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解读】LPR连续6个月持稳 二季度降息预期不减

新华财经

14小时前

一季度GDP同比增速维持在和去年四季度相当的5.4%高位,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3月份工业增加值7.7%的同比增速创近四年来新高,制造业PMI录得50.5%创一年来新高。

新华财经北京4月21日电(记者翟卓)降与不降的讨论声中,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如期出炉,4月份两期限品种均“按兵不动”,部分市场人士的降息预期走空。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近来多家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为LPR下行创造了一定空间,但鉴于当前LPR的定价“锚”仍维持稳定,且息差及汇率等内外部影响因素仍存,LPR持稳也符合预期。往后看,二季度政策降息有望落地,届时将带动LRR下行。

339071411430043649.png

LPR连续6个月持稳

4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两期限品种均为连续6个月维护在当前水平,背后原因或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4月以来,作为主要政策利率的7天期逆回购利率并未改变,意味着本月LPR的定价基础未变,已在很大程度上预示4月LPR将保持稳定。

数据显示,自2024年10月1年期及5年期以上LPR双双下行25个基点以来,二者与7天期逆回购利率间的加点已连续多个月维持在1.6个、2.1个百分点。

其次,息差承压下报价行主动下调加点动力不足。据金融监管总局数据,去年第四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录得1.52%,处于历史低位水平。在日前召开的上市公司业绩发布会上,多家银行负责人也纷纷预计,2025年银行业净息差将继续承压。

此外,从外部看,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还提到,4月并没有美联储议息会议,而在经贸环境变化的长期影响下汇率压力或将加大;月初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抬升至7.4以上,虽然当下回归7.3附近,但不确定性仍高,总量降息操作或等待更好时机。

其实在本次报价公布前,业内预期LPR下行的原因或多集中于以下方面,包括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下,市场对楼市支持政策加码的预期升温,同时近来多家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似乎也为LPR下行创造了一定空间。

不过纵使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民经济仍然实现良好开局。一季度GDP同比增速维持在和去年四季度相当的5.4%高位,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3月份工业增加值7.7%的同比增速创近四年来新高,制造业PMI录得50.5%创一年来新高。

“总体上看,年初以来LPR报价持续不动,根本上是一季度经济走势偏强,由此,尽管当前货币政策基调由稳健转为适度宽松,但下调LPR报价的迫切性不强。”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说。

二季度LPR下行空间仍存

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下,年内政策利率和LPR报价是否还会下行?受访人士预计,二季度政策降息将带动LRR报价下行。

如在王青看来,综合当前外部经贸环境变化,国内房地产市场和物价走势,二季度"择机降准降息"的时机已经成熟,不排除提前到4月份的可能性。而且本次降息幅度可能达到30个基点,与去年全年相当。

“这意味着下一步有力度的政策性降息将带动LPR报价下行,进而引导企业和居民贷款利率下调,较大幅度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在王青看来,这将是当前提振消费、扩大投资,大力提振内需,对冲潜在外需放缓,切实增强宏观经济韧性的有效措施之一。

明明也提到,结合当前基本面修复情况、股市回暖节奏以及汇率压力看,预计短期内货币端或以预期管理为主,保留政策余量应对经贸环境变化等因素未来潜在的冲击。

往后看,明明预计,在政策优先级上降准或高于降息,而操作时点上或需观察后续美联储议息会议的决议;若美联储恢复降息操作,不排除我国央行跟进动用宽货币工具的可能性。

而考虑到LPR下行将给银行带来净息差收窄压力,有受访人士认为,届时可通过进一步引导存款利率下行,全面降低银行资金成本等方式来缓解压力。而且随着特别国债发行补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资本金,银行风险抵御能力也将增强。

上述受访人士还提到,若后续LPR调降落地,在宏观层面将有助于拓宽贷款利率尤其是房贷利率的下行空间,释放积极政策信号,并预示逆周期调节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以刺激需求增长;股市方面,则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增加市场流动性;债市方面,长债收益率短期内或有下行,但鉴于目前市场已对降息提前定价,下行幅度或许有限。

编辑:王春霞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一季度GDP同比增速维持在和去年四季度相当的5.4%高位,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3月份工业增加值7.7%的同比增速创近四年来新高,制造业PMI录得50.5%创一年来新高。

新华财经北京4月21日电(记者翟卓)降与不降的讨论声中,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如期出炉,4月份两期限品种均“按兵不动”,部分市场人士的降息预期走空。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近来多家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为LPR下行创造了一定空间,但鉴于当前LPR的定价“锚”仍维持稳定,且息差及汇率等内外部影响因素仍存,LPR持稳也符合预期。往后看,二季度政策降息有望落地,届时将带动LRR下行。

339071411430043649.png

LPR连续6个月持稳

4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两期限品种均为连续6个月维护在当前水平,背后原因或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4月以来,作为主要政策利率的7天期逆回购利率并未改变,意味着本月LPR的定价基础未变,已在很大程度上预示4月LPR将保持稳定。

数据显示,自2024年10月1年期及5年期以上LPR双双下行25个基点以来,二者与7天期逆回购利率间的加点已连续多个月维持在1.6个、2.1个百分点。

其次,息差承压下报价行主动下调加点动力不足。据金融监管总局数据,去年第四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录得1.52%,处于历史低位水平。在日前召开的上市公司业绩发布会上,多家银行负责人也纷纷预计,2025年银行业净息差将继续承压。

此外,从外部看,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还提到,4月并没有美联储议息会议,而在经贸环境变化的长期影响下汇率压力或将加大;月初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抬升至7.4以上,虽然当下回归7.3附近,但不确定性仍高,总量降息操作或等待更好时机。

其实在本次报价公布前,业内预期LPR下行的原因或多集中于以下方面,包括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下,市场对楼市支持政策加码的预期升温,同时近来多家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似乎也为LPR下行创造了一定空间。

不过纵使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民经济仍然实现良好开局。一季度GDP同比增速维持在和去年四季度相当的5.4%高位,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3月份工业增加值7.7%的同比增速创近四年来新高,制造业PMI录得50.5%创一年来新高。

“总体上看,年初以来LPR报价持续不动,根本上是一季度经济走势偏强,由此,尽管当前货币政策基调由稳健转为适度宽松,但下调LPR报价的迫切性不强。”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说。

二季度LPR下行空间仍存

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下,年内政策利率和LPR报价是否还会下行?受访人士预计,二季度政策降息将带动LRR报价下行。

如在王青看来,综合当前外部经贸环境变化,国内房地产市场和物价走势,二季度"择机降准降息"的时机已经成熟,不排除提前到4月份的可能性。而且本次降息幅度可能达到30个基点,与去年全年相当。

“这意味着下一步有力度的政策性降息将带动LPR报价下行,进而引导企业和居民贷款利率下调,较大幅度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在王青看来,这将是当前提振消费、扩大投资,大力提振内需,对冲潜在外需放缓,切实增强宏观经济韧性的有效措施之一。

明明也提到,结合当前基本面修复情况、股市回暖节奏以及汇率压力看,预计短期内货币端或以预期管理为主,保留政策余量应对经贸环境变化等因素未来潜在的冲击。

往后看,明明预计,在政策优先级上降准或高于降息,而操作时点上或需观察后续美联储议息会议的决议;若美联储恢复降息操作,不排除我国央行跟进动用宽货币工具的可能性。

而考虑到LPR下行将给银行带来净息差收窄压力,有受访人士认为,届时可通过进一步引导存款利率下行,全面降低银行资金成本等方式来缓解压力。而且随着特别国债发行补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资本金,银行风险抵御能力也将增强。

上述受访人士还提到,若后续LPR调降落地,在宏观层面将有助于拓宽贷款利率尤其是房贷利率的下行空间,释放积极政策信号,并预示逆周期调节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以刺激需求增长;股市方面,则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增加市场流动性;债市方面,长债收益率短期内或有下行,但鉴于目前市场已对降息提前定价,下行幅度或许有限。

编辑:王春霞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