝光。

多位百亿知名基金经理

选择加仓科技赛道

2025年一季度,中国权益类资产表现分化,市场热点轮动,情绪好转。A股宽基指数表现一般,AI、机器人和半导体等相关个股表现活跃;港股表现优异,恒生指数涨幅超15%,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超20%,部分中概股显著上涨。

多位百亿知名基金经理在一季报中表示,科技是一季度最明显的交易主线,加仓科技赛道成为基金经理的调仓选择。

具体来看,睿远基金基金经理傅鹏博和朱璘透露,今年一季度对基金组合前十大个股进行了调整,布局了受益于国内人工智能、汽车电子快速发展的PCB(印制电路板)概念股,对组合的贡献较为突出,同时加大了恒生科技板块的个股配置。医药板块投资上加仓了将人工智能和传统医学结合提升治疗效果、提高患者触达的公司。

银河基金基金经理郑巍山在一季报中表示,一季度主要投资方向为硬科技领域,配置上依然是半导体产业链。

招商基金基金经理翟相栋所管基金一季度业绩优异,其透露组合自2024年底就较大比例配置在了AI应用领域,如港股互联网、计算机、智驾及整车、机器人、AI终端等,这些标的在1月和2月均表现不俗,3月出现较大回撤的原因是错判了市场热度的持续性。

不过,基金经理对科技板块的操作思路有所分歧。据记者了解,今年一季度也有部分百亿知名基金经理处于观望阶段。

广发基金基金经理傅友兴表示,AI、机器人等科技领域具有供给创造需求的特点,如果实现“从0到1”的突破,将创造巨大的商业需求和投资机会。未来将加强跟踪与研究,密切关注其中酝酿的投资机会。

鹏华基金基金经理闫思倩认为,2025年将成为具身智能发展元年,随着中国制造与AI快速发展,具身智能在未来几年将提升各制造业行业生产效率,大幅降低制造成本。“目前仍处于‘从0到1’的起步阶段,空间巨大却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将持续关注行业基本面与技术发展。”她表示。

对未来A股市场有信心

二季度权益类资产吸引力或将抬升

展望二季度,多位百亿知名基金经理表示,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潜力,对未来A股市场有信心。相比其他资产类别,二季度权益类资产吸引力或将抬升。

市场走势上,傅鹏博和朱璘认为,未来工业企业利润增长或重拾向上趋势,资本市场或迎来从“科技牛”的局部行情到多点开花的局面。

科技投资方面,郑巍山表示将继续看好创新,例如AI带来的新需求以及传统半导体产业周期的复苏,对国产化前景继续持乐观态度,对于半导体行业的看法维持年报的观点和分析。

张翼飞和李君在一季报中提到,未来几个季度经济基本面有望在低基数背景下逐步企稳,价值股未来一段时间的走势可能不会有太大风险。AI、机器人在未来10年应该是引领产业升级的关键领域,但在营收上短期难有立竿见影的体现,在利润上或要等待更久,商业模式、技术应用还有很长时间的探索试错。正如本世纪初的互联网产业,其长期评估不应保守,但短期定价不宜激进。

赵枫提醒投资者,一季度的估值回升后,市场股权风险溢价水平下降到相对合理水平。一批因主题概念而股价大幅上涨的公司估值已经很难用基本面评估,出现了估值泡沫。伴随外部环境变化和投资者预期波动,二季度市场表现也许会比较颠簸,但结合当前估值水平和较为宽裕的政策空间,中国权益资产价格存在较为坚实的基本面支撑,对全年表现仍可保持乐观。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多位百亿知名基金经理在一季报中表示,科技是一季度最明显的交易主线,加仓科技赛道成为基金经理的调仓选择。

4月21日,公募基金2025年一季度报告进入密集披露期,多位百亿基金经理调仓路径曝光。

多位百亿知名基金经理

选择加仓科技赛道

2025年一季度,中国权益类资产表现分化,市场热点轮动,情绪好转。A股宽基指数表现一般,AI、机器人和半导体等相关个股表现活跃;港股表现优异,恒生指数涨幅超15%,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超20%,部分中概股显著上涨。

多位百亿知名基金经理在一季报中表示,科技是一季度最明显的交易主线,加仓科技赛道成为基金经理的调仓选择。

具体来看,睿远基金基金经理傅鹏博和朱璘透露,今年一季度对基金组合前十大个股进行了调整,布局了受益于国内人工智能、汽车电子快速发展的PCB(印制电路板)概念股,对组合的贡献较为突出,同时加大了恒生科技板块的个股配置。医药板块投资上加仓了将人工智能和传统医学结合提升治疗效果、提高患者触达的公司。

银河基金基金经理郑巍山在一季报中表示,一季度主要投资方向为硬科技领域,配置上依然是半导体产业链。

招商基金基金经理翟相栋所管基金一季度业绩优异,其透露组合自2024年底就较大比例配置在了AI应用领域,如港股互联网、计算机、智驾及整车、机器人、AI终端等,这些标的在1月和2月均表现不俗,3月出现较大回撤的原因是错判了市场热度的持续性。

不过,基金经理对科技板块的操作思路有所分歧。据记者了解,今年一季度也有部分百亿知名基金经理处于观望阶段。

广发基金基金经理傅友兴表示,AI、机器人等科技领域具有供给创造需求的特点,如果实现“从0到1”的突破,将创造巨大的商业需求和投资机会。未来将加强跟踪与研究,密切关注其中酝酿的投资机会。

鹏华基金基金经理闫思倩认为,2025年将成为具身智能发展元年,随着中国制造与AI快速发展,具身智能在未来几年将提升各制造业行业生产效率,大幅降低制造成本。“目前仍处于‘从0到1’的起步阶段,空间巨大却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将持续关注行业基本面与技术发展。”她表示。

对未来A股市场有信心

二季度权益类资产吸引力或将抬升

展望二季度,多位百亿知名基金经理表示,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潜力,对未来A股市场有信心。相比其他资产类别,二季度权益类资产吸引力或将抬升。

市场走势上,傅鹏博和朱璘认为,未来工业企业利润增长或重拾向上趋势,资本市场或迎来从“科技牛”的局部行情到多点开花的局面。

科技投资方面,郑巍山表示将继续看好创新,例如AI带来的新需求以及传统半导体产业周期的复苏,对国产化前景继续持乐观态度,对于半导体行业的看法维持年报的观点和分析。

张翼飞和李君在一季报中提到,未来几个季度经济基本面有望在低基数背景下逐步企稳,价值股未来一段时间的走势可能不会有太大风险。AI、机器人在未来10年应该是引领产业升级的关键领域,但在营收上短期难有立竿见影的体现,在利润上或要等待更久,商业模式、技术应用还有很长时间的探索试错。正如本世纪初的互联网产业,其长期评估不应保守,但短期定价不宜激进。

赵枫提醒投资者,一季度的估值回升后,市场股权风险溢价水平下降到相对合理水平。一批因主题概念而股价大幅上涨的公司估值已经很难用基本面评估,出现了估值泡沫。伴随外部环境变化和投资者预期波动,二季度市场表现也许会比较颠簸,但结合当前估值水平和较为宽裕的政策空间,中国权益资产价格存在较为坚实的基本面支撑,对全年表现仍可保持乐观。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